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1000000021

第21章 依琴儿女初长成 苦中寻乐的少年时光

蓉芬和庆官的爱好不一样,一文一武。

蓉芬喜欢文学。喜欢看名著,如言情小说《红楼梦》、《西厢记》……

喜欢古文和诗词。读《全唐诗》……对作诗的基本功平仄声,基本掌握。

蓉芬对庆官说:‘’做七言诗要'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你怎么经常是颠三倒四的。做出的诗不怎么押韵。”

庆官天性不服输,逞强回道:“阿姐,不说你比我上学高两级。到你这年纪,我相信决不会比你落后的。”

庆官並不愿意学这些,觉得”没劲”。

庆官爱武。喜欢看武侠小说和军事小说,如《七俠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无钱拜师学武,只好模仿”练功”。有个做”大侠”,为穷苦百姓”仗义行天下”的梦想。

蓉芬当校图书馆馆长后,看了很多开卷有益的书藉,知识面迅速拓宽,文学水平也得到提高。

她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书卷气的加重,自然地发生变化,从活泼的小姑娘变成了文雅的少女。

小王家巷是个贫民窟,比不得皮市街是条富人街。

吴家的东邻朱家,租住在时家的石库门中,也是穷苦人家。

时家的房租很贵。朱家每月的租金是五块大洋。还有租户付每月十元大洋的。都是欢欢来收取。

朱家娘娘,中等个子,衣着朴素,长得很清秀。一双半大的小脚,走路一颠一颠的。他丈夫在蚌埠教书。

她的两个儿子,每天书声朗朗地勤学。二儿子朱旭元,因为小时候出过天花,脸上留有麻子,绰号“小麻子。”

朱娘娘出身书香门第,饱学诗书。谈吐和气质与众不同。写得一手好字。

她和善、热心。蓉芬有古文中不明白的地方,登门请教,她总是耐心释义。一个爱学,一个爱教。

朱娘娘的人生哲理潜意默化了蓉芬。她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和蓉芬心中的,封建社会所宣扬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一拍即合。

蓉芬立志要靠读书出头。不管周围发生的一切,只一心读书。认为振兴家门的重担落到了自己身上。为了父母、弟妹,为了好亲婆、高亲娘,乃至所有关心过、帮助过他家的亲朋好友,只有读好书,有出息了,才对得起他们。

庆官空时,常去找小麻子玩,一起做游戏,并一同在他母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

起初只是小麻子和他哥哥朱纯元练字,一只老式的红木书案上,雕刻精致的笔架上挂了几支粗细不同的毛笔,有羊毛的、也有狼毫的。宣纸常年舖在桌面,随时可去写几笔。边上是徽砚、徽墨。还有一叠名家字贴,有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有赵孟頫、柳公权和颜真卿的楷书字贴等。

”小庆官,你也来练。”朱娘娘主动招呼着。

“算了、算了。我不象旭元坐得住。我整天贪玩,练不好的。再说有点空还要帮我姆妈做事。”

朱娘娘说:“练字要屏气凝神,这才是练定力。写字可以修身养性。字如其人,见字可识人。如果字写得歪扭,别人会低看你一等。”

又说:“写字又没任务,干完家务再练。你可拿字贴回家练,隔几天把写好的字拿来,我给你红笔圈点。”

庆官很感激,越发努力,所以字练得很好。

旭元学习很好,他有理想,努力上进。立志要为国为民,做个匡世之材。这和他母亲的”读书为名利”思想不同。

庆官和他性格、志向相同,且都祟尚义气。庆官有意仿效”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他们找到同弄邻居,一个六、七岁,外号叫“小点点”的男孩。

他长得瘦弱。父亲是弄口”小堂名家”吹鼓手。家里穷,穿着破烂,别的孩子总是欺侮他。

庆官同情苦孩子,见没人跟他玩,想帮助他。

庆官问小点点:“你愿不愿意和我们义结金兰。”

“什么?什么?听不懂。”

“就是结拜兄弟,我年龄最大,十一岁,是大哥,小麻子小两岁,是老二,你是老三。”庆官说道。

“好的,好的。”小点点很高兴。从来没有人这么器重过他,再说天上平白掉下了两个”哥哥。”

