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0100000003

第3章 序

初心难忘

2016年10月18日,星期二。

沂蒙的秋雨合着雷声绵绵而至,驱走了夏的炎热,带来丝丝的凉意,秋雨来得正是时候,“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淋漓,心中也充满秋的惬意。听着淅沥的秋雨不停地敲打,“啪嗒—啪嗒—”,仿佛一首奏鸣曲的演奏,时而缓慢,时而快速,时而强劲有力,时而轻松柔和,甜美流畅……

此刻,手机铃声响起,打断了我正游走的思绪。

来电话的是张玉军老兄,他简单明了地对我说,“一涵,有人想找你写一本书,让我给引荐一下。你看好吗?”

“好的!我在办公室,您让他直接过来。”

半个小时后,玉军老兄带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士来到我办公室。

寒暄之后,我便得知此人朱孔作是玉军老兄的亲戚。

我一边泡茶,一边与朱孔作攀谈起来,“是您个人想出书吗?”

“不是我个人。我想请你为我们村的老支书写一本书,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我有些愕然地问:“哪个村?”

“东朱团村,属于河东区相公街道办事处。”

这个村子的名字我很陌生,但对于相公庄那个两千年流传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印象颇为深刻。

“老支书是个很有故事的人!”朱孔作如数家珍地为我讲述着:

1959年冬天,老支书担任东朱团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和村民积极响应,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与号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战天斗地,抢抓机遇,整地划地、修路、推行稻改、创新小麦苫播技术、种红麻、栽桑养蚕、筑水塔、通自来水、挖大井、建排房、整村容村貌,发展多种经营,增加群众收入……从而使昔日人心散、日子穷、房屋破、街道烂、人见人摇头的东朱团村,一举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明星村,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动人之歌……

听朱孔作这么一聊,我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到临沂视察时,亲切接见的两位基层党支部书记,一位是平邑县九间棚村的刘嘉坤,另一位是沂南县后峪子村的梁兆利。老支书的故事与他们如出一辙,他们都是中国村庄灵魂式的人物。在支书生涯中,他们把整个村当成了一个家,自己就是当家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片土地和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

沂蒙山有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党支部书记,他们是我们党在基层的杰出代表,是农村老百姓的脊梁骨;他们全心全意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忠实地践行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他们身上彰显着伟大的沂蒙精神……老支书这个人物的确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对当今社会有着现实意义和影响。

早在几年前,朱孔作就与东朱团村在外工作以及村中有代表性的老人商量,想写写这段历史,可苦于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文字写作水平,这件事一直被搁浅。

朱孔作是继老支书的大儿子朱孔清之后,较早跳出农门,吃上国库粮的中专生。在老支书眼里,朱孔作从小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调皮捣蛋的臭小子。

有一次,朱孔作因为好奇贪玩,一边追逐正在行驶的拖拉机,一边伸着两手攀爬,这样十分危险。刚好,这一幕被路过的老支书发现了,他有些生气,毫不犹豫地用他的大手冲着朱孔作的小屁股打了一巴掌,让他长长记性。这一巴掌的确很管用,很有威力,从那以后朱孔作再也不敢攀爬拖拉机了。如今,想起这一巴掌,朱孔作记忆犹新,他常跟老支书开玩笑道:“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不自在。”

想当年,十几岁的朱孔作每天除了上学,放学后还要下地干农活。一次,他实在累极了,将铁耙一扔,咬牙切齿地发誓,“我一定要好好读书,走出这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地。”果不其然,1984年,朱孔作以高出分数线40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济南一所警校。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当了一名人民警察,现在临沂监狱工作。

直到2016年,朱孔作又多次与朱孔军、朱崇俊等人聊起东朱团村的历史,回忆起过去发生的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于是,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用文字还原历史。

朱孔作说:“历史是一个村庄的根,记忆是一个村庄的形,不能让老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到我们这辈儿断了。趁着现在一些老人还健在,要赶紧行动,回顾历史,抢救资料,收集整理,用文字、图片或者口述的方式还原真实的人物事件。再过几年,若是一些老人都去世了,采访起来就有很大的难度。记录历史,回忆过去,就是让我们不忘初心,让子孙后代传承老一辈的精神,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这时,朱崇俊接过话茬,感慨道:“东朱团村里有我们的诚、善、和、美的初心,有我们无法割舍的牵挂,有我们梦想的起点,更有我们共同的根脉,应该好好写一写,留住我们的乡愁。”

