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广汉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实名制警务室,“李发水”等4个以社区民警名字命名的社区(校园)警务室,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身边的派出所”——
有事就找李警官
李发水,我们天天见
8月28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广汉市三北社区浏阳路东四段的“李发水警务室”,李警官已带队上街巡逻去了。
“李公安?我们都认识。”在小北街小区,73岁的门卫陈天玉老人说,除巡逻队每天要从门口过好多趟外,李发水每月底都要来组织居民开“坝坝会”,通报本月治安情况,普及有关治安防范知识。
记者看到,陈大爷值班的桌上压着一张印有李发水办公地址、手机等联系电话的“警民联系卡”。这样的“名片”李发水已发出600多张,相关内容还在社区内有关单位、学校等处张榜公布。
今年4月,广汉市公安局在三北社区建立了一所社区警务室,调任李发水为警务室负责人,并以他的名字为警务室命名。
城北派出所所长代伟笑着说,在三北社区,他这个所长的知名度还没有李发水高。“那个胖墩民警,几乎天天都能见几面!”不少居民都这样说。
接警出警在第一时间
警务室共有2名民警、10名保安员,由李发水和另一名民警分别带队,对社区不同地段、时间、易发案区域进行重点巡逻。
8月11日中午11时,家住电大宿舍2单元的下大北街居民杨亚飞回家,打开门竟然发现家中横七竖八睡着好几个小伙子。她赶紧退出房门,拨打李发水手机。李警官带着队员2分钟后就赶到了现场,把4个不法青年全堵在门内。
北苑小区居民说,过去一有事打“110”、找派出所,所里干警多,不知道哪个具体负责,“现在好了,大家都知道,有啥事直接找李发水,他们就像身边的派出所。”
群众安全感增强了
带队巡逻、走访辖区、给学生上法制课、不定期及时处理群众各种来访、来电,还有开锁、修水管这类的事,李发水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有时凌晨两三点钟就有电话打来,还得及时处理。周末即使不值班也不敢走远,确保有事半小时内赶到现场。”
李发水告诉记者,自从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警务室后,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肩上的担子更重,工作压力和强度都比以前要大得多。
目前,该市以名字命名警务室的李发水、王良、唐孝军、唐志亮都是“德阳市十佳政法干警”。“实名制”警务室成立后,警察出警率、群众见警率提高,辖区内社会治安得到根本好转,群众安全感增强了。
2006年9月12日刊发(杜文革、杨康花对本文有贡献)
虽然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什邡却迎来继2000年之后的又一个夏粮丰收年——
大旱之年大丰收的背后
2006年夏,地处川西北的什邡市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7月至8月,该市降雨仅为22.2毫米,比历年同期均值减少89.1%。
然而,在许多地区绝收减收时,什邡却迎来了丰收。市统计局实地测产数据显示:今年全市水稻单产达到535公斤,与去年同比增产22.3公斤;预计全年粮食总产将首次突破20万吨大关,成为继2000年之后的又一个夏粮丰收年。
1986年,什邡遭遇三十年一遇大旱,全市水稻单产仅为388.1公斤。
同样的灾年,不同的收成,原因何在?
