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9000000003

第3章 老张的哲学(3)

“你听着,我慢慢对你说。”老张把王德又推在小凳上。“你要当大学长,我从此不打你。可是你得帮我算铺子的账目。”

王德滴溜溜的转着两只大眼睛,没有回答。

“还有好处!你现在拿多少学钱,每天领多少点心钱?”

“学钱每月六吊,点心钱不一定,要看父亲的高兴不高兴。”

“是啊!你要是作大学长,听明白了,可是帮我算账,我收你四吊钱的学费。”

“给父亲省两吊钱?”

“你不明白,你不用对你父亲说,每月领六吊钱,给我四吊,那两吊你自己用,你看好不好?”

“不告诉父亲?他要是知道了,你替我挨打?”王德又笑了:设若父亲照打我一般的打老张一顿,多么有趣。

“你我都不说,他怎会知道,不说就是了!”

“嘴里不说,心里难过!”

“不会不难过?”

“白天不说,要是夜里说梦话呢?”

“你废话!”

“不废话!你们老人自然不说梦话,李应也许不说,可是我夜夜说。越是白天不说的,夜间越说的欢。”

“少吃饭,多喝水,又省钱,又省梦!”

“省什么?”

“省——梦!你看你师母,永远不作梦。她饿了的时候,我就告诉她,‘喝点水。’”

王德止不住又高声笑起来。他想:“要是人人这样对待妇女,过些年妇人不但只会喝水,而且变成不会作梦的动物。呕!想起来了,父亲常说南海有‘人头鱼’,妇人头,鱼身子,不用说,就是这种训练的结果。可是人头鱼作梦不作?不知道!父亲?也许不知道。哼!还是别问他,问老人不知道的事情,结果是找打嘴巴!”

“王德!我没功夫和你废话,就这么办!去,家去吃饭!”老张立起来。

“这里问题太多,”王德屈指一一的算:“当大学长,假充老人,骗父亲的钱,帮你算账,多喝水,少吃饭,省钱省梦,变人头鱼!……不明白,我不明白!”

“明白也这么办,不明白也这么办!去!滚!”

王德没法子,立起来往外走。忽然想起来:“李应呢?”

“你管不着!我有治他的法子!去!”

第五

老张把李应,王德的事,都支配停妥,呷了一口凉茶。茶走下去,肚里咕碌碌的响了一阵。“老张你饿了!”他对自己说:“肚子和街上的乞丐一样,永远是虚张声势,故作丑态。一饿就吃,以后他许一天响七八十次。”他按了按肚皮:“讨厌的东西,不用和我示威,老张有老张的办法!”命令一下,他立刻觉得精神胜过肉体,开始计划一切:

“今天那两句‘立正’叫得多么清脆!那些鬼子地名说的多么圆熟!老张!总算你有本事!……”“一百四,加节礼三十,就是一百七。小三的爹还不送几斗谷子,够吃一两个月的。学务大人看今天的样子总算满意,一报上去奖金又是三十。一百七,加三十就是二百,——二百整!铺子决不会比去年赚的少,虽然还没结账!……”“李应的叔父欠的债,算是无望,辞了李应叫他去挑巡击[2],坐地扣,每月扣他饷银两块,一年又是二十四。李应走后,王德帮咱算账,每月少要他两吊钱,可是省找一个小徒弟呢。狠心罢!舍两吊钱!……”

他越想越高兴,越高兴肚子越响,可是越觉得没有吃饭的必要!于是他跑北屋,拿起学务大人的那张名片细看了一看。那张名片是红纸金字两面印的。上面印的字太多,所以老张有几个不认识,他并不计较那个;又不是造字的圣人,谁能把《字典》上的字全认得?

名片的正面:

“教育讲习所”修业四月,参观昌平县教育,三等英美烟公司银质奖章,前十一师二十一团炮营见习生,北京自治研究会会员,北京青年会会员,署理京师北郊学务视察员,上海《消闲晚报》通信员。南飞生,旁边注着英文字:Nan Fi Sheng。

背面是:

字云卿,号若艇,投稿署名亦雨山人。借用电话东局1015。拜访专用。

“这小子有些来历!”老张想:“就凭这张名片,印一印不得一块多钱?!老张你也得往政界上走走啊!有钱无势力,是三条腿的牛,怎能立得稳!……”“哼!有来历的人可是不好斗,别看他嘻皮笑脸的说好话,也许一肚子鬼胎!书用的不对,讲台是‘白虎台’,院里没痰盂,……照实的报上去,老张你有些吃不住哇!”

