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此。”“本地权威机构”言简意赅地答道。在这件事上,他除了代表西米里亚人提出调查请求之外(按照一条天知道哪个年代留下的古老规定,只要“具有相同特征”的非正常死亡事件积累到一定数量,当地“权威机构”就必须申请第三方介入调查),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宣布我的调查结果与他的“调查结论相符”了。“您请讲。”
“如果我没弄错的话,这里离最近的定居点——也就是你们东湖镇——足足有二百八十五公里,而一个不携带备用能源的人是不可能徒步走出这么远的。”我分析着。在西米里亚的霜之森中,为了抵御严寒,任何在室外活动的人都必须穿戴全套极寒环境防护服。这套笨重的服装内拥有一套小型供暖设备,可以在主电源耗竭前维持五到六个小时的供暖。而如果有必要的话,穿戴者还能再启动位于背包内的一次性后备电源,再坚持上一个多小时。“我相信,柯林斯先生既然能在这里被冻死,那么他肯定乘坐了交通工具。”
“确实是这样。”哈米斯点了点头,用包裹在厚重手套中的双手从不远处的一棵巨树下拖出了一台轻巧的梭状交通工具——这种可以搭载两个人或者装载一百千克货物的轻型气垫滑橇,是西米里亚行星上除了飞行器之外最常见的交通工具,由碳化陶瓷制成的骨架非常轻盈,一个人就能轻松搬动。“在你来这儿之前一天,我们在离他的尸体三十二公里的地方找到了他的滑橇。”
“有人为破坏的迹象吗?”
“至少目前还没发现。”
“那你认为他为什么要抛弃它?”
“这我不太清楚,我们所拥有的技术设备只能进行最起码的检修与维护工作。”哈米斯答道,“我只能根据现场推断,当时柯林斯正在前往琥珀山的矿场进行例行勘探,但在半路上,他的气垫滑橇突然因为某种故障而失去了全部机能,并撞毁在了一棵树上。”他指了指滑橇锥形车头上的一处显眼凹痕,“柯林斯因此失去了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滑橇上的通信设备也坏了,所以他不得不试着徒步前往最近的紧急避难所……”
“……但他却没能撑到那里。”我替哈米斯说完了剩下的半句话。在霜之森中,西米里亚的殖民者在许多地方都设置了储存有燃料、电池、保暖帐篷和通信器材的紧急避难所,以备发生意外时使用。而我们目前所在的地方,离最近的一处避难所只有不到五公里远。如果柯林斯的气垫滑橇晚上那么几分钟出故障,他就有很大的机会可以活下来,而要是这气垫滑橇提早几分钟抛锚,他也完全有机会朝反方向前进,赶在被寒冷榨干生命之前抵达另一处避难所。“这可真是个不幸的意外。”我叹了口气。
“的确。”
“但如果同样的不幸发生得太过频繁,那么它们恐怕就不一定是意外了。”我接着说道,“你认为呢?”
“的确,”哈米斯说道,“但也仅仅是‘不一定’罢了。”
我深吸了一口经过加热的循环空气,在环境防护服的头盔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了一下僵硬的颈椎。星区司法部之所以把我派到这儿,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名叫柯林斯·龙的男人的意外死亡,更是因为同样的“意外”在过去七年里已经在西米里亚发生了整整三次,加上这回就是四次了。每一次,遇难者都是几年前刚迁到此地的新移民,他们都在前往矿区进行勘探的途中遇上了意外,然后“恰巧”被困在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之中,最终死于寒冷。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些意外仅仅被作为一般的事故上报给西米里亚自治政府——毕竟,这个寒冷的世界从来都不是惬意而安全的游乐场,伤痛、失踪与死亡,不过是本地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日常琐事。
但当近乎一模一样的小概率“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发生时,它就自然而然地引起了西米里亚治安官个人计算机里那套老旧但却极度忠于职守的辅助分析软件的注意。而这一事件最终导致了我被迫结束在新摩拉维亚的短暂休假,来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我们可以提供前三次意外事件的全部调查报告,先生。如果需要的话,你也可以随时调取一切被保存下来的物证,并质询任何证人。”哈米斯告诉我,“您还有别的要求吗?”
“不,暂时没有了。”我看了看那具已经被冻得如同雕塑一般,甚至无法直接装进裹尸袋的尸体,又瞥了一眼那辆发生了莫名故障的气垫滑橇。尽管在我大脑的某个角落里,一种莫名的冲动正无比渴望地希望能发现哪怕一星半点的异常迹象,但我的理智最终向我确认,迄今为止,我目前所看到的一切都只能指向一个结论:这确实是一次不幸的意外。
“既然这样,把尸体和物证收起来,留下两台自动警戒机器人看住现场。”我对哈米斯说道,“我们先回镇上去吧。”
“你不想再看看吗?”
“不,”我摇了摇头,“我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这件事。”
顾名思义,东湖镇坐落在东湖的边缘,而东湖则是一片位于霜之森东北冰牙海岸的狭长海迹湖,其面积与古地球上的马尔马拉海相去无几。不过,这片所谓的“湖”其实只能出现于遥感卫星发回的图像之中。每当我从机械师明先生的屋子里朝外眺望时,能看到的只是一片插入无尽死亡丛林中的空旷冰带,而非碧波荡漾的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