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000000001

第1章 激励的两难

激励是大家公认的驱策力,

也是众人愤愤不平的主要来源。

为什么士气低落?因为缺乏激励。

又为什么气愤?由于激励得不公平。

不激励,大家懒得动,

就算动起来,也不会尽心尽力。

有了激励措施,大家明争暗斗,

真的假的效果都有,分不清楚,自然不公平。

激励不好,不激励还是不好。

两难必须兼顾,才能做到合理的激励。

两难、兼顾、合理六字真诀,

在为人、处事、管理上可以通用。

到底是激励还是不激励

员工不想好好表现的原因,主要在缺乏适当的激励。对管理者而言,激励即使不是一种口头禅,也往往由于误解激励而采用了无效的方式(如图1-1)。

(插入图1-1)

管理者不了解激励的真义,不能够深入探讨激励的本质,只是嘴巴上说说,却缺乏真正有效的措施。这种空口说白话的激励,实际上不能激励员工好好地表现。

有些人认为刺激、鼓舞或开一些空头支票来描述未来的远景,便等于激励。有些人以为诚恳或坦诚就是激励,于是把这些与激励有关的东西当做激励本身来看待,结果当然收不到激励的效果。更有些人用施压力来激励,短暂地提高绩效,便自以为得计,时间一久,也就失去效用。

当然,也有些人知而不行,认为不激励又如何?不料缺乏激励,员工便不好好表现,以致绩效不佳。

员工表现得好不好,相关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员工本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都可能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一般来说,管理者的态度占有最大的比重。

换句话说,管理者对于员工是否表现良好,应该负起重大的责任,并不是把责任通通推给员工、指责员工,甚至于动用各种威胁、恐吓、施压等措施,便能够解决问题。管理者即使十分忙碌,也应该花一些时间来研究有关激励的种种论说,以期对激励有所认知,然后知行合一,合理地表现出来。唯有管理者先有良好的表现,才能够感应员工也好好地表现。其中,管理者对激励的正确认知以及合理运用,更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行为表现。

绩效不佳的理由有很多,包括组织、制度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然而,大家很容易一下子便把责任推给“沟通不良”或“士气不振”。一说到士气不振又联想到缺乏激励,所以缺乏激励成为众人指责的对象之一,至少是大家最容易寻找的一种借口。

“不激励不行”似乎是一种趋势,因为大家公认激励是一种有效的驱策力,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尽量好好地表现。不激励的管理者,员工懒洋洋,管理者自己也不好受。因此,缺乏激励,成为管理者的常见罪状之一。

缺乏激励可能产生的不良现象,例如,士气低落:员工流动率过大;彼此之间漠不关心,没有人情味;大家厌烦工作,生产力降低;不用心、不专心,到处制造浪费:一动不如一静,抵制革新;等等。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就造成绩效不佳的可怕结果(如图1-2)。

(插入图1-2)

管理者把绩效不佳的原因,归咎于员工的工作表现不够良好。而员工则反过来责怪管理者不懂得激励,也缺乏激励的措施。这种彼此怨责的现象,几乎到处可以看到,成为十分普遍的组织病态,也是士气普遍低落的主要原因。

士气非常重要,大家都希望提高士气。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令人伤心的士气不振,连带着产生绩效欠佳的恶果,更是大家所不愿意承受的心理负担。要提高绩效,必须提高士气,而希望士气高昂,又非适当加以激励不可。所以,管理者应该心里有数,不激励不行!

