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2700000009

第9章

邢老汉吃过早饭,提着放羊铲子朝羊圈猪圈走去。为了防止恶狼们祸害猪羊,农场把窑洞做了猪圈羊圈。窑洞的门是在西宁订做的,多少个冬夜里,恶狼们望着钢筋门里的美食无法破门而入,加上猛子和狗们的英勇善战,狼们不得不怏怏而退。羊只和猪们听到邢老汉的脚步声,都急不可耐地叫唤起来。相比之下,羊们的叫声更令人怜悯,咩咩得像无数碎娃的啼哭,惹得邢老汉有了悲悲凄凄地疼爱,加快向羊圈行走的速度,嘴里还念叨:我的乖娃娃,知道你们饿了一夜,该出来吃东西啦,我这就给你们开门。邢老汉打开钢筋门,高大健壮的头羊第一个冲出来,一边拉屎一边朝草滩上跑。这片黄河滩有两三万亩土地,农场只开垦了三四千亩,剩下的是天然草滩。

邢老汉对着跑远的头羊喊:等我一下,小心狼把你们吃啦!头羊停住脚步,转过身子看邢老汉。邢老汉对头羊说:这就对咧,肚子饿也不在这一会儿工夫,说着又朝猪们住的窖洞走去。猪们的吼叫更急迫,不悦耳也不动听,凄厉的吼叫中掺杂着剧烈的贪婪和抗争。邢老汉走到铁门跟前,挤到钢筋门口的猪,把嘴巴从门框里伸出来,还有的用鼻圈拱钢筋,那几段钢筋被磨得锃明发亮。邢老汉看着猪们的馋相,心里又腾升出一股亲情,亲昵地骂:吼叫啥哩,到头来也逃不脱人刀下的一坨子菜,有啥高兴的。他打开铁门,猪们不顾一切地朝出拥挤,出门后更不顾一切地朝草滩上跑,根本无视邢老汉的存在。猛子和十几只狗利箭样朝猪们射去,截在它们前头一阵狂吠。猪们刹住了奔跑,有几只调转身子张望邢老汉。

蒙丽莎和女大学生们吃过早饭,围在羊窑洞猪窑洞跟前,看着邢老汉打开羊圈的门,又看着他打开猪圈的门。蒙丽莎听邢老汉亲亲地骂羊是驴日下的,猪也是驴日下的,平常骂狗也是驴日下的,心里就琢磨,西北人就是会胡说,驴有那么大的能耐?更让她弄不明白,西北人有时候说人也是驴日下的,驴怎么能生出人?就小声问李红梅:你们西北人怎么对驴那么崇拜,说羊和猪是驴日下的,还说人也是驴日下的,大西北的驴有那么大的本事,是不是驴图腾?

李红梅给她解释:这是西北农村骂人的口头禅,不是学术观点。你也不要在这上头进行学术研究,研究不出什么结果。

蒙丽莎琢磨了一会儿,说:人在生气的时候才骂人,我看邢老汉说这些话的时候,对羊呀猪呀挺亲热的。他们平时说人是驴日下的,也挺亲热的,我感觉他们不是在骂人。

李红梅说:我也说不清楚,你和他们相处时间长了,就会了解他们的民俗风情语言特色文化背景。说不定在这里呆上几年,会写出一部《中国西北地区民间语言解析解析》的专著,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蒙丽莎又把目光投到猪羊身上,觉得邢老汉放牧的猪和画报上的猪大不一样。画报上的猪全是肥头大耳,腿短肚子大,周身滚圆,肥得行走都困难。邢老汉放牧的猪,嘴巴比腿长,两眼闪贼光,脊梁像刀背,四肢健壮,精瘦无膘,颇像狼的体型,奔跑起来不比狗的速度逊色,又憋不住问李红梅:这些猪长得和狼差不多,一点不像画报上的猪?

李红梅说:这些猪是靠放牧为生,野外寻食必须有持续奔跑的能力。所以骨骼健壮肌肉发达,身上没有赘肉。画报上的猪都是圈养的,吃饱了就睡觉,睡醒了再吃,全身都是肥膘,没有多少肌肉。

蒙丽莎说:你说得有科学道理,符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咱们请教男大学生里头有没有学生物的,他们可以解释这些问题。

李红梅说:领导规定,不许男生和女生接触,接触了是违犯纪律。咱们是来接受劳动锻炼的,锻炼的好与不好由农场做鉴定,没有好鉴定就别想离开这里,就是离开了也分配不到好工作,咱们总不能一辈子囚在这里……

蒙丽莎说:我们和男生接触是为了讨论知识,又不搞坏事情——

李红梅瞅了她一眼,什么话也没说,一直到邢老汉赶着猪羊走远了,她目光里就空空得什么也没有了,仍然没有收回目光,心里盈满惆怅和茫然,情绪兀然坠落下来,长长吁了口气,再不说话了。

石娃子走过来,怯怯地给她们说:苟场长让我通知你们,你们女生今天的活是把羊圈里的粪弄出来,晒干了烧火用。他穿着破旧的黑色对襟棉袄,十分肮脏,袖子和衣襟被脏污涂得油亮发光,一根细麻绳缠在腰间,里面没有穿衬衣,露出黑乎乎的胸脯。披了件老羊皮袄,羊皮板子锃明发亮,羊毛脏得都变了颜色。天气太冷了,他的脸色冻得发青,身子尽量缩着,显得更加瘦小单薄。

