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7700000001

第1章 淳德全道不得病

——《黄帝内经选讲》自序

我小时候身体多病,父母亲朋没少操心。自己三十六岁以前,也怀着一个天真的幻想:什么时候人类医学“进步”到可以“消灭”疾病,那该多好!谁知道三十六岁时,在深入研读中华传统经典特别是《黄帝内经》之后,我才明白:疾病的问题,在中华文化里,在理念上早已经解决了。

我也很清楚,这一结论在时下很多人看来,不但“不科学”、“不靠谱”,甚至是需要嗤之以鼻的狂妄无知。然而,我要强调的是,这是“我”真实的体会。

2009年之后,如果让我选一本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我就会选《黄帝内经》。最直接的理由就是它解决了人类怎样生活才能少得病乃至不得疾病的问题。当然更加“文化”的理由是:《黄帝内经》最深刻、最明白、最可验证地阐明了“天人合一”观,这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

按照《黄帝内经》揭示的道理和原则指导生活,人可以少得病或者不得病,或者说,得病的概率趋近于零。根据高等数学的解释,“概率为零”不意味着事件绝对不发生,有可能发生,但是可能性极小。这是什么概念?对人来说,这是人间最大的一本经济账!无病无恼地活过一生,不但不用花钱,还不用遭罪,不用面对当今的所谓“医患关系”问题,使生命的价值和效率极大地提高,是一门彻底的“人生经济学”。历史记载,黄帝119岁“成而登天”,老子至少160岁以后“不知所终”,孙思邈140多岁才“仙去”,陈抟119岁在华山“化形而去”,吕洞宾“百岁童颜”,张三丰276岁以后“不知所终”,都是明证。

但是,由于世上大多数人喜欢“求人”,不喜欢“求己”;喜欢有病了“看医生”,而不喜欢在没有病之前通过每日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修行(不是现代流行的“锻炼”,如果锻炼不当,那反而是快速消耗生命能量的速衰、速老甚至速死的方式)以使自己免于得病。恰如经中所言:“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不亦晚乎?”所以,《黄帝内经》留给我们的这个“不得病”的福利,很少有人享受到。因为要想得到“不得病”这个结果,就必须自己在生活中时时种下不得病的种子,用《黄帝内经》的指导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除了这五个方面,还要注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这样才不会患病,即所谓“病安从来”?

我以这几条标准审视自己,并观察周围的人,发现绝大多数人是违反这些自然规律的。比如,现代大多数人连“阴”、“阳”是什么都不理解,自然不可能时时效法,流行“夜生活”,贪黑熬夜、起居无常就是明显违反“道法自然”的例子;“和于术数”就像弹琴要“靠谱”一样,如果把握不好生命运转的数理节奏,那么身体的运行规律始终是混乱的,怎么会不得病?怎么会有健康?健康是秩序的结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是大家饮食不但很少有节制,反而更多地是暴饮暴食,不顾身体的阴阳平衡,也不知道食物的温、热、寒、凉、平,快意于感官之乐,任性于口腹之欲,暴殄天物尚在其次,自戕生命在所难免,怎么会不得病?;精神涣散,妄思妄行,不知清静恬淡是涵养生命能量的必要前提,神驰意动,魂不守舍,怎么会不得病?

明白这些自然规律,就叫“明道”;践行这些自然规律,就叫“有德”。不悖道、不缺德,就没有病。“缺德”在上古中华传统中不是骂人话,没有褒贬的判断,只是陈述一个事实:没有彻底觉悟明了,没有福慧圆满,在道德上还有缺憾。悖道缺德不但会感染疾病,其本身就是一种病。所以要想健康长寿,首先必须要行道、积德、亲仁、笃义、守礼。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一语道破伦理和生理贯通的“天机”: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在我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这是“石破天惊”的一句话。

在没有现代化设备的上古时代,《黄帝内经》能够把“人”的内部结构和五脏六腑功能揭示得十分清晰,实在令人惊叹!被约定俗成地看作是中华上古医学最系统、最完备的理论典籍。但是可能绝大多数国人未曾想到,它不但是医民的圣经,还是经邦济世、管理国家的宝典。在《黄帝内经》中,针对身体心灵“治未病”,和针对国家社会“治未乱”,是一以贯之的同一道理。这就是中国古代“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文化传统的应用典范。“主明下安”四字说清楚了国家经济管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挑明了经济管理的运作机制,并使政府和市场不再人为地分离,真正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被西方经济学奉为鼻祖的亚当·斯密最杰出的理论贡献之一就是论述了分工对经济效率的作用;被西方人奉为“管理学大师”的德鲁克被学者认为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分工”、“组织”、“功能”和“企业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可是,他们哪一个人的论述跑出《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所揭示的“十二官不得相失”的道理了?许多现代学者诚可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周代的“成康之治”和汉代的“文景之治”都是采用“黄老之道”的结果,社会形态会变化,可是社会形态背后的“道”不会变化,中国人为什么不重拾“德治与法治兼善”的中道传统?为什么不复兴中国传统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不但可以最大可能地让人民少得病乃至不得病,而且可以让国家少发生经济危机乃至不发生经济危机。

