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最推理》2013年第03期
栏目:白夜·行
海螺街是滨海市极有名的一条小街,狭窄曲折,两边的房子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少数能够保持住本市旧风貌的街道之一。
沈啸看着地上用粉笔画出的人形,头部的位置正在路边,白色石头砌成的路沿上留下一摊紫黑的血迹。午后三点左右,这条街上十分安静,只有几个老人站得远远地在看。
报警的是个中年妇女,这条街上的住户。中午的时候她在家里剥毛豆,忽然听见外面有个男孩的声音喊了一声“闪开!快闪开”,接着就是一阵噼里啪拉像什么东西摔出去的响声。因为这条街很安静,所以家门外边的声音她能听得挺清楚。她当时想,没准是谁撞一块去了。后来外面安静了,她也就没太在意。
大约一个小时后,她出门去倒毛豆壳子,就发现一个女人躺在街上,身上精致的浅紫色套装裙摆撕破了一块,已经没了呼吸。
“就在我们家门外头啊!”中年妇女心有余悸,“要是当时我出来看看就好了。本来听外边没声音我以为没事了呢。我们这边常有男孩子来玩滑板,我们出门也要小心别撞着。这不听着没动静,我以为就算撞了也不厉害。谁知道人就撞死了呢?”
沈啸抓住了她话里的信息:“你说是来玩滑板的把人撞了?”
“肯定的,我们这又从来不走车,怎么会撞到人?我听见有个男孩喊‘闪开’嘛,肯定是玩刹不住脚了。这样的事常有,附近有两个中学呢,常有男孩中午放了学就来玩,有时候还有女孩子也跟着疯。所以我们这条街上的人中午基本都不出门,现在这些孩子吧,真是疯的没边了……”
“死者是你们街上的人吗?”
“不是,我不认识。”
沈啸环顾四周。海螺街区里拐弯一路斜坡下行,就像海螺壳一样,所以才得了这个名字。有一条无名小路从海螺街中间插过,说是条路,其实就是几十级长台阶,一头插在海螺街中部,一头连着上面的热河路。中年妇女的房子就在这条小路路口上,也就是说,死者倒下的地方,离这条无名小路路口只有不到十米。
沈啸看着手头的两份报告。
一份是法医小梁的验尸报告:死者跌倒后右侧太阳穴撞在路边石沿上,现场没有挣扎痕迹,说明当时就已经昏迷或者直接死亡。
另一份则是助手小黄收集到的死者资料。
死者潘晓娟,32岁,金龙制剂厂的主管会计,已婚。丈夫叶立是市医院药剂师,两人结婚至今没有孩子。潘晓娟父母双亡,由小姨杜桂美抚养长大。杜桂美丈夫早亡,有一个女儿叫张薇,已经结婚,但是三年前因肺癌去世,杜桂美就住到了潘晓娟家里。
小黄去金龙公司了解过,当天潘晓娟是去税务局办事的。因为她是主管会计,所以去哪里都没有人过问,甚至她中午没回公司,同事也只以为她事没办完。
“金龙制剂?”沈啸皱起眉想了想,“这不是原九龙医药公司的下属单位吗?”九龙医药曾经是滨海市最大的制药厂,最初是国营的,后来改制,但因经营不善后来破产了。
小黄愣了一下:“沈队你记性真好,对对,金龙制剂就是原九龙医药公司的,我记得是九龙破产,金龙制剂就独立出来了。”
沈啸若有所思:“市南税务局在湛山路,金龙制剂在山东路,如果是去税务局办事,为什么她会跑到海螺路去?”
“这——”小黄一时回答不出,因为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沈啸敲敲桌面:“潘晓娟家住在哪里?”
“大连路。离海螺路也有一段距离。不过,这跟她被撞死应该没什么关系吧?”
沈啸随手在纸上画了个简图:“行,你接着说。”
“我也去附近中学查过了,确实经常有学生在午休时间到海螺路去玩滑板,但是不久前有个学生把一个老人撞倒,两个学校就都禁止学生再去海螺路了。但是校方也说,不能保证学生都听话。两个学校有上千名学生,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查出来是哪个学生肇事。”
沈啸按了按眉心。小黄很勤快,可是办案子的时候一根筋,缺少发散思维,这是个大毛病。他刚要说话,桌上的电话忽然响了,传达室的看门大爷拉着沙哑的嗓门:“沈队长啊,有个小伙子,还带了个男孩子,说想见你。”
“男孩子?什么样的男孩子?”
“啊,十五六岁,看着像个高中学生。”
沈啸心里一动:“请他们到接待室,我马上下去。”
沈啸走进接待室,正弯着腰跟男孩说话的年轻男人转过身来,银丝眼镜后面的目光在他身上一扫,伸出手来:“沈队长?您好,又见面了。”
“苏律师?”沈啸略有几分惊讶,“怎么是你?”
几个月前他办过一宗水晶吊灯纵火案,这位苏青律师一度是犯罪嫌疑人并且被拘传,不过最后证明他是无辜的。因为沈啸亲自审讯过他,所以见面不免略有几分尴尬。
“苏律师请坐,有什么事?”沈啸说着,目光落在旁边那男孩身上。男孩个头足有一米七,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很紧张地坐着,眼睛在沈啸和苏青之间转来转去,不停地舔嘴唇。
苏青轻轻咳嗽了一声,伸手按在男孩子手背上,安慰性地拍了拍,对沈啸说:“这是我朋友的孩子赵天纬,六月二十日中午,他在海螺路练习滑板。”
沈啸眉头微微一跳,抬眼看着赵天纬。赵天纬立刻紧张了,张嘴就说:“那女的突然出来,我叫她闪开,她还往路中间走,我刹不住了才——”
“天纬!”苏青打断他,“我来跟沈队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