多予——十年磨一剑
“全靠今年修的渠送来了‘救命水’,要不然真是颗粒无收!”今年自家水稻亩产达到600公斤,比去年增产55公斤,令马井镇天乐村2组村民曾祖建激动不已。
让曾祖建等众多农户受益的是投入650万元,于今年3月竣工的黄天坝支渠节水灌溉工程。该工程新建各条支渠总长度28公里,使以前远离人民渠、十年九旱的灌区“死角”5.35万亩水稻喜获丰收。
持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不断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保证。最近10年间,什邡市对境内都江堰灌区人民渠72%的支渠进行了高标准防渗改造,61%的斗农渠实现节水U型渠改造,总投入达1.5亿元。从1999年开始,什邡连续七年成为我省“水利建设先进县”。2002年,该市又启动“农村小康十大工程”,加大对道路、水利、能源、农机化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截至目前,该工程总投入已达5.5亿元。
少取——四两拨千斤
走进回澜镇水城村1组村民蒋家华的家,一股股新谷的香味扑鼻而来。由于采用了秸秆还田和免耕栽培两门新技术,他家稻田在稻谷生产期的需水量大大减少。全家5.6亩地亩产达到600公斤,比去年每亩增产60公斤。
新技术的广泛推广为什邡农业抗灾增添了新法宝。
市农技站长吴科学告诉记者,今年该市大春生产主要推广了旱育抛秧、免耕栽培、秸秆还田3项技术。
减少水稻育苗、栽插环节用水是大春生产抵御旱灾的关键。什邡从2000年开始推广旱育抛秧技术,每亩节水100立方米。减少水稻生长期用水,从2004年起推广免耕栽培和秸秆还田技术,每亩节水120立方米。今年,全市水稻旱育抛秧达25.5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0%,免耕栽培8.2万亩,秸秆还田12万亩。“这3项技术至少节水40万吨。”吴科学说。
在什邡,以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为内容的滴灌、微喷灌、沼气、稻鸭共作等节约型农业新技术得以普遍推广,节约型农业初显。
统筹——抓服务协调
记者见到洛水镇副镇长赵龙华时,正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栽种晚秋作物的他还是一瘸一拐。8月22日,奋战在抗旱一线的他因过度疲劳摔伤,至今脚伤还未完全恢复。
同什邡每一个镇的分管领导一样,整整一个夏天,赵龙华所肩负的唯一职责就是——合理调度用水,组织干部群众抗旱。七月上旬,洛水镇的旱情进入最严重时期,稻田脱水,水稻无法灌浆。
“虽然缺水严重,但是因为有干部协调,几乎所有水田都吃上了‘低保’,基本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丰收之后,地处尾水地段的八一村张长勇老人说。
面对人民渠流量大幅减少的状况,该市对各灌区需水情况随时摸底,并进行科学调度。“保证随时把有限的水用到最急需的地方。”市水利局局长吕贤江告诉记者。
近年来,什邡市着力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抗灾构织起一道道防护网。清挖抗旱井,抢修渠道,新建引水渠,检修抽水设备,守水,巡水,放水以及处理水事纠纷,各镇村都由党员干部和专业服务队伍统一协调进行。
统筹的结果,是用水效率的提高和纠纷的减少。
“大灾之年大丰收,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是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着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作的肯定!”什邡市委主要领导说。
2006年10月6日刊发(吴青、韦玮对本文有贡献)
“中江好人”
——追记中江供电公司双凤供电所农电工林厚国
“就是死了,我也要守护好家乡这些电线、电杆……”这是一位普通农电工,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在生命最后时刻说的话。他是中江县供电公司双凤供电所技安员林厚国。
“有事就给林二哥带个话”
林厚国生前主要负责为黄鹿镇1.3万多用电户提供安装、维护及收费等服务。“大家都晓得他的座机和手机电话。哪家灯不亮,只要喊一声,马上就到。”黄鹿镇洪流村4组村民黄月英一提起林二哥就抹眼泪。
“林二哥”是青藕村8组村民黄世界所佩服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去年夏天最炎热的一天,他家因电线短路停电。凌晨2点多,酷热难眠的他忍不住给林厚国打了一个电话,没想到“林二哥”立即就到,在电筒光下满身大汗忙乎近3个小时,终于将电路接通。
2004年4月,寨子村群众反映,该村电路严重老化,无法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林厚国马上栽杆架线很快通电。
乡亲们都买为人厚道、说话算话的“林二哥”的“账”。哪家夫妻闹离婚,哪两个在打架,给“林二哥”带个话,他立马就出面调解,闹别扭的人一般都会和好如初。
