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8900000065

第65章 孟子(二)

片刻后,孟子将惠盎、蒙仲二人请到正屋,身边仅留下万章、公孙丑这两位最得意的弟子。

此时,惠盎代蒙仲向孟子道歉道:“夫子,舍弟年轻气盛,还请夫子莫要责怪他。”

孟子闻言笑道:“令弟所言,句句在理,何来责怪之说?”

听闻此言,惠盎眨眨眼睛笑道:“秀木在前,夫子何不与此子辩之一二呢?世人皆知夫子善于雄辩,喜好雄辩,常人不能及。”

孟子闻言哈哈一笑,摆摆手说道:“算了吧,老夫岂是喜好辩论,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换做三十年前,老夫或许会与此子试辩一二,可老夫如今一大把年纪,赢了胜之不武,若输了,则我儒家颜面无存……老夫岂会做这样的傻事?”

在说话时,他笑呵呵地看着蒙仲,神色中并无丝毫恼意。

见孟子态度如此和蔼,蒙仲心中惊讶之余,亦生好感,便遵从惠盎的暗示,向孟子以及万章、公孙丑二人道了歉。

对此,孟子自然是好言宽慰。

孟子对蒙仲,其实并无恶感,因为前者在一开始,就从蒙仲那句“巧伪”之词,以及蒙仲那维护庄子的举动,就猜到了蒙仲「或乃庄子弟子」的事实,此后他静坐旁观,就是想试试庄子的这名弟子究竟从其师那边学到了几分本领。

而事实证明,庄子的这名弟子,比他想象的更为优秀,以至于他座下的这些得意弟子,竟无人能辩得过此子,这让孟子大感意外之余,亦对其弟子稍稍有些失望。

可能是注意到恩师的目光不经意地扫了自己二人一眼,万章、公孙丑二人不觉有些惭愧。

但他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辩不过蒙仲这位集道、名两家学术之长的道家弟子,确切地说,在方才那长达半个时辰的辩论中,他二人与其他的师兄弟,在蒙仲面前一次也没有占得上风,虽然他们的质问其实也相当犀利,但对方每每能轻描淡写地将其化解。

这份辩才,实在是天下少有。

“那可真是遗憾啊。”惠盎笑着说道。

他倒是很倾向于看到孟子亲自出面与他义弟蒙仲来一场辩论。

待彼此于屋内坐下之后,孟子和善地询问蒙仲道:“小家伙,你在庄夫子身边,都看过那些书呀?”

蒙仲恭敬地回答道:“除我道家的经典外,后辈还看过《法经》、《太公兵书》、《坚白论》、《合同异论》、《孙子》、《吴子》……”

听到这些书名,万章与公孙丑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他们此时才意识到,眼前这名少年其实并不局限于道、名两家的学术,竟然还涉及到法家、兵家。

而对此,孟子亦赞许地点点头,旋即又问道:“老夫听你方才与诸子辩论,似乎对我儒家思想亦甚为了解,你也看过我儒家的书么?”

蒙仲回答道:“后辈的启蒙书物,即是族学内长辈所教授的《论语》。”

听闻此言,孟子双眉一挑,脸上的笑容就更甚了,连连点头道:“《论语》好,《论语》好啊。”

说着,他抛出了几个《论语》中的提问,询问蒙仲,但蒙仲却能对答如流。

万章、公孙丑二人微微一愣,旋即他们看向蒙仲时眼中的敌意,亦再次消退了几分。

因为在抛开门户之见后,蒙仲简直跟一名儒家弟子没有什么区别,毕竟此子对《论语》实在是太了解了。

而这,亦让孟子感到很宽慰,他略带惊讶地问惠盎道:“宋人都读《论语》吗?”