蒙丽莎看着他受冻的样子,觉得自己都打了几个冷颤,走到他跟前,摸了下他的老羊皮袄,问:冷不冷?石娃子吸了下鼻子,说:不冷。蒙丽莎指着他露出的胸脯,说:你里面不穿衬衣,怎么会不冷?石娃子答:真的不冷,我们惯啦。蒙丽莎说:给里面套件衣服,会暖和很多。

石娃子从生来到现在,从来没有在棉衣里面套过单衣,不知道给棉衣里面套件单衣有多暖和,说:俺从小都是这样子,惯啦。

蒙丽莎说:这是落后,你以后要给里面套件衬衣,给这里的人闯出个文明的榜样。

李红梅笑了,觉得蒙丽莎太不了解中国农村的情况了,走到蒙丽莎跟前,说:蒙小姐,你以为你是救世主,他们的生活启蒙者,要是有了衬衣,谁都知道套在棉衣里头暖和。关键是没有衬衣,这里的人穷……

蒙丽莎觉得李红梅说得很对,朝石娃子跟前走近一步,把手搭在他肩膀上,长长叹了口气,猝然想起了什么,说:你在这等着,我给你取件棉毛衫,你套在里面。又对李红梅说:你看着他,不要让他跑啦。说完,不等他们反应就向宿舍跑去。几分钟后,拿着一件桃红色的棉毛衫跑过来,对石娃子说:你现在穿有点大,再长一年穿刚好。你现在就回宿舍穿上,穿上就不冷啦。

石娃子看着棉毛衫,像看到什么可怕的东西样,朝后退了一步,说:俺不要!蒙丽莎问:为什么不要?石娃子说:不是俺的东西。蒙丽莎说:我送给你就是你的东西啦。石娃子把手背在身后,还是惊恐地看着棉毛衫,说:送给我也不要,不是我的东西我就不能要。

苟场长和曹抗战走过来了,站在他们旁边,见蒙丽莎坚持要送,石娃子坚持不接,送的是真心实意要送,接的是死心塌地不接,琢磨了一会儿,对石娃子说:人家硬要送你,你就接下,记住人家的好处,逮住机会报答人家。要是再不接,就显得咱小家子气了。

石娃子看了一眼蒙丽莎,这才接过棉毛衫。

蒙丽莎脸上有了笑容,在他头上摩挲了一下,说:你快回宿舍穿上,穿上它就不冷啦。

石娃子拿着棉毛衫朝宿舍跑去。

曹抗战望着石娃子跑去的背影,禁不住说:这个碎驴日的,享了天大的福咧。

离开蒙丽莎后,苟场长才给曹抗战说:这个妇女学生心善,是个好人。

十几分钟工夫,石娃子从宿舍里跑出来,棉毛衫已经套在棉袄里面了,手里提着一个牦牛毛编的小口袋。

蒙丽莎蹲在石娃子面前,替他把衣服整好,问:里面穿件衣服是不是暖和多了?

石娃子点了下头,把口袋送到蒙丽莎跟前,说:这个给你。

蒙丽莎问:这是什么东西?

石娃子从口袋里取出一根桑蚕样的东西,给蒙丽莎看,说:虫草。

蒙丽莎知道虫草非常贵重,价比黄金。父亲的一个青海朋友进京看望父亲,送来虫草,父亲因为虫草太名贵而拒收好长时间。最后,从自己手腕下摘下大罗马手表逼着人家接下,才收下那包虫草,就说:我真心送你棉毛衫,不是为了你的回报。

石娃子又把虫草袋子朝她手里送,硬硬地说:给你!

蒙丽莎朝后退了一步,不肯接。

苟场长走过来,从石娃子手里接过虫草袋子,朝蒙丽莎手上一搁,也是硬硬地说:石娃子是真心送你,你就收下,要不会伤他的心。俺这达的人不愿欠人情,欠了人情会难受一辈子。

曹抗战在石娃子脑袋上拍了一下,说:你个碎驴日的,给咱农场的人争了脸。

苟场长牵着母马玉秀,玉秀后边跟着儿马子,和曹抗战一块向地里走去。走出十多步远,曹抗战才说:这个女学生心眼确实不错,是个好人。

苟场长说:人是好人,毛病也不少,就像今个吃饭集合,人家都出来了,就她一个人还在宿舍里磨蹭,自由散漫,作风稀拉,有时候还目无领导,骄傲自大。对这种人一定要抓紧,弄不好就会出事情。你去给石娃子说一下,让那个女学生到伙房烧开水算咧,看她那毬样子也不是干活的材料。

曹抗战知道苟场长照顾蒙丽莎,心里一喜,立即说:我这就去给石娃子说。

苟场长又追着他的屁股喊:你以后也少朝那些女学生跟前去,你和石娃子不一样,石娃子还不懂弄那事情,你是快点火的炸弹,弄不好就炸啦。

石娃子找到蒙丽莎的时候,蒙丽莎正在和李红梅抬羊粪。做羊圈的窑洞里,没有窗户,空气不流通。里面充满了羊尿的臊臭味、羊屎的熏臭味、还有羊只特有的羯骚味,混孱在一块,熏得人要窒息。农村出身的李红梅还能坚持,蒙丽莎就不行了,她把围巾捂在鼻子上,连嘴巴都捂得严严实实,还不敢大口呼吸,有几次差点呕吐出来。

