出生与成长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麦的欧登塞小镇。
欧登塞这个名字本身就具有一种神秘的美感。欧登塞的意思是“欧丁的神殿”,欧丁是北欧神话的最高神。传说有一天,欧丁和妻子弗丽嘉(弗丽嘉也是一位女神)来到欧登塞,看到了湛蓝的大海、碧绿的田野和茂密的森林,弗丽嘉情不自禁地大声喊:“快看,欧丁,欧登塞!”就这样,欧登塞成了这个小镇的名字。
安徒生就是在这样历史悠久,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欧登塞镇长大的。
安徒生的祖父母本来是富裕的农民,后来家中遭到一连串的厄运,安徒生的父亲不得不辍学,到鞋店当了一名学徒工。
20岁的时候,安徒生的父亲成了正式的鞋匠,并和玛利亚结了婚。玛利亚是位温和善良的女人,靠替人洗衣服补贴家用。虽然夫妻俩个性不同,却能相互体谅,过着美满的生活。
这对年轻的夫妻一贫如洗,为了添置一些家具,他们不得不别出心裁。
当时镇上有一位伯爵去世,他的遗体停放在一张由黑色殓布盖着的木台上。葬礼结束后,这张木台被公开拍卖,因为没有人愿意要这种晦气的东西,安徒生的父亲就用很低的价格将它买了来。
经过父亲的改造,这张木台变成了一张床,虽然不怎么舒服,但是勉强可以睡。一年后,他们的儿子安徒生就出生在这张床上。
他们仅有一间房子,除了当工作间,还安置了大小两张床,这样下来,整个房间差不多已经被塞得没有立足的空隙了。
安徒生刚出生时非常瘦弱,但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他生活得无忧无虑。他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玩着父亲给他做的玩具,享受着父母全心全意的爱。
安徒生出生时,正是拿破仑横扫欧洲、所向披靡的时代。小安徒生也因此得以目睹许多不同寻常的事情。1808年,欧登塞镇驻扎了许多的西班牙军队,镇上的大街小巷时常停放着大炮,来往的士兵身着西班牙军服。安徒生和一群孩子就站在窗前看着这些奇异的景象,心中既兴奋又害怕。
在安徒生的童年时代,镇上举办的各种祭典以及庆祝仪式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到行会、协会举行庆典时,安徒生全家都会出动前去观看。
庆典开始时,首先是由木匠师傅所组成的队伍表演。他们手持细长木剑,打扮成恶魔,身上佩戴着响铃,一面走着,一面进行滑稽、戏谑的表演。这些人会把自己的大鼻子涂成红色,把脸庞涂成黑色,口中念念有词,手舞足蹈地做出各种动作。
跟在这群人后面的是穿着白衬衫的人。他们的白衬衫上都系着丝绸带子,手持一把戳着一个柠檬或苹果的刀或剑。再往后就是浩浩荡荡的乐队了。
庆典在每个季节都会举行,冬季举办的庆典别有一番情趣。这个时候,祖母也会非常愉快地随同安徒生一家去观赏游行。
除了季节性的庆典,镇上还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大祭典。这时候,镇上的人便纷纷走到原野上观看射击比赛。射击比赛结束后是猎物拍卖活动。有钱人家的男孩子会帮助父母把买到的猎物搬运回家,像安徒生这样的穷人家是没有钱买猎物的,他只能爬到较高的台阶上,眼巴巴地看着男孩子们浩浩荡荡地向镇上大道迈进。
祭典结束后,那种带有刺激风格的表演仍在安徒生的脑海里重现,并激起他很多的幻想。
新年的第一个月,人跟人见面的时候都会说“新年好”,乐师们则卖力地奏出悦耳动听的乐曲,到处都是欢欣鼓舞的景象。
初春时乡间的景色也引人入胜,含苞的花朵、精神的小草,锣鼓声伴着踏青的人群。一辆回家的马车从旁边经过,车内载满了各种食物,有碎麦米、腌猪肉、腊肠等。
在安徒生的童年时期,他最喜欢看戏。在没有接触戏剧之前,他平时只玩父亲给他做的玩偶,也替玩偶缝衣服,偶尔阅读从朋友处借来的书。
当时有个剧团在欧登塞旅行表演,并演出了丹麦喜剧作家霍尔堡的作品。当安徒生看到剧场里挤满了黑压压的观众时,不禁叫起来:“如果这一大群人全都变成一桶桶的牛奶,那我就可以喝个痛快了。”这句话惹得旁边的父母大笑起来。
安徒生的母亲玛利亚是个虔诚的教徒。有一次,一位从圣弗朗西斯修道院的慈善医院来的老妇人到安徒生家来讨食物,这位老妇人蹲下身来仔细地打量了安徒生一番后,预言安徒生将来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为欧登塞带来荣誉。玛利亚是个非常迷信的人,她相信老妇人说的都会实现,但是安徒生的父亲听了却不以为然,因为他不信这一套。
