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毅
袁仁琮是个学者型的作家,他写小说就像他做学问——有相对固定的领域,表现自己新的思考。他喜欢写哲学家,出版了《王阳明》和《庄周》。也喜欢写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出版了《穷乡》《梦城》。他的小说,最宝贵的,是有他关于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的独立思考。如写少数民族,他总是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上,写他们的穷,写他们的偏僻闭塞,还写他们的理想、追求和奋斗。他痛着少数民族的痛,思考着少数民族的思考,因而他的这类小说总是写得与众不同,也让人刻骨铭心,印象深刻。随着对他了解的深入,我发现,他写哲学家也好,写少数民族也好,其实都是从一个目标出发的,即人活在世上,应该怎么活着,怎么才能更好地活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促使他完成了这部有史诗性质的巨著——《破荒》。在这部100多万字的小说里,他以亲身经历,少数民族的视角,表现自己对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这段历史的思考和见解。这段历史,目前有权威的结论,也有个人的不同的见解。这很正常,因为思考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结论自然也就不一样。以少数民族的视角来审视这段历史,这是很别致的吧,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这是很值得去了解的,去看看吧。
黄毅 云南昆明学院西南文学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南学刊》副主编,云南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