不要认为激励只是一种口头禅,说说就算了。不要把刺激、鼓舞等和激励相关的字眼当做激励,以免行而不当,有激励却没有激励的效果。激励是一种有效的驱策力,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尽量好好地表现,对于这一点,管理者一定要心里有数。

激励并非易事

既然不激励不行,那么实施激励就是了。不过,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实施激励,难免有一些规定,然后配合奖惩,以资增强效果。中国人相当机灵,马上动脑筋,全力做到符合规定,这时真的、假的、半真半假的、亦真亦假的,都派上用场,弄得考核的人头昏脑涨,很不容易分辨清楚,以致每次公布结果,大家都觉得不公平。这样一来,大家愤愤不平,徒然把激励的效果抵消了,有时还会引发一些反效果(如图1-3)。

(插入图1-3)

有了激励,大家忍不住要明争暗斗。“争第一、不落伍”原本是中国人从小培养的志气。如今有奖有惩,大家更是“输人不输阵”,奋力向前。激励的气氛愈浓厚,明争暗斗的较劲愈激烈。大家愈重视结果,不公平的感觉就愈明显。几乎所有激励措施,最后都淹没在不平的浪潮下,变得有气无力,渐至效果不彰。

中国人的习性,有很多地方像水:得到好处的时候,好像水流在平地一般,默默无声,根本不会说出来;一旦受委屈,受到不平的待遇,马上像水流在斜坡上一样,不平则鸣,发出很大的声音。

得到好处的人,并不感谢,因为他是依规定获得的合理报酬,只按照规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待遇,为什么要心存感谢?那些没有得到好处的人,则深感不平,因而发出不平之鸣,严重地打击士气,破坏团队的和谐。

管理者不可以不顾虑激励所产生的效应,因为管理者自己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而员工觉得怎样则是另外一回事,并且是管理者无法控制的。

激励的用意,原本在改善工作的气氛,使员工互相了解,保持稳定的工作步伐,彼此协调,在合作中创造良好的绩效。然而,不平则鸣,可能导致员工互相猜忌,甚至怨声载道,反而得不偿失。激励的用意虽好,产生反效果,当然不好。只要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激励目标,不管用意有多好,也不能算是良好的激励。

得不到奖赏的人,大多有不平之感。任何激励措施,不可能不分等级一律给予同样的奖赏,因为通通有奖固然皆大欢喜,但也偏离了激励的实质。一旦分等级给予不同的奖赏,马上引起大家不平的感觉,于是造谣生事,弄得人心不快,情绪不稳定,产生很大的反效果。

得到奖赏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认为奖赏是自己努力而得到的报酬,心里不感激。得不到奖赏的人,可能居多数,他们认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心里不服气。这些反应,往往抵消了激励的功能,不可不慎(如图1-4)。

(插入图1-4)

员工所产生的感觉,固然由员工自己自作自受,因为抱怨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然而员工的不平,对管理者的心理,同样造成某种程度的伤害,使管理者心生不快,情绪上受到影响。

激励的效果,管理者和员工双方都必须共同承受。效果良好皆大欢喜,管理者固然不致浪费激励成本,造成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伤痛,员工也将士气振奋,再造佳绩。效果若是不好,那就两败俱伤,管理者气愤不堪,员工也愤愤不平,所造成的伤害,实在远大于所花费的成本。

激励最怕的,就是引起大家不平的感觉。因为不平则鸣,会产生很强烈的破坏力,使激励失去作用。要减少不平之鸣,管理者最好说明“我不敢保证一定公平,却有心做到公正”,唯有在“公正未必公平”的气氛下,才能把不平的感觉消减到最低限度,因而把激励的效果提到最高。

站在不激励的立场来激励

激励不好,不激励也不好,这是两难(如图1-5)。

(插入图1-5)

人性既不像X理论所描述的“天生懒惰,讨厌工作”,也不像Y理论所寄望的“经过适当激励,人人均能自我领导,并且具有创造性”。

人性可塑,但是有其限制。不激励不足以调适员工的行为,而激励也无法完全改变员工的行为。特别是不平的心理,更是激励的一大阻碍。

最好的办法,便是根本改变公平的观念。管理者坦诚说明“我只能够公正,却很难保证公平”,因为管理者自己强调公平,员工就会用不公平来批评他。得到奖赏不感激,未得奖赏不服气,完全是管理者认为自己公平所招致的恶果。公正未必公平,是解开两难的观念突破。