除了父亲和母亲之外,安徒生的祖母也非常疼爱他。祖母是一位祥和可亲的老人,经常把安徒生放在她的膝盖上,给他讲故事和一些古老的传说。祖母跟祖父住在离安徒生家不远的小房子里。因为家里穷,加上祖父得了癫痫症,年纪很大的祖母不得不外出工作。
祖母在一家慈善医院整理庭院。这家医院的花园里种了许多美丽的花,安徒生时常跑到那儿去找祖母。
有一天,安徒生又到医院去找祖母,他先在庭院里蹦蹦跳跳,偶尔弄弄花草。过了一会儿,他有些玩腻了,就跑到病房走廊去玩。医院里收容了一些精神病人,好奇心的驱使使安徒生也顾不得害怕了。
在医院焚烧废物的焚化炉旁,有一个房间,有一群老太太聚集在那里纺纱,有些人高声唱歌,有些人在愉快地交谈,有些人看起来有些痴呆,但是大部分人却和正常人没有两样。
经过狂躁症精神病人的病房时,安徒生突然听到房内传来一阵优美的歌声,可是他一句也听不懂。突然间,一扇门打开了,好奇的安徒生蹑手蹑脚地向里面看,只看到一个女人长发披肩,正坐在草席上唱歌。她大概发觉到有人在偷看,顿时沉默下来,接着突然跳起来,向蹲在门外的安徒生冲了过来,两眼死瞪着他,把他连推带扔地摔到门外,安徒生吓坏了,箭也似的离开了那个地方。
秋天的时候,很多人都去田里捡麦穗。安徒生也会跟着母亲一起去。镇上有一个以刻薄出名的富人,有一次,大家到他的田里去捡麦穗。捡着捡着,那个人突然气呼呼地跑了过来,还牵了一只大狗。母亲和其他人见状不妙,就一哄而散。安徒生却害怕得迈不开步子,眼看那人就要追到,惊慌之下,他竟然把鞋子弄掉了。等他重新拾起鞋子要跑时,那个人已经冲到了安徒生面前,扬起手中的木棍准备打他,安徒生天真地注视着他的脸说:“神正在看着呢!你怎么可以打我呢?”
听完安徒生的话,那个男人马上变得温和亲切起来,他问了安徒生的名字,还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钱递给安徒生。母亲看到安徒生非但没有挨打,还得到一些赏钱,觉得非常骄傲,她对大家说:“这孩子真是可爱,谁见了都会喜欢上他,就连那个小气鬼也会给他赏钱呢!”
安徒生的父亲是个无神论者,有一天晚上,他手里拿着《圣经》,对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说:“据我看,耶稣并不是神,他跟我们一样是普通人。我们读《圣经》也没有用,因为神并不存在,地狱当然也不存在。”
虔诚的玛利亚听到了丈夫这大逆不道的话,简直吓呆了,可是做丈夫的依然满不在乎。
受母亲的影响,安徒生从小就很敬畏上帝,现在听了父亲这番话,他觉得很困惑:父亲说的是对的吗?他这样说不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吗?
这时世界各国的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有扩大的趋势,安徒生的父亲每天都关注战事的发展。他最崇拜的人就是拿破仑。当时拿破仑横扫欧洲,除了英国,其他欧洲国家都臣服于他。英国的海军非常强大,丹麦是与法国结盟的国家中最弱小的,自然首先遭到英国的攻击。拿破仑一心一意想征服欧洲,他开始征召志愿军以增强兵力。
1813年,安徒生的父亲在经过短暂地训练后便被派往前线。出发当天,安徒生正得了麻疹,还发着高烧,那天早上,父亲手上拿着枪,身穿军服,特地回来向家人辞行,他走到安徒生床前,在儿子额上吻了一下,便匆忙离开了家。
父亲走后,家中凄凉了很多,尽管邻居们常常来陪玛利亚说话,这个年轻的妻子还是为远方的丈夫担心不已,安徒生也很想念父亲。
父亲所在的部队要开往德国,就在他们前进途中,传来了拿破仑战败的消息,于是这支部队就中途折返了。
父亲虽然安全地回到家中,但是他的健康却严重受损。丹麦是个农业国,靠着和英国的大宗农业贸易,丹麦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安徒生的父亲希望拿破仑打败英国,迫使英国继续和丹麦进行贸易往来,以改善人民的生活。现在他的希望破灭了,他自此一蹶不振。
有天早上,父亲发着高烧从梦中醒来,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拿破仑打胜了吧?战争怎么样了?”