她们朝筐子里装羊粪时,李红梅给蒙丽莎说:丽莎,你真聪明,用一件棉毛衫换了一包虫草,占了便宜不说,还在领导跟前落了好表现。

蒙丽莎一愣,觉得李红梅误解了自己的做法,自己确实没有想占这个少年便宜的想法,当时确实不知道他有虫草给自己,就是现在,自己也没有把虫草看得多么金贵,就说:我看那个少年太可怜,真心送他棉毛衫,丝毫不图他的回报。你要是需要虫草就拿去,反正我也用不上,懒得保管。

李红梅没有说话,心里却后悔,自己也有一件棉毛衫,为什么没有想到把棉毛衫送给那个少年?蒙丽莎把自己穿旧的羊毛衫送给这个少年,在农场领导面前落了好印象,还得到一包虫草的回报,真是一箭双雕,一石两鸟,吃小亏占大便宜。

羊粪不重,干羊粪更不重,一筐羊粪不过二三十斤。对于从来没有干过体力活的蒙丽莎来说,却是件苦刑。木杠一压上肩,肩膀、腰肢,双腿都难以承受,行走时东倒西歪。她在后边朝东一歪,迫使前边的李红梅朝西边倒,她朝西边一倒,又迫使李红梅朝东边歪。两个人抬东西,后边的人就像船上的舵,掌握着前面人的方向。体力付出的多了,就要加大呼吸的频率,窑洞里的气味吸进鼻孔,呛得人更加想呕吐,肠里肚里的东西都朝出冒,她用意志克制着自己不要吐出来。注意力又被克制呕吐分散了许多,脚下的方向更难控制。李红梅被她折腾得差点摔倒,就停下脚步,放下肩上的杠子,不满地说:你在后边东倒西歪,整得我都差点摔倒。

蒙丽莎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抬上东西就走不稳。

李红梅说:你走前边,我走后边。

李红梅和蒙丽莎换了位置,李红梅走在后边,果然稳多了。而换到前边的蒙丽莎,左右摆动的幅度更大了,幅度失去了控制,无法保持直行,走成了“之”字型。这时,石娃子跑进来,急忙帮着蒙丽莎放下肩上的杠子,说:苟场长让我通知你,要你到伙房烧开水。

蒙丽莎心里一阵惊喜,脸上绽开了笑容,展展地挺了身子,不顾羊窑里的骚臭味,长长吸了口气,吸进了许多轻松和舒适,搂着石娃子的肩膀,说:我的谢依特,你真好,你解放了查密莉雅。

石娃子羞赧地挣脱她的搂抱,迷惑地看着她。不知道她为什么把自己叫谢依特,还有那个查密莉雅是干啥的?

蒙丽莎拉着石娃子走到伙房,石娃子揭开锅盖,用铁瓢把水缸里的水朝锅里舀,蒙丽莎说:我来干,苟场长派我来烧水,我就得干活。石娃子没有说话,继续朝锅里舀水,等有了半锅水才停住,把锅盖盖上,才对蒙丽莎说:冬天天冷,活又不重,人不出汗就喝不多水,这些水足够啦,烧多了是浪费。又从伙房角落里提过一个煤油桶,挑了几块干透的牛粪,把煤油朝牛粪上倒了一些,才把牛粪放进灶膛里,划着火柴把牛粪点燃,看着灶膛里的牛粪燃烧起来了,又对蒙丽莎说:生火的时候要给牛粪上倒点煤油,不能倒的太多,多了浪费,煤油从西宁运到这里,金贵得很。又不能倒得少了,倒得少了煤油着完了,牛粪还没有引着……

蒙丽莎认真地听石娃子说,感觉这个少年对自己很亲近,真心帮助自己,心里涌出阵阵亲情。

石娃子给灶膛里扔进几块牛粪,又用铁条拨动几下,灶膛里的火焰就熊熊燃烧起来,烟囱发出抽烟的呼呼声。石娃子看着火燃旺了,把手掌上的牛粪碴子拍掉,说:你现在只管朝灶膛里丢牛粪就行啦,我去办点事情,等会再过来。

蒙丽莎很认真地往灶膛里丢牛粪,一个连着一个地丢,丢得一丝不苟。谁知,十几分钟后,火焰却一点一点减少,只冒浓烟不冒火焰。她又用铁条拨动灶膛里的牛粪,越拨火焰越小,浓烟越多,又拨了一会,火焰彻底没有了,浓烟也彻底没有了。蒙丽莎更着急地朝里面丢牛粪,更着急地用铁条拨牛粪,身上有了急汗,手在脸上抹汗,脸上有了黑灰,活像唱黑脸的包文拯。最后,她望着没有一丝生息的灶膛,再也想不出折腾的办法,心里更着急,连这点事情都干不好,让农场的人知道了,多丢人。恰在这个时候,石娃子跑进来,她像遇到救星样,惊喜地喊:谢依特,快来,火全熄灭啦。

