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8600000002

第2章 一月篇

云自无心水自闲 一生最爱是天然

葛之覃兮[1],施于中谷[2];维叶萋萋[3]。黄鸟于飞[4],集[5]于灌木;其鸣喈喈[6]。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7]。是刈是濩[8],为絺为綌[9];服之无斁[10]。

言告师氏[11],言告言归[12]。薄污我私[13],薄浣我衣[14]。害浣害否[15],归宁父母[16]。

——出自《诗经·周南·葛覃》

注解

[1]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茎可做绳,纤维可织葛布,俗称夏布,其藤蔓亦可制鞋(即葛屦),夏日穿用。覃(tán):本指延长之意,此指蔓生之藤。

[2]施(yì):蔓延。中谷:山谷中。

[3]维:发语助词,无义。萋萋:茂盛貌。

[4]黄鸟:一说黄鹂,一说黄雀。于:作语助,无义。于飞,即飞。

[5]集:栖止。

[6]喈喈(jiē):鸟鸣声。

[7]莫莫:茂盛貌。

[8]刈(yì):斩,割。濩(huò):煮。此指将葛放在水中煮。

[9]絺(chī):细的葛纤维织的布。綌(xì):粗的葛纤维织的布。

[10]斁(yì):厌弃。

[11]言:一说第一人称,一说作语助词。师氏:类似管家奴隶,或指保姆。

[12]归:本指出嫁,亦可指回娘家。

[13]薄:语助词,或曰为少。污(wù):洗去污垢。私:贴身内衣。

[14]浣(huàn):洗。衣:上曰衣,下曰裳。此指外衣,或曰为礼服。

[15]害(hé):通“曷”,盍,何,疑问词。否:不。

[16]归宁:回家陪伴父母,或出嫁以安父母之心。宁,安也,谓问安也。

译文

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黄鹂上下在飞翔,飞落栖息灌木上;鸣叫婉转声清丽。

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割藤蒸煮织麻忙,织细布啊织粗布;做衣穿着不厌弃。

告诉管家心里话,说我心想回娘家。快把内衣洗干净。洗和不洗分清楚,回娘家去看父母。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准备回娘家探望爹娘的诗。

少时读此诗,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觉得字里行间白描寡淡,所描写的女子简素无华,甚是无趣。长大后再读,看到的也不过是一个女子在原野上采葛、制衣浣衣、欣喜归宁的故事,并不新奇。

真正让我对这首诗感兴趣,却是因为读《红楼梦》的缘故。

《红楼梦》第十七回,讲的是元春省亲前贾府的琐碎家事。当时大观园已经建造完成,尚欠匾额未题词,贾政带领门下清客参观,因闻听塾师赞宝玉对对联有才情,便想借此机会试试儿子的学问。

在行至稻香村时,宝玉作对联:

“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我不解其意,特别是里面“浣葛”二字,查了资料,才知道出自《诗经·周南·葛覃》。

宝玉在这里用“浣葛”喻元春省亲,《红楼梦》中,归宁一事浩浩荡荡,元春乘着绣凤版舆,缓缓而来,大观园里,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一派富贵景象,可也乏味得很。会见的礼仪多而繁杂,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皆有规范,贾府上下唯恐失了规矩,各个都小心谨慎,不得自在。

不似《葛覃》。女子想回娘家了,告知家人,洗完衣服,就回了,一举一动都自自然然,无拘无束,读之,一股清气扑面而来,溢素襟,满乾坤。

夏日的原野,无边的绿意覆盖了大地,河水潺潺流淌,一片青青的葛藤,蔓延在幽静的山谷,风轻轻吹起,枝叶伴着黄鸟俏皮的唧啾声,窸窣和鸣。女子采了一早晨的葛叶,有些累了,伸了个懒腰,抬头望天,那灿烂的骄阳,透过枝桠间的缝隙,洒在她红润的脸上,有些刺眼,她忙低下头,眯起了眼睛,却在不经意间瞥见树叶上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正顺着叶脉的细纹滑落。

她从小就在这片天地间生活,一切都那么的熟悉,一望无垠的原野苍翠葱郁,如同她的家一样,温暖的阳光、新鲜的藤叶、潮湿的土地、啼鸣的黄鸟就是她的亲人。只要是在家里,无论是怡然起舞,还是俯身劳作,粗茶淡饭,荆钗布裙,都能让人感到自由而快乐,不是吗?