母亲吩咐安徒生到离欧登塞约2.5公里的村镇去找一个巫婆,想替父亲占卜一下。
安徒生找到了那位巫婆,他问她:“我可怜的父亲会死吗?”
巫婆回答说:“在你回家的途中,要是遇见了你父亲的灵魂,那你父亲就会死。”
安徒生相信了巫婆的话,在归途中战战兢兢,唯恐遇上父亲的灵魂。
回到家后,安徒生向母亲详细说明了经过,并请她放心,因为他并没有遇到父亲的灵魂。可是到了第二天,父亲的病情就恶化了,没过几天就去世了。父亲去世那一天是1814年4月26日。
父亲葬在圣库努德教堂的墓地,牧师替父亲的灵魂做了祷告,母亲放声痛哭,悲痛异常,祖母在父亲的坟上种了一棵蔷薇。
向往戏剧
父亲去世后欠下了很多债,为了维持生计,母亲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河边给别人洗衣服,安徒生只好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玩。过了一段时间,母亲认为应该把儿子送去上学,因此把安徒生送到一所免费的慈善学校去读书。
这所全是贫民子弟就读的学校,教师们极为严格,不时用教鞭来惩罚学生,在这种情形下,安徒生一点儿也提不起劲来学习。他只学了一点识字和算术的课程,在课堂之外,他最喜欢《圣经》中的插图,并向往图画中的世界。
在这所学校,安徒生遇到了一个叫萨拉的女孩。她比安徒生大,学习很好,尤其精通算术。安徒生常常把她当成童话里的公主。
有一天,萨拉对安徒生说:“如果我算术学得好,将来就能去有钱人家当管家。那里有大牧场和许多田地,说不定我还能成为那里的女主人呢。”
安徒生激动地说:“我现在虽然贫困,但是将来我会变成富人,还会住进最富丽堂皇的城堡中,到时候我一定来接你,让你住进我的城堡里。”
安徒生的话惹得萨拉发出一阵冷笑,并向其他的孩子说:“汉斯跟他爷爷一样,脑子不正常。”
萨拉的话令安徒生在学校里受尽了嘲笑,玛利亚看到孩子在学校里闷闷不乐,便让他离开学校回家。
那段时间,安徒生都独自闷在家里。住在他家附近的班克福德太太看到这种情形,就叫安徒生到她家去玩。
班克福德太太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她的丈夫生前是个牧师,也是一位诗人,在丹麦很有名气,他作的《纺纱歌》至今还在丹麦流传。
班克福德太太和牧师的妹妹住在一起,她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因此待安徒生非常和蔼、亲切。班克福德太太家里藏书非常多,安徒生觉得奇怪,人怎么能读完那么多书呢。在这里,安徒生感觉到一种宝贵的气氛,他可以大声朗读书本、朗诵诗歌。
牧师的妹妹对安徒生说,诗人是高贵的,诗人的生活里充满着荣耀和幸福。听完这些,安徒生的内心对诗人这种职业产生了无限的崇敬,他也想练习作诗。
牧师的妹妹还介绍了几本莎士比亚的名著给安徒生看,如《李尔王》《哈姆雷特》和《麦克白》等,她还念给安徒生听,书里出现的鬼魂、法师等深深地吸引了安徒生。受到牧师妹妹的鼓励,安徒生想写一出戏剧。他认为死的人越多,这出戏就越好看。最后,他根据丹麦一个古老的传说,写成了他第一个剧本,名字叫《阿波尔和艾丽薇拉》。这是个悲剧,登场的有恋人、野兽、隐士、主教等。
因为是安徒生的第一个剧本,所以他特别兴奋,写完后就高兴地大声朗诵起来。可是他的声音太大了,连邻居们都听到了,隔壁的卡特琳娜推开窗户探出头来,讥笑安徒生的作品荒谬可笑,她的话令安徒生非常扫兴。
安徒生跑到河边,告诉母亲这件事,母亲安慰他说:“这出戏要是卡特琳娜那个笨儿子写的,她就不会那样说了。”母亲的安慰给了安徒生很大信心。
受到母亲的安慰,安徒生又将剧本念给班克福德太太听,结果再次受到称赞。高兴之余,安徒生又开始构思第二个剧本。