石娃子到灶台跟前,朝灶膛里看了一眼,说:你放的牛粪太多了,把火压死了!说着,从她手里拿过铁条,把灶膛里的牛粪全拨出来,又用铁锹把她捅到灶条下边的火炭放进灶膛里,跑到外边抱来一捆麦草,把麦草一束一束地放进灶膛,用铁条把麦草挑开,和火炭有了距离,憋足力气朝里吹气,火炭把麦草燃着了。他又把燃烧的麦草拢在一块,蒙丽莎就要朝里面丢牛粪,石娃子挡住,说:现在还不能往里面丢牛粪,灶膛里的火炭太少,牛粪丢进也点不着,还会压灭火炭。等里面的火炭攒得多了,牛粪丢进去就会点着,火就越烧越旺。

蒙丽莎立即醒悟过来,说:我们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燃料,空气、温度,缺一不可。牛粪是燃料,灶膛里的火炭少了,就使温度降低,缺少了温度这个条件。我刚才把灶膛填得太满了,空气进不去,又缺少第三条件,三个条件缺少两个,只剩下牛粪一个条件怎么会燃烧起来?

石娃子看着蒙丽莎,听得晕天雾地,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心里头却感慨:到底是大学生,就不得了,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说出十句话九句都听不懂。一会儿是谢依特,一会儿是查密莉雅,就是烧个火的事情,又是燃料、空气、温度,把个牛粪火讲出那么多学问……

石娃子朝灶膛丢牛粪时,把蒙丽莎丢进灶膛的牛粪拣起,说:你要挑干透的牛粪朝灶膛里丢,没有干透的牛粪只生烟不生火,还会把灶里的火压灭。

蒙丽莎说:这牛粪都是干的,湿牛粪应该是软的。

石娃子说:这阵的牛粪都上冻了,上冻的牛粪都是硬的,看起来和干的一样。

蒙丽莎说:怎么能分辨出牛粪是干的湿的?

石娃子说:拿到手上掂掂就知道啦,干牛粪轻湿牛粪重,半干半湿的牛粪就不轻不重。干牛粪用手一掰就可以掰开。石娃子说着,找到一块湿牛粪,说:这是一块湿牛粪,你掰掰看能不能掰开?

蒙丽莎就掰那块湿牛粪,用了很大的力气就是掰不开。

石娃子又说:干牛粪上头有很多窟窿眼眼,像熟透了的丝瓜瓢子,湿牛粪就像一块石头,没有窟窿眼眼。

蒙丽莎又恍然大悟,说:你说的是比重,我怎么把比重忽视了!

石娃子又迷糊了,牛粪里还有比重,比重是啥东西,这个女大学生又说了他听不懂的话。

石娃子再没有说话,有一块没一块地朝灶膛里丢牛粪,灶膛里的火又燃烧起来,又接着说:丢到灶膛里的牛粪,要尽量使它们支楞起来,不能让它们压实,压实了火就着不起来。我们这达有句老话,人心要实火心要虚,压实了就用棍棍把它们挑松。还要在灶膛里多留火炭,火炭留得越多火越旺。

蒙丽莎就照着石娃子说的办法,一块一块地掂牛粪,真的拣出了几块没有干透的牛粪。石娃子把那几块湿牛粪抱在怀里,说:我把这几块牛粪抱到外头,用不了几天就冻干啦。

石娃子回来的时候,蒙丽莎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石娃子说:石娃子。

蒙丽莎问:他们为什么不叫你石娃子,老是叫你碎驴日的,是不是在骂你?

石娃子说:不是。

蒙丽莎又问:那为什么不叫你名字,总是把你和驴联系起来叫?

石娃子说:我们这达就是这样子,大人要是喜欢哪个娃娃啦,就喊他碎驴日的。

蒙丽莎猛然有了觉悟,说:我明白啦,这是他们对你的昵称。

石娃子傻傻地看着她,不知道昵称是什么意思。

蒙丽莎说:你知道什么是昵称不知道?

石娃子摇下头,呆呆地看着她。

蒙丽莎又说:昵称就是爱称。

石娃子还是傻傻地看着她,又摇了下头。

蒙丽莎觉得一时还真说不清楚,又想给他说清楚,就说:爱称就是……。还是无法给他解释清楚,又思考了一会才说:就是人们喜欢你时,对你的称呼。

石娃子突然明白了,说:我的爱称就是碎驴日的啦?

蒙丽莎也觉得“碎驴日的”应该是石娃子的爱称,但那么粗俗的东西怎么能成为爱称?又想起李红梅给她说的话:你在这里呆上几年,可以写一本《中国西部民间语言解析》的专著,就问:你们这里把碎字当成什么意思?

石娃子说:我们这达把小娃叫碎娃。

蒙丽莎说:我明白啦,碎字的字义是小,碎驴日的就是小驴日的。他们把你叫驴日的,因为你年龄小,在前面加了个修饰字。

石娃子似懂非懂地点了下头。

蒙丽莎又问:我以后能不能也叫你碎驴日的?

石娃子说:不能。

蒙丽莎说:他们都能这么叫你,我为什么不能?

石娃子说:他们是男人,你是妇女,俺这达讲究骒马不上阵。

蒙丽莎问:骒马是什么东西?