今年初,听到“林二哥”病重的消息,心急如焚的杨登前、陈秀芬等梨园场镇居民包车去看望他。最让他们意外的是,车主何绍木无论如何都不收包车费。
“把工作交给他一万个放心”
在林厚国狭窄的卧室里,记者看到桌上堆满了各种工程资料、报表。墙上,分门别类挂着20多本工作记录台账,从工程使用的清单到小工出工记录,一应俱全。
半路出家的他边学边做,逐渐成长为全所的一把好手。“把工作交给他一万个放心!”双凤供电所不少职工说。
2003年7月,双凤一村小因为变压器在校内不安全要迁移,林厚国急忙赶来。考虑到变压器线路复杂、技术性强,他亲自上杆作业。从早上8点,顶着烈日汗流浃背一直干到下午近4点,才下杆吃饭。
今年3月中旬,在住院的前两天,他还在为架设双凤场镇10kV线路和搬迁变压器忙碌着。细心的同事发现,“林二哥”已极显疲惫。没人知道,他的肝病在加重。
县电力公司经理高俊介绍,在该县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中,由林厚国负责电力技术、安全工作的双凤供电所,按时完成了所负责的梨园乡的农网改造工作。目前,电网运行良好,在全县农网改造中缺陷最少。
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
“林二哥‘好’得有点傻。”也有不少群众这样说,他以前每月工资仅300多元,就是在2003年被“收编”后也只有500元左右,“还一天忙到黑”。
6年前,成都五块石一家电器公司得知林厚国的娴熟技术和良好人品,老总数次亲自登门求贤,并开出年薪5万元的待遇。林厚国思考再三,还是婉言谢绝了。
“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他说,如果去了,就再难为乡亲们直接服好务。
林厚国的家境一直不宽裕,爱人在家务农,儿子林显辉在西华大学读书,小女儿珊珊就读小学。左邻右舍告诉记者,珊珊其实是林厚国妻弟的孩子,妻弟离婚后离家外出打工多年,只有几个月的珊珊成了“孤儿”。从此林厚国就精心抚养珊珊,“从没有向对方索要过生活费”。
几乎每年逢年过节,洪流村87岁的周圣坤等几位老人都会收到林厚国送来的钱、物。但老人们也许还不知道,这个好人再也不能前来一表孝心了……
2006年10月7日刊发(肖开丰对本文有贡献)
我省储存过程中的粮食损失达6%,去年全省至少损失12亿公斤粮食,相当于240万亩粮田的产量。在今年大旱导致许多地区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减少储粮损失,开发“无形粮田”,更显紧要——
秋收后,别忘科学储粮
9月7日,记者来到德阳市罗江县万安镇白龙村采访,只见2组村民李均友正忙着将刚刚翻晒晾干的1500公斤新谷装入绿色的彩钢圆桶仓中。他说:“这下不怕发霉,不怕虫、鼠和家禽的危害了,家里也变得干干净净!”
李均友是我省实施科学储粮工程示范户之一。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省已在罗江、珙县、平昌、乐至等地陆续试点,开展科学储粮。
储不好就损失10%
走进白龙村2组村民马兴友的新楼房,记者看到储粮室里杂乱地堆放着几十只装满了玉米、稻谷的饲料口袋,地上散落着谷粒、玉米籽等。
马兴友说储粮最怕无孔不入的老鼠和虫害,装粮的木柜、口袋经常被咬烂,墙角经常有成堆的粮食空壳。
省粮食局专家介绍,我省目前还普遍采用木柜、篾席圈散储和塑编袋储粮,霉烂、虫蚀、鼠耗损失十分严重,粮食质量下降。一些农户还滥用剧毒杀虫剂、鼠药等,给食品安全、家禽喂养安全等带来隐患。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三台县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收割、运输、储存等过程中的粮食损失,约占总产量的15%,其中10%为储存中所致。按保守的6%损失率计算,去年全省至少损失12亿公斤粮食,造成经济损失18亿元以上,相当于240万亩粮田的产量。
减少储粮损失,等于开发“无形粮田”。今年,我省实施的科学储粮示范工程,立足实际搞好储粮装置,采取改建小粮仓和购置彩钢圆桶仓两种办法,并逐步形成以装具、药剂、培训、服务为内容的示范体系。
首先搞好“户内整洁”
“东一堆西一坨,屋里乱糟糟的。”马兴友有些不好意思,但表示下一步要修建一个标准化小粮仓。
记者发现,农户的储粮工具五花八门,有的用木柜、拌桶、陶罐、篾围、塑料袋等,大多无序摆放。“村容整洁首先应该是户内整洁!”在万安镇长虹村3组现场指导村民规范修建粮仓的县粮食局局长张述华说。
村民洪五兵利用自家楼房的底楼楼梯间,修建起砖混结构小粮仓,他高兴地告诉记者,粮食归仓后,房屋腾出来,客厅是客厅,卧室是卧室,家里更漂亮了。
2006年11月12日刊发(陈湖对本文有贡献)
写歌词的老花农想唱就唱
广汉有位年近六旬的老花农,作词成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高产歌词作者。他一年到头带着文艺演出队在乡间地头表演,颇受老百姓欢迎——他就是南兴镇农胜村的易让俊。
易让俊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做花木生意,是较早富裕起来的农民之一,他打心眼里感谢党的好政策,热爱如今的美好生活,去年村上成立文艺演出队后,易让俊把生意交给儿子,全身心投入到歌词创作中。易让俊的歌词取材非常广泛,乡邻之间的龙门阵、报纸上的消息、电视里的新闻、自己的感悟,只要有教育意义,都会激发他无穷的创作灵感。日前,记者登门拜访老易,看他又有什么新歌问世。
