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58200000002

第2章

我的名字是李南柯。就像我曾拥有的一切一样,这个名字平淡无奇,没有半点特殊之处——按照我的小学老师的说法,它似乎和某部古代的幻想小说有关,但对我而言,这一切都像明天的股票涨幅一样毫无意义。我既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去弄清楚那些无聊的典故,因为我生来就不适合做这种事。

——至少,那些我认识的人都是这么告诉我的。

在我生命中的前三十年里,那些能够勉强称得上是“亲人”的人——保育员、老师、宿舍舍监和心理辅导员们——都一直向我重复着一个简单却无可置疑的故事:我那平凡的父母在我出生后不久就双双去世,只为我留下了微不足道的财产和不值一提的遗物,一个居住在泰国的远房亲戚替我报名参加了一项试验性的跨国福利项目,让我辗转来到了位于中南半岛东部的N城——这个在二十年前按照《东亚宪章城市条约》建立的新自由港——接受监护与教育。按照官方说法,这个名为“繁花之荫”的基金会专门为那些被他们认为具备成为自然科学家潜力的孤儿提供教育与资助。我在他们开办的专门学校里按部就班地生活到了十八岁,然后像其他人那样怀揣着成为科学家的梦想离开了这座我并不熟悉的城市,前往北美洲进一步深造。

这听上去有些无聊,对不对?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我孩提时代的生活不仅仅是无聊,而是非常非常无聊,无聊得就像一杯不含任何杂质的蒸馏水,除了淡而无味之外,尝不出别的任何味道。从能记事时开始,我就一直是个沉默内向的男孩;而在“繁花之荫”聘请的那些教育专家的清单上,“善于交际”在自然科学家必备素质中的排位也着实不怎么靠前。我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嗜好,也从未染上吸烟、酗酒或是别的什么恶习;我从书本上知道了诸如友情、亲情和爱情之类的概念,但却从未真正品尝过它们的滋味,甚至直到进入大学之后,唯一能称得上是我的朋友的人也只有我的导师,而这样的关系只持续到了我在二十三岁那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为止。在那之后,研究团队里的同事们给了我一个“修士”的绰号,将我视为一个可以合作但却无法共处的对象,而我对此毫不在意,毕竟,没有任何人会去怀念他从未拥有过的东西。

——直到他真正得到它的那一刻为止。

我的故事是从今年三月的那个下午开始的。当时,我刚在L城出席了一个不得不参加的研讨会,正盼望着能尽快离开仍旧春寒料峭的美洲西海岸,回到我那位于温暖湿润的东亚的T研究所里继续我的项目——说实在的,对于这类学术应酬活动,我从来都提不起半点精神:所有与会者都将时间浪费在了讨论诸如“合作与对未来的展望”这种空泛无聊的老旧话题上,就像咀嚼被别人嚼过的口香糖一样毫无滋味。也许有些人对此会有不同意见,但至少在我眼里,真正有意义的工作成果永远只会在实验室的培养皿里诞生,而不是依靠在会议中心的空调房里毫无意义的争论。

哦,对了,如果你们不知道我的研究课题是什么,那我不妨现在就告诉你们——反正这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众所周知,自从现代史上的首次大规模流感疫情——它被很不合适地称为“西班牙流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爆发以来,这种看上去似乎不那么令人生畏的传染病已经成功地取代了在农业社会称雄一时、而在工业时代则迅速衰微的天花与鼠疫,成为这个世界上危害最广泛、也最难以防范的疾病之一。假如你们经常关注全球新闻网的相关报道的话,那就不难注意到,这群隐匿在世界每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角落中的小恶棍,其实从未停止过对我们的纠缠:每当我们拉响警报、集体动员,在这一次的遭遇战中群策群力将对手镇压下去,它们都会潜伏上一段时间后,以更加致命的新面目再度出现,对我们发起下一次闪电突袭。由于流感病毒极强的变异性和越来越快的突变速度,人类与它的对抗就像是赫拉克勒斯与海德拉的缠斗:每当我们砍下一个脑袋,这个怪物就会长出一个新头,循环往复,无穷无尽。事实上,唯一能为我们这边争取到些许优势的方法,就是在这场变异接力赛中抄近道,跑在它的前面,想方设法弄清楚它下一次出现时的面貌,以便在第一时间就给它沉重的一击。

唔,没错,我就是那一小群抄近道的人中的一个。不幸的是,我们这些人的名声实在是不怎么好:大多数公众将我们视为“奇爱博士”式的疯子科学家,而其他那些不太友善的人则大多信誓旦旦地宣称我们是某些万恶的神秘势力——比如撒旦、罗斯维尔小绿人或某个石匠同业会[1]——派来毁灭这个世界的先驱。当然,我完全能够理解这些成见,毕竟,我们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在实验室里制造与研究那些极端危险、无法被任何现有药物或是疫苗消灭的“超级病毒”,以此预测流感病毒可能的演化途径与方向,为医学界提供至关重要的预警。