石娃子说:骒马是母马。

蒙丽莎说:这是轻视妇女,把妇女比作骒马!

石娃子说:你是世上最好的人,可你不能叫我碎驴日的,他们会看不起我,说妇女都叫我碎驴日的。

蒙丽莎说:我就不叫你碎驴日的,叫你石娃子。其实,石娃子这个名字也挺亲切的。又问:石娃子,你上过学没有?

石娃子说:没有。

蒙丽莎说:那你就不认识字啦?

石娃子说:俺认识三个字。

蒙丽莎问:哪三个字?

石娃子说:石娃子,我的名字。

蒙丽莎说:光认识这三个字不行,要认识很多很多的字,我以后教你认字好不好?

石娃子说:不要。

蒙丽莎问:为什么不要?

石娃子说:识字没毬用处?

蒙丽莎惊讶了,问:怎么会没有用处,识字多了可以看报,可以懂很多科学道理,还可以当工人当干部。

石娃子问:当了工人干部,能不能把手抓羊肉白面蒸馍随便吃?

蒙丽莎答:不能,粮油和肉食都定量,一个月三十二斤口粮,百分之四十杂粮,只有半斤肉票。

石娃子笑了,说:当工人没啥毬好处,连白面馍馍手抓羊肉都不能随便吃。

蒙丽莎问:你不识字,长大了做什么呢?

石娃子立即挺起了胸脯,充满信心地说:邢老汉都跟我说好了,等我再长几年成了小伙子,他就老得毬都干不动咧,把放羊牧猪的活交给我干。我再养上几条像猛子那么厉害的狗,来再多的狼都不怕。在咱农场,识字没用毬处。你们念了半辈子的书,还不是叫日弄到这里种庄稼,还得接受俺的再教育,你说读书有啥用处?

蒙丽莎还想给他讲学文化的好处,又想到自己这些大学生的现实,觉得真没办法给他讲清道理,就抚着石娃子的脑袋,叹了口气。

石娃子怯怯地问:你生气啦?

蒙丽莎说:没有。

石娃子说:你要是实在想教我识字,我就跟你学。只要你在这达过得高兴,叫我咋办我就咋办?

蒙丽莎说:你要是觉得识字没有用处,我就不强迫你认字。强迫一个人干他不乐意干的事情,只能给他增加痛苦。

石娃子问,我以后咋着叫你哩?

蒙丽莎问:你想咋着叫我?

石娃子说:我不配把你叫啥,我要是把你叫啥了,你会觉得低达(下贱)!

蒙丽莎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从心里头把你当成亲弟弟哩!

石娃子想了一会儿,试探着说:那我就叫你姐?

蒙丽莎高兴了,说:行,我的好弟弟。其实,我叫你谢依特,就是叫你是亲弟弟的意思,谢依特是查密莉雅的弟弟。

石娃子又说:俺这达叫姐的时候,要在前边加上名字,我不知道你的名字叫啥?

蒙丽莎说:我叫蒙丽莎。

石娃子说:我就叫你丽莎姐。

蒙丽莎说:行,我太高兴,有了你这个好弟弟。

石娃子轻轻叫了一声:丽莎姐!

蒙丽莎把石娃子的脑袋搂在怀里,抚挲着他的头发,答应:哎——,我的好弟弟,我的谢依特!觉得有种从来出现过的亲情从胸膛涌出,越来越浓稠,越来越汹涌,激荡着她的心胸里,通过对石娃子的抚摸得到酣畅淋漓的宣泄,心灵感情都得到满足。像干涸土地上的禾苗得到雨露的滋润,比饥饿时得到饮食,干渴时得到泉水,寒冷时得到篝火,暑热时得到冰块样使人满足幸福。

从小就失去父母的石娃子,在西北几个城市流浪乞讨,受尽人间白眼、冷漠、责骂、驱赶,被民政部门收留后,遣送到农场,农场只能为他提供维持生命的饭食,对感情已经麻木,不知亲情为何物。蒙丽莎对他的搂抱抚摸,唤醒了他的感情生命,打开了感情的闸门,感情像洪水奔涌出来。他把脑袋贴在蒙丽莎的胸脯上,有种十分温馨、亲切的感觉,又通过脑袋传输到全身,全身的细胞都享受得欢呼歌唱。这种突兀而来的享受,使他眼里盈满了热泪,赶忙用袖子擦了,害怕自己的眼泪弄脏丽莎姐的衣服。这时,他产生出一种想向蒙丽莎表示感情的欲望,但又不知道怎么表达,想了半晌才说:丽莎姐!

蒙丽莎欢快地答应:哎——。

石娃子说:以后要是有人欺负你了,就给我说,我杀了他!

蒙丽莎把石娃子的脑袋更紧地搂在怀里,感动地说:不会有人欺负姐姐的,姐姐知道你是个男子汉!

石娃子说:丽莎姐,你的名字真好听。

蒙丽莎笑了,问:为什么好听?

