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古老,富饶,美丽,神奇!
新华社陕西分社的记者们,常年奔波在这片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莽莽的秦巴山区到辽阔的陕北高原,从八百里秦川到黄河之滨,到处都闪现过他们的身影,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勤奋敬业的精神,采写了数以十万计的稿件,真实记录了3800万陕西人民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经验以及新的探索,使国内外对三秦大地刮目相看。追寻几十年来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回望记者们采写的稿件对陕西工作的影响与推动,讴歌全分社职工为发展新华社事业而拼搏的奉献精神,大有必要。成功使我们信心倍增,挫折使我们变得成熟。以史为鉴,它对今天的人们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对后人是进行教育的好教材。
陕西特别是陕北延安,与新华社有着特别深厚的渊源。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红中社很快就在陕北瓦窑堡(今延安市子长县)恢复文字广播并出版《红色中华》报;1937年1月,红中社在延安更名为新华社。新华社陕西分社的前身,可追溯到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西安事变解决过程中决定成立的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个分社——红中社西安分社。1947年初,在战火硝烟中成立的新华社西北总分社及前线分社,更是新华社陕西分社的直接创建者、领导者和前身。所以,这部陕西分社简史,时间跨度80余年,其中简要回顾了新华社跟随党中央在陕北的13年,介绍了红中社西安分社(后随着总社更名亦改称新华社西安分社)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工作情况,记述了新华社西北总分社及其前线分社的战斗功绩,概括总结了陕西分社自1950年5月成立以来至2016年底的发展历程。80多年来,新华人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奋勇向前。根据新华社及陕西分社的实际情况,本着“见亊、见人、见稿子”的初衷,这部分社简史定名为《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下卷),上卷为《分社简史》(文字30余万字,照片140多幅),下卷为《作品集萃》(选收文字稿200多篇,照片20幅),总规模逾百万字,具有重要的史料、参阅、珍藏价值。我们谨以此书,表达对80年来先后在红中社(新华社)西安分社、新华社西北总分社及其前线分社、新华社陕西分社工作过的同志们的深深敬意。
分社简史的资料收集和起草经历了几个阶段:1987年初,陕西省委组织部编写陕西省组织史时,要求分社提供有关史料,但因分社档案资料很少,赵志祥同志前往总社档案室查询,所摘抄的资料交分社档案室保存,并据此编写了《陕西分社组织史料》,报送省委组织部,总社《新闻业务》杂志1988年予以刊登;1995年,姚宗仪同志就红中社西安分社和新华社陕西分社的历史作了调查,所写1万多字《新华社陕西分社简史》的文章载于《新闻业务》;90年代末,侯嘉荫、姜文瑞同志合作写出了4万多字的分社简史初稿;接着由华年轮、边江同志补充4万多字,后因多种原因搁置。2009年底,分社党组决定由彭少阳同志搜集资料,重启分社简史编撰工作。彭少阳同志经过4年多时间,搜集复印分社历史相关资料达9000余页、历史照片800多幅(令人痛心的是,彭少阳同志2014年12月6日在外地突发疾病不幸逝世)。上述材料均成为分社社史编撰的重要参考资料。2016年1月12日,分社党组研究决定,由边江、王世焕同志承担分社简史编写任务。(后因王世焕同志有其他工作而未参与),分社简史和作品集萃的编撰、修改、定稿任务,在李勇同志主持下,由边江同志负责完成。
分社简史编写和作品集萃选编工作受到了分社领导和许多同志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一些同志主动送来资料,帮助回忆有关情况,提出起草修改意见;曾在分社担负过领导职务的多位老同志专门打来电话、来信或寄来回忆录,介绍了当年在西北总分社和陕西分社的亲身经历。分社简史初稿写成后,广泛征求了分社离退休老同志和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据此修改定稿。总社新闻研究所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研究室万京华等社史专家给予了指导帮助。可以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分社简史和作品集萃,凝结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欠缺,加之编者水平有限,许多稿件和内容难免有遗漏、失误,期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编者
2017年1月
陕西延安在新华社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红中社在这里更名为新华社。“西安事变”发生后成立的红中社西安分社,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个分社。战火硝烟中的新华社西北总分社及其前线分社,为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所有这些,都是新华社陕西分社优良传统的红色基因和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