“发挥教育余热”,这个说法新鲜。走近易让俊那花木葱茏的农家小院,一阵阵悠扬欢快的歌声和着桂花的香气,从青葱的竹篱笆里面传出。
“廖明香,注意跟上节奏。”“庄景秀,要维持舞台形象哈!”……正在领唱的易让俊不时停下来,对参加小合唱的队员们进行“技术指导”。教唱的这首《快来参加新农村文艺队》是易让俊刚刚创作出来的一首新歌。“目的是要让更多的老年人明白参加文艺队的好处,少打麻将多唱歌,有益身心健康,也发挥发挥教育余热。”
据易让俊估算,这两年创作的歌词竟有300多首,称得上是高产“词作家”了!但他又非常谦虚,“我没什么文化,有好多字不会写,但我知道怎么唱。”他厚厚的几大摞手稿,让记者开了眼界:信笺、笔记本、复印纸甚至小学生的作业本皆有。字里行间不乏错别字,一些语句不够通顺,必须要他本人“翻译”后才能完全看懂。
“平时要么组织队员排练,到外面去演出,要么一回家,就窝到屋里写他的东西,半天不出门。”对于丈夫的痴迷,爱人黄方容举了两个例子:2004年,为了安心搞创作,他将家里8亩多花卉全部交给了儿子易定恒打理;之后,为了把这些“产品”普及推广,他自己出资6000多元,购置回音箱、无线话筒、乐器、道具等设备,在去年初倡议成立了“农胜村老年文娱演出队”,他当仁不让做了“队长”。
大把乡间“粉丝”,老易颇不容易。“把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编成歌词来唱,就像报新闻一样,又新鲜又有趣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爱听。”7组的曾昭松老人有演出必跑去看,算是位不折不扣的“粉丝”。
队员廖明香说,队长写的歌很质朴,有教育意义,唱起来朗朗上口。“相当受欢迎。几乎每一场演出观众都超过千人。”
易让俊认为,是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激发了自己的“灵感”。而他和几乎所有的乡亲们走上富裕之路,衣食无忧,这才为他专心创作创造了条件。让自己能够把所见所闻所感编成川味十足的歌词,带着一批老头、老太到处去义务表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等进行宣传。
今年59岁的易让俊颇具传奇色彩。20世纪70年代末,他怀揣5元钱“骑自行车到新都收购万年青枝条回来搞栽插”起家,第一个做起了花木生意,之后又率先办起农家乐,多年来年纯收入多在15万元以上,成为远近有名的致富能手。
“自己还要多写,争取提高质量,条件成熟时候出一本集子,甚至专门办一台晚会。”谈及下一步打算,易让俊雄心勃勃,“3年内要把广汉市所有乡镇、村巡回演出完。最好哪天能去成都锦江剧场演一‘盘’! ”
2006年10月13日刊发(邱世美对本文有贡献)
绵竹市撤并村小,乡镇建立教育中心,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办“一贯制学校”,信息化教学城乡同步——
突破重城轻乡怪圈
“由于实施均衡教育,除了地域不同,我市城市、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基本没有差距。”近日记者在绵竹城乡采访时,该市负责人这样表示。
首创乡镇“一贯制学校”
9日,汉旺镇教育中心高永平校长告诉记者,原先全镇有11所村小,近年来生源减少,白溪口村小3个班20多个学生,却要配备3名教师。经整合,全镇只保留牛鼻、凌法、汉兴等3个村小、联合村小,每班学生达到40—50名,不仅集中了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也得到充分利用。
前几年,绵竹和其他地区一样,存在“乡轻城重”现象:一方面,不少农村小学生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学生大量进城,造成城区学校班额过大、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2002年,该市在全省首创一个乡镇建立一个教育中心(大学校),设立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的一贯制学校,同时撤并村小,集中教师和学生,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模式。该市26个乡镇,撤并重组建起25所“大学校”,村小从2000年的312所整合为63所。
建设资金、设备由市上统筹协调、集中投入、优化配置,学校资产、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得到优化组合。全部中学和大部分小学实行寄宿制,解决了学生因路途远带来的不便。全市学校D级危房全部消除。
“择校风”渐息
“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择校主要是在择师。”市教育局局长车明全认为。
在新市镇石虎村小,主任教师胡永刚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各村小都通了水泥路,教学设备、设施与中心校相同,“而且村小任课教师每月补贴20元,在边远地区、山区任教的教师每月补贴40—60元。学期奖金完全一样!”