石娃子说:俺那达的女人,过门后都不叫她们的名字,叫她们男人的名字,在后边加上个屋里就行啦,像二蛋屋里、狗剩屋里,叫驴屋里。没过门的女娃才叫她们的名字,都是啥芹菜、菜叶、韭菜、菠菜,不好听,没有你的名字洋气。

蒙丽莎望着远方的雪山,雪山上空有鹰在飞翔,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定定地悬在蔚蓝的天幕上。天空显得高远,鹰就显得雄健,看到高远的天雄健的鹰,心情就变得爽朗开阔。她抚摸石娃子的脑袋说:我现在是你的姐姐啦,就要尽到姐姐的责任。我不能让你这么下去,要让你以后成为人才,过上幸福生活。

石娃子说:我就是这命,能到这达过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就享了天大的福份咧,俺村的人都说我过上了神仙日子。我在这达一顿吃的肉,比俺村的人一年吃的肉都多,他们一年吃的白蒸馍没有我一天吃的多,我该知足咧。

蒙丽莎猛然想起一个日本作家的小说《渔夫》,心里像坠了石头,沉重得难受,血液的流动都减慢了速度。她把眼睛从灶膛移开,望着伙房外边的天地,刚才还散射着暖和光辉的太阳,被很厚的黑云遮掩了,天地暗淡了许多,仿佛进入到傍晚时分。又刮起了北风,风从黄河的上游刮来,带着寒冽和冰冷,扫落了太阳普照给青藏高原的温暖。一股西北风从门口刮进来,蒙丽莎禁不住打了个冷颤,神态都有了恍惚。朦胧中,觉得一只高大凶猛的狗钻进伙房。

石娃子高兴地搂住猛子的脖子,亲昵地骂:驴日的猛子,驴日的猛子!

蒙丽莎从迷茫中回过神,看猛子和石娃子亲热,也就不再对猛子畏怯了,也凑到猛子跟前,想抚摸它的脑袋。手刚挨上猛子的脑袋,猛子把牙一呲,喉咙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咆哮。蒙丽莎急忙缩回胳膊,说:它生气啦,怎么不让我摸它?

石娃子装模作样拍了下猛子,又抚摸着它的脑袋,给她解释:你跟它不熟悉,你摸它就会生气。

蒙丽莎说:我是真心尊敬它,那天夜里和狼搏斗,它表现得多么英勇,简直是战神!

石娃子说:猛子的脾气很怪,它只跟我和邢老汉亲热,别的人根本不能动它。

蒙丽莎说:伟大的狗都是孤傲的,你给它说说,让我以后也可以和它亲热。

石娃子拍了下猛子的脑袋,猛子眯了眼睛。石娃子又抚摸它的脑袋,它把脑袋拱到石娃子怀里。石娃子对它说:猛子,丽莎姐是好人,你要是再对丽莎姐发脾气,我揍死你!

猛子看了蒙丽莎一眼,蒙丽莎感觉它的眼光里少了凶恶和戒备,多了亲和贴近。

石娃子说:丽莎姐,你现在可以摸它啦,它不会生气啦。

蒙丽莎就摸猛子的脑袋,猛子果然再没有发出咆哮的声音,还闭着眼睛承受她的抚摸。她被猛子的神气感动了,霍然有种想报答猛子的欲望,就跑到伙房,巡视了一遍,看见有盆头天晚上剩下的手抓羊肉,走过去抓起一块,对跟在后边的猛子说,猛子,给你吃!

石娃子急忙挡住她,说,伙食的手抓都是有数的,一人一块,你把它喂了猛子,就有人吃不上手抓,炊事员会骂的。要是汇报给苟场长,就不得了。

蒙丽莎说:我不吃就行啦,猛子让我摸它了,我总要报答它吧。她害怕把羊肉丢在地上搞脏了,就用手托着送到猛子嘴边,猛子大嘴一张就把羊肉吞进嘴里。

猛子咬嚼起来,随着一阵嘎叭嘎叭地碎响,手抓羊肉连骨头带肉全进入肚子。吃完以后,又乞求地看着蒙丽莎,她感觉它目光里的亲善成分更浓烈了,壮着胆子伸出巴掌让它舔。猛子在她的手心舔了几下,她感到一种热热痒痒的亲情从手心进入全身,精神与肉体都被这种亲情浸淫出温馨和熨帖,这种亲情越来越强烈,冲击得她猛地搂住猛子的脖子,把脸贴在猛子的脸上,亲亲地叫:猛子,我的猛子!

石娃子见猛子跟蒙丽莎亲近了,高兴地对蒙丽莎说:丽莎姐,狼和狗是一个祖宗,叫人养活的狼会变成狗,不被人养活了狗会变成狼。狗和狼不一样的地方是狗通人性,狼不通人性。就拿猛子来说,我和邢老汉对它最好,它对我俩最亲,你现在对它好了,它对你也亲。苟场长对它不好,它就恨苟场长。

蒙丽莎说:这么优秀的狗,苟场长为什么不喜欢它?

石娃子说:我听邢老汉说,猛子生下来的时候很难看,头特别大,脾气和别的狗也不一样。旁的狗见了人,老远就摇尾巴扭屁股,变着法子给人骚情。猛子就不来这一套,苟场长叫它都不搭理,从小就没少挨苟场长的打。苟场长越打它,它越不理他。苟场长说,要不是看它特别能和狼打仗,早就把它剥皮煮肉吃啦。就我和邢老汉对它好,它小时候还钻到我被窝里睡觉,染得我满身跳蚤。

蒙丽莎还把猛子的脑袋抱在怀里,手在它的背上摩挲着,猛子也把脑袋朝她怀里拱。她觉得和猛子有了更亲的感情,感慨地说:你和猛子都是苦出身,邢老汉也是苦出身,同命相怜,我们以后要好好对猛子。那天夜里它多么英勇,要不是猛子和它的同伴,狼要吃掉我们多少人!