尽管我们的研究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的多次新型流感爆发中很可能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但收获的恶意和质疑却永远比掌声与喝彩要多——而在随手丢块石头都能砸到几个狂热阴谋论分子的美国,这种普遍的怀疑情绪甚至足以在某些情况下威胁到我的人身安全。正因如此,当有人在机场候机厅旁的咖啡馆里冷不丁地叫出我的名字时,我吓得险些从椅子上跳起来。

“噢,很抱歉吓着你了,教授。”说话的人同样也被我的反应吓了一跳。这是个体态娇小的亚洲裔女孩儿,有着古代东方女性特有的小眼睛和同样细小的鼻梁,留着高中生式的保守短发,看上去似乎比我要年轻几岁。“我……噢,我只是想打个招呼而已。”

我下意识地环顾左右,还好,咖啡馆里寥寥无几的顾客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我刚才的失态——或许美国佬都是这样吧。“呃,没关系的。”我连忙说道,“你是?”

“伊琳娜·苏,罗德岛大学的研究生。”女孩有些犹豫地想要伸出一只手,见我没有握手的意思,又连忙把手收了回去,“我见过你,呃,在网络视频上。我觉得你的讲座……很有意思。我可以向您请教几个问题吗?”

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认为我那从主题到遣词造句都枯燥乏味到了极点的讲座“有意思”过;而对那些与我只有一面之缘的人而言,仅凭一眼就将相貌平平的我从人群中分辨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是的,我当时本该意识到这些才对,但不幸的是,我没有——我能隐约地感觉到,伊琳娜·苏的身上有什么东西吸引着我,让我在对她说出第一句话之后就不由自主地放下戒备、停止思考,全心全意地相信她所说的每一句话。但我却又说不出那到底是什么。我就像那些被水妖塞壬迷住的水手,一门心思地在勾魂摄魄的歌声中冲向礁石,却对自己即将面对的命运毫无察觉。

——或者说,我不愿去察觉这一切。

注释

[1]即共济会。共济会字面之意为“自由石匠”,据说是中世纪石匠所延续下来的组织。

同类推荐
  • 奶奶的传奇人生

    奶奶的传奇人生

    奶奶说自己当时有私心,二爷爷的死,她一直认为那是自己的责任,为此她很内疚。因为奶奶并没有为炮兵标明这一地区的炮火攻击点,主要是考虑姥姥和父亲他们的安全,没想到却牺牲了二爷爷。奶奶非常伤心,所以偷偷地留了下来。作为共产党的情报人员,奶奶的身份一直保密着,随着二爷爷的牺牲,奶奶的身份也跟着成为了历史的秘密,不为世人所知。那个上司就是凭着过去的联系方式和奶奶的那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在情报部门使用过的名字,才会派来自己的手下救出文革时被专政的奶奶和父亲。
  • 月光与玫瑰

    月光与玫瑰

    这个甜蜜的当代中篇小说是《阳光明媚,皓月皎洁》的前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卡洛琳·戴维斯拿到了硕士学位后,回到纽约和她的母亲住在一起。琳达·戴维斯知道她总有一天会离开,决意确保自己的女儿拥有一个安稳的未来。卡洛琳有她自己的打算。尽管母女两人时不时会起争执,她们都深爱对方。卡洛琳是一位美丽的女子,也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她一直敷衍地配合着母亲的计划,直到遇见了布拉德利·瑞沃丹·怀特,这个男人颠覆了她的世界。
  •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 心理医生在吗

    心理医生在吗

    《心理医生在吗》是一个中年女人的自白,在委婉的叙述中,展现出国家的伤痕苦难、个人的爱恨嗔痴。一个四十五岁,操着蹩脚英文的中国女人,向一名美国心理医生娓娓倾诉出自己的过往。其中饱含着,她对父亲之友“贺叔叔”长达三十九年的爱恋、父亲与贺叔叔在大饥荒和文革前后的恩怨情仇、自己远渡美国后与教授间的情爱纠葛……只是治疗尚未结束,女人已飘然远引。本书(原名《人寰》)是严歌苓的代表作,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获得华语地区令人瞩目的台湾时报百万大奖,以及2000年的上海文学奖。她也成为了继朱天文之后女性作家获此殊荣的第二人,轰动一时,使作者在十多年前,一跃成为华语地区备受关注的女作家。本书结构在当时看来是大胆的,其题材在今天看来仍旧是时髦的。这就是经典文艺作品的共性——永不过时。台湾作家、出版人詹宏志评价说:“像这一篇委婉动人的小说,它有一个惊天动地的历史背景……但真正的故事是一个小女孩……直到她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直到她成了中年妇人,这场隐藏的爱恋未曾在生命中褪色,甚至成为她性格命运的基调。不要急着把小说当历史…… 像《西游记》的八十一劫数一样,我们就看到一个轻柔却刚强的女性故事。”
  • 玻璃