惠盎闻言便解释道:“此子乃景亳蒙氏子弟出身,宋国的世族,一般都以《论语》为族子启蒙。”

“好好。”孟子既欣慰又高兴地点点头。

不得不说,在杨朱思想与墨家思想充斥的当世,宋国国内的家族还能用《论语》作为给族内子弟的启蒙读物,这就足以让孟子对宋国的印象改善几分。

其实仔细想想,这倒也不奇怪,毕竟儒家的影响力,主要就体现在鲁国、宋国、齐国这几个国家,不过自从齐国诞生了稷下学宫后,儒家对齐国的影响力就逐渐小了。

就当前的世俗来看,杨朱思想主要传播于秦、魏、赵、韩这几个国家;而墨家思想,则主要传播于齐、楚、秦这几个国家;至于宋国,则主要还是以道家思想以及儒家思想为主——这里所说的道家,指的是老子、列子、宋銒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蒙仲的恩师庄子虽然被誉为老子、列子、宋銒之后的道家传人,但世人并不是很接受庄子的思想,就连庄子的挚友惠子也曾笑话为是“无用的学术”。

聊着聊着,话题便逐渐转到了惠盎此番的来意上。

对于惠盎的来意,孟子看得很清楚,无非就是前一阵子他儿子「孟仲」与孙支「孟睾」亦跟随诸儒家弟子前往彭城劝阻宋王,这让宋王偃与惠盎等人感到了几许危机,是故,惠盎特地前来向他解释。

“宋王欲行王政么?”孟子用带着几分严肃的口吻问惠盎道。

听闻此言,惠盎亦严肃地回答:“是,宋王欲行王政。”

这里所说的王政,跟孟子提倡的「王道」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说宋王要施行其作为君主的权利与责任,说白了就是要攻略其他国家,使宋国变得更强,甚至于挑战齐国、楚国的地位。

听了惠盎的话,孟子皱眉说道:“近几年,时常有弟子询问老夫有关于滕国的事,滕国已故的君主滕元公,他与老夫相识数十年,在当今世上,滕元公是唯一一位遵循仁政的君主……”

说起此事,孟子就忍不住为之感慨。

跟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一样,孟子在学有所成后,亦周游诸国,向各国的君主阐述他的思想,其中,齐国是他最希望争取的国家。

大约是在孟子四十五岁的时候,孟子带着学生、随从前往齐国,希望能说服齐王施行他所主张的仁政——当时的齐国君主乃是「齐威王(田因齐)」。

当时,正值魏国与齐国「徐州相王」时期——即在魏国国相惠施的主张下,魏国与齐国相互承认对方的王位,并以此促成「齐魏结盟」,共同抗击秦国。

换而言之,齐国当时的风头很猛,孟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带着学生来到了齐国。

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前往齐国,是被他的学生「匡章」邀请的。

匡章是齐国的名士,此人文武双全,他作为齐国的将领,虽然统帅的战役并不多,但却都是足以改变中原格局的战争。

比如「桑丘之战」,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以及邹忌变法后的齐国,这两国分列东西的强国首次展开军事上的冲突,匡章即是齐国军队的统帅,他在这场战争中,打得秦国俯首称臣——秦国的君主惠文王,派出使者向齐国求和,并自降身份,称秦国为齐国的“西藩之臣”。

此后,秦齐两国二十年未曾直接开战。

再比如「灭燕之战」,匡章率领齐国军队,在短短五十日就攻占了燕国全境,要不是赵国的君主赵雍请来诸国军队联合讨伐齐国,逼得齐威王只能叫匡章率领齐军从燕国境内撤回,这世上已无燕国。

再比如「垂沙之战」,匡章率领齐、魏、韩三国联军攻打楚国,大破楚军,杀楚国的令尹唐昧,使楚国大片领土被联军所攻取。

再比如当前,齐、魏、韩三国正在进攻秦国的函谷关,其联军的统帅也正是匡章。

毫不夸张地说,匡章乃齐国的名将。

然而,孟子当初前往齐国的时候,匡章还未具有如今这般的地位与名声,甚至于,还背负上了不孝的恶名。

这个“不孝”恶名,说来也是无奈,原因就在于匡章的母亲生前曾得罪匡章的父亲,因此死后被匡父埋在马棚下,后来匡父过世,匡章没有改葬其母,论其原因,匡章便解释道:“我没有得到父亲的允许,若擅自改葬亡母,岂不是背弃了父亲?”