安徒生打算在这个剧本中安排国王和公主登场,但是他从来没有见过国王和公主,因此不知道他们登场时应该说什么话。他认为国王和公主是贵族,身份和地位极高,必定另有一套自己的说话方式。安徒生又去请教欧登塞镇上的人,可是没有人清楚这种事,有人对安徒生说:“几年前国王曾到欧登塞住过,我有一个目睹国王尊容的机会,只是当时国王说的话我没有听懂,说不定是外国话呢。”
这句话激起了安徒生的灵感。他有一本字典,上面有德语、法语、英语,都是用丹麦语在下面批注,他决定以此作为依据,把几种外国语加以混合,编成国王和公主所使用的言语。他觉得这是一种高明有趣的方式。
尽管安徒生脑海中不时浮现出新的想法,但是像他这么大的孩子还整日待在家中,免不了落人闲言闲语。隔壁的卡特琳娜的孩子在一家纺织厂工作,每个星期都会带钱回家。镇上还有一些像安徒生一样没有工作的孩子,他们中有些人还聚在一起合伙偷东西,这些丑事早就传得沸沸扬扬的了。玛利亚知道安徒生不是这样的孩子,可是为了堵住周围人的嘴,也为了证明自己的孩子不比别人差,她打算让安徒生也去纺织厂工作。
母亲对安徒生说:“倒不是一定非叫你去赚钱回来,而是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
安徒生是个听话的孩子,可是他还是念念不忘那些诗歌、戏剧等玩意儿。说真的,要他和工厂里那些粗野的工人在一起,他打心眼儿里不愿意。
祖母听到安徒生要到工厂去工作的消息,伤心地对玛利亚说:“这孩子真的要到工厂去工作吗,我们家的孩子居然沦落到了这种地步。”
就这样,安徒生开始到一家纺织厂工作。厂房设在一间拥挤脏乱的房子里,机器轰鸣着,工人们一边工作,一边高声唱歌,或者大声交谈,有时还说些粗俗的笑话。起初安徒生受不了这么嘈杂的环境,但时间长了也习惯了。有人问安徒生会不会唱歌,安徒生说:“我能够背诵霍尔堡的戏剧。”
一开始,安徒生背诵了自己创作的剧本故事,由于他嗓音优美、表演生动,博得了全场人的喝彩。接着,又有人怂恿他唱几首歌,于是安徒生就开始唱歌,结果依然备受欢迎。
由于安徒生歌声动人,演戏也惟妙惟肖,大家就不让他干活了,只让他给大家唱歌或表演。这份新的工作令安徒生心满意足,他本来就喜欢在大众面前表演。每次他唱歌唱累了,就表演霍尔堡和莎士比亚的剧本,给工厂里的人带来了很多欢乐。
可是过了不久,竟有人说安徒生不像男孩子,倒像个女孩子,要不然他的嗓音怎么那么细,那么爱哭。出于无聊,大家便附和着这种说法,纷纷嚷着安徒生是女孩。有些人还抓住安徒生的手脚,想看个究竟。安徒生吓坏了,他好不容易才摆脱大家的纠缠,从工厂逃回家中。
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就流着泪安慰他说:“工厂这种地方以后不要去了,都是我不好,害你受了羞辱。”
后来安徒生又进入一家烟草工厂,据说那里的人比较有礼貌。安徒生在那里帮人包装鼻烟。这次,他吸取教训,再也不在人前表演了,每次唱歌的时候,还故意唱得很难听。可是没多久,大家还是发现了安徒生的演唱和表演天分,所以他的歌唱和表演仍然很快风靡了全厂。
受到如此的吹捧,安徒生开始有些飘飘然,他仿佛看到眼前有一个灯火辉煌的舞台,他就站在台上表演。从此以后,安徒生对舞台和戏剧简直到了迷恋的程度,脑子里每天都想着这些事。
没过多久,安徒生就病了。包装鼻烟的工作使他肺部受到了感染,整日咳个不停。母亲让安徒生辞掉了工作,她说:“肺部的病很难治,搞不好会要命的。”
离开烟厂以后,安徒生又时常到班克福德太太家里去玩。此时他已经是个11岁的少年了,他有一头金色头发,平时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拖着木屐。每逢星期日,他的穿着会比平时讲究些,上身穿着夹克,脚上穿着皮鞋,美中不足的是,他的皮鞋有些小了,根本不合脚。