庆官说:“我们无钱进关帝庙烧香,无法在关公老爷见证下'结拜,'那就上我家去吧。“

领着小麻子和小点点,进了自家外屋隔出的灶屋间里。

一齐对着灶台上供着的”灶家老爷”跪下。以水代酒,行了”结拜”仪式。

让灶家老爷见证。对天起誓:”有福共享,有难共当。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做尽好事,从不作恶。”

从此,定为每个礼拜天,三人必做好事。常做的是,给孤身老人家中的水缸里拎满水、帮着去老虎灶泡开水、跑腿买零星东西……

庆官很活泼,喜欢在北寺塔下面的树林里用弹弓打麻雀。好不容易麻雀打中后跌落,他又心疼麻雀的眼晴怎么打伤了,怎么腿上出血了……又给上药、又给包扎。三弄两弄,结果鸟逃走了,他又生自已的气。

有了两个兄弟,更是玩疯了。

夏末初秋,三人夜里提着小灯笼到荒蕪、潮湿的郊外草丛中,用三角小网兜捉蟋蟀,捉到后放到小竹筒里,回家后转放到有盖的小园瓦罐中。

老大、老二要上课,就由还没上学的小点点看管。好在蟋蟀食量很小,每只每顿仅吃一粒米。

空闲时,他们打开瓦罐盖,拿蟋蟀草的毛丝逗蟋蟀。一罐放两只,互斗决胜负,取乐。

他们还用带网的长杆绑上自制的白面筋去柳树林、杨树林粘树上的知了。

到西瓜田里捉金龟子,用长细绳栓住,让它飞。

打玻璃弹子、刮洋画片、滚铁圈……

虽然生活很清贫,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对生活的热爰。

在照墙和屋间的小天井前,有块窄长的空地,庆官把它开垦出来。

为节省开支,种上丝瓜、南瓜和蚕豆等,解决一点吃菜问题。

务农的事,经常问小点点的母亲,她出身在农村。

庆官用竹杆和编结的草绳网格搭了个天棚,丝瓜和南瓜叶藤爬满棚子,绿绿的丝瓜一条条地垂下来。南瓜要上屋顶,靠阳光才能生长好。

庆官每天早晚忙忙碌碌,以保收成。甚至有时还在棚下合十求祷。

南瓜只结了一个。真大,有十几斤重。

欢欢的姐姐三阿姐看见,对庆官开玩笑:“这只南瓜跟你一样,也是独养儿子呢。”

庆官高兴得哈哈笑。

三阿姐说:“庆官,到我家去玩。”

又说:“四官也叫你去玩呢。”

四官(四阿哥)是时春生的独子,已是时家机织厂成年的小当家。平时对佣人和厂里的工人们吆五喝六的,神气十足。

但见到小庆官不同,总是喜欢双手举起庆官,以示高高在上,好威风。逗他说:“庆官,庆官,你的名字是钦官,是要做大官的。现在没皇帝了,'钦官'改成'庆官'了,哈哈。”

光嘴上说得好听的娘姨妹妹也叫庆官去她家玩。只有姨夫对庆官冷冷的,见了不理不睬。总是喜欢把自己抽水烟袋的烟雾,喷到庆官的对面。冷处理令庆官感到寒意。

姨夫特别喜欢蓉芬,夸她文静雅致、聪明爱学习、奋发上进。指责欢欢,让欢欢向蓉芬学习。

姨夫知道依琴家生活困难。有时在客厅碰到去找欢欢的蓉芬,会招招手让蓉芬近前,往她口袋里塞一块银元,用手指指里边,轻声说:“千定不要告诉欢欢。”