采回家的葛蔓和枝叶,煮泡后,在月明星稀的夜晚,织布制衣,晨起,喜滋滋地试穿,临水而照,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胜美矣,想起从采葛、刈藤,到濩布、缝衣整个过程,都不曾假他人之手,全由自己辛劳成就,心中泛起的喜悦和自豪便抑制不住,急于与人分享。那不如回娘家吧?于是,告师氏,浣衣服,归宁看爹娘。

先秦时代的女子,是有朴素劳作传统的。她们在出阁之前,“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诗经》中就有大量描述女子劳作的句子,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还有“采采卷耳,不盈顷筐”,等等。在当时,哪怕是君主千金也是要做农活的,要采桑织布,因为礼教对人性压抑的还不多,倒也自由自在,粉黛不施,一派天然。

然而,先秦以后的女子,特别是贵族女子,要守的规矩太多太多了,她们被局促在一个个小小的庭院里,抬头能看到的只剩下了那四角四方的天,妇道、妇容、妇德、妇功像是一重又一重的枷锁,落在了她们柔弱的肩膀上,让她们大多都成了可怜人。

电视剧《甄嬛传》中,华妃因为皇上多给甄嬛一斛螺子黛而大动肝火,我每每看到这个场景,心里就觉得好笑,不过是一个眉粉而已,都需男子赏赐,还要争得面红耳赤、鸡飞狗跳。倘若不小心被男子碰触了一下胳膊,竟要断臂,以示贞烈,女子沦落为男子的附庸和婢妾,柔顺得过了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无数灿若星汉的华章巨制、诗词歌赋,可对女子的描写很多都是扁平而单薄的。

她们要么满怀春闺怨,“朝喜花艳春,暮悲花委尘。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要么泣泪怅然,“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要么寂寞对空山,“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都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要么就是化化妆,聊作消遣,“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像是泛舟采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样清新的诗句并没有很多。

这些诗中的女子,美则美矣,却不如先秦女子那么灵动自然了,多少有点僵僵呆呆的味道。

《葛覃》中的女子宛如原野上一株自由自在生长的出水芙蓉,她的美是舒展的,她是一个完完整整、天然无饰的人,她随风招展,向着太阳,散发着清香,充满了力量,生机勃勃,这是一个女子该有的潇洒姿态。

要知这世界倘若有万千事物,便会有万万千的修饰,更有万万千的婆娑,素净自在很难很难,还好有《诗经》,一首《葛覃》,未被尘侵,她懂我们,哪怕穿了再多的外衣,戴了再多的面具,其实一生最爱的还是天然,还是那无边辽阔的原野和自在生长的藤蔓。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熏笼坐到明

江有汜[1],之子归[2],不我以[3]。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4],之子归,不我与[5]。不我与,其后也处[6]。

江有沱[7],之子归,不我过[8]。不我过,其啸也歌[9]。

——出自《诗经·召南·江有汜》

注解

[1]汜(sì):由主流分出而复汇合的河水。

[2]归:荣归故里。

[3]以:用。“不我以”是倒文,即不用我,不需要我了。

[4]渚(zhǔ):江水分而又合,江心中出现的小洲叫作渚,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水中小洲曰渚,洲旁小水亦称渚。”

[5]不我与:不与我相聚。

[6]处:忧愁。

[7]沱(tuó):江水的支流。

[8]过:到。不我过,不到我这里来。

[9]啸:一说蹙口出声,以抒愤懑之气,一说号哭。啸也歌:边哭边唱。

译文

大江也有水倒流,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肯带我一同去。不肯带我一同去,将来懊悔来不及。

大江也有小的洲,这个人儿回故里,不再相聚便离去。不再相聚便离去,将来忧伤定不已。

大江也会有支流,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见一面就离去。不见一面就离去,将来号哭有何益。

身为女子,我是很不喜欢这种弃妇诗的。

悲哀的是,古代男子妻妾成群,女子柔弱而无辜,很多时候都是“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像《江有汜》这种弃妇诗,不胜枚举。