不过,安徒生最关心的还是戏剧和书籍。班克福德太太家附近有一位萨库斯托尔芙夫人,她也很喜欢安徒生,常常邀请他到她家去玩。安徒生经常为她朗诵小说,他的朗诵总是能引起萨库斯托尔芙夫人的共鸣和赞赏,这对安徒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萨库斯托尔芙夫人知道安徒生喜欢看书,便把她的藏书借给他看,安徒生对这些书爱不释手,看了一本又一本。
这些书中包括了莎士比亚的剧本,虽然安徒生不能彻底了解剧本内容,但和迷恋霍尔堡的作品一样,安徒生深深为莎士比亚作品的魅力倾倒,努力背诵剧中的每一场景。
只要是安徒生看过的戏,不管是用德语演出的歌剧《多瑙河的少女》,或是别的戏剧,回家以后他就立刻将这些剧目改成纸人戏,亲自试演。
认识萨库斯托尔芙夫人后,安徒生读遍了名人传记和冒险方面的书,脑海中也增加了不少新形象。他的思想不停地奔驰,内心也不断泛起冒险的念头,有时候他会梦想自己成了英雄。
现实中他的才华不能施展,他只好把自己的幻想寄托在大自然上面。那夏夜门前的小庭院、潺潺的小河流、河岸边的水车、小山丘、小丘附近传说中的魔鬼,以及镇上的人驾着马车驶过桥上时的美丽画面,这些都使安徒生陶醉不已。
有一次,安徒生到参赞官家的庭院去玩。当时正值圣库努德教堂的晚钟响起,安徒生眺望着水车,随即作起诗来。兴之所至,他便开始大声朗诵自己的诗歌,那些来参观庭院的人都侧耳倾听安徒生的朗诵。
参赞官夫人是欧登塞公认的美人,她曾在哥本哈根演出过歌剧,她很喜欢安徒生的朗诵。从此后,安徒生就经常去参赞官的府邸展示才艺。
安徒生的名声渐渐传开了,一些上层阶级的人也纷纷邀请安徒生到他们家去玩。当然,每次赴约,安徒生免不了要唱歌娱乐他们。有一次,安徒生居然很意外地看到了古尔登堡的上校和普尔莫斯主教。古尔登堡上校还非常真挚地接见并鼓励安徒生,使安徒生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不久之后,安徒生的母亲嫁给了鞋匠尼里斯·龚杰生。尼里斯是安徒生父亲生前的朋友,但他的性格与安徒生的亲生父亲完全相反,尼里斯对安徒生的教育漠不关心,但性情却温和安静。他的管教方式就是让安徒生自由发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安徒生不讨厌他,但他一直觉得很遗憾,继父并不像亲生父亲一样会做纸人、玩偶或其他玩具给他玩。
安徒生只好去收集那些漂亮的废物料,为玩偶缝制衣服,母亲责怪安徒生一天到晚老是替玩偶缝衣服,不如去做裁缝,还能学得一技之长。她鼓励安徒生去裁缝店学艺,但安徒生却拒绝去学裁缝。安徒生之所以喜欢替玩偶做衣裳,完全是因为他喜爱戏剧,他要为自己的玩偶缝合适的衣服,好让它们在他的表演中扮演角色。
除了戏剧、诗歌和缝纫,安徒生还有一个伴随他终生的爱好——剪纸。他是鞋匠的儿子,当他蜷缩在狭窄的作坊一角,看父亲用笨重的剪刀剪开各种皮革的时候,就产生了对剪刀的喜爱。安徒生总是随身带着一把剪刀,他可以随时随地拿起一张纸,哪怕是报纸、广告、邮票、地图……只要是带颜色的纸,不管是单色的还是五彩的,都是他剪贴的材料。
像他这样一个喜欢幻想的人,不管他的工具是笔还是剪刀,他都能让纸张生动起来。安徒生的剪纸生气盎然,想象力丰富,充满戏剧效果。安徒生也从剪纸中得到了很多乐趣,让诗意想象的灵光在图案、人物和风景中物化。剪刀和笔一样,都是安徒生表达的工具,只要一声令下,欢乐、愤怒、信任、恐惧……都获得了形式和形象。
万花筒的世界
经古尔登堡上校的引荐,安徒生觐见了克里斯蒂安亲王。古尔登堡上校在安徒生耳边轻声说:“机会来了,好好给亲王表演吧!”