该市还出台一系列对学校、校长、教师的激励机制,对优秀者给予重奖,以人尽其才、留住人才。同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杜绝各校相互挖墙脚。
教师流动合理、教师资源配置均衡化的直接效果,是曾经盛行的“择校风”得到有效遏制。汉旺镇学校(教育中心),本学年除新增39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外,学生转学跳槽现象没有了。
名师“串校”共享资源
“下午要到另一所学校上课。”汉旺镇凌法村小教师马丽化在办公室忙着备课。记者了解到,一村小教学环节薄弱,该镇调配教学设备,让骨干教师去上指导课。
每学年,该镇都有30多名教师在镇内合理流动,同时教师还“串校”上课,通过“名师共享”活动,“大学校”的行政干部、骨干教师必须要到村小兼课,而“大学校”内小学、初中教师相互补充,以最大限度保证各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和共同发展。
为快速提高乡村学校教学质量,该市还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西部地区教育城域网,借助信息化缩短城乡之间、强校与弱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实现城乡教学同步、名师教学资源共享。
2006年11月12日刊发(王平对本文有贡献)
细节定成败——台资企业聚中江的背后
近日,台湾登美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介阳等9家台商专程来到中江县,对该县投资环境进行考察。次日,该公司在中江兴办的第二家企业——位于仓山镇的江富鞋面厂动工兴建。
而在9月上旬,台湾桃源县13家台商也邀约前来,对中江表示了莫大的兴趣。
至此,最近两年间,已先后有台湾鸿磬科技、恒源机电、金启通等9家台资企业入驻中江县工业集中发展区,总投资额超过2亿元。
中江,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何以引得台商纷至沓来?
乱开“罚单”气走两企业
中江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成南高速、达成铁路与县城相隔几十公里,地上没啥资源,地下没啥矿产。但中江人说,他们最大的资源是劳动力,最大的财富是“黄继光精神”,最大的优势是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江的招商引资也曾有过曲折。2003年,两户外来企业到中江投资,在开办过程中,有关部门认为手续不齐备而向投资方乱开“罚单”,对方一气之下调头去了外地。
痛定思痛,中江决心从硬软两方面狠抓投资环境建设。当年,该县要求各单位不盖办公楼、不添办公设备、不买小汽车,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培育产业上。于是,工业集中区很快实现了“六通一平”。该县还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拿出2000万元,在工业集中区建设标准厂房,供外来企业直接进厂创业……
2006年,是中江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治理软环境年”。该县规定,任何部门只要有3件以上有关招商引资方面的事件被投诉,单位负责人马上“下课”。
一顿饭赢得好口碑
走进中江涌德电子有限公司,这个去年10月投资建设的台资企业一片生机。
公司管理部经理刘新江向记者介绍,原以为建厂办手续很麻烦,想请行政中心的相关人员吃顿饭,结果所有手续一周内全部办完,更没想到人家反过来请他们吃饭。
“于是,我们就铁心在中江发展,还动员台湾其他电子生产企业来投资。”
客商们对中江的好感源于这样一些细节。今年农历正月初四,中江县主要领导专程到广东康辉集团去给客商拜年。感动之余,康辉老总主动提出需要500名中江农民工。多次考察后,又决定投资5000万元到中江办厂。
“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像涌德电子,到2008年将一次性吸纳中江农民工7000人,这对中江是何等重要!”该县领导爱说这句话。
请投资者吃上“定心丸”
在中江工业集中发展区,总投资3000万元的中江第一职业技术中专学校于9月1日建成招生。
“学校为什么会建在这里?”对于社会上的种种议论,不少知情者笑而不语。
入驻中江的台资企业曾一度进展缓慢,有兴趣的也观望不前。是投资环境有变,还是服务质量滑坡?