老张越想越悲观,白花花的洋钱,一块挤着一块雪片似的从心里往外飞。“报上去了!‘白虎台’,旧教科书,奖金三十块飞了!公文下来,‘一切办法,有违定章,着即停办!’学生们全走了,一百四加节礼三十,一百七飞了!……”

老张满头冷汗,肚里乱响,把手猛的向桌上一拍,喊:“飞了!全飞了!”

“没有,就飞了一只!”窗外一个女人有气无力的说。

“什么飞了?”

“我在屋里给你作饭,老鹰拿去了一只!”窗外的声音低微得好似梦里听见的怨鬼悲叹。

“一只什么?”

“小鸡!”窗外呜咽咽的哭起来。

“小鸡!小鸡就是命,命就是小鸡!”

“我今天晚上回娘家,把我哥哥的小鸡拿两只来,成不成?”

“你有哥哥?你恐吓我?好!学务大人欺侮我,你也敢!你滚蛋!我不能养着:吃我,喝我的死母猪!”

老张跑出来,照定那个所谓死母猪的腿上就是一脚。那个女人像灯草般的倒下去,眼睛向上翻,黄豆大的两颗泪珠,嵌在眼角上,闭过气去。

这时候学生吃过午饭,逐渐的回来;看见师母倒在地上,老师换着左右腿往她身上踢,个个白瞪着眼,像看父亲打母亲,哥哥打嫂子一样的不敢上前解劝。王德进来了,后面跟着李应。(他们并没回家吃饭,只买了几个烧饼在学堂外面一边吃,一边商议他们的事。)王德一眼看见倒在地下的是师母,登时止住了笑,上前就要把她扶起来。

“王德你敢!”老张的薄片嘴紧的像两片猴筋似的。

“师母死啦!”王德说。

“早就该死!死了臭块地!”

王德真要和老张宣战了,然而他是以笑为生活的,对于打架是不大通晓的。他浑身颤着,手也抬不起来,腿在裤子里转,而且裤子像比平日肥出一大块。甚至话也说不出,舌头顶着一口唾沫,一节一节的往后缩。

王德正在无可如何,只听拍的一声,好似从空中落下来的一个红枫叶,在老张向来往上扬着的左脸上,印了五条半紫的花纹。李应!那是李应!

王德开始明白:用拳头往别人身上打,而且不必挑选地方的,谓之打架。于是用尽全身力量喊了一声:“打!”

老张不提防脸上热辣辣的挨了一掌,于是从历年的经验和天生来的防卫本能,施展全身武艺和李应打在一处。

王德也抡着拳头扑过来。

“王德!”李应一边打一边嚷:“两个打一个不公道,我要是倒了,有胆子你再和他干!”

王德身上不颤了,脸上红的和树上的红杏一样。听见李应这样说,一面跑回来把师母搀起来,一面自己说:“两个打一个不公道,男人打女人公道吗?”

小三,小四全哭了,大些的学生都立着发抖。门内站满了闲人,很安详而精细的,看着他们打成一团。

“多辛苦!多辛苦!李应放开手!”孙八爷从外面飞跑过来舍命的分解。“王德!过来劝!”

“不!我等打接应呢!”王德拿着一碗冷水,把几粒仁丹往师母嘴里灌。

“好!打得好!”老张从地上爬起来,掸身上的土。李应握着拳一语不发。

“李应!过来灌师母,该我和他干!”王德向李应点手。

老张听王德这样说倒笑了。孙八爷不知道王德什么意思,只见他整着身子扑过来。

“王德你要作什么?”孙八拦住他。

“打架!”王德说:“两个打一个不公道,一个打完一个打!”

“车轮战也不公道!你们都多辛苦!”孙八把王德连推带抱的拦过去。又回头对老张说:“张先生你进屋里去,不用生气,小孩子们不知事务。”然后他又向看热闹的人们说:“诸位,多辛苦!先生责罚学生,没什么新奇,散散罢!”

