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5700000074

第74章 饿死朕了!

张璟和一应随行官员,跟在张嫣身后,步入乾清门,进入乾清宫,便见到了唱名恭贺后,在乾清宫里坐等的皇帝朱由校。

真正的帝后婚礼大典,其实这才算是开始,之后张璟随着礼部一众官员,还有其他一应人等,跟在握着张嫣手掌的朱由校屁股后面,随二人去坤宁宫拜堂成亲。

《道德经》有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封建时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而皇帝的寝宫乾清宫,是“乾清坤夷”,天下清和,各地平安的意思。

又有“皇帝是天,皇后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一说,而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故而皇后的寝宫坤宁宫,便取自《道德经》中的“地得一以宁”这一句,正好对应《道德经》中另一句“天得一以清”,乾清之意。

故而,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璧之意。

坤宁宫和乾清宫一样,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不过在正德九年、万历二十四年两次毁于火,到了万历三十三年又开始花巨资重建。

张璟步入这大明屡次耗巨资修建的坤宁宫,只见得殿内金碧辉煌,气派无比,端的是国母所居之所。

可惜,无论它建得如何气派豪华,终究还得看拥有者怎么使用了。

记忆里,真实历史上,崇祯的周皇后就是在这里自缢身亡的,不由有些唏嘘,也不知那些泥腿子乱兵,是如何糟蹋这气派宫殿和整个紫禁城的。

甚至于后来螨清,竟然将这气派豪华的国母居住之所,用于祭祀,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仅仅只有皇帝大婚,因宫殿之名,才在此居住几天,某种方面来说,真是一种对大明的侮辱……

主婚官宣读早就拟好的结婚誓言,“朕承天序,钦绍鸿图。经国之道,正家为本。夫妇之伦,乾坤之义···”,朱由校和张嫣行夫妻之礼,加封张嫣为皇后的礼仪这才开始。

“传旨,行册封皇后之礼!”朱由校对着身边的太监命令道。

“陛下有旨,行封后大礼!”

“陛下有旨,行封后大礼!”

“陛下有旨,行封后大礼!”

……

随着太监一人接一人的大喊,原本负责迎娶的正副使,在入宫后便去奉天门等待。

此刻听到旨意,便再次拿出朱由校给的圣诏,宣读制谕,正式通告天下,行奉迎大礼。

坤宁宫内,皇后的宣册大礼正式进行,女官将九龙四凤冠佩戴于张嫣头上,张嫣穿戴完毕之后,走到香案前拜四次,然后由宣册官宣读加封诏命。

宣读完毕之后,内官便把皇后带来的张国纪的贺表,送到司礼监备档记录。

而后,张嫣在宣册官的指引之下,一一册赏那些为她婚礼谋划出力的女官和主婚者。

这些人其实都是按朱由校意思选来的,换而言之,就是朱由校给他们机会升官而已。

当然,张璟不知道,这些人里,本来会有客巴巴的册封,朱由校想让客巴巴利用这次册封皇后的机会,加封客巴巴为“奉圣夫人”,给予权利,让客巴巴替他好好清理内廷中的外朝奸细。

结果,因为张璟找了张国纪,说了客巴巴和张嫣有龌龊之后,东林党人从张国纪那里听到这事,自然要阻止。

在礼部尚书孙慎行以皇帝乳母,身为长辈,参与皇后册封礼,不合礼制为由,坚决拒绝,朱由校无奈,只能做罢这个提议。

深知这些礼部官员死脑筋的朱由校,没想过若是没有张璟提醒,孙慎行他们也不会在意一个皇帝奶妈的加封,只能就此做罢,准备再找合适机会,提议以客巴巴身为乳母,养育他有功的加封事宜。

眼见册后事宜完了,张璟以为已经差不多,结果看到中堂的仪仗队开了过来,朱由校和张嫣上了仪仗,在中堂下的女乐鼓匠的乐声中,出了坤宁宫,才明白还没完。

接下来,张璟跟着朱由校和张嫣的仪仗队伍,先去太庙祭拜列祖列宗,昭告祖先皇帝大婚,立了皇后。

当然,在此之前,朱由校便派遣官员到太庙和天坛地坛祭祀过了,以告慰天地,这次来相当于告知长辈后,带媳妇给长辈看。

不过,张璟看着太庙上里的那一排灵位,心里嘀咕真迷信,你老朱家的列祖列宗真有灵,也不会让李自成打到京师,害我妹妹上吊殉国了。

期间,张璟又看到张应京那小屁孩了,他穿着道袍,在他父亲这一代的“张天师”张显庸身边,一本正经的为帝后祈福了。

想来,若非是这祭告太庙太神圣,否则以张应京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这么老实的吧!