有关部门经过调研找出症结——丰富的中江劳动力资源让企业青睐,可能否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工,着实让对方顾虑重重。
于是,能为招商引资企业免费培训大量技术工的中江第一职业技术中专学校应运而生,为入驻企业免除了后顾之忧。
2006年11月13日刊发
处于绵阳和德阳夹缝中的罗江,虽没有资源优势,但他们在文化旅游产业找到了突破口——
“第三空间”满是诗情画意
特色:文化+休闲
绿树翠竹簇拥着的农家院落,蜿蜒的水泥路进村入户,成片鱼塘波光粼粼……在德阳市罗江县金山镇国光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安辉雄心勃勃,该村将以垂钓、品果为内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到时候,旅游业收入将超过现有水产收入。”
这是该县倾力打造“第三空间”的一个缩影。
“‘第三空间’就是‘休闲娱乐空间’,即打造‘文化罗江、休闲罗江’。”据介绍,作为全国旅游小城镇试点县,今年以来,罗江努力多多。
漫步县城,文化无处不着痕:总长1.2公里的潺亭水城公共休闲区为晚清风格,古朴大方;国内唯一的诗歌专项博物馆——中国罗江诗歌艺术博物馆正在兴建中;三国蜀汉大型石雕、风雨长廊、乡村俱乐部、山地高尔夫、马术俱乐部等景点和景区正陆续开建。
在白马关三国蜀汉文化旅游区,108国道两旁的农房墙上,张飞、关羽、曹操等年画风格画像惟妙惟肖,近3公里长的“三国文化走廊”引人入胜;在调元文化旅游区,“李氏宗祠”和“万卷楼”得以重建,与之配套的河道整治、罗安公路改造工程启动,独具乡村特色的休闲养生区雏形已现。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看点,还必须有卖点。”围绕旅游市场,农民自觉改造田园、居所,借助在全省丘区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交通优势,全县乡村游串联成“一盘棋”。
诗歌节、状元节更令罗江声名鹊起。
突破:来自吸引力和关注度
“第三空间”战略初见成效。据统计,今年该县旅游人数能超过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11元。
文化罗江、休闲罗江更成为当地招商引资品牌,最近,亚太国际旅游联合会决定将其休闲度假专业委员会会址设在罗江。2007年我省旅发大会期间,亚太旅游国际论坛将在此举办。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开发总公司慕名而来,20亿的合作开发协议签订,计划用5—10年,完成对白马关旅游项目开发。
罗江,一个西部高品质休闲体验型度假胜地正悄然崛起。
“罗江文化旅游产业至少应覆盖40%以上地区,近半数农民将受益,部分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该县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过拓展“第三空间”,有望实现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的发展目标。
2006年12月9日刊发(陈湖对本文有贡献)
德阳环保执法 细分5个“小格格”
“罚款3万元比较适当,公司完全接受。”近日收到一份环保执法处罚决定书,四川省亿丰油脂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邹平阳显得很平静。这是今年8月23日德阳市环保局出台《德阳市环境保护系统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定(试行)》以来,查处的首宗环保案件。
针对环保执法中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空间太大的现状,在依法享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内,德阳市环保局形成该试行规定,把环境违法行为划分为轻微、较轻、一般、较重、严重5个档次,罚款的具体数额相应确定了5个“小格格”。
10月17日,德阳市环保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亿丰公司存在“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处理设施,部分生产废水泄漏通过雨水沟直接排放,造成污染治理设施不能正常发挥治理作用”的违法事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可对该公司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综合考虑到亿丰公司能及时采取整治措施,外排废水时间短,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等情况,该市环保部门根据试行规定,确定该公司的违法排污行为属“较轻的环境违法行为”,相应采用“罚款数额应控制在法定罚款数额上限的25%以上、40%以下(含40%)”的处罚标准,即处罚款3万元,并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废水外泄行为,恢复治污设施正常运行并连续稳定工作,确保外排废水达到环保标准。
目前,德阳市环保部门已运用试行规定查处5起环保案件,获得社会普遍好评。有专家称,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特别是罚款金额量化、细化,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减少行政执法的随意性。
2006年12月11日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