但齐人却因此指责匡章不孝。

对此,蒙仲的恩师庄子也曾指责匡章,但孟子却认为匡章做得没错,于是并未责怪匡章,这导致孟子亦连带着被齐人所厌恶,所排挤,最终,草草结束了第一次游说齐国的旅程。

而待等到孟子第二次造访齐国时,正值「灭燕之战」前夕。

当时的匡章已经在「桑丘之战」中证明了自己的才能,已得到了齐人的认可,因此匡章便再次邀请他的老师孟子前往齐国。

当时齐威王已死,齐国国君乃是「齐宣王(田辟疆)」,齐宣王并不在乎孟子的“仁政”主张,仅仅将孟子视为一块金字招牌。

就好比在「灭燕之战」前,齐宣王曾询问孟子,是否应当趁此机会吞并燕国。

孟子便委婉地劝说道:如果燕人都支持,那你就吞并燕国吧;如果燕人不支持,您还是放弃吧。

但齐宣王并没有听从孟子的劝告,命匡章率军攻打燕国,结果,非但燕国的国人都联合起来抗拒齐国,就连赵国的君主赵雍,亦纠集了诸国军队,威胁齐国退兵。

见此,孟子便放弃在齐国施展抱负了想法,因为他已意识到,齐宣王只是将他作为一块“吸引人才赴齐”的招牌而已,就像齐宣王对孟子所说的:我愿意为您盖一座宫殿,助您招收成千上万的弟子。

于是,孟子最终放弃了高官厚禄,带着弟子又返回了自己出生的地方,邹国。

同类推荐
  •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

    1840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自此之后,帝国主 义国家纷纷效仿,神州大地一时间硝烟四起。1883年12月,法军向驻扎在越 南北圻的清军发起进攻,中法战争正式爆发。中法之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 挥之不去的伤痛,为后人留下了万般的无奈与叹惜。 宋莉莉编著的《中法战争》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之一,图文并 茂地讲述了晚清中法战争的全过程。 《中法战争》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天唐锦绣

    天唐锦绣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水浒之小孟尝

    水浒之小孟尝

    累代金枝玉叶,先朝凤子龙孙。铁卷金书镜中花,子孙犹不保身家。重活一世,后周皇族后裔柴进,这一世,再也不要如圈中猪羊,仰人鼻息,这一世他要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 我们的战国

    我们的战国

    作品从数十位战国名人的第一视角出发,讲述了从1467年到1616年这一百多年的日本战国历史。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且加入了小说的写作手法,把战国时代的那些人物、故事进行了全景展示。作者放弃了原先战国历史中大凡采用的“信长,秀吉,家康”这三人为主线,作品中所描述的十多位主角的共同特性是“未曾统一天下,但却依然是历史大河中的弄潮儿”,历史是每一个人自己的历史,战国也是每一个人自己的战国,故而取名“我们的战国”。
热门推荐
  • 因为相信你

    因为相信你

    张倩一直以为爱情就是以我心换你心,又怎么会知道爱情也会是真心换伤心!“我是真的爱你,但是……但是我也爱她,”杜志江说,“你能骗我一次又一次是因为我爱你!相信你!从今天起,你的爱我不要了,我的爱你也没资格……”她挺直脊背离开,没人看到地上碎成花的泪滴……
  • 冲天半子

    冲天半子

    人生如棋,时势如棋,落子无悔!小职员时空穿越。在未知世界,九死一生,武破苍穹。终用武侠之心傲视天下,下了一部惊天动地的大棋。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3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3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无心之剑