一阵应有的套路祭祀结束,张璟又跟着二人,去宫中长辈的寝宫谒见长辈。

按理来说,神宗和光宗的诸多妃子健在,二人应该一一拜见才是。

但很显然,因为某些原因,朱由校这次以长辈众多,一一拜见耽搁时间为由,只选了神宗的刘昭妃和光宗的李选侍处,作为他祖父和父亲遗留后妃的代表谒见。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朱由校是害怕去见神宗时,国本之争的关键人物郑贵妃,和传闻将他生母孝和王皇太后,殴打凌辱,最后导致王皇太后气死,并且是移宫案主角的李选侍而已。

前者朱由校二人谒见的李选侍,乃是以后的李庄妃,后人称为“东李”的李选侍,后来崇祯帝朱由检的养母;而朱由校害怕见的李选侍,就是以后的李康妃,后人称为“西李”的李选侍。

二人自朱由校登基后,和其他朱常洛的妃子一样,都没有被朱由校代父加封妃位,只有生母追封皇太后,所以她们依旧是选侍。

至于所谓的耽搁时间,不过是朱由校的说辞而已,大不了让神宗、光宗的妃子,各集结在一个宫殿谒见不就好?

期间,张璟却是见到了养在东李身边的朱由检,本来还以为对方会让他有什么惊讶的。

结果见到了,这位后来的崇祯帝,现在就是个小孩子一个,让张璟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实在失望之极。

长辈见过了,张璟觉着也该差不多了,结果,又被告知,他们得随朱由校、张嫣的仪仗一起,再去午门接进两位回宫皇妃。

这一下子,不少人心里都是要骂死那些礼部官员了,就像张璟这种打酱油的,也是从四更天开始忙碌,忙到现在曰上三竿,都已经累的腰酸背疼,更何况其他那些四处奔走的人呢?

朱由校也是快累疯了,刚办喜事时的高兴劲儿一扫而空,本来少年郎憧憬着的大喜的日子,结果这么来回折腾,简直比他做那些闲暇时光的爱好活计还累。

而且瞧着三个瓷娃娃似的毫无生气的老婆,朱由校更是兴致全无了,完全没有他当初选秀时的那般有个性特点了,凤冠霞帔之下,连朱由校当初看中张嫣的大凶器都看得不是太明显了。

好不容易捱到皇后率两位皇妃,最后在乾清宫行了拜见夫君之礼,朱由校便迫不及待地宣布大婚礼成,命令这新进门的三名后妃,再去后宫去见其他赶来的皇室宗亲。

而朱由校自已,则是赶紧命令仪仗队伍,送他到皇极殿去,准备赐宴款待文武百官和来贺的勋臣公卿。

朱由校这么着急,原因也简单,自是因为他肚子饿极了。

当然,不止是他,跟着朱由校一起赶去皇极殿的张璟等人,其实个个都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好几个年纪大的礼部官员,体力不支,都要人扶着,才能走路了。

张璟瞧见,心里暗骂,活该!

你们自己造的孽,就该自己受着,偏要连累小爷我,饿死你们才好。

“你们快点好不好,皇极殿那么近,怎么还没到啊?”中途,天子仪仗队显然体力也消耗差不多了,走得很慢,这让肚子饿的朱由校,一阵埋怨。

原本身份低微,一直没资格在帝后大婚时说话的李进忠,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连忙宽慰朱由校道:“皇爷,不要急,大家都累了,皇极殿很快就到了。”

说完以后,李进忠又对着仪仗队催促了几句,不过,很显然,收效甚微,紫禁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几个宫殿来回抬着,路程也不近,他们力气实在是不多了。

眼见快不起来,朱由校只能碎碎念道:“成个亲怎么这么累?现在都这样了,晚上和明天还不得累趴下吗?”

张璟靠得近,听到这话,噗呲一笑,显然,朱由校有些婚姻恐惧症了。

“笑什么?信不信朕现在治你大不敬之罪?”朱由校自然听到张璟的笑声,脸色一红怒道。

张璟听了吓了一跳,却又不敢答话,朱由校这话明显开玩笑的,回啥都不好,只能强忍着笑意。

“哼!算你识相,朕今日大喜,不和你计较,他日你去办差,记得一定给朕好好做事,否则今日的事情,朕肯定治你罪!”朱由校说道。

张璟听了一愣,办差?办什么差?皇帝你说清楚啊?