“非其人不传,非其真不授”,是《黄帝内经》的教授传承的原则。得到《黄帝内经》的人,背诵《黄帝内经》的人,都未必是那个“对的人”,唯有至诚奉行的人,才是“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行过《黄帝内经》,方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钟永圣

于中国善财书院九绿金顶轩

黄帝纪年四七四九年九月九日

同类推荐
  • 三十六计(全集)

    三十六计(全集)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之一。问世以来,受到全世界精英人士的一致推崇。今天,《三十六计》丰富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军事斗争的范畴,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管理、科技、体育乃至人生哲学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智慧源泉。本书在忠于原书原解的基础上,对每条计策都作有详细的智慧解析和例说,并分别从军事战争、商战管理、人生智慧等三大方向上辟加了多达500余个妙趣横生的古今中外谋略案例,融知识性、哲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令人深刻感悟三十六计的博大精深,不仅开阔视野、丰富谈资,更启迪智慧、增长才干。
  • 碑帖笔记

    碑帖笔记

    偶尔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旧拓的碑帖,其中一种名为《古宝贤堂法书》。读帖之馀,查阅了宝贤堂的相关资料,觉得这是山西文化史上值得玩味的一段故事。宝贤堂创始于晋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为晋恭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传至第四代的晋王,是朱钟铉。朱钟铉有子名朱奇源。朱钟铉见其子喜好书法,便命他搜集古今法书刻帖。正是这位世子朱奇源(死后谥靖王),于弘治九年(1496),择取《淳化阁法帖》等古帖,及当时的名家法书,摹勒数十家,成为一部十二卷巨册的传世法帖,名之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造诣不凡,刻帖极为成功。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积极行动、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升华的一种宝贵品格,也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向自由王……
热门推荐
  • 枪械: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

    枪械: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

    越来越快的射速、越来越远的射程、越来越大的杀伤力,使得枪械的发展近乎完美。《枪械: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详尽地介绍了历史上经典的枪械和目前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的枪械。资料丰富,数据精确,并佐以大量的精美图片,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
  • 白石老人自述

    白石老人自述

    本书为齐白石老人的人生自述。书中其从出生的家庭、成长经历、求学过程、平生阅历、艺术造诣等方面进行自述,文中所自述的文字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表现出白石老人那朴实无华、充满乡土气味和感情深挚的风格。本书讲述了更真实的齐白石,作为权威性的研究资料,使读者更了解其艺术道路的演变过程,同时也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白石老人的艺术生涯。
  • The Yellow Crayon

    The Yellow Cray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命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生命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宇宙茫茫,星空浩瀚。亿万年来,宇宙每天都在人类的面前,炫示着她的神奇与伟大,灿烂与深邃。
  • 穿越民国那几年

    穿越民国那几年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陆青恬醒了。然后她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平行时空的民国。然后的然后,她发现自己救了匹有毒的“狼”。“你关我?”“不,我是在养你。”“我们结婚吧。”“你这算是求婚吗?”“不,我只是来通知你一下。”
  • 温暖的石头

    温暖的石头

    《染布》、《难忘那双大头鞋》、《倒小肠》、《乡戏》、《偷粪》、《卖豆腐的男孩》、《吃鱼》、《剃头》、《一块旧表》……《温暖的石头》再现作者相裕亭亲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事与物,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尘埃飞舞里的几多喜悦、悲伤、欢乐、情恋,历经作者精心打磨,跃然纸上,读来温馨、雅趣,回味无穷。回忆,真是很奇妙!久留心底的往事,可以在回忆里让其情景再现。消逝的童年、远去的故乡,甚至是自己至亲至爱的故人,都能在回忆中一一找回。《温暖的石头》再现作者亲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事与物,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尘埃飞舞里的几多喜悦、悲伤、欢乐、情恋,历经作者精心打磨,跃然纸上,读来温馨、雅趣,回味无穷。
  • 好习惯伴你健康一生

    好习惯伴你健康一生

    为了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习惯,改掉不良的习惯,拥有健康的一生,编者精心编写了此书。在这里,无论是科学的研究发现,还是生活中的常识都是围绕着健康这个主题来阐释的。本书集多方面知识于一体,从多个角度入手为健康出谋划策,为健康支招儿。它贴近生活,在实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分几部分阐述了良好的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 我们怎样读书

    我们怎样读书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 萌妻有毒:天价兼职少夫人

    萌妻有毒:天价兼职少夫人

    他花天价雇佣了一个兼职老婆,说好五年之后各走各的路。她重生归来,步步为营,为了复仇,甘愿牺牲自己五年的青春。五年之后,他无赖地笑道:“老婆,你是打算从兼职变成全职呢?还是打算还钱呢?”“……”“对了,如果想要还钱的话,我愿意牺牲一下,接受你卖身还债。”他是商场的帝王,他说他可以给她依靠,可她却不愿再当浑浑噩噩的公主,她要做掌控自己命运的女王。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幸福品味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幸福品味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