这是古代文人爱写弃妇诗的原因之一。

古代男子还有一句口头语,“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据说,这句话始于刘备,他在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时说,“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先秦时代,很多女子身似浮萍,命如草芥,地位低下,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江有汜》中这位弃妇内心的痛苦,闻之者悲。

她住在江边,丈夫曾溯江而来,如今又离她远去,要回故乡,却不携她一起前往,是个负心汉、薄情郎。在这三章诗中,她以“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来痛陈丈夫的薄情寡义。先说,丈夫要荣归故里了,不需要她了;再言,不和她相见相聚;最后说,干脆不回她的住处了,避而不见。

诗中的女子,预言丈夫会因为今日的背弃行为,而遭受到惩罚,今日越绝情,日后就越会懊恨不已。她的“其后也悔”“其后也处”“其啸也歌”,一唱三叹,柔中带刚,柔中带怒,一种因爱生恨、又爱又恨的情绪跃然纸上。

事实上,这只是女子的假想之辞,她的丈夫可能时过境迁,再度娶妻纳妾,坐享齐人之福,甚至也可能不会念及她的半分好处,就像是我们总会一厢情愿地认为坏人一定要有坏报一样,实际上,他们可能活得好着呢!

这种毫无根据地想象来想象去,也是我不喜欢弃妇诗的原因之一。如果女子遭遇情感的背叛,当奋发自强,快意人生,倘若再相逢时,也要傲然美丽,让对方懊恨当年的背叛。被负之人的“悔”应该是这种后悔,而不是女子终日临水照花,顾影自怜,什么都不做,徒自忧伤,假想对方会幡然悔悟,回来找寻自己。

当然,我们无法越过时代的局限去要求古代女子自强不息,但是现代女性面对这种情景时,是不是应该有稍许的体面和尊严呢?

古诗中,最被熟知的“弃妇诗”大抵是《长门怨》了。

西汉武帝时,皇后陈阿娇嫉妒卫子夫生子,以巫蛊迫害之。不料东窗事发,惹怒龙颜,被贬谪长门宫。阿娇失宠幽居,不甘心终老于冷宫,想起昔日刘彻曾经多次夸赞司马相如辞赋才华,便请母亲馆陶公主以千金为酬,为其作《长门赋》,诉说悲愁,希望刘彻能够念及往日情分,再度宠爱她。

一曲《长门赋》,将失宠女子的千古愁闷悲思,描写得淋漓尽致。可遗憾的是,即使长门花泣一枝春,争奈君恩别处新,那句“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的誓言,早已经散落在风中,零落成泥,帝王之心再也不起一丝微澜。

当年宠冠后宫的“掌上明珠”,或许在漏夜时分,蜷倚珊瑚枕,流尽千行泪,月皎风冷,不是思君,怕是要恨君了。

长门怨,是陈阿娇之怨,是女子之怨,可又不全是女子之怨。

古往今来,很多失意文人以“弃妇”自况,抒发见弃于“君王”的不满与坎坷,借他人之酒浇自己内心之块垒。这可能是古代文人爱写弃妇诗的第二个原因。

如果仔细翻看古代诗篇,你会发现,单单是以《长门怨》命名的诗,流传下来的大概也有上百首了,更别提在浩若烟海的历史中那些散落如尘埃的诗句了。

“弃妇”何其多哉?

比如,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也曾幽幽写道:

桂殿长愁不记春,

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

独照长门宫里人。

还有,写“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铮铮男儿陆游,也曾作《长门怨》两首。

其一:

寒风号有声,寒日惨无晖。

空房不敢恨,但怀岁暮悲。

早知获谴速,悔不承恩迟。

声当彻九天,泪当达九泉。

死犹复见思,生当长弃捐。

其二:

未央宫中花月夕,歌舞称觞天咫尺。

从来所恃独君王,一日谗兴谁为直?

咫尺之天今万里,空在长安一城里。

春风时送箫韶声,独掩罗巾泪如洗。

泪如洗兮天不知,此生再见应无期。

不如南粤匈奴使,航海梯山有到时!

