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600000007

第7章 清晰岗位要求,锚定人才搜寻方向(1)

建立招聘标准

在确定合作后的第二天上午,董乐约了对方的项目经理李磊来谈细节,与崔世波作进一步的沟通,正好周董上午有空,还可以安排一次访谈。

“我们先安排了您对周董的访谈,因为他中午要飞去外地,所以您的时间尽量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吧。”董乐带着李磊进了电梯。

进入总裁办公室,周董正在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访谈的材料。董乐在简单介绍双方之后先行离开了,李磊手拿笔记本在对面沙发上坐下。

“周董,您好!今天主要是针对三位总监的招聘项目跟您作一个简单的访谈,从理解公司战略和业务挑战出发,明确三位总监的能力要求,这将会作为我们招聘中的一个重要标准,保证招聘来的人能够胜任并且创造业绩。”

“好,你们的材料我也看过了,现在就开始吧。”周董靠在沙发背上,端着茶杯说道。

李磊扶了扶眼镜,开始问道:“这三位总监的需求是跟咱们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要求密切相关的,据之前的了解,品牌管理部这边我们是已经有了一个小的团队,但目前的团队能力尚不足,那我们就从这里说起吧,公司未来的目标是要增加多个产品线吧?”

“对,这个已经在公司内部达成了共识,我们目前只有木兰一个品牌,未来会增加至少两个新品牌,研发那边还是空缺。同时还要开拓国际市场,首站是美国,今年已经在筹划了,现在你们帮忙招的就是美国市场的营销总监。”

李磊继续问道:“基于这个目标,品牌管理方面主要的业务挑战在哪里?”

“你知道多个品牌的管理和单一品牌绝对是不一样的,而且要开拓国际市场,前提是我们要加强在国内的影响力,我们目前在这一块做得还远远不够,品牌的维护也没有做到位,未来几个品牌的管理需要有人带头做起来。我们现在只有一个品牌经理,做的事情还浮在表面,事务性的居多,很多事情还是分管副总在管着,这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李磊追问道:“那么您认为未来对于慕澜集团来说,品牌管理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什么?”

“品牌的定位、形象的建立,新品上市的策划、宣传,终端的品牌维护,媒体公关等方面都要系统地建立和运作起来,形成一个体系,不能像现在一样。”

李磊点了点头,接着周董的话说道:“基于我的理解,公司目前的重点是要进一步提升木兰品牌影响力并作到全面维护,同时要为未来多品牌的出现奠定基础,重点从品牌定位、发展策略、推广计划等方面打造团队的品牌管理能力,还要考虑到海外市场上的品牌推广。”

“是的,我们原来的团队专业能力是很弱的,所以这位总监的要求应该是经验丰富,同时能够提升团队整体专业能力。”

“对于品牌管理总监的要求,看来要以专业为基础,同时要懂得如何培养下属。”

“是的,另外还有就是……”

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访谈,李磊已经对三位总监人选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判断,接下来就是跟崔世波进行整体项目的沟通了。

董乐带着李磊来到了崔世波的办公室外,敲了下门。

“请进!”

“崔总,李经理过来了。”董乐说。

“崔总,您好!”李磊先开口打招呼。

崔世波起身说道:“你好!请坐吧,董乐你也一起。”说完,三人在沙发上坐下来。

李磊在讲标的时候已经对本次项目的策略和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次过来是对周董作个简单的访谈,基于之前的假设,对业务需求作更深的了解,完善和确认招聘标准。

“基于你们的经验来说,对于这三个关键岗位的招聘,需要把握的关键有哪些?”崔世波问道。

“首先是要确保人员与企业的匹配度,也就是种子和土壤的匹配。对于‘空降兵’来说,后期是否能够平稳着陆是大多数企业头疼的问题,我们要从源头上抓起,从职业价值观和兴趣倾向两点出发来考虑,结合候选人的背景、经验、个人能力和风格等方面,找到真正适合企业的人选,这一步的关键不在于完美,而在于合适。”李磊边说边拿出了准备好的材料递给了他们。

他继续说道:“除了匹配度,我们要考虑的关键是保证关键岗位人员的能力是能够承接并支持战略达成,这就涉及要为他们设定一个统一的招聘标准,包括硬性和软性双重标准。对于软性标准方面,我们主要运用3W+B模型来确定对三个关键岗位人员能力的要求,是这个环节的重点。”

“能不能再详细介绍一下你们的这个模型?”