一般人的错误,说起来十分可笑,竟然是把公平视为常态,认为激励应该公平,甚至于必须公平,以致自食其果,引发不公平的感觉。

实际上,不公平才是常态,公平反而是一种特殊的心态。一种激励措施,居然被大家视为公平,不是这个组织太专制了,大家敢怒不敢言,不敢明白地表现出来;便是这种措施太宽松了,大家毫不费力,就能够获得激励,而且所得甚丰,远远超过大家的预期,一时间觉得十分公平,当然没有什么怨言。这两种情况,其实都不合乎激励的原则。

激励和沟通、领导一样,都会产生两难。不做不行,做也不行。把公平的观念摆在一边,用合理的不公平来取代,应该是可行而且有效的方式。

激励从两难开始,才能够兼顾激励与不激励。换句话说,应该激励的人,才给予激励;不应该激励的人,不必给予激励。同样地,应该激励的时候,才能实施激励;不应该激励的时候,实在不能激励。

激励不可过分,以免“惯坏”了员工,无以为继;或者“鼓胀”了员工,造成长期疲惫。激励应该合理,目的在有效调适员工的行为。

一般来说,激励是为了改变员工的行为。我们对于人的行为能否改变,实在存疑。一个人幼年时期所养成的行为,常常会伴随一生,到老都难改变。激励大概只能调适人的行为,使其符合预期的目标。调适和改变的差异,是多少的不同,就是不存心完全改变他,仅希望其稍做调整。调整并不是改变,也不是不改变,而是改变到好像没有改变一样,十分有趣。

怎样兼顾激励与不激励呢?说起来相当简易,那就是“站在不激励的立场来激励,以求得合理的激励”。

站在激励的立场,相当于凡事都要激励,很容易掉入讨好员工的陷阱。员工是不能够讨好的,把员工宠坏了、惯坏了,时时等待激励、事事期待激励,把价值观扭曲了,等于害了员工。

站在不激励的立场,便完全放弃激励,这是二分法的思维,对管理者极为不利。不激励包含激励在内,表示“不可不激励,不可乱激励”的意思,比较容易找出激励与不激励之间的平衡点,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因而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其要点如图1-6所示:

(插入图1-6)

激励不好,不激励也不好,这是两难。怎样兼顾激励与不激励呢?那就是“站在不激励的立场来激励,以求得合理的激励”。

思考

1.你认为到底是应该激励还是不激励?在工作中你又是如何做的呢?

2.激励常常引起不平之鸣,原因何在?

3.怎样处理激励的两难,做到合理的激励?

同类推荐
  • 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培训员工高效落实能力的经典读本,打造优秀组织基业长青的通告法则。像军队学习,把落实的种子植入成员的血液。并转化到日常工作的行动中,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落实型的企业,它拥有的员工就是落实型的员工,它也就成了长久屹立于优秀企业之林的“常青树”。
  • 刘强东崛起的智慧

    刘强东崛起的智慧

    《刘强东崛起的智慧:强者必有强势的事业》将为读者还原一个完整的刘强东。这里不仅有他曾经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有他不同于常人的商业信念和从业策略,更重要的是全面披露了他取得强势事业成功的内在秘诀。
  • 我最想学的销售技巧

    我最想学的销售技巧

    销售是个技术活儿。每一个成功订单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妙的营销套路。挖掘并掌握各个套路的核心秘笈,你就能把任何东西卖给任何人!98%的销售员都在效法的70个绝妙业务技巧大公开!用心理技巧拿订单的销售策略,告诉你如何让客户打从心底说YES!销售是一场心理博弈战,就是心与心的较量,只要读懂客户心理和了解客户需求,订单就是你的!销售是98%的了解人性2%的产品知识。客户买的不是东西,而是他们的期望。所以,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成功的销售员都知道:销售拼的不仅是硬技巧,还需要玩转情商!销售员要煅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情商,用自己的魅力搞定客户。内容提要客户找了一大群,为什么总是看的多买的少?
  • 中层领导法则