老张进西屋去,看热闹的批评着老张那一脚踢的好,李应那一捏脖子捏的妙,纷纷的散去。

孙八又跑到张师母跟前说:“大嫂!不用生气,张先生是一时心急。”

张师母已醒过来,两眼呆呆的看着他,一手扶着王德,一手托着自己的头,颤作一团。

“八爷!不用和她费话!李小子你算有胆气!你,你叔父,一个跑不了!你十九,我四十九,咱们睁着眼看!”老张在屋里嚷。

“闭着眼看得见?废话!”王德替李应反抗着老张。

“好王德,你吃里爬外,两头汉奸,你也跑不了!”

“姓张的!”李应靠在杏树上说:“拆你学堂的是我,要你命的也是我,咱们走着看!”

“拆房不如放火热闹,李应!”王德答着腔说。他又恢复了他的笑的生活:一来见师母醒过来,没真死了;二来看李应并没被老张打伤;三来觉得今天这一打,实在比平日学生挨打有趣得多。

“你们都辛苦!少说一句行不行?”孙八遮五盖六的劝解。“大嫂你回家住一半天去,王德你送你师母去!李应你暂且回家!你们都进屋去写字!”孙八把其余的学生全叫进教室去。

王德,李应扶着师母慢慢的走出去。

第六

第二天早晨,王德欢欢喜喜领了点心钱,夹起书包上学来,他走到已经看见了学堂门的地方,忽然想起来:“老张忘了昨天的事没有?老张怎能忘?”他寻了靠着一株柳树的破石桩坐下,石桩上一个大豆绿蛾翩翩的飞去,很谦虚的把座位让给王德。王德也没心看,只顾想:“回家?父亲不答应。上学?老张不好惹。师母?也许死了!——不能!师母是好人;好人不会死的那么快!……”

王德平日说笑话的时候,最会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作梦最能梦见别人梦不到的事情。今天,脑子却似枯黄的麦茎,只随着风的扇动,向左右的摆,半点主意也没有。柳树上的鸣蝉一声声的“知了”!“知了”!可是不说“知道了什么”。他于是立起来坐下,坐下又起来,路上赶早市和进城作生意的人们,匆匆的由王德面前过去,有的看他一眼,有的连看也不看,好像王德与那块破石桩同样的不惹人注意。

“平日无事的时候,”王德心里说:“鸟儿也跟你说话,花草也向着你笑,及至你要主意的时候,什么东西也没用,连人都算在其内。……对,找李应去,他有主意!万一他没有?不能,他给我出过几回主意都不错!”

王德立起来,嘴里嘟嘟囔囔的向西走去,平日从学堂到李应家里,慢慢的走有十分钟也到了;今天王德走了好似好几十个十分钟,越走像离着越远。而且不住的回头,老觉着老张在后面跟着他。

他走来走去,看见了:李应正在门外的破磨盘上坐着。要是平日,王德一定绕过李应的背后,悄悄的用手盖上李应的眼,叫他猜是谁,直到李应猜急了才放手。今天王德没有那个兴趣,从远远的就喊:“李应!李应!我来了!”

李应向王德点了点头,两个人彼此看着,谁也想不起说话。

“王德,你进来看看叔父好不好?”倒是不爱说话的李应先打破了这个沉寂。

李应的家只有北屋三间,一明两暗。堂屋靠墙摆着一张旧竹椅,孤独的并没有别的东西陪衬着。东里间是李应和他叔父的卧室,顺着前檐一张小矮土炕,对面放着一条旧楠木条案,案上放着一个官窑五彩瓶和一把银胎的水烟袋。炕上堆着不少的旧书籍。西里间是李应的姐姐的卧室,也是厨房。东西虽少,摆列得却十分整洁。屋外围着短篱,篱根种着些花草。李应的姐姐在城里姑母家住的时候多,所以王德不容易看见她。

李应的叔父有五十多岁的年纪,看着倒像七八十岁的老人。黄黄的脸,虽洗得干净,只是罩着一层暗光。两只眼睛非常光锐,显出少年也是精干有为的。穿着一件旧竹布大衫,洗得已经退了色。他正卧在炕上,见王德进来微微抬起头让王德坐下。待了一会儿,他叫李应把水烟袋递给他,李应替他燃着纸捻,他坐起来一气吸了几袋烟。

