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除了美丽之外,一般都比较遥远。比如,数千年前,一次剧烈地壳运动后,陆地沦海,高度文明发达的亚特兰蒂斯古城一夜间消失,从此成为世界文明史、考古史上的一大谜团,也给后世的小说、电影等文学创作留下了丰富的题材。其实,就在上海,也有消失在水中的古城。
西周年间 始建康城
相传,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派勇将颛雪东征至金山,于黄花山以南“万步之遥”,筑起一座土城,名曰宁海城。此间的黄花山即今天的大金山岛,当时它尚与陆地相连。之后,颛雪又在宁海城边设置两座关卡,左曰靖江,右曰贾荣。这“一城两关”合称宁海国,它是金山卫地区最早的城堡国家。
西周时期,周天子姬钊曾巡视东南,登宁海国黄花山观景。自古以来,无论王侯将相,还是文人墨客,登高总是会感慨万千。周天子姬钊在黄花山上也是相似的光景。他望向东南方,那是一片烟波浩瀚的大海,再望向西北方,那里是万里平畴,卧龙江如同青龙般蜿蜒而至,由北向南直奔大海。黄花山的地势十分险要,临别时,周天子若有所思,随即下令在山下筑起一座城堡,名东京城。
所谓投桃报李,为报答周天子,宁海国王将黄花山更名为钊山,改卧龙江为青龙江。姬钊驾崩后,其子进父号为康王,东京城也随之改称为康城。据史料记载,康城的具体位置正是在钊山北部(今大金山岛)、北山峰(今小金山岛)西侧的一片河谷平地上。
公元前506年,康城归吴国,伍子胥奉命重修康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海盐县,康城归海盐县管辖。唐天宝十一年置康城兵马府于东京。有传说,年老的西施曾隐居于康城安享天伦之乐,死后安葬于古康城地区。
康城沦海 金山成岛
在东晋康城水兵参将黄庭熙绘制的《吴郡康城地域图》上,康城可谓是百业俱兴,相当繁盛,据推测,康城的人口规模可能达到6万左右。那么康城究竟是如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呢?有观点认为,东晋以后,金山一带海岸受强潮顶冲,不断坍塌后退,至唐末,海岸已退到金山脚下。随后,在南宋淳熙十一年的一次地震海啸中,金山沦海,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康城连同它曾经的繁荣一起沉入海底。
康城沦海后,钊山山峰成为大金山岛,北山峰成为小金山岛,山谷被淹没水下成槽,山谷开阔地带的高地成为沙洲,时称鹦鹉洲。在杭州湾长年累月的潮流冲击下,鹦鹉洲逐渐被冲开,形成两岛之间的海峡——金山门,潮流在通过金山门时,湍急的水流不断冲刷海底,最终形成今天的金山深槽。
为何沦海 另有说法
康城的存在,毋庸置疑。但其是否是在地震海啸中沦海的,还是有争议的。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金山卫春秋》讲述了当地的历史。对于这一段康城被淹没的故事,《金山卫春秋》的描述是:1184年夏,海溢,淹亡漂没甚多。
研究者刘本新认为,其中确实没有“地震海啸”记载。他认为,古金山卫人描述海洋灾害多使用“海溢”,较少使用“海啸”。海水漫过海堤,淹没村庄粮田,称“海溢”;海水啸叫着聚起,突然增高,称“海啸”。即便用“海啸”二字来描述1184年的海溢,也不该是“地震海啸”。
上海市地域范围内,有据可查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至今1700多年的时间内,共发生小震2000余次,中强地震99次,海域最强的一次地震是1846年8月南黄海的7级地震。地震历史上并没有记录过“1184年的一次地震海啸”。而且,杭州湾周边的松江、平湖、海盐、慈溪等十多处地方志,也均无“1184年的一次地震海啸”。
刘本新表示,1184年的海溢,更像风暴潮灾。所谓风暴潮,是由强烈大风扰动而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高使海水漫溢上陆而酿成的灾害现象。其影响范围一般在几十至上千公里,破坏力极大。1184年的海溢虽不是地震引起的,但滔天的海溢涌潮是能切断金山连陆沙堤的。他认为,康城沦海是渐进的过程,并不是“1184年的一次地震海啸”引起的。即便金山卫有海啸,也不是地震海啸。但是否是风暴海啸,至今没有确凿证据。
水下考古 已经启动
2013年9月中下旬,金山区海域水下考古工作进入具有实质意义的陆地调查阶段。此次陆地调查工作由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市文物保护中心、上海博物馆考古部等部门开展,为期四天。
调查组在山阳镇渔业村就金山水下考古调查流程举行了现场通气会,并听取了由金山区康城文史研究会所做的“古康城海底考察资料”汇报,并对渔业村渔民进行访谈,了解渔民们对金山南部海域早期渔场分布、捕鱼方式、近洋作业等的熟悉情况。调查组还对金山三岛开展了实地调研。途中,随行的邬姓渔民向调查人员现场指认了陶罐打捞处。在大金山岸边,调查人员详细勘验了一条淹没于海水并延伸至金山陆地方向的由乱石堆筑而成的“道路”,同时还采集到古代石质斗拱昂嘴构件及部分陶砖块实物。
此次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工作,是金山区水下考古作业付诸实施的第一阶段。通过调查,考古人员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水文及实物信息,完成了对金山海域水下考古工作的初步论证,为今后开展更深层次的水下考古勘探和发掘做了前期准备。
历史的迷雾还有待拨开。康城故事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并不弱于遥远的亚特兰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