    中层领导法则

    不管是在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在党政机关,大多数领导者都是处于组织序列“夹芯饼干”的中间部分,一般称之为中层领导。在“上传下达”的工作职责的履行中创造着让上下都称道的领导绩效;在“上挤下压”的工作环境的承载中发挥着让上下都满意的领导才干。在上下两个层面之间,蕴藉着许多独特的领导智慧、精妙的领导艺术和无可亵玩的领导规则。
  • 博弈

    博弈

    生活艺术的表现需要把握细节细节虽小,却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关注细节就是关注生活讲究细节就是讲究生活的质量和品位生活中总是有无数的烦恼困扰着你吗?你的他好像不如过去那样爱你了;工作了几年,升职却老也轮不到你;打拼这么久,小金库依然不见壮大;疲劳法力终日相伴,体重也随着年龄一同增长;揽镜自照,皱纹不知何时悄悄爬了了你的眼角……不要担心,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生活细节为你带来贴心的指导,替你的生活排忧解难。
热门推荐
  • 盗走总裁心

    盗走总裁心

    他是出了名的高富帅,那时,谁提起他不会夸一句:君子端方,温润如玉。她则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那时,谁惹了她,就是天王老子,她也敢揍。可就是这样的她,遭遇他,却是败得一塌糊涂。再次华丽而归后,她一路披荆斩棘,杀入娱乐圈,做一个风光无限的女明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创造与毁灭

    创造与毁灭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这是一位著名诗人的人生训诫,早已妇孺皆知。令人痛惜的是,有的人本已功成名就,却因迈出错步而使多年辛苦造就的伟业毁于一旦。本文所描述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曾经是英勇善战、叱咤风云的刑警队长;另一位是拥有数十亿资产、名扬全国的商界奇才。两个曾经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初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结识,到后来结下恩怨情仇直至最终同归于尽,其间所揭示出来的性格悲剧,令人痛惜又令人深思!可悲的是,在当今中国,令人痛惜的悲剧人物远不止他们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曾红极一时最终却纷纷自毁前程的众多民营企业家。
  • 史上最强佛门

    史上最强佛门

    “一座早已断了香火小庙,收徒只收天才!并且要剃度出家做和尚,最让人震惊的是,还要自掏腰包付入门费。小庙中,住宿要钱、修炼要钱、就连吃饭喝水都要钱。即便如此,却有无数人不远万里跑来寺庙做和尚,当然,还要带着足够的金银财宝。那座小庙上香不仅价格昂贵,服务态度还很差,但无数香客却争先恐后的乐此不疲。天呐!这世道是疯了吗?”——《江湖奇闻录》
  • 破晓戮魔神

    破晓戮魔神

    从镇中走出来的融魂少年,带着他的好奇暗下誓言,势必踏遍这修真世界的天堂和地狱。可就在途径傲家镇时,却遇到一位神秘老者,这老者称邢禹莫为‘九幽狱魔子’。而‘九幽魂力’、‘九幽噬魂诀’、‘噬魂戒’.....这些神秘而未知的东西,在老者面前似乎并不神秘,而是一种神圣!自出傲家镇,邢禹莫便踏上了探索身世的屠神之路!...........邢禹莫:顺从天道,无所作为,逆虽危,败则永世不可超生,然而成则上上之上,何为魔,何为神,凭心而行,善恶自分!
  • 农女嫁错夫日常

    农女嫁错夫日常

    简介:特工出身的孟云舒遭遇上司暗算,一睁眼,发现自己回到了古代,成了一个人人厌烦的孟大妞……
  • 落叶归根那我归你

    落叶归根那我归你

    【已完结】他们本应该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也不可能相交,然而命运却总是爱开玩笑。将他们紧紧绑在了一起!他说:我一直觉得我可以冷漠的对待全天下所有人,可是遇见你,却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心甘情愿。她说:我可以为了我的家人、为了我的职责而放弃我的生命。但是你,却是我始终都放不下的那个人。
  • 我是天山童姥