安徒生给亲王表演了霍尔堡剧本中的几场,又吟诵了几首即兴诗歌,赢得了亲王的赞赏,亲王说安徒生很用功,朗诵诗歌的技巧很高明。
可惜安徒生的母亲并不懂诗歌、戏剧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在诗歌、戏剧方面的才华,也不知道安徒生的歌唱得有多悦耳,朗诵起诗词来多么迷人。
1819年,安徒生14岁了。母亲看他已经长大,打算送他去接受坚信礼(基督教的一种仪式)。接受这种仪式后,就表示孩子已长大成人了。
母亲的决心很坚定,她打算等安徒生受了坚信礼,正式成为一个大人时,就送他去裁缝店学手艺。
坚信礼在圣库努德教堂举行,由教堂大牧师主持。一般而言,只有上层社会子弟的坚信礼才由大牧师主持,贫家子弟则由大牧师的助手或者神甫主持。由于虚荣心作祟,安徒生登记时要求大牧师来主持他的坚信礼,大牧师没有拒绝,因为安徒生经常见到主教,要是这个孩子去大主教那里告他一状,他可就倒霉了。
父亲去世时给安徒生留下了一套礼服,母亲已经替他改好了,还有一双靴子,安徒生这辈子还没穿过靴子呢。他自认这一套行头绝对够体面的了。虽然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嘲笑他自不量力,他却不以为然,他只希望趁这个机会进教堂做礼拜。他认为与其承认自己是贫穷子弟,无法跟他们相比,不如振作起来,奋发向上,或许有朝一日能超过他们。
在安徒生的坚持下,他的坚信礼仪式已开始准备了。幸运的是,一位贵族出身的拉乌拉小姐跟安徒生结下了友谊,她还送了安徒生一束蔷薇。这份友谊令安徒生终生难忘,只要能获得拉乌拉小姐的友谊就满足了,何必跟那些有钱人的孩子计较呢?想到这里,安徒生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坚信礼仪式当天,安徒生穿着母亲改好的燕尾服,和他有生以来的第一双高筒靴,他觉得自己神气极了。为了让大家看清他那双漂亮的高筒靴,他故意把长裤的裤管塞进靴子里去。
但是由于过于注意自己的打扮,安徒生竟忘了自己做了什么祷告词,事后他还请求神宽恕他这种疏忽与不敬。
那个为安徒生主持仪式的牧师给安徒生做了一段评语:“他的智慧和才华以及良好的气质都令人称赞,他对宗教也有充分的认识。”
坚信礼举行过后,母亲催促安徒生赶紧找一家裁缝店,跟有名的裁缝去学艺,安徒生拒绝了。他对母亲说:“有很多伟大的人都是在贫苦环境中奋斗成功的,我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去奋斗,才能出人头地。”
安徒生还向母亲请求:“妈妈,你让我到哥本哈根去好吗?”母亲回答说:“你在说什么?那边是不是有出名的裁缝?”安徒生说:“不是的,我要去那儿当演员。”母亲一听安徒生要去当演员,顿时愣住了,过了一会儿,她才说:“当演员要受很多的苦,为了使身体保持灵活,还得常常饿肚子。”
母亲对演员的了解和认识来自街头的杂耍艺人和特技表演者,她根本不知道还有真正由剧作家写出剧本,然后在舞台上正式演出的戏剧。
早在皇家剧场的一流演员到欧登塞镇表演时,安徒生就产生了当演员的念头。那是个高水平的剧团,上演了好几出大型歌剧和喜剧,令安徒生大开眼界。
那时候,安徒生和一个专门分发节目单的孩子一同到后台参观剧团演出,当时剧团正好缺少一个童角,剧团的领队非常着急,于是就找上了安徒生,派他出演牧童的角色。这次上台是安徒生生平第一次真正登台演戏,他还有几句台词。当他穿上红色丝绸的戏服走上舞台时,竟然一点也不怯场。由于演技突出,表演精彩,观众席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表演结束后,那个剧团领队也对安徒生大加赞扬。当他知道安徒生也能够念唱韵文和诗歌时,就鼓励他说:“你在演戏方面一定可以出人头地。”这一褒奖对安徒生来说是一针兴奋剂,从那时起,他就立下了当演员的志向。