    无心之剑

    溪桥柳下不经意的一瞥,倾国倾城,可是任世间路千条万条,终没有一条能与你同行!搅起江湖的血雨腥风,只为再见你一面,可是我爱的究竟是你,还是他?重入江湖只为以牙还牙,可是那铭心刻骨的一眼,我真的能忘记?
  • 江山伊人

    江山伊人

    他,自一出生便危机四伏。被人追杀,幸得门监相救。六岁被父亲知晓,从此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一生挚爱一人,生于帝王家,却有着帝王不该有的专情。她,生于秀才之女,从小饱览诗书,精于琴棋书画,她被世人所仰慕,深得帝王情,她的一生坎坷又美好。他们一生荣辱与共,携手看遍世间大好河山。谱写出了人世间最美的诗篇。
  • 高考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高考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多变!内容越来越宽泛!怎么办?如何理清写作思路?如何把握得分要点?如何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读满分,学满分,得瀵分!本书汇聚最新五年、全国各省市、三百五十篇高考满分作文精心的分类,精到的解渎,精妙的点评,精彩的文句让你步步为营,一举功成!
  • 天赐农妻之福运连连

    天赐农妻之福运连连

    木雕师苏可方穿越成丰果村一农女,醒来时已是有夫之妇,面对无理小叔,冷淡的婆婆与二叔,外加一枚腹黑丈夫,苏可方表示无所适从,幸好有空间在手,帮她扫清一切障碍,夫唱妇随奔小康……推荐新文《农家团宝小狐妻》简介:看着日渐红火的老吴家,原本避如蛇蝎的众人发现,自从那个小团子被找回后,接连四代倒尽霉运的老吴家,开始转运了!再看老吴家的男丁们,个个都是能文能武,精明能干,婆娘们更是一个比一个会挣钱。众人:突然觉得自己以前是眼瞎了?!于是……“吴老爷子,乡亲们只认您这个吴氏族长。”“吴家兄弟,我家娃给你们当学徒吧,尽管使唤。”“吴家大嫂,你家闺女长的真水灵,咱们结个亲呗......”“砰--”回答她们的是某世子殿下冷酷关门声。吴家众人:敢觊觎我家团宝?请立刻麻溜滚!为报恩而来的小狐狸本想励志带飞全家,却没想到自己被阳盛阴衰的吴家人当心肝宝贝宠上了天。
  • 超禁忌游戏Ⅱ

    超禁忌游戏Ⅱ

    一个英语培训班里的五十个学生,忽然分别获得控制某种事物的超能力。他们的人生和命运,从此彻底改变,卷进了充满禁忌的对抗游戏里。三名学生相继死亡、六名学生忽然失踪,局面变得无比混乱,剩余的学生该选择怎样的立场?互相厮杀?自保?还是团结起来阻止旧神?奇怪的异空间、神秘莫测的地外生命、身份隐秘的碧鲁先生、关联旧神秘密的鬼岛、把杭一等人当神对待的土著部落、绝对的禁地……整个对抗游戏背后似乎隐藏了无比恐怖的秘密,一切不再是“胜出这场竞争、活下去”那么简单。
  • 娇宠为患

    娇宠为患

    郡王府荣宠无限的三小姐纪愉死在大婚当夜。意外重生后,她却不晓得那个残忍凶手是谁。是爱而不得的前未婚夫?还是温文清和的新夫君?纪愉一片迷惘。然而,更教她迷惘的,却是她家那个画风陡变的他?
  • 飞

    一切从美丽的草原开始,一切又在美丽的草原上结束了!飞走了!带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带者自己渴求自由幸福的梦想!去了太阳神殿,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一个灵魂被放逐是一种堕落,一个生命被放逐是一种追求,一个理想被放逐是一种升华,一种自由被放逐,换来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恒久不变,一种源远流长,一种不管用何种方式表达的精神。飞是为自己而飞,更是为理想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