石娃子说话的时候,一直没有忘记给灶膛里丢牛粪,灶膛里的火燃得很旺,锅里冒的水蒸气,像是从水里冲腾出来的时候,锅里就有了一片喧闹。石娃子说:丽莎姐,水开啦!

蒙丽莎揭开锅盖,看见水在锅里翻腾,说:水翻浪花啦。

石娃子说:丽莎姐,不是翻浪花,是水开啦。

蒙丽莎问:水开啦,下一步该干啥哩?

石娃子说:我也不知道苟场长要你烧开水有啥用处,俺这达是不烧开水的,这么冷的天谁喝开水?

蒙丽莎说:我去问苟场长,水烧开了干什么用?

石娃子说:你去哪找他,他骑着玉秀到地里去啦。

蒙丽莎问:玉秀是谁,他怎么能骑到玉秀身上?

石娃子说:玉秀就是那匹骒马,谁也不能骑,只有苟场长才能骑,那匹儿马子就是玉秀生的。我听邢老汉说,玉秀是最好的骒马,它生的儿马子是万里挑一的好马,要是放在过去,只有大将军才配骑这样好的马。石娃子说完,又想了一会,说,苟场长让你烧开水,实际没有多少用处。羊粪是可朝出弄也可不朝出弄,搁到羊窑里照样可以干。他就是不想让你们闲着,我听他那天黑夜给邢老汉说,年轻人闲下就生是非,不好管理,故意让你们干活。他还说大学生就像头牯,干得活越重,累得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就不会咬架撩蹶蹄子。烧开水是对你的照顾,烧开水比抬羊粪轻松多了。

蒙丽莎觉得石娃子说得有道理,说:咱们再给锅里添点凉水,把开水烧得多多的,就是没有人喝,洗东西也方便。

石娃子说:没用处就不要烧了,咱这地方烧的东西金贵得很。咱农场没有养牦牛,就没有牛粪,牛粪是用粮食换老藏民的。

蒙丽莎不再给灶膛里丢牛粪了,又琢磨石娃子的话,觉得苟场长说的不对,大学生是人,不是骡子马,怎么能用奴役骡马的办法管理大学生?又忍不住给石娃子说:你们苟场长不对,我们是人,不是骡马,他要尊重我们的人格,允许我们享受法律规定可以享受的东西。还要尊重我们的人格,尊重我们的权力——

石娃子不说话了,蒙丽莎说的话,他根本就听不懂,啥是法律,啥是人格,啥是权力?大学生天天有白蒸馍吃,有羊肉吃,吃着县长都吃不上的好饭食,还想享受啥东西。琢磨了一会儿,还是没琢磨明白,又觉得大学生到了这个农场,苟场长够照顾他们了,还想享啥福份,就说:丽莎姐,我觉得你们这些大学生,到了俺这个农场,享了天大的福份。俺这个农场是青海最好的农场,麦子面馍馍随便吃,天天都能吃上手抓羊肉,还不用上地干活。你不信到别的农场看看,吃饭定量,天天饿肚子,一个月吃不上一次肉,还得天天上地里干活。

蒙丽莎说:我没说这些,这些都是物质上的,我说的是精神上的!

石娃子说:啥是精神上的?

蒙丽莎又思考,怎么给石娃子解释什么是精神,思考了好几分钟,还找不出能让他听明白的比喻,就说:精神就是心里想的。

石娃子说:你刚才说你们精神上没有享受,就是心里想的没有满足。我真不知道你们心里想干啥,吃得好,还不干活,全中国都找不到这么好的事情,你们还想干啥?

蒙丽莎觉得真没办法给他说清楚,就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石娃子听见蒙丽莎叹气,急忙问:丽莎姐,你生气了?我这人就是笨,学问上的事情,一听就糊涂。

蒙丽莎走到他跟前,抚摸着他的脑袋,说:姐姐没有生气,姐姐怎么会生弟弟的气哩。姐姐问弟弟,你心里有没有啥想法?

石娃子说:咋会没有想法,我的想法多得很哩。

蒙丽莎说:弟弟有啥想法,说给姐姐听听。

石娃子说:我想快点长大,长成真正的大男人,和大人平起平坐,一块喝酒吃肉。我还想跟抗战哥学开拖拉机,跟邢老汉一块放羊,还想保护你不受人欺负,谁要是欺负你了,我把他狗日的脑袋塞到裤裆里!我的这些想法,就是你说的精神吧?