读这些诗,不难发现,诗人内心的情绪是复杂的。

虽说,世界之大,奥妙无穷,别处也有欢娱,可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舞在昭阳,他们“学而优则仕”之心,从未曾改,总觉“承恩”才乐趣无穷。所以他们在描写弃妇精神空虚、心怀幽怨的同时,也将自己抑郁惆怅的身影和壮志难酬的悲凉,融化在诗中。

君恩消,妇人苦,夫子亦苦。

他们借弃妇为引子,排解内心的烦闷和愁苦,舒展内心,求得解脱,但是他们虽描写弃妇,却又不敢在诗中过于怨怼“君主”,所以很多诗中所呈现出来的情感,不像《江有汜》中那么悲怆和愤慨,而是淡而化之了。

回首悲凉便陈迹 凯风吹尽棘成薪

凯风[1]自南,吹彼棘心[2]。棘心夭夭[3],母氏劬劳[4]。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5]。母氏圣善[6],我无令[7]人。

爰[8]有寒泉?在浚[9]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10]黄鸟[11],载[12]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出自《诗经·邶风·凯风》

注解

[1]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礼疏》引李巡曰:“南风长养,万物喜乐,故曰凯风。”

[2]棘:落叶灌木,即酸枣。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心:指纤小尖刺。用来自喻。

[3]夭夭:树木嫩壮貌。

[4]劬(qú):辛苦。劬劳:操劳。

[5]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

[6]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7]令:善。

[8]爰(yuán):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

[9]浚:卫国地名。

[10]睍睆(xiàn huǎn):犹“间关”,清和婉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

[11]黄鸟:黄雀。朱熹《诗集传》:“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哉。”

[12]载:传载,载送。

译文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

小小黄雀婉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凯风寒泉之思,写的是子女感念亲恩,每一次读到这首颂母诗,总会心有戚戚焉,有一种酸涩的情绪萦绕心头。

然而,同样是爱,子女对于母亲的关爱,较之于母亲对子女的爱,实在是浅薄得很,没有那么深沉,也没有那么无私。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母爱犹如阳春三月和煦的暖风,吹拂广袤的大地,河冰因此而融化,河水因此而潺潺,花儿因此而开,树木因此而发芽,整个世界葱翠蓊郁,就连那山脚下一株不起眼的酸枣树也能开出黄色的小花,在春风中摇曳,一寸一寸地生长,报答三春晖。

“妈妈”是每个孩子呱呱坠地后最先会说的两个字,孩子是女人一辈子最不能割舍的牵挂。“为母则刚”,孩子是她们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只要你过得好,妈妈吃再多的苦,都值得”,这句简单的话我们听过太多次,可每一次听到,都会眼角噙泪,青衫湿,无言对。

古往今来,我们听过太多故事、看过太多文章写母恩,比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读这首《凯风》,看到诗中那句“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让我想起“画荻教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是欧阳修,他是宋朝大文学家、政治家,他的《醉翁亭记》,文思浩渺,山光水色,诗情画意,每每读到那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整个人顿觉俗尘尽洗,日丽月朗,神清气爽。

然而,《宋史·欧阳修传》记载:“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他虽生于官宦家庭,可四岁那年,父亲去世,只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窘迫,眼看到了他上学的年纪,可家里的日子捉襟见肘,连纸笔都买不起,其母郑氏,痛心不已,一日看到自家茅屋前的池塘边荻草茂密,突发奇想,用荻草在地上写字,不是和毛笔一样吗?

于是,郑氏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请不起先生教书,就自己当老师,在地上一笔一画地教儿子写字,反复练习,风吹沙卷,日复一日,欧阳修天资聪颖,很快爱上了诗书,最终考取了功名,成为文坛大家。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倘若没有当年的“画荻教子”,何来蜚声文坛、千古留名的一代文豪呢?对于郑氏来说,儿子的成绩也可以宽慰其当年的辛劳了。

不像诗中那位儿子所述,“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母亲一生辛苦操劳,自己却没有成材,虽然母亲生养了七个孩子,却不能让母亲省心享福,心中愧疚不已。

诗中这几句,大抵是很多普通人的心酸吧。

穆旦在《冥想》一诗中写道:“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是的,我们很多人在生活的泥潭中挣扎拼搏一生,却一事无成,成了沧海一粟中最不起眼的尘埃,别提什么衣锦还乡了,有些时候,甚至当父母有事、家中有难时,都无法伸以援手,捶胸顿足,只恨自己无用。

或许,午夜梦回时,望着那一卷西窗月,是可以谅解自己的。毕竟拼搏过,毕竟奋斗过,但当看到母亲背影佝偻的那一刹那,内心还是悔恨的,“母氏圣善,我无令人”,亲恩难报啊!