他怕欢欢知道了,会去告诉依笙。

依笙家的宅子很大,后门在小王家巷,前门在皮市街。全家住在前门。

西邻是时家三哥的人工织坊,和依笙家的住房外墙间,留有一条小条弄。往北没几步路,是通小王家巷的出口。往南可绕到皮市街,依笙家的正门。

依琴全家也走此条小弄到小王家巷或皮市街。另外在东边,朱娘娘住房拐弯处,也有个到小王家巷的出口。

庆官在纱缎小学读过书。上学要穿过小条弄,途经”天妃娘娘宫”。

在天妃宫桥的桥堍下是龚家和几乎门挨门的时家。

活蹦乱跳的庆官,放学后或礼拜天交替地在两家之间玩。是不请自来的常客。

老舅妈姜春家,客堂前露天放着两只大水缸,里面养着蝌蚪、各式金魚。水里放了水草,还做了盆景假山。这些都是庆官和小麻子、小点点的“杰作”。包括去小河里捞鱼食,平时喂鱼、换水等都被三人包了。

老远,老舅妈就听出庆官的脚步声,高喊道:“小祖宗,又来了。一阵风似的,我说你不能好好走路呀,不要绊倒了。”

老舅妈对人凶恶。但对庆官不同,她喜欢这个聪明可爱的淘气包。

她帮庆官撑起竹竿,挂上粗麻线当电线。两端系上小木条,手提当电活听筒。

假装自己是小麻子、小点点或庆官同学,”喂、喂、喂”地和庆官说三道四通电话。

她会帮庆官玩,逗他乐,自己也乐。

逢开饭时,孩子气十足的庆官会毫不客气地留下吃饭。坐到朝南的正中位置,和大表哥鸿运争抢鱼肉吃,不会脸红。

老二鸿升阿哥笑道:‘’庆官弟弟,什么时侯成了我家老上代了,正中尊位被你包了呀。”

庆官嘻皮笑脸地说:“你们偏大哥,好吃的尽放他面前。我不坐正中,怎么吃得到。我自己想办法。”

老舅妈说:”天地良心,阿庆呀,我什么时候少你吃的。老大自小体弱多病,胃口不好,还不是想让他多吃点,把身体弄好。”

有一天庆官和大哥鸿运争抢一根”香肠“。大哥嗔怪道:“这是我补肾亏吃的`马吊子`,你也要吃。”说着,边用筷子夹着”香肠“,往庆官嘴里塞。庆官见状,连连摆手,吓得躲到桌子底下。大哥还虚张声势吓唬他,庆官更是讨饶不迭,不敢钻出桌子。笑得大哥的媳妇“新嫂嫂”和鸿升都饭喷。三哥鸿程还在一旁帮腔,装作要去拉庆官出来。

表哥们很友善。都知道,正在长身体的庆官很可怜,在自己家里常常吃不饱,更不用说吃鱼肉了。因此不责怪他,反而同情他,由他任着性子。

庆官到时家,更是“肆无忌惮。”目中无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娘姨妹妹却特别喜欢阿庆,招呼阿庆快来吃什么糖呀、果呀的。还喜欢抚摸他的平顶头,开玩笑地说:“庆官将来必做大官的。”

欢欢爱玩”麻将”,蓉芬觉得浪费时间,但是为了友情,有时陪她叉几圈,从不赌钱。

吴家屋前有棵大石榴树,深秋可摘得两大篮皮色深红、熟透开裂的大石榴。

不过,还得送一篮给欢欢带回去,有时欢欢还嫌少嫌小的,庆官觉得很气人。

庆官对欢欢说:“这树上的石榴一半给我吃了,另一半是给你吃了去。”

又说:“你家不缺这些果品,干嘛还要吃我们穷人家的。”

欢欢笑了笑,说:“不知道为什么,外面买的石榴,总不如这儿的好吃。”

庆官说:“你不知道我下了多少功夫。你只会吃白食。”

欢欢马上正颜说:“这树不管以前是谁种的,长在我家门口,就是我家的。给你吃一半就不错了。”

有一天,欢欢来找蓉芬,发现吳家气氛不对,包括心安也在叹气。一问是美芬病了,无钱医治,快不行了。

依琴顾不上做工,又去庙里烧香拜佛了。

欢欢随蓉芬进了里屋,是用板隔开的三个小卧室。美芬缱缩在一隅的小床上,奄奄一息。

门帘上挂着红布条,让外人莫入;桌上油盏头的一侧竖着黑硬纸板,点灯时好遮光。

蓉芬说:“美芬刚出完痧子(麻疹)。出痧子要避人,怕传染别人。另外避光,不然坏眼晴。要避油烟和避风。最怕见风,只要见点风,疹子会突然隐退而毒攻内心,没救的。”