    玻璃

    小敏在浴池里干活的时候,她总是觉得有双锐利的眼睛正透过门左侧墙壁上的玻璃打量她们。玻璃有一米半那么大,麻色,带有云形的花纹,上面还有花开富贵四个彩字。它是独立的,没有一点点的拼接,就那么镶在浴池的墙壁上。小敏干活的时候,经常有股子奇异的幻觉出现在她的脑海里,比如她跟丈夫以外的另一个男人做那件事情,或者,她的手被碎玻璃割破,有血丝滴出来,使其感觉到丝丝缕缕的疼痛。或者,还有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景象。其实,这只不过是小敏的一个幻觉而已,她喜欢这么想,是因为她更喜欢从玻璃上找出那些被她服务的女人那纤白而俊美的身影来。朦胧,模糊,一个一个的,在水汽里边晃动。
热门推荐
  • 美食猎人

    美食猎人

    一本冲着黑暗大陆而去的正常向全职猎人同人。 —————— 新书:海贼之祸害。已完结小说:火影之祸害,刀剑神域之活下去,海贼王之漫漫长路。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讲述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 傲笑

    傲笑

    身为两个利益集团结合下的产物,白日里她乖巧伶俐、天真活泼、中规中矩,黑暗中她却是怒放的毒罂粟,或冰冷或狂野,无情无心什么宿命什么轮回,有多远滚多远,被迫穿越时空不代表她就任人宰割,我行我素,傲笑红尘才是她的本色!他,无意相遇,痞痞而笑,放下家仇,温柔相伴,共谱一曲柔情轻音,谁知轻音躁动成海啸,谁之错!他,冰冷无情,展颜只为她,黑衣裹身,万年的柔情只为她保留,阴谋尽出,只为倾心相随他,云淡风轻,含蓄的爱隐藏万年,为情无法自拔,为义甘愿沉默他是她天命之人,却势同水火,生死搏杀(简介暂定,随时更改!)此文为《魂牵红妆》的第三世,女强,江湖行推荐本人的完结小说:《绝色江湖》NP文,美男多多的女强文《毒医之逍遥江湖》缠满悱恻的生死大爱《邪魅妖颜惑》一女三男《魂牵红妆》一个女人徘徊于两个男人间的缠绵之爱追风的书迷们请加入追风的读者圈:逍遥阁http://q。9917。com/g/cyy767805留言,拍砖,留下你们的脚印,无需注册,潇湘会员后即可登录也可到本人的女儿国空间上转转http://home。9917。com/163656推荐好友的小说:http://read。xxsy。net/info/208278。html《转身成宠妃》
  • 重生之天眼神算

    重生之天眼神算

    重生再活一世,得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顺便还附送一枚师傅和天书得天书,开天眼,掌人命,断生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请个门神他也是高手,这天下她还哪里去不得小时候版元芝芝小盆友十一岁之前都是光头走遍天下,直到有一天女性特征来临,用上了XX卫生巾后,光头元就开始了蓄辫子的旅程。“头发有啥好,一不能吃二不能穿,全剃光了才凉快,省时间省洗发水。”光头元翘着个二郎腿,一点也没有飘渺气质。楠竹门神对她上下其手了一遍,仙气飘飘的回:“头可断,发不可剪,你不是喜欢重口味吗?”光头元一听以他的话儿,立马两眼发光。长大版“呀,山上鸟又长得肥美了,必须得让它们知道谁才是老大。”长发元又开始了大杀四方的生活。仙气男纤纤玉指一张,脸上笑得过分邪恶。穷凶极恶板都市神话中,有一个能算过去未来的算师,她不为财不为命,只为爽不爽,顺眼时路上的乞丐也能得她一卦,不顺眼时天王老子也只能等死。从此以后有人称这位算是为活阎王,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涉及专业东西请匆考究,因为经不起推敲,架空世界,不要与任何都市挂勾,架空世界,我的想像我作主
  • 窗帘后的男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窗帘后的男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希区柯克对杀人狂的一段评论,很典型地表明了他对这类人的态度,他说:“人们常常认为,罪犯与普通人是大不相同的。但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罪犯通常都是相当平庸的人,而且非常乏味,他们比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遵纪守法的老百姓更无特色,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罪犯实际上是一些相当笨的人,他们的动机也常常很简单、很俗气”。希区柯克认为人是非常脆弱的,他们经不起诱惑。
  •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知青”,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国女知青子蕴历经“文革”,却青春热血,乐观进取,散发人性善良,宛如抗战时期“未央歌”式的励志传记。《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细述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会生活,颠覆一般民众对“文革”仅有的刻板负面印象,是“文革”传记中另一种正面的题材。此外,作者子蕴为爱情奋不顾身,远赴东北、内蒙古下乡建设,图文对照下,读者如置身实境。《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收录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子蕴本人都是现在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知青”,《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正是认识“知青”最好的开始。
  • 人生若只如初贱

    人生若只如初贱

    一个看似白目实则小聪明无数的红名女玩家勾搭GM不成反被勾搭的悲惨经历。GM——游戏里的绝对主宰,利用职权之便坑蒙拐骗调戏女玩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