清代,黄景仁作过一首诗《别老母》,我每次读时,总会眼眶湿湿的: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因为要去河梁谋生,不得不离开老母亲。风雪夜里离乡,掀开帷帐,看见年迈的母亲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白发苍苍,泪流满面,孤苦伶仃,不由得感叹,“此时有子不如无”,养儿子又有什么用,倒不如没有啊。

这和《凯风》中那句“有子七人,莫慰母心”所描述的情感是一样的,就算是有儿子七人,却还是让老母亲辛苦操劳,不能安慰母亲的心,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里,饱含了子女对母亲的亏欠。

谁不想承欢膝下?可人生中有太多的为难,家国之间有太多的遗憾和抱歉,很多的委屈都给了父母去默默承担。特别是在父母身体不好的时候,我们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父母跟前,可是还有责任、岗位等诸多牵绊,不能尽孝于床前,心中的那份深深的自责,对每一个远离故土、异乡奋斗的人来说,都不陌生。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辜负你的人就是你的母亲,听到最多的宽慰也大多来自母亲。每一个母亲都恨不得把她能有的全部给了孩子,想把全世界的好东西都给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回报,她总会思忖良久,思前想后,怕对孩子不好。

就像是陶侃母亲湛氏的“退鲊责儿”。

提起陶侃,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位东晋名将,可他曾孙的大名却妇孺皆知,那就是写“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陶侃被封长沙郡公,官至大司马,在平定王敦、苏峻的两次叛乱中,战功赫赫,是东晋朝廷的中枢、江东的一流人物。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是有一位默默付出的女人,对于陶侃来说,这个女人就是他的母亲湛氏。

《世说新语》记载了“陶侃留客”的故事。他的好友范逵很有名望,被推荐为孝廉,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外出,途经新淦,冰雪封道,天寒地冻,且天色已晚,便到陶侃家借宿,可是陶侃家贫,室如悬磬,无米下炊,实在是没有办法招待客人。陶侃和范逵面面相觑,甚是尴尬。湛氏沏茶倒水,招待客人落座,悄声对陶侃说:“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湛氏口袋中无银两,便趁着客人闲坐寒暄之际,将自己一头乌黑的青丝剪下,编成假发卖给邻人,卖得数斛米和酒菜。可冰天雪地里,做饭的柴火、喂马的草料无处寻觅,她思来想去,便“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茬以为马草”,将茅屋的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临行时,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了百里地,还不肯回,范逵等人感动不已,回京后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对陶侃大加赞赏,一时间,陶侃的美名远播。

后来,陶侃经人引荐,在浔阳做县吏的时候,监管渔业,想到母亲还在乡下过着清贫的生活,心里很不安,万分惦念。有一次,他的一名部下出差公干,沿途会经过他的老家,他便让其带了一坛子咸鱼干给母亲,让她也尝尝浔阳特产,以表孝心。

湛氏很高兴。然而,当她读完儿子来信,便询问这坛咸鱼是否为公家的,得知详情后,她心情很沉重,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封”字,贴在坛口,对来人说公家的东西不能收,虽然只是一坛并不贵重的咸鱼,并请来人交还陶侃。

她还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湛氏“退鲊责儿”的故事,教育和影响了陶侃的一生,也值得今人学习。

《凯风》是《诗经》中少有的描写母子之情的名篇,它为后世描写母子之情开了先河,感人至深。真愿每一个读此诗的人,都能常怀凯风寒泉之思,感念母恩,记得百善孝为先,行孝不能等,常回家看看。

同类推荐
  • 日新居吟草

    日新居吟草

    《日新居吟草》收录作者王宏昌先生自2006年以来创作的240多首诗词,作品风格清丽、朴厚,题材广泛,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
  • 情定法意瑞

    情定法意瑞

    本书是一部电影文学作品集,收入作者近年创作发表的文学剧本4篇。内容包括《情定法意瑞》、《寻找世界密码》、《节振国》、《青山绿水进小区》。4篇文学剧本故事生动,可读性强,对广大文学爱好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内容简介: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热门推荐
  • 魔法火枪手

