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05100000001

第1章

来源:《啄木鸟》2000年第05期

栏目:外国推理探案

这封寄到B报社“读者来信部”的怪信,是四月份的事。“读者来信部”是总编室下属的一个部门,专管选登读者来稿和答复查询事宜。这个部门较之社会部和经济部要冷清得多了。部里年长的居多。日常的工作,就是阅读桌上堆积如山的来稿,分门别类转给有关科室,再就是起草文件一类的文案工作。来信少的时候或是公务处理完后的闲暇,也可以到咖啡馆或弹子房里消磨片刻,也决没有别的部门的人会说什么闲话。但是作为一名记者,却也得不到机会发表独家新闻,出头露面。

胁坂对自己这种日常工作十分不满。那些上了40岁的同事,最关心的莫过于月薪的多少和职位的高低。坐在胁坂旁边的尾田,因为再过五六年便要退休的缘故,每天早晨一上班,第一件事便是先打开报纸看股票行情。

可是胁坂还不到30岁。从地方分社调到读者部来刚刚半年时间。他何尝不想调到社会部!一方面,这种老气横秋的案头工作没法让人喜欢;再说,看见同时进报社的人,分到社会部和经济部,一个个大显身手,心里不免要哀叹自己的这种“遭遇”。然而,日常的工作又不能不干。这一天,胁坂对着桌子,拆开了一封信,正在琢磨稿件的内容。

“居然有这种家伙,竟来愚弄人!”尾田抖了抖手上的信,有些吃惊地说。

“什么事?”胁坂问道。

“喂,倒杯茶来!”尾田先吩咐杂役,然后说道,“也许是时令关系,简直头昏脑涨了。捉弄人也得有个分寸。什么‘这封信我是在三途之河的河里写的’!”

“三途之河的河里?”

“是啊。”

“把信给我看一下。”

“满纸的胡言,我看扔到纸篓里算了。”尾田说完,便端起杂役送来的茶,有滋有味地喝了起来。

胁坂打开信看了下去:

——这封信我是在三途之河的河里写的。我的肉体在这个世上已不复存在。用世俗的话来说,我已经是个死去的人了。我的丧事办理得颇为风光。公司里的同事和亲友都来吊丧,对我的死深表同情。其实,我是被人杀害的,既非自杀,也不是出于事故。但是知道底细的,只有我和杀害我的凶手。遗憾的是,我没有看见凶手是谁,因为他是在我的背后出其不意下的毒手。于是我被滞留在三途之河,无法登临彼岸。您会以为死人是不可能写信的。然而,您错了。这是俗世上的人所不了解的,现在有许多事科学还解释不了。灵魂是存在的。我周围就有许许多多同我一样的人,死不瞑目,从而不能渡过三途之河。我的灵魂会附在别人身上,并有所举动。也许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但无论如何这封信一定会以某种形式,让俗世的人看到的……

等到胁坂看完信,尾田便说:“怎么样,莫名其妙吧?”

“的确是一封怪信。”

“什么怪,愚弄人。把我们报社当成什么了!”

胁坂又看了一下信封,上面只写着“东京都中央区”,还有报社名称,没有写明街道和门牌号码。报社的地址邮局知道,便把信送来了。信封上还贴了张15日元的邮票,盖着邮戳。信封背面写的是发信人的姓名和住址。地址是世田谷区的奥泽,门牌号码也有,发信人叫吴羽诚四郎。

“世上真有这种怪人。”尾田又说了这么一句。

“怪是怪,可发这封信究竟有什么用意呢?”

“还不是捉弄人!”尾田又吐出这么一句来。

那未免过于煞费苦心了——胁坂心里想。忽然,他产生一个念头,忙去查看邮戳。

盖戳的邮局在热海,日期是2月8日。胁坂不由自主地翻了一下日历。不用看也知道,现在已经是四月份了,但他还是忍不住要翻翻。

胁坂知道,最近一个时期,邮件投递比较慢。寄到城里的信,要四五天,不算稀奇。虽说如此,从静冈县的热海寄到东京,用了两个月,时间也太长了些。没有写报社的详细地址,固然要耽搁些时间,但也不至于要两个月。

胁坂不由得想起信上的一句话:“也许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

他本来想按照尾田的意思,把信扔进纸篓,但他又看了看邮戳上的日期,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觉得此信非同寻常,其中必有奥妙。

胁坂拿过电话簿,看了看是去年7月发行的,便翻了开来。

吴羽诚四郎的名字下面有电话号码。地址也分毫不差。于是胁坂把尾田桌上的电话拉过来,拨动了号码。

立即有人来接电话,是个女人。

“是吴羽先生府上吗?”胁坂问道。

“不是,打错了。”

“错了?”

“他原先倒是住在这儿来着,现在搬家了。”

“哦,什么时候搬的?”

“上个月底。”

“您知道搬到什么地方了吗?”

“搬到附近的一家公寓。”

“有电话号码吗?”

“听说没有电话。”

“很冒昧,您知道吴羽家的先生身体好吗?”

对方踌躇了片刻说道:“听说吴羽家的先生不在世了。”

“去世了?在什么时候?”胁坂禁不住大声问道。

对方有些顾虑,问胁坂是什么人。大概胁坂缠着问个没完,对方不免有些警惕。

于是胁坂把报社和自己的名字通报了一下,然后说:“我找吴羽先生有事要请教,所以打了这个电话。我不知道他已经不在世了。对不起。”

“详细情况我也不大清楚,听说已经死了不少日子了。大概总有三个月了吧?”

“您很早就认识吴羽先生吗?”

