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袁鹰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了黄斌的电话。
“干嘛呢?”黄斌在电话另一头问道。
“上班呢,怎么有事?”袁鹰一边整理这手中的蒸发器,一边回道。
“没事儿,我就是看看你有没有偷懒!”黄斌开玩笑说道。
“行啦,有事说事儿,我还不知道你……是不是又没钱了?”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袁鹰……啊哈哈……”黄斌说完忍不住得意地笑了起来。
“哎呦,还垮上了!你再不说,我可要挂了!”
“别别……我就是跟你商量一下,有个不错的朋友对古董文物啥的十分在行,想把那个铜盘拿去给人掌掌眼,看看东西真不真,再估个价!”
“我就知道你小子没有憋着好屁!早跟你说过了这玩意儿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别打主意……”
“哎呀,你听说我把话说完。东西确实不是咱的,但是不妨碍咱们鉴定不是!是真是假,咱心里有了底不是也好处理吗?”黄斌在电话另一边极力的解释道。
“哈……”袁鹰冷笑了一声说道:“你没惦记它,找人鉴定干啥玩意儿?”
“我……我就想知道这个玩意儿是干嘛用的,值多少钱?你敢说你不好奇?”
“不好奇!”
袁鹰这么一说,电话另一边顿时沉默了。
说不好奇是假的。袁鹰在看到这个铜盘的第一眼的时候就想知道这个东西的功用和价值,但是这毕竟是他人之物。袁鹰担心的是自己知道它价值之后,会无法面对金钱的诱惑。
“好,算我自作多情,行了吧!”电话另一头再次响起黄斌声音的时候,他的语气中已经带了三分怒火。
袁鹰心想两人本是好友,不能为了一块铜疙瘩闹掰。
于是,袁鹰拿出诚恳语气说道:“黄斌你听我说,东西是我们发现的没错。但是这不代表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的啊,咱们虽然不富有但是做人总是要有原则的!是我们的,一个都不能少,不是我们的,一个也不多拿,只有这样咱活的才有底气!”
说到这儿,袁鹰顿了一下。他看黄斌沉默不语,才又说道:“东西你可以拿去让你朋友给掌掌眼,这不是事儿,但是千万不能私自出手。要不然原主儿找回来,咱可就说不清了!”
黄斌听袁鹰松了口,火气顿时消了一半,说话的语气也缓和了不少:“你放心,我保证什么样拿,什么样还!”
又过了半个月,袁鹰刚把工具整理好准备下班,突然接到车间主任办公室一个电话。
袁鹰皱了皱眉头,这时候来电话不是开会就是车间出了大批报废需要袁鹰他们赶工。加班还不发工资这事儿搁谁都不愿意干,不过袁鹰还是接通了电话,殷切问道:“喂,主任有事啊?”
“来办公室一趟,快,跑步过来!”
听到主任的语气,袁鹰的心凉了半截。看来今天这个班是加定了,他一边向办公室方向跑一边思付着要不要给已经下班的其他人去个电话,毕竟出现问题的两器件(空调里面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数量庞大的话他一个人不可能应付得过来。
这个问题一直在袁鹰脑海里盘旋,直到他推来办公室的门。
进门后,袁鹰首先看到的是周傅强。这让他心中一喜,心想最起码一会儿多了一个帮手。还高兴的跟他打招呼问道:“你不是下班走了吗,怎么在这儿?”
周傅强并没有回答,他脸色铁青,梗着脖子站在墙边上,像是做错了什么事儿?袁鹰这才感觉到办公室诡异的气氛,他扫了一眼,发现办公室除了周傅强和主任还有两个环安(工厂中负责环境安全)的人。打头的袁鹰认识,叫李传义,从总部应聘过来的。另一个眼生,不过看着装也是环安的没错。
刘超见袁鹰进来,既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而是一直盯着电脑。他脸色凝重似乎在看什么资料,其实袁鹰知道他此时一个字都看不进去。环安都出动了,必然不是小事儿,袁鹰没有自寻晦气的上前说话而是乖乖站到了一边,静候差遣。
过了好一会儿,刘超对李传义说道:“这事儿能不能先压下来不要向公司上报?”