又说:”本来全身疹子都出全,病已全愈。美芬饿过头,不小心多吃了点,加上病后身体虚弱,稍微受点凉又发烧。出痧子最怕并发症了。”

蓉芬叹了口气,说:“没钱看病。近来姆妈调经拿不到钱,手工织机迅速被机器织机所代替。放“调经”活儿的手工作坊老闆都想改行了。姆妈现在另外揽了一份在家纺纱的活,加上做女红和折锡箔的钱贴补家用。”

美芬发着高烧,浑身发抖。不时地伸出舌头,喊疼。欢欢走近一看,吓了一跳。

大叫起来:“怎么美芬的舌头龟裂,变焦黑了,好怕人。”

蓉芬说:“因为没钱请医生看病,姆妈给美芬吃庙里佛殿上的香灰水和蜡烛水,吃成这样。”

庆官挿嘴说:“姆妈要强,死活不肯开口向人借钱。我病时,没钱请医生,就叫我的'魂,`叫着`庆官快回来,`来治病。”

欢欢说:“姨妈糊塗,怎么会相信这些。难怪美芬的病会越来越重。全害死自己女儿的。”

正好依琴拜佛回来。

欢欢说:”姨妈,我有零花线,我回家去拿一点来。钱你不要推了,以后还我时,按市面价百分之三付利息好了。救美芬的命要紧。马上找个好医生看病,千定千定。”

临走,不忘叮咛:“借钱的事千万不要告诉我姆妈。”

依琴心中难过:“有钱人家的小姐,零花钱都比我们全家生活费多得多。”

就这样靠欢欢的钱,请了个老中医,把美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后来依琴还钱时,比原约定的多付了些利息,欢欢没推辞收下了。

同类推荐
  • 和前妻的幸福官司

    和前妻的幸福官司

    前夫——窝囊的小县城律师——常书,有点勤劳,有点猥琐;有点正义,有点无赖;有点善良,有点窝囊;有点可爱,有点恶心······前妻——霸道的妇产科主任——艾英,非常霸道,非常漂亮;非常嚣张,非常亲和;非常赖皮,非常侠义;非常财迷,非常慈善······爱情、婚姻、家庭该何去何从······作者山和仙读友群:179124922
  • 屋檐下的缘分

    屋檐下的缘分

    萧健,一个普通的公司小技术员,因为一场偶遇平凡的生活产生涟漪。性格木讷、感情空白的他竟然做出了出乎意料的决定。同一屋檐下,发生的酸甜苦辣,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与她的爱与恨纠葛,让我们对他们爱情的破碎多了一声叹息
  • 一个人去战斗

    一个人去战斗

    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不屈不饶,一步一个脚印去拼搏的故事。
  • 第三滴水

    第三滴水

    传说沙漠中,第一滴水救命,第二滴水救心,第三滴水就会让人有活下去的希望。失意的陆敏,偶然落入一个巨大的圈套,生活由平淡无奇突然变得波澜壮阔。这期间他意外深陷国外的监狱,在异国他乡结识了重要的人生导师,并且慢慢发现自己背后的圈套。回国后,虽然依旧身处圈套之中,但是,已有所察觉的陆敏一步步开始反击。最后,为了维护正义,陆敏和对手展开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较量。
  • 瓷界无痕

    瓷界无痕

    九月的天有点阴沉,路上偶有三五个散落的行人,花台上微黄的迟菊与油绿的含羞草穿插一起,微风过处,摇曳婆娑。
热门推荐
  • 山河永寂

    山河永寂

    出了无数皇后王妃的纪氏是天下第一名门,当身为纪氏旁支的纪天市出现在摄政王益阳面前时,往事被悄然揭开。深宫中太后与摄政王的生死之恋背后,隐藏着伤痛和背叛;无辜的天市深爱摄政王却因此而被卷入了一场复仇中。爱情被辜负,信任遭背叛,天市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坚强赢得真正的尊重,却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伤害别人的刽子手,于是一轮新的背叛和报复在她身上展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靠运气不如长志气