“这个模型关注的是如何将战略有效分解至对人员的能力要求,并直接反映到行为层面,从而驱动战略绩效达成。”李磊指着材料上的图(见图2-3)说道,并拿出了初步拟定的招聘标准,继续说道:“以3W+B为指导原则,结合刚才我们跟周董的访谈内容,我们会确定出本次招聘的三个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回去之后我会把材料发过来。”

工具小博士9:3W+B模型

图2-33W+B模型

绘制人才地图

“那么对于如何找到这样的人,你们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前期了解到你们会确定一个人才地图,这部分的关键在于什么呢?”崔世波继续问道。

“这个环节的关键是锁定范围、准确定位、定向搜寻。我们基于公司的战略,最终确定对标的行业与企业,并确定搜寻的渠道。”李磊解释道。

“在这个运用方面有哪些标杆案例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其实万科地产当时在精细化发展时期做的精英人才计划,就充分运用了人才地图的方法,理出了17类社会精英角色来补充组织能力建设,并锁定了搜寻的行业和企业,例如要提升客户细分的组织能力,对标的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关键人才。再比如,在2010年,万科所关注的组织关键能力为精细化管理、产品研发、投资管理,其所对应的社会精英为六西格玛专家、建筑设计院院长、投资管理总监。这三类社会精英的来源分别为有六西格玛成功实施经验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中资深项目负责人,建筑技术研究机构的资深技术专家(以日本机构为主),具有房地产行业经验的基金公司或大型投资机构如摩根斯坦利,房地产相关行业中有管理合资经验的企业,如仲量联行……”

案例:万科社会精英人才计划

万科在精细化发展时期,通过“精英人才计划”招募各行业的领先企业精英人才,再通过快速的批量补给促进业务的长期持续发展。

2007年7月,万科进入精细化发展时期,提出千亿企业的目标,而万科自身的管理团队几乎没有管理更大规模企业的经验。如此宏伟的战略必将挑战执行战略欠缺的组织能力,包括市场细分和品牌管理、工业制造与精益生产能力、并购与资本运作能力等,组织能力的缺乏进一步放大为组织内核心人才的缺乏。因此,万科启动新一轮的人事行动--精英人才计划,即“007计划”,开始引进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的全球性企业的精英人才。

自“精英人才计划”开展以来,万科已陆续引进32名跨行业管理人才出任要职,包括之前在宝洁公司负责ECR(品类管理)的陈东锋、曾任百安居中国区副总裁的袁伯银、原万博宣伟国际公关公司(中国区)消费品及医疗领域负责人于玉光、曾任仲量联行亚太区董事和资产管理总监的许国鸿等,这些人才的到来很好地弥补了万科在很多组织能力方面的不足。万科的“精英人才计划”彰显了其不可小觑的野心,正如王石所说,“利润是这个世界上最靠不住的要素,创造利润的团队能力才是真正靠得住的要素。”万科灵活的人才策略不仅促进了万科由专业化向精细化转型,同时精细化带来的利润也是巨大的。(资料来源于搜狐网)

“他们在做这个人才引进计划的时候有哪些关键点,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最好是能够结合你们的四个策略,我们在整体上能够有个了解。”

“首先,通过均衡记分卡分析、价值驱动分析、核心流程分析、对标和宏观分析以及高管访谈五种方法,从未来稀缺的组织能力入手,推导出需要从外部引进的17类社会精英角色来补充组织能力的建设。在这一环节,企业通常需要对人才需求和人才供应的差距进行分析,采用研讨会的形式最好,制订出包括人才搜寻、雇佣和留用的人才获取战略。

工具小博士10:制定人才获取战略(见图2-4)

图2-4人才获取战略制定方法

“万科对这17种能力进行了分阶段和战略主题的划分,以明确在每个阶段,所重点关注的组织关键能力,以及承载这些组织关键能力的社会精英的主要来源。

同类推荐
  •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冯仑,企业界称他为“商界思想家”,地产界称他为“学者型”的开发商……该如何解读多面冯仑?本书分别从投资之道、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经营管理、品牌战略、人际关系、政商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总结,详细讲解了冯仑在商海驰骋多年的商道智慧。冯仑所秉持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智慧贯穿全书,读者可以在轻松的阅读当中理解冯仑的管理理念,并对其进行学习和吸收!
  •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只有授权,才能让权利随着责任者,只有权、责对应才能保证责任者有效地实现目标。授权不仅能调动部属积极性,也是提高部属能力的途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双眼永远要比双手做的事多。本书立足于中国人思维模式,汲取西方之精华,注重实操性,让管理者即学即用。
  • 奈飞文化手册

    奈飞文化手册

    一本对奈飞文化进行深入解读的力作。2009年,奈飞公开发布了一份介绍企业文化的PPT文件,在网上累计下载量超过1500万次,被Facebook的CFO谢丽尔·桑德伯格称为“硅谷重要文件”。本书是奈飞前CHO,PPT的主要创作者之一帕蒂·麦考德对这份PPT文件的深度解读。本书系统介绍奈飞文化准则,全面颠覆20世纪的管人理念。在这本书中,帕蒂·麦考德归纳出8条奈飞文化准则,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奈飞为什么要对传统的企业文化理念发起冲击,以及它在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究竟提出了哪些颠覆性的观点。各类企业打造自己的“奈飞文化”的行动指南。《奈飞文化手册》通过特别的章节设计,方便企业管理者将之运用到自己的企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奈飞文化”。
  • 每天学点销售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销售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给广大销售人员提供了实用的销售方法,有助于销售人员清晰、准确、自信地传达信息:讲述了一系列销售技巧,以提高销售人员的表达能力,使客户能够感受到销售人员给予他们的关注和敬意,使销售人员对产品的介绍引人入胜,让销售人员的诚信深入人心,帮助销售人员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让销售人员的销售额直线提升。
  • 企业管理制度实用必备全书