安徒生把自己的愿望告诉母亲后,母亲一开始只是默默不语,好像在沉思什么,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担忧地说:“你为什么要去哥本哈根那么远的地方呢?既然你的决心这么坚定,我也留你不住了,不过,在你要去之前,我要先让巫婆替你占卜一番,算算此去是吉是凶,以及前途如何,这样我才放心。”
母亲说着已经掉下泪来,对于这件事,安徒生的继父倒是没有干涉,只有母亲坚持着要去占卜。安徒生知道,母亲潜意识里是希望巫婆的占卜结果呈现凶卦,这样她才有理由挽留安徒生。可是事与愿违,占卦的结果却是大吉大利。
事到如今,母亲也只好由安徒生去了,邻居们都说:“他才14岁,就单独让他到那么遥远的陌生城市去,实在太不可思议,也太冒险了。”这些话增添了母亲内心的不安与痛苦。她希望在横越海峡见到那滔天巨浪的大海时,安徒生会因恐惧而返家。
真正到了要出发的日子,安徒生又想到一个问题:到了哥本哈根要去投靠谁呢?他想了想,突然想起去年那个剧团的领队曾告诉他,哥本哈根有一个很著名的舞蹈家莎尔夫人,现在非常红。
在上次哥本哈根皇家剧团到欧登塞演出时,安徒生曾在后台见过莎尔夫人。安徒生想莎尔夫人或许可以助他一臂之力。对,就去找她,听说这位夫人还是戏剧皇后呢,但总得有个人替他写封介绍信才成呀。
于是安徒生去拜访欧登塞一家印刷厂的老板埃弗森,他也是个颇有名气的人,认识很多戏剧界的名人。安徒生对这位老先生说:“如果没有一位知名人士推荐我,莎尔夫人是不会接见我的,请你务必帮这个忙。”
埃弗森一听,当场愣住了,他说:“汉斯,你昏头了吧?我看你还是听你妈的话,安安分分地去学裁缝,死了这条心吧!”
安徒生气愤地回答说:“我一定要这样做,就算最后无功而返也无所谓!而且占卜的说我此行必定能够成功。”
埃弗森先生见安徒生决心已定,只好答应替他写一封介绍信,不过他声明,他和莎尔夫人谈不上熟识,但安徒生管不了那么多了。拿到介绍信后他欢天喜地,对此次去哥本哈根更是充满了信心。
这几年来,安徒生把那些好心人赏给他的每个铜板都存了下来,现在他一共有13块钱,足够去哥本哈根了。安徒生把这些仅有的钱放进口袋里,又把举行坚信礼时穿的礼服塞进小包袱里,母亲送他出门,驿马车已在等他了。祖母紧紧地搂着安徒生,伤心地哭个不停。
马车费用是三块钱,在安徒生还没有踏进万花筒世界之前,他只剩十块钱了。
马车吹起了喇叭,车轮和马蹄声相应响起,安徒生不禁悲从中来,在马车上频频回头,遥望那逐渐远去的故乡、母亲、祖母。他不停地挥手,直到穿过山榉林,看不见两位老人家了,他的心情才稍稍平静下来。这一次是安徒生和祖母的最后一次见面,因为第二年她就去世了,那时安徒生还在哥本哈根。
安徒生第一次感到孤独,是在准备上船,由尼堡渡过大海前往对岸的西兰岛的时候。
当安徒生踏上西兰岛陆地时,立即跑到岸边的一间小屋旁,求神保佑,因为此时除了神之外,他没有第二个可以依靠的人了,他在小屋旁的沙滩上祷告了很久。
安徒生在1819年9月6日到达哥本哈根,那天是星期一。刚到哥本哈根郊区,安徒生就立即爬弗里德里克斯堡山顶,眺望整个哥本哈根迷人的壮丽景色,他还到几个古塔上游玩了一番,高兴之余,他开怀地大喊大叫,宣泄出多年来对这个城市的憧憬之情。
这是他最快乐的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