    靠运气不如长志气

    纵观古今内外,凡建功立业者,皆非运气使然;凡全凭运气者,皆平庸一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运气中包含着太多的不稳定因素。运气带有偶然性,会随机降临到任何人的头上,所以偶然幸运一次是有可能的,但不可能次次都幸运。所以,靠运气不如长志气。《靠运气不如长志气》从当立志、立大志、重学问,勤思索、敢行动、借外力、迎苦难、调心态、巧做人九个方面具体讲述了成就事业的方法与技巧,希望能抛砖引玉,给每一个不甘平庸者以启迪和辅助。
  • 红眸冷妃:逆天废材小姐

    红眸冷妃:逆天废材小姐

    穿越万年,只为与你相遇,同你携手走上世界巅峰…………她是现代杀手界的King,却悲催的穿越到了玄灵大陆南陵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废物身上,这是一场意外还是命中注定?熟不知这是另一场阴谋的开始——————————(本文无虐,男主女主身心干净,无小三)那时,她问:“若我离你而去,你会怎么样?”他答:“会死。”“为什么?”他指了指心脏的地方,“因为这里将不再跳动。”在之前无数个漫长的岁月里,他孤身一人徘徊在这世界中,一颗心从没跳动过,直到遇见了她,第一次知道心动是什么感觉,她的笑,她的狡黠,她的一切都让他着迷。后来,他终于明白了,之前那颗心从不跳动,只因少了一个她,之前的孤身一人,只为遇见她…………
  • 明天还是大学

    明天还是大学

    生命已迂回二十多载,躲躲闪闪,来来去去。总有一些事回忆深刻,那就不妨趁着年轻记下来,不辨来路,不惧过往。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0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0短篇小说卷

    本书收录了2010年短篇小书卷。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
  •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讲述了,亚伯拉罕·林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第16任美国总统,首位美国共和党员总统,也是历史上首名遇刺身亡的总统。其与乔治·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了一个由8位英国和国际顶尖的政治评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在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中,林肯名列第一。
  • 第二十九个

    第二十九个

    吴海中,吉林省梨树县人。在《山花》《鸭绿江》《芳草》《小说界》《小说林》等刊发表过中短篇小说。有作品被《小说选刊》转载。著有中短篇小说集《人面桃花》、评论文集《三国演义格言智慧》、长篇小说《职权》等。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寓居贵州贵阳。八年前,房生杀了一个人,一个叫刑七的混蛋。房生要在清明这天回家给爷爷上坟,人已经到了客运站,脑子里突然泛起一堆白沫,想起给爹准备的虎骨膏药忘记带在身上了,转身回家去拿。刚到家门口,就听见青娅在屋里没好声地喊叫。
  • 菜园子里的青菜男孩

    菜园子里的青菜男孩

    春雨像香甜的奶汁,滋润着菜园子……蔬菜娃娃们伸出了小胖手,接着雨滴,喜悦地接受沐浴——在雨水中,他们的叶芽迅速增长,叶片在增多。这是紫紫村五月的早晨,天亮了,炊烟的香气低低地缭绕在各个房舍周围,石头房子里散发出家庭和睦的芬芳。紫紫村山坡上的野花,正开得一片笑声。“爸爸,快看啊!紫紫村多美啊!”天空的云朵上,一个小男孩说。高空雨云之上,天是晴朗的。只见一个小男孩穿着金色的纱袍,像云朵上的金光。他俯瞰大地的神态,充满了甘甜的爱。“是啊,孩子!——但是,你得下去,去到那里的菜地上。”
  • 清及不知寒

    清及不知寒

    《宠妻成瘾:腹黑大神带我飞》的番外短篇,给顾清寒另一个完美的结局
  • 你是我的随遇而安

    你是我的随遇而安

    原本是好朋友的婚礼,却在那一夜我变成了未婚妈妈,嫁给了不爱的人,却在跟那个不爱的人纠缠不清的时候遇到了爱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