“王德,”李应的叔父半闭着眼,说话的声音像久病的人一样的微细。“我明白你们的事,我都明白,然而……”

“昨天我们实在有理,老张不对!”王德说。

“有理无理,不成问题。昨天的事我都明白,不必再说。只是此后应该怎样对付。现在这个事有几层:你们的师母与老张;我与老张;你们两个和老张。”李应的叔父喘了一口气。“我的事我自有办法;你们的师母我也替她想了一想。至于你们两个,你们自然有你们自己的意见,我不便强迫你们听我的嘱咐。”他的声音越说越弱,像对自己说一样,王德,李应十分注意的听着。“李应,你和王德出去,告诉他我昨天告诉你的话。”

王德起来要往外走。

“回来!你们也商议商议你们的事,回来我或者可以替你们决定一下。”他说完慢慢的卧下。两个少年轻轻的走出去。

两个走出来坐在磨盘上。

“你知道我叔父的历史?”李应问。

“他作过知县,我知道,因为和上司讲理丢了官。”

“对!以后呢?”

“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可是昨天叔父告诉我了,叔父自从丢了官,落得一贫如洗。他心灰意冷,无意再入政界,于是想经营一个买卖,自食其力的挣三顿饭吃。后来经人介绍,和老张借了二百块钱,又借了一百,共总三百。这是叔父与老张的关系。”

同类推荐
  • 穿过秋雨的节日

    穿过秋雨的节日

    商人雷火神把省高级法院的牌子给摘了,这事在省里掀起轩然大波,而它背后的是是非非涉及多年的政策变迁、人事调整,更有深层的经济因素左右,真是一言难尽呀!政府、法院该如何处置这一突发事件呢?还记得盆地猪年国庆节的那场秋雨吗?冷副院长现在想起来,心里都灰蒙蒙湿漉漉的。那真称得上是一场绵长愁人的秋雨。雨从九月三十日开始下,不大不小,不快不慢,穿过了七天大假,没有歇口气,一天也没有停,使盼了很久,计划了很久出门旅行的人最终在唉声叹气中取消了行程。以下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多少与那场绵长愁人的秋雨有关。
  • 离无韵

    离无韵

    一生中总会遇见那么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暖了岁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墨门孤女离无韵,满门被灭之时为楚国令尹习仁君所救,自幼在越国小贤庄由当世大儒简况抚养长大。楚公子柯、吴公子皙,青梅竹马与年少初遇,情窦初开与情有独钟,小小女子兰心慧质,却逃不过命运多舛,终是在没顶绝望中削肉还越、削骨还楚……“离儿,古人常说:凡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宿命就没法解开?”“有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独夫纣,未闻臣弑君。君有大过则谏,谏之不听则易其位!”
  • 推理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跌宕起伏的N个推理故事

    推理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跌宕起伏的N个推理故事

    险象环生,疑案连连;悬念迭起,凶险诡异。美好的温存之下却暗藏杀机,亲密的挚友之间竟不共戴天,笑容的背后隐藏着另一张面孔……本书遴选了多篇代表世界推理小说界中最高水平的作品,从而让读者在纷乱的迷宫里探索智慧灵感的出路,在虚拟的环境里磨练敏锐的观察力,在精彩的故事中体验水落石出的快感。步步凶险,步步陷阱,步步推论,步步为营,但真相最终只有一个。本书是一本拿起来就不愿放下的推理集锦;本书是一个走进去就不愿离开的数十位世界著名推理大师邀你一起体验。
  • 空花现

    空花现

    陈游介的手掌,温暖的拂过他的头顶,他的声音中,也染上了一丝伤感:“因为,脉望从那少年士子的诗句中,感受到了他最后对母亲强烈的思念。吞噬了那诗文中开放的空花的他,吸收了那股情绪,所以才不惜用尽自己全部的灵力,也要达成少年的心愿。”母亲,甚念……最好的诗文,从来就不是文笔的华彩,而是其中蕴含的,那即使相隔万水千山生死契阔也无法割舍的爱啊……
  • 蓝天红云(中篇小说)

    蓝天红云(中篇小说)