“不认识。因为这所房子是他们出让的,所以才听说了一些他的事情。”

“哦。那好吧,谢谢。”

胁坂道谢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同类推荐
  • 迎着子弹缠绵

    迎着子弹缠绵

    凄美浪漫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爱情,唏嘘伤感的落幕雕刻了《迎着子弹缠绵》。主人公老木的知青生涯中,穿插着他与三个美丽女人的爱,与现役连长之间的仇恨纠葛。为爱,老木杀了残暴荒淫的连长;为爱,三个把老木视为生命的女人送老木走上刑场。缠绵于爱恨之中的老木迎着子弹倒在莽莽昆仑山下的荒酷深处,老木的爱在三个女人心中烙下了永远的印痕。杨志军大胆的笔锋,跌宕起伏的情节,使整部小说充满批判。让人掩卷之余无比心酸,触痛文革年代的累累伤痕,名家的风范尽在于此。《迎着子弹缠绵》不仅仅是作者的青春,更是八零后一代父母的青春记忆。
  • 相墓手札

    相墓手札

    沐林枫是一个厨师,因为出身于精通相墓之术的“疙瘩”世家,被国家一个重点课题组找到,希望他帮助寻找能够证明“华夏文明起源”的商末古墓。就在沐林枫答应东方教授参加课题组的同时,国外的文物走私集团也派出了盗墓高手,准备与课题组争抢寻找攸候喜的陵墓。要找到古墓必须先找到沐家祖传的《帝葬山图》,于是沐林枫成了双方争夺的对象。沐林枫在曾祖的坟墓中发现了祖传的相墓之术,要想继承相墓绝技就必须成为看护古墓的“守灵人”,当沐林枫成为守灵人后,却发现自进退两难,因为课题组的工作是寻找和挖掘《帝葬山图》上的古墓,而他的责任是保护古墓不受打搅。
  • 暂时谋杀

    暂时谋杀

    此时,当你翻开这一页的时候,就相当于坐在我的对面,听我讲述。我们之间摆放着两个酒杯。你的酒杯是满的。我的却永远是空的。你问我:“既然摆了酒杯,为什么不喝酒?”我说:“为了解救。”“解救什么?”你好奇地问。“解救一段关于谋杀的记忆。”你笑了笑,以为我在开玩笑。我也笑了,随即向你讲述了这个谋杀的故事。谋杀之前,我听到了一个声音:“Gosh(天哪)!”
  • 一颗红豆

    一颗红豆

    致文握着手中红豆,心中勾起一串的想思。他想,人有时不经意地捡起一样东西,说不定会一生都摆脱不掉。初蕾是致文心中的红豆,但初蕾与弟弟致中却如青梅竹马般的嬉闹在一块,致文是该明白表达心迹呢?或只能如手中隐握的红豆一般,永远深藏在心里?
  • 生死“中介”人

    生死“中介”人

    当今社会,很多职业有“中介”人,房产租赁、银行贷款、汽车代驾、婚姻介绍等,其实都是一种有利益的商业中介人,甲方乙方中间人三者之间存在经济利益,“中介”人从中受益,当事人也得到该得的利益,这是一种新兴职业。可生与死这样的事,也逐渐产生了“中介” 人。有人叫他们“劝捐员”,专业称谓是“器官捐献协调员”。协调员一边要协调病人以及家属捐献器官,另一边,要与医疗评估组织联系评估器官是否可用后,并立即手术取出有效器官,按照分配原则安放到器官衰竭的病人身上。
热门推荐
  • 史记

    史记

    《史记精编图文版》有着丰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值得后人去发现和体会,并且考虑到青少年朋友常常是只闻其名而未见其详,对这本年代久远而文字生涩的作品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特此将其白话本选编为书,以期方便阅读。在内容上,我们从《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中选取了,我们认为更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故事和篇章,并配以相关图片来丰富和延伸阅读体验。希望通过这本书激发青少年朋友阅读《史记》全文的兴趣,因为相对其他文言文,这部著作不仅志趣尤高,而且语言平简。
  • 我想做个良民

    我想做个良民

    一个又一个神秘古墓之间为何有着难以言说的联系?是阴谋?是天命?抑或是纯粹的巧合!
  • 九死莫往生

    九死莫往生

    为什么大陆从来就是生灵主导?为什么我死灵一族只能在大陆苟延残喘?这世间该换一换了人族兽族我将带领我死灵一族重见天日!
  • 雪扇吟

    雪扇吟

    一个自幼做扇子的女孩子,她的身世跟城池有什么关系,她身边的人是为何出现、离开、又或留下来。
  • 培养青少年思考人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思考人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声音门

    声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人如诗:林徽因传(典藏版)

    美人如诗:林徽因传(典藏版)

    林徽因命里不缺情缘,却又能于缘来处将一个“情”字的把握妙到毫巅。她本业建筑,又写得一手好诗,才华与容颜双双出众……尽是传奇的林徽因,过的是怎样的一生?
  • 诸病主病诗

    诸病主病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应用数学大师:林家翘传

    应用数学大师:林家翘传

    林家翘先生学贯中西、著作颇丰,被公认为当代国际应用数学泰斗、世界著名天体物理学家。他提出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曾解决了困扰科学界多年的“海森堡猜测”问题。林家翘先生也致力于推动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于晚年返回母校清华大学,主持创立“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为新一代科研人员提供了平台、指明了方向。本书系统梳理了林家翘先生在求学与科研各个阶段的经历,全方位展现了这位学术大师的人生轨迹。全书约10万字,分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