蒙丽莎苦笑了一下,想说这些都不是精神,精神到底是什么,她也说不清,又不愿让石娃子不高兴,就含糊地点了下头。

同类推荐
  • 假药

    假药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戴流苏耳环的少女

    戴流苏耳环的少女

    【同名电视剧安徽卫视热播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出现了无线电台,一时间,上海居民耳目一新,一些私人电台蜂拥而起,不仅播放文娱节目,还负责传递商业业务。阮清恬在学校里学过无线电知识,她因为帮助任浩铭建立电台,从而和任浩铭相识了。任浩铭由于一个误会,迁怒于阮清恬,他将阮清恬最重要的传家宝流苏耳环拿走了。阮清恬必须要拿回耳环……
  • 世界无人日(中国好小说)

    世界无人日(中国好小说)

    有两个能带枪的人,出现在我家,给习惯裸睡的“我”带来了深深的困扰,“我”出门,路过一排店面,像是进入了无人区,原来是“世界无人日”。“我”的所见所闻仿佛进入了另一片时空,它突破了原有规则的限制。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虚造了一种特别的时空情境,让“我”的所思所想,在这一时空里变得合理和自然。这就是《世界无人日》带给读者最大的艺术感受。
  •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主人公东学潮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默默无闻,被身为银行主任的妻子抛弃后,发愤图强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千方百计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礼物,攀附上了校长,成为校长的科研打工仔和忠实的追随者,因此得到了校长的提携重用,官位职称权势节节攀升,爱情和事业也获得了大丰收,他本人也沉浸在这种成功和权势的喜悦之中不能自拔,因而更加刻苦努力信心实足,权力越大,学术越得心应手,名利也越大,如同被绑上了一辆名利战车,他一刻不能停止,只能奋不顾身一心一意以学术为幌子追求挣扎下去,如同上瘾,他贪得无厌什么都要,什么都不放弃,得到的越多,反而包袱越沉重。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一个纯洁无辜的波希米亚女郎惨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热门推荐
  • 回沪记

    回沪记

    出租车只好停在后门,因为前门不开,前门是属于余家外婆的,不让人随便进出的。我至今仍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叫她余家外婆。其实她还没有做外婆。她丈夫早死了,只留下个三十好几还没出嫁平时又很少回家的女儿。但大家还是叫她余家外婆,似乎是只要有女儿就不怕做不成外婆似的。余家外婆深居简出,不许任何人进她的房间,也很少同别人搭讪,再说前门是她家的正房,也不便让人当过道。只有后门是属于大家的。从后门进去是灶片间。一幢楼六家人家全挤在里面做饭。所有的人要进自家的房间都得从后门进,其中包括余家外婆。这样前门就失去了门的功能。余家外婆索性在门前堵上了一个装饰玻璃柜,房间也就多出了好些实用面积。
  • 瑞竹堂经验方

    瑞竹堂经验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惊才绝艳:蛊毒大小姐

    惊才绝艳:蛊毒大小姐

    五年前她是位嬉皮在父亲和哥哥膝下的无忧小女孩。一场灭国的屠杀,身为将军之女的她不堪受尽折磨和背叛。当她重新活过来又将展开怎样的报复?背叛她的人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且看落魄的将军大小姐是如何变成一代传奇……
  • 兜率龟镜集

    兜率龟镜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阳子金丹大要图

    上阳子金丹大要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种爱

    四种爱

    一本洞彻人心的爱之经典,一部完美解读爱的文学名著!J.K.罗琳最喜爱的作家——英国著名文学家c.s.刘易斯散文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本。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你我能彼此理解、包容和帮助的唯一方式。在本书中,C. S. 刘易斯以丰富的人生经验、睿智的洞察力和厚重绝美的笔力深刻剖析了爱的种种美德与缺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全面挖掘了爱,揭示了爱的真谛。
  • 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最好的时光等你

    我在最好的时光等你

    闵寒因为父母忙于生意并且把很少的关心都放在弟弟闵瑞身上而导致心理上有些失衡,对父母和弟弟都很疏远,和邻居林海笑一家很亲近。直到韩国转学生姜智英的到来,林海笑的关注点转移,闵寒不能接受林海笑放在自己身上的关心全部给了另外一个女生,开始有些偏执,成绩下滑。闵瑞看在眼里,便去离间姜智英和林海笑,加上一直被妈妈拿来比较的学神孟小琥邀请她组队参加青少年电子竞技大赛,期间不断开导和感染她,闵寒终于努力找回了活泼开朗、积极进取、热爱生活的自己。
  • 阴阳领路人

    阴阳领路人

    说真的,莯涵当初建立旅行社的目的只是为了赚点小钱而已。什么应天地大劫而出现的一对阴阳鱼、掌管酆都城的十大阎王的密谋、还有南派茅山、湘西赶尸,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真的是不想去牵扯。然而有时候人生就是那么的意外,既然是遇上了,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去面对。值得庆幸的事情,莯涵并不是一个人去面对。他的身边有会跳大神的萨满兄弟、漂亮的出马仙妹子、古武世家的女侠、想着用科学来证明鬼物存在的眼镜男,还有一直缠着他的女鬼妹妹。总的来说,莯涵是挺知足的。但是有些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 绝世媚妃

    绝世媚妃

    “恭喜尊主,神功得成……”一夜缠绵,暧昧的气息还没褪去,她的心就坠入万丈深渊,原来,她的身体只不过是他练功的引子。只因一个“凤掌得天下”的传说,她成了众皇子争夺的对象。然而,谁是真心?谁又是假意?破茧成蝶,红颜一笑,惹得狼烟四起。狼烟四起,却也只为红颜一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