朱孔作是个办事干脆利索的人,他把写书这件事提上了日程。

很快,他通过玉军老兄联系上了我,希望我来帮他们实现这个心愿,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当然,不忘初心,传播正能量也是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

当天中午,在朱孔作的引荐下,我见到了本书的主人翁老支书朱崇敏。

今年82岁高龄的老支书朱崇敏精神矍铄,身板硬朗。

在他慈祥宽厚的脸上,流露着谦和质朴的笑容。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仿佛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老支书走起路来虽然没了年轻时的风风火火,可依然让人感觉矫健沉稳。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能发现这位老人的与众不同。他说话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并且双手会随着语速的变化而上下摆动,极具感染力,使人依旧可以感受到这位风云人物的强烈气场和人格魅力。

席间,大家推杯换盏,畅所欲言。

老支书回忆起当年那些老搭档:朱崇来、朱时太、朱崇本、诸葛效兰、朱崇光、朱崇卫、朱孔胜、朱崇健……他很是伤感地说:“当年的老搭档老伙计都走光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老支书的言语之中充满着无限的怀念和落寞。

也许,我接下这个艰巨任务的决心就来自那一刻。

这些年,我提着笔杆子进城,以文字书写着世界大同,城市安好,却有意无意疏远了乡村,疏远了那方沉寂的土地,淡忘了那些曾经朝夕与共的乡邻。当激情的文字肆无忌惮地为城市挥洒,乡村的落寞正成为一个时代的悲凉……

接下这个任务,写一本书告慰曾经与老支书朝夕与共的父老乡亲,告慰东朱团村人,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安慰和对自己家乡遗憾的弥补。还好,现在的东朱团村还没有“被上楼”,村庄的田园还郁郁葱葱,不少房子还保留着原貌。更重要的是,东朱团村的老人还能讲述,我们听他们讲如烟的往事,听他们回忆村庄的点点滴滴,听他们感叹这个不愁吃穿的时代,听他们唠叨村庄的种种幸与不幸……

《沂蒙老支书》历时十个月,全书十六万字,采写内容的时空跨越八十余载。我从老支书出生开始写,一直写到今天。

我不想把老支书写成“高大全”的人物,而只想还原一个真实的老支书,个性的老支书,人性的老支书……

《沂蒙老支书》体裁上采用了报告文学的写作形式。

报告文学不同于纯文学。纯文学是虚构的,可以天马行空,可以发挥的空间多。而报告文学既要保持真实性,又要有可读性,真是“带着镣铐跳舞”。

报告文学是一种历史叙事、历史书写。这种经历时间积淀之后严肃认真的文学书写,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担当精神、使命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体现了报告文学作家的人文关怀、人性关照和人间情怀。

话说回来,我写《沂蒙老支书》时,确实遇到了瓶颈和难度,毕竟我是80后的年轻人,对当时老支书所经历的历史背景、政治运动、人物事件等等知之甚少,但经过反复采访,仔细核实以及查阅有关历史资料,最终通过种种努力,克服了许多困难。

我说的难度有三层,而且层层递进。

第一,报告文学创作很难。报告文学既不同于新闻,新闻较为简单,短平快;也不像小说,小说可以虚构,情节安排也不必对号入座。

报告文学的艰难既体现在采访上,要像采写新闻一样做到三勤:腿勤、手勤、口勤,又要在采访后进行深度加工,高度提炼,揭示问题。这些都是非常烦、累、苦的事。

第二,写眼前事物的报告文学更难。老支书其人其事,就是眼前的事物,写起来肯定是难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活生生地摆在眼前,你写得像不像,好不好,老百姓一看便知,要使老百姓接受你笔下这个典型,作家也必须有过硬的本领。