    我是天山童姥

    喜剧简介:★★男人组★★乔峰:你就说传说中的天山童姥?果然名不虚传!在下看到刚刚姥姥的暗器,凌厉中不失灵活,瞬息就将我的降龙十八掌化去,请问,这是何暗器?某姥:那是我最新研发出的‘生死符’!乔大侠是契丹人吧?乔峰:……是!某姥(兴奋中):偶也是哎,我们是老乡!乔峰(无比震惊):你也是契丹人?某姥点头(二十一世纪的内蒙不就是古代的契丹嘛)!**虚竹:姥姥,你就是无涯子老前辈让小僧找的高人!某姥:贤侄,你搞错了,无涯子让你找的是李沧海,不是我。(干咳两声,作衰老状)虚竹:可是姥姥,小僧觉得你比画中人要漂亮好多,以无涯子前辈的风姿,他看上的人绝对是你了!所以找你准没错!某姥:……无涯子那衰老头,他看上我?也要看我能不能看上他才行。**段誉:天山童姥和神仙姐姐,是选择姥姥呢,还是选择姐姐?愁,真的很愁!某姥:不用愁了,你小子那么花心,想我看上你,下辈子吧!段誉:我这个人,没啥优点,就是脸皮厚,姥姥你越是对我没意思,我就越会死缠烂打。包不同(客串):非也,非也,就算姥姥对你有意思,你也会死缠烂打!某姥:……**慕容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为什么这‘式神版生死符’无法还给姥姥?某姥:……弱智,懒得跟你一般见识。慕容复:……姥姥贵为西夏公主,我若能娶你为妻,必然有利我兴复大燕。王语嫣(客串):表哥……某姥:……西夏公主是我侄女,你认错人了,白痴!慕容复:……★★女人组★★王语嫣:姥姥,你说我是继续等着表哥回心转意,还是接受段公子的追求?某姥:段公子?他最近不是在追求我吗?王语嫣:……**阿朱:姥姥,从今以后,乔大哥就拜托你了。某姥:停,别找我,你妹妹在你身后排着队呢。**阿紫:喂,快还我的神木王鼎!某姥:喂什么喂,这是对老人家该有的态度?阿紫:快点还我,不然我让我姐夫教训你。某姥:哈,哈,哈,哈,乔峰?他已经被我的式神困住了,想出来?难啊!阿紫:姐夫……**李秋水:师姐,为什么你的身材容貌可以一直保持在十八岁的样子?为什么?某姥:哎,师妹,谁叫你当初不跟我一起练“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李秋水:难道,难道……某姥(点头,深沉状):不错,正是练此功的结果!数月后某姥:小丫头片子,别跟着我,让你妈妈带你去幼儿园去!小女孩:师姐,是我!某姥(瞪大眼):李秋水?
  • 总裁大人太傲娇之辰墨的宝贝儿

    总裁大人太傲娇之辰墨的宝贝儿

    五年前的一次错误,让他将整个山城市都掀翻了天只为找到她算账。一晃五年过去,让她和他再次相遇。她在他的眼中是个不知廉耻,私德败坏,不知检点的女人。他在她眼中是的冷漠无情,自大傲慢的异类。一切因为一个赌约开始,却赌进了一生。薛宝儿:我的真心相付,没想到又是一场笑话而已,不要再来找我……夜辰墨:你尽然有个孩子,那是谁的种?薛鸠笙:叔叔,你知道我爸爸是谁吗?我要代表月亮消灭那个渣男……夜辰墨:……
  • 五教章集成记

    五教章集成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吹不散的白日梦

    风吹不散的白日梦

    《孤单熊·风吹不散的白日梦》一书是“阳光姐姐美美熊”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共六本,按照不同主题分为:无敌熊、勇敢熊、孤单熊、成长熊、奇异熊、温暖熊。每本书根据各自的主题,收录与之相关的4~5篇作品,其中一篇为“阳光姐姐”伍美珍创作,同时挑选了“阳光家族”小作者创作的精彩小说。《孤单熊·风吹不散的白日梦》的主题是:孤单,由“阳光姐姐”伍美珍原创的《孤独女生江冰蟾》领衔,携手“阳光家族”明星小作家们为小读者奉上一组既孤单又温暖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