他刚想询问,结果又听到朱由校自言自语起来,显然,张璟是没机会问明缘由了。

只见,朱由校嘴中呢喃道:“待会要多吃些东西,不然得等到晚上洞房,喝合卺酒时,才能再吃着东西,而且按照礼部的说法,我还不能多吃,真是便宜了那些吃朕的菜的内侍。不行,这些规矩朕得要礼部那些官员改改,不是活遭罪吗?朕不能让儿子都这么遭罪,不对,凭礼部那些人的尿性,肯定绝对不会改的,一定会说什么礼仪不可废,说了也是白说,哎……怎么皇帝成亲这么累啊,饿死朕了!”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本书包括人物春秋、要事回眸、史迹觅踪、典制与文化、历史典故等。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一九四九年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 三国之大汉皇权

    三国之大汉皇权

    国术高手刘烨穿越到东汉末年,恰逢黄巾之乱,为求乱世活命,他从一个没落宗室的游侠儿,一步步跻身于汉末群雄之中,匡扶大汉,承继帝统。平黄巾,战董卓,会盟诸侯,迎立皇帝,扬威塞外。曹操、刘备、孙策一时之雄,均莫能敌。
  • 策行三国

    策行三国

    重生孙策,雄霸三国。一梦醒来,成了小霸王孙策,亲爹孙坚正在襄阳作战,命悬一线。爹要救,江山要打,乱世和美人都要拯救,但事情却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袁绍四世三公很强大,江东缺马难争霸。天子年少很聪明,读书人自负又天真。黄巾余波尚未平,门阀已经现雏形。名臣猛将只是舞台上的影子,背后还有无形的手。有痛快,有遗憾,更有无奈,但初心不变。用一点先见之明,集结良臣猛将的智慧和坚强,铸就一个强大文明的脊梁。这是我的三国,我是小霸王孙策。——老庄书友群:23470572,欢迎入裙!
热门推荐
  • 初雪

    初雪

    我退休前执教的滨海大学法学院即将迎来建院六十周年院庆,出版历届专家的文集是院庆活动的一部分。黄昏时分,一个年轻人把一本装帧精美的纪念文集送到了我家。天气预报说今夜有雪,如果是真的,这将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尽管急着赶回去,但年轻人对我的保姆说他想见我一面。尽管我已多年不曾会客,但这个风雪来临前的黄昏让我有些不明缘由的不安。“好歹也算是打发时间。”这么想着,我把轮椅滑离书桌,整理了一下盖在我那失去知觉的双腿上的毛毯,让保姆把年轻人请进了我的书房。这是个面容和善、苍白瘦弱的青年。年轻人穿着一件黑色的旧呢大衣,袖子有些短,露着一双青白而骨节突兀的手腕。
  • 灵异档案:阴阳师

    灵异档案:阴阳师

    诡秘档案,湘西赶尸,三王墓,召唤楚王之魂,捕捉千年妖怪,跨国猎杀变异妖魔……我走遍了华夏大地的每个角落,见识过形形色色的古怪之事。我将带你走进华夏大陆不为人知的一面,我将带你看见你无法想象过的神奇经历!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汇集了作家赵本夫历年的中长篇小说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混沌世界》,中篇小说《在寂静的河道上》《杂木林的呼唤》《林楠子》等。
  •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

    本书共分四大章,从古典时期希腊、罗马文明之火娓娓道来,讲述欧洲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演绎的种种。在这里面,有发明的喜悦,有战争的痛苦,也有令人敬佩的哲人、英雄,当然也有令人痛恨的战争的发动者。所有的一切都留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我们依然能触摸。我们精心编写这本书,就是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能从中收获到一些东西。
  • 混在敌人内部的那些年

    混在敌人内部的那些年

    当大剑从手上滑落的那一刻,申不欢以为自己会和那些曾经的战友一样,彻底消散在这世间。但他并没有,上天和他开了个玩笑,让他重生到了新生开启前,并且还认识了赫尔斯,这个入侵地球的统帅
  • 是男人就要成功

    是男人就要成功

    男人理应去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志在辉煌地去闯荡自己的事业。每一个男人都将撑起一片天,但天空是否广阔,将完全取决于我们能否成功。这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每个男人都必须要去学习、磨砺、锻造。但具体如何操作,并不为每一个男士所熟知,而《是男人就要成功》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弥补这一缺撼,一定要让男人成功!
  • 辩中边论述记

    辩中边论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挚爱似锦

    挚爱似锦

    豪门圈里疯传黑道帝王严家太子爷为了童养媳抛家弃权,带着她连夜踏上异国的飞机,吃馒头住危房一切从头打拼。三个月后,童养媳受不了苦、丢下他,偷跑回家继续过公主的生活。“你若离开,我便当你死了,他日若又遇见,我也只以为是遇见了个人,她很像你。”七年前他心灰意冷,一晃七年,她再次出现,他却暴跳如雷:“你若再敢离开,我打断你的腿!”【他,她】她,是他的小红龙,让身为黑道世子的他,抛家弃权,爱得体无完肤。他,是她的大男人,让一向随心所欲的她,恋上了瘾,哪里舍得放弃?★☆真的不是不爱你,而是舍不得你为我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佛说咒魅经

    佛说咒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