    魔法火枪手

    善于隐蔽在背后充当猎人的他,在三大公会打劫贡品后,得到超级牛掰的装备却也招来了无尽的麻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且看他如何将众多势力玩弄于鼓掌之间,成为雄卧一方的霸主。
  • 你是我藏在云朵里的浪漫

    你是我藏在云朵里的浪漫

    他们由相识到相爱,万千星辰她只爱他在他的回校巡演上他说:“一一,我爱你,嫁给我吧”他们经历许许多多,在他的生命里她是他的唯一.
  • 蜜爱天价娇妻

    蜜爱天价娇妻

    谈妙然,落魄千金,失忆,寄居他人篱下。为了重振外公基业,不得不遭受“三条腿的怪兽”们横加嘲讽羞辱。怪兽一:银行巨子霍子铭,典型的风流无情花花公子。“就算你脱光了跳上他的床,你也贷不到半毛钱!”“谈妙然,你给我看好了,今天我霍子铭碰过的女人,谁敢给她贷款!”怪兽二:酒店王子顾西爵,深藏不漏别扭闷骚的腹黑狼。“谈小姐,我们这里是正经的高级餐厅,不是酒吧那种随便搭讪调凯子的地方。希望谈小姐能稍稍自重……”“……霍二公子为人风流,但并不下流,也是风评较好的豪门公子。年龄又与你相仿,更无妻室,若是交往得当,要谋得一份巨额贷款,应该……”好歹她谈妙然也是深得真传的赌神外孙女,岂容这些卑鄙无耻的“三腿怪”欺负?!“这次是想断手指,还是直接断了命根子!”有点悬……“妈妈!你就是我的妈妈。”蹦出一团污漆抹黑的小肉球,死认她做母亲。可她即未结婚更无男友,哪来四岁大的女儿?!谁曾想……一场暗藏锋机的豪华宴会,一个胡乱认爸妈的超萌小宝贝,一夜意乱情迷的颠鸳倒凤之后,三腿怪们齐齐转了性儿……“谈妙然,嫁给我!”花花公子的银行巨头,深藏不漏的酒店王子,同时向她求婚!她的世界翻天覆地,从落破的豪门千金,一跃成为最抢手的天价新娘。一个是青梅竹马,一个是孩子他爸。她该选谁,更值价?【婚前――绝对要腹黑】“谈妙然,我再问你一次,你嫁不嫁?”“我不……我,能不能给我几天考虑一下?”男人气得牙痒得很想咬人,“几天?”“一周……七天。”她觉得,不能厚此薄彼,应该公平对待。“不行,三天。”多一天,都会要他命。“顾西爵,你能不能……”“七天也行,但这七天你也别想见小月月一面。”“啊,你怎么可以这样?”两天不见她都心慌,七天怎么受得了啊!“顶多给你三天半的时间。不答应,拉倒!”“三天半就三天半,但是这段时间,你不能阻止我跟小月月见面。”这算是在求婚嘛,简直就是土霸王抢亲嘛!“可以!早上必须等我来接,再坐别人的车,一根头发也别想见到!”“你……”她气绝!“无商不奸!妙妙,这是你逼我的。”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未婚生子,别后重逢,先婚后爱的温馨浪漫甜蜜喜剧的婚宠文文!一切以一家四口滴幸福生活为主线,其他神马滴人物都是打酱油滴炮灰。
  • The Land of Little Rain