    企业管理制度实用必备全书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制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私营公司的经营风险,带来更多的收益。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私营公司组织结构、企业策划,营销、人事管理及生产、仓储等管理制度。希望会对私营公司的生产经营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书中列示了一些企业制度管理的范例,有些虽然不是私营公司的制度范例,但值得大家参考。
热门推荐
  • 重生带着空间闯末世

    重生带着空间闯末世

    某女,在一场意外中,带着空间重生到了末世。在末世里混的如鱼得水,造基地,虐渣女,收美男。空间,异能,金手指大开。
  •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青春典藏版)》由三百则格言警句构成,内容包含了如何知人、察事、观物、抉择及行动的策略。这些格言极其简洁、干练、坦诚,机锋四起,细细品蛛后更觉入木三分。本书旨在为人们提供能够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指导人们如何获得成功,并在人格上臻于完美。本书适合细嚼慢咽,阅读时切匆贪多求快,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深加体味。一向吝于赞扬的哲学家叔本华将此书译成德文,并说:“这样的书,仅仅通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而尼采则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
  • 妾身惶恐

    妾身惶恐

    男主是猫,女主是鼠,这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故事……谢樱樱像是一只双目赤红的兽,不看前方满路荆棘,不看左右风景如画,更不回头看走过的泥泞,她只是不停地往前走,被打着往前走,被逼着往前走,最后终于自己站起来往前走。
  • 唐朝地主爷

    唐朝地主爷

    徐清是一名理科生,发传单中暑晕过去,竟然穿越到了大唐初年,成为一个小小的府兵,跟着扫荡土匪立了军功,朝廷赏了土地钱粮,阔宅马车,还有两个小妞作仆人!正当徐清想腐败到底,安安心心当地主的时候,居然被李渊看上,当了守门大将,而这扇门居然是——玄武门!伴君如伴虎,从此徐清的现代知识被榨的一干二净,地主也越做越阔气......
  • 某灵能的卫宫士郎

    某灵能的卫宫士郎

    新书《魔女先生的旅游日志》已发布 这是一个异世界来客吃掉卫宫士郎灵魂取而代之的故事。这是一个异世界来客在月世界推科技树、钻研如何用魔法做菜的故事。这是一个异世界来客在各个世界拯救世界(搞事)的故事。卫宫士郎:“我们的口号是?”众人:“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卫宫士郎:“等等!不应该是伊莉雅最棒了吗?!”有一定魔改,强迫症考据党退散!食灵—魔圆—空境x月姬相关—F/A—魔伊六年前—罪恶王冠—犬夜叉?
  • 彩虹雨

    彩虹雨

    这本书是8年卷首语的第二本集子,第一本叫作《旷野的鸟》,这本就叫作《彩虹雨》。有雨的时候,是不应该有虹的,而有虹的时候也不应该是有雨的,这是一种矛盾。但是,雨与虹又是紧密关联的。如果说旷野的鸟,是希望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像大鸟那样飞翔;那么彩虹雨,是渴望生活和事业的滋润和美好。这是一种矛盾后的期盼,人生如斯。
  • 让我来温暖你的忧伤

    让我来温暖你的忧伤

    十七岁的天才少年林伟诺,因为父亲的交友不慎,原本富足的家顷刻间变得荡然无存。他转去二等中学,搬到了破落的平民居。搬到平民居的那个暑假,林伟诺阴差阳错地认识了那个在黑暗里逆光生长的坚强少女阮凌瑶。暑假的相处时光让他们惺惺相惜,飞进对方窗户的纸飞机里,写满了少年心事。他们约定一起看一次海,却一同失约……
  • 正一论

    正一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大球王

    绝世大球王

    落魄的英超球员意外获得一个大球星系统,逐渐成为巨星,一步一步成为绝无仅有的球王,笑傲整个足球界!
  • 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

    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

    民国以降,外籍税务司海关制度依然尾大不掉。中国的国门不是中国人看守,而是外国人把持!从晚清政府削弱海关权力,到孙中山南方革命政权与洋人叫板;从地方军阀动摇海关根基,到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海关权益逐步回收,外籍税务司制度日趋式微,直至在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随风而逝。但是,那曾经激荡在历史天空中的一幕幕海关风云,却永远不会湮没……本书以六位民国风云人物参与的重大海关事件为切入口,在全景展现收回海关主权艰难历程的同时,折射出海关视野里斑斓多彩的民国历史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