    幸运的赵大志摸奖摸到了一辆脚踏车,没多久老婆带着儿子却出了车祸,冥冥之中,到底是谁、又是什么原因主宰着他们一家的命运?赵大志的未来到底是福还是祸?淮河两岸的人家把夭折的孩子称为讨债鬼。赵大志、黄银月两人的儿子赵旺,是六岁这年没了的,说是讨债鬼,也只是一个小讨债鬼。
热门推荐
  • 浮云半书.3

    浮云半书.3

    安史之乱爆发,为寻找象征天下太平的凤凰遗落的羽毛,也为寻回遗失的大唐盛世,裴将军和叶校尉再次踏上危险而有趣的旅途。华清宫、白帝城、雁门关、雎阳道……他们走过一座座城池,见证了波澜诡谲的命运、危机四伏的乱世,也见证了温暖纯粹的人性、男儿热血与忠魂。然而,旅途的尽头,他们却迎来一段令人意想不到命运往事,以及,一场他们之间的生死之战。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著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 我混烘焙圈的

    我混烘焙圈的

    松软的戚风蛋糕、酥脆的牛角面包、可口的慕斯蛋糕、蓬松的手撕面包、网红的脏脏包。甜的、咸的,酥香的,口感饱满的。种种精致诱人的面包蛋糕似乎都能从这一家小小的烘焙坊找到。这是一个关于烘焙的故事。阅读指南:1、1V1,轻松爽文路线,文风温馨;2、警示:本文涉及面包、蛋糕、奶茶等甜度爆表的食物,这是一本看着让人发胖的故事。 3、书友群:442060939
  • 极品炸天帮

    极品炸天帮

    这里没有所谓的随身老爷爷与一个吊炸天的父亲,因为这里是一个修仙的世界。还好他还有一个万能的系统,他只能是带着系统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什么?叫我去偷公主的肚兜!系统我可以很认真的告诉你,我是有原则有底线有良心的人,你居然让我去做这种事,我告诉你,以后这种任务给我来一打,真的我不嫌多的!什么?这个秘境不能动用灵力!太好了,赵日天立马兑换了不少武器,什么加特林机关枪,火箭炮,还有这个手雷什么的都给了炸天帮的每一位,走到一群门派势力前道:“听好了,现在是炸天帮打劫时间,男的站左边,女的站右边,人妖站中间,都给我双手抱头蹲下!”
  • 重生之豪门辣妻

    重生之豪门辣妻

    他,姒悬,28岁面瘫处女男,擅长高冷装酷,爱好宠养娇俏小萝莉!她,丁荼蘼,18岁,软绵绵腹黑萌妹纸,擅长扮猪吃老虎,爱好泡上某个高冷男!他,以为自己养的不过是只柔弱萌哒哒小猫咪,渐渐察觉这只伪猫咪原来是藏着锋利爪子的小狐狸!
  • 第一学院:过招优质校草

    第一学院:过招优质校草

    传闻铭贤高中新开了一个班级,这个班级的特别之处在于一半人数为中考成绩全市顺数15名与中考成绩全市倒数15名!实力悬殊之大可想而知,当众人口中的一群好学生遇上一群坏学生的时候,到底会为这个班级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是灾难,还是重生!当冷傲的NO.1遇上乐观的lastone时,到底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彝族创世史《阿黑西尼摩》是现存彝文典籍中一部罕见的巨著,它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创世神阿黑西尼摩的形象,展现了彝族先民对远古时代的思考与阐释。此版本译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乡水卜龙村公所小新寨施文科毕摩和其徒弟李亮文共同收藏的抄本,包括序歌、西尼摩生万物、人类的起源、分天分地、叽依定历法、旱灾、洪水泛滥、天地的生日、长寿和死亡、婚嫁的起源和演变、祭奠的兴起等篇章。
  • 论疏

    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策风云

    策风云

    神州大地,修仙问道,云起不周。林策,仙修大派七星阁弟子,得先天至宝而不知。随着身世和修炼江湖的阴谋到来,他被命运一步步引导,遇五行宗,战万魔殿,斗梵天门,一个一个修炼的门派接踵而至。
  • 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本书分六章,从生命的感悟、人际关系的相处、友情、爱情、学业、就业等方面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陶冶情操,吸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启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爱情观等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