    The Land of Little R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上我你输定了

    爱上我你输定了

    “你休想逃,这辈子你只能呆在我身边,任何人碰了你,他的下场就只有一个---死!如果你不想连累别人,以后就给我规矩点。”她放纵自己去感受着他的阳刚气息,如果要让易云轩陷入,那她势必也要跟着他一起沉沦,因为他太聪明了,他知道她的每一点心思,她总感觉,易云轩比她本人还要了解她。她就这样让人惊心动魄的站在崖边上,对着易云轩凄然一笑,“你爱我,我知道,但是,你也应该知道,我不能爱你。所以,我的爱,只能永别了......”说完,她留了个绝美的笑容和绝美的背影给他,神情绝然的跳入深渊中。留下他一个人,绝望得如同野兽般的在那里狂吼着......五年以后。她带着儿子下山,却惊闻他已登基,而且身边有了肖似她的宠妃,不行,她得去夺回他的所有权,他都没有问过她,怎么可能爱上别人???费尽心机以一个宫女的身份进去,却被他伤得体无完肤的出宫,一不做,二不休,让他知道了她的真面目后,她带着儿子一走了之!当他知道,原来他以为无关紧要的小宫女,竟然是他至爱所妆扮成,错误已经铸成,他该如何去挽回?他想起了她曾经说过的话:易云轩,你要我跪她一次,以后,你就是在我面前跪十次,也休想我会原谅你。。。【本书已入五折特价书库,看完全文只需二块八毛。】*【推荐懒懒的其它文】:《独宠娇颜》《情惑妖郎》《神仙总裁也贪欢》《鹰王的悍妃》(五折)《重生-豪门佳人》(五折)《爱上我,你输定了!》(五折)《绝色逍遥》(1女N男)《凤御九龙》(1女N男)《女王御狼》(1女N男)《咱家后宫缺俊男》(1女N男)《重生一豪门酷女》(1女N男)重磅推出【重生豪门】系列新文:第三部《重生一豪门妖女》:
  • 妖颜祸君之卿家九娘不好惹

    妖颜祸君之卿家九娘不好惹

    他是天纵风流的晋王,大历朝少女争相追逐的对象。她是机敏睿智的庶女,卿府姐妹们随时想要将她置于死地。彼时,她还懵懂,不谙世事。只当随手行个方便,救他一命。彼时,他还一心想要问鼎九五。只因她一个回眸,立誓娶她为妻。此刻,这一句,于她不过是句玩笑,于他却是山盟海誓。——————成墨云揽过那盈盈一握的小腰,嗔道,“九儿,瘦了硌手。”“燕瘦环肥四处有,九州万里我卿九娘是独一份儿!”此时她傲娇如我,一转身,细想,莫不是真瘦了?几日胡吃海塞再见夫主,他捧着她的脸,“这是一坨包子下凡来?”“啪。”墙角乖乖跪好。说好的相夫教子呢?说好的举案齐眉呢?说好的相敬如宾呢?某女横眉冷对,“都说是说好的,又没说要做!”
  • 诺言已老,遇见恰好

    诺言已老,遇见恰好

    一边说着比战争还难搞的是爱情,气得你咬牙切齿;一边又执着地把初恋写成了永远,又让你满心欢喜。这就是军人的爱情,波澜不惊,细水流长。
  • 光之法阵

    光之法阵

    能不能成为魔法师主要由魔力和精神力决定,特别是元素魔法在魔法大陆的流行,让更多的人可以成为魔法师。可是还有很多人无法成为魔法师,无法聚集魔力和精神力不足是这些人无法使用的最大原因。菲斯魔法体质中等偏下,可以凝聚魔力,但是因为精神力缘故,释放的魔法具有发散的限制,大大限制了菲斯的潜力。这是魔法师三部曲的第三部。第一部《血色法师》主要写菲斯如果利用魔法阵改变自己的弱势,变成一个普通的魔法师。第二部《我的法师》,主要写菲斯如何利用魔法阵改变大陆无法修炼魔法的弊端,一步步变成了魔法阵大师。第三部《光之法阵》,主要魔法大陆因为各种势力的争夺,已经到了危机关头,菲斯能不能整合所有力量,力挽狂澜。
  • 至尊龙戒

    至尊龙戒

    身为高中生的主角叶天明,因为一次意外获得“神圣法器”神龙戒。神龙戒能够全面提升主角的力量、敏捷、智慧,并且提供神奇“内力”。叶天明由一名普通的学生一晃成为了实力强横的修真人士,介入大千世界众多修真的无数纷争。异能者、修真、血族、狼人、圣骑士等各方大能纷纷登场。佛、道、释、景、魔各教高人逐一亮相。炼血、炼气、炼罡、悟灵、参玄、天一,六大修真境界,成就无上玉神。十级异能、异能师、大尊者、大圣者,十三阶异能者纵横世间,参悟宇宙玄妙。群魔乱舞,仙佛漫天,试看主角如何弑魔屠龙,成就不灭神话!
  • 祁太太有妖法

    祁太太有妖法

    她本是来自千年之前,世家大小姐,却被他强行留在现代!“饭我喂你,去哪我抱你!你——只负责在我身边,貌美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