李传义冷哼了一声,看了看墙角的周傅强说道:“晚了,我们已经在第一时间报了警!即便是没有报警,刚刚人赃并获的时候还有那么多人看着外系的安保也盯着,又有监控,怎么可能不让公司知道。”
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居然要报警处理?“人赃并获”,人肯定是周傅强无疑,但脏是什么脏?难道周傅强在厂子里偷了台空调被人抓住了……?一连串的疑问从袁鹰的脑海里冒出来,他瞬间觉得自己整个大脑有些不够用了。
刘超听了李传义的话,知道事情已经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只能寄希望于补救。他将目光投向了袁鹰说道:“袁鹰你是周傅强的班长,每天在一块,你跟他们说你有没有看到过周傅强偷铜管?”
袁鹰所在的车间叫两器车间,主要负责生产空调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铜管就是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主要原料之一,而且用的并非是一般的铜,是紫铜,铜中的贵族。这种铜不仅导热性优良还有很高的延展性,通常这样一顿铜管都是十几万打底,当废品卖也要五六万。
袁鹰没想到周傅强偷得是铜管。不过,随即也就释然了。紫铜管延展性好,稍作加工便能藏纳于身,最重要的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会有源源不断的铜管供应,少几根儿根本看不出来。
听刘超的语气,显然他有心要包庇周傅强。袁鹰只能顺着他说,虽然周傅强在他手下没少让他费心但是两人毕竟做了三年的同事儿,这要一进去工作基本就丢了。
“平时小周表现挺好的,偷铜管这事儿怎么可能发生在他头上,两位搞错了吧!”袁鹰尽量让自己整个人放松,演出一种一切都是一个误会状态。
“搞错了?我妈搞错这件事我都不会搞错……”李传义大声说道:“他的车还在门口扣着呢,驾驶和副驾驶位置的脚垫下铜管铺了好几层,差不多得有一百多斤,你跟我说搞错了……当我是傻子啊?”
李传义的话听得袁鹰直嘬牙花子,心道周傅强这小子也太明目张胆了,这么大的量就是他现在有一千张嘴也帮不了他。
于是,办公室再次陷入了沉默。
警察到的时候,车间已经完全陷入了寂静。
周傅强没有悬念的被警察带走了,袁鹰也跟着去做了一份笔录,一切结束已经是晚上十点。
之后,公司又调取车间里监控发现周傅强在近一个月里盗取铜管不下十次,数量之惊人完全不可想象。
所谓好事儿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没几天这件事儿已经传遍了整个厂区,最关键是袁鹰也受牵连了。在法律上袁鹰当然不需要负任何责任,但是公司却以袁鹰在工作中未尽职尽责,对下属在工作时间内的从事的活动不能够清楚掌握,让公司蒙受了巨额损失,做出一抹到底的处罚并通告全厂。
接到通知后,袁鹰脑海中冒出第一个念头就是“尥蹶子走人”。但是,他还是克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一言不发的从办公室走了出来去生产第一线报道。中午的时候,他的情绪已经达到了峰值。他给原工序的几个同事去了个电话,邀他们出来坐一坐,美其名曰吃个散伙饭。
几个人很默契的没有推脱,在厂子外面他们常去的一个馆子坐了一桌,还开了瓶酒。
席间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有的说周傅强这小子不厚道自己犯了是还要拉袁鹰下水;有人说主任一开始就不应该把周傅强分到他们组;也有人说袁鹰应该找公司申述……总之都是替袁鹰鸣不平的话语。不过,这些话听在袁鹰的耳朵里基本上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跟公司讲道理无异于对牛谈琴,这个道理在五年前的那场斗殴之后袁鹰就明白了。
聊着,聊着也不知是谁问起袁鹰当天下午的办公室的事情。
袁鹰便把当时的经过陈述了一遍。
“主任这人做事儿不地道,自己拿了别人的好处就算了,紧要关头还拉别人下水!”
“袁鹰我当时要是你了,我就先撇清关系,你还给他说情那不是引火烧身吗?”
袁鹰听了之后,苦笑了一下,心道马后炮的话谁不会说,不过引火烧身却是事实。想到这,袁鹰突然觉得引火烧身这个词怎么这么耳熟好像前几天有人一直在自己耳边叨念过一样。他皱了眉头想了片刻,一拍大腿顿时想起来,正是那个铜盘上的谶言:“天火飞过云霄处,引火焚身兀自哀!”
这句谶言所批的不正是自己现在的遭遇吗?想通了此节,袁鹰兴奋至极,不是因为他参透了铜盘上的谶言而是因为知道了这个铜盘竟然有批命算卦的功能。
在坐的众人被袁鹰突然发出的笑声搞得一愣。
袁鹰也来不及解释,急忙掏出电话给黄斌播了过去。
“什么,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