第三,写平凡先进典型人物的报告文学难上加难。老支书是个先进人物,先进典型,但他是平凡中的先进,寓先进于平凡之中。正因为平凡,村里也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他也并没有遇到或处理过波澜壮阔的场面,他是默默无闻地干,从小事点滴做起,要写得生动是很难的。所以,我说写平凡先进典型人物的报告文学难上加难。

好在,有诸位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指导,让诚惶诚恐的我鼓起勇气挑战这一艰巨任务。

报告文学是最具有人间烟火气味的平民艺术,是最接地气、最有人气和最冒热气的行动文学;报告文学作家总是要奔走在大地之上,穿行于人民之中。因此,我满怀着与东朱团村人感同身受的深情,一次又一次地走进老百姓中间,用热情、关切和爱护的目光,去搜寻、去发现诸多没有被人发现的东西,去揭示、去反映许多没有被人明了的事物。

东朱团村的青年企业家朱孔彪给我开玩笑说:“你这属于第二代知识青年下乡,为我们东朱团村送来了精神食粮。”

这一年来,我去东朱团村大概有四五十趟,偶尔也会在村子里小住。

关于老支书的笔记和采访录音内容,与其他村民的采访内容与我的观察都大致相符。

在东朱团村的每一天,我都能听到村民谈论老支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几十年如一日,一心为民的新鲜事儿,并真切地感受到了村民与老支书之间那种浓浓的鱼水深情以及与生俱来的血脉亲情。

作为和老支书朝夕相处的东朱团村人,他们最有发言权。

我经常采用“拉家常”的方式让被采访的村民进入角色。这些东朱团村人把我当亲人,掏心窝儿的话都告诉了我。其间,我时时被老支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故事和精神所感动;被东朱团村人那种不忘初心的真情实意所感动。

在这一年的交往中,我从老支书身上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充满正能量的气场,这气场这品质是如此震撼人,感动人,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以至于那些曾经存在过的让人伤感的虚光幻影,都被这气场击得粉碎,不值一提。我想,不仅仅是我,很多在东朱团村生活过,对东朱团村有所了解或者读过这本书的人,大概都有类似的感受。

这一年,我不仅对老支书,更对东朱团村滋生了一种敬畏。

东朱团村有永不过时的内涵,是一本耐读的大书;老支书的精神永不褪色,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老支书以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并实现了东朱团村人的光荣梦想,为我们构思、谱写出了一部部杰出的、令人值得记忆、怀念和珍藏的精品之作。

这些杰作,涂画在大自然中,刻写在沂蒙山的广袤农村大地上。

我认真仔细地将东朱团村人叙述给我的有关老支书的故事,一桩桩、一件件、一遍遍反复查证落实,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朴实无华的事实告诉读者,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真正的党的基层干部是什么样的干部,以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来鼓舞今天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所有读者朋友们。

这就是我要写《沂蒙老支书》这部作品的真正初衷。

是为序。

本书作者

2017年7月1日

同类推荐
  • 风雨夜归人

    风雨夜归人

    忠臣义士,和帝王一样,最后都会陷入孤独。为了江山,许伯彦和李显都必须学会忍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
  • 吕氏外戚

    吕氏外戚

    秦旭“不小心”“非礼”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的父亲叫吕布!!于是秦旭悲催了!各种摧残各种恨啊!既然逃不出这魔掌!为了自己的小命!为了身后的一大家子!那就玩命的搀和吧!于是……刘大耳朵、人妻曹和孙绿眼,你们要倒霉了……
  • 逐鹿之召唤猛将

    逐鹿之召唤猛将

    风殇雪胤(已换马甲)新书《执剑诸天》已上传,希望各位兄弟们能够支持一二,风殇多谢了。三尺青锋断轮回,一双铁拳震神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漫漫诸天路,执剑话长生!《执剑诸天》书友群:815059449VIP群:680117987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 三国重生马孟起

    三国重生马孟起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
热门推荐
  • 闪婚试爱,家有天价影后

    闪婚试爱,家有天价影后

    森腾集团的太子爷,突然和她闪婚了?婚后还对她各种宠?痴心三年,她曾为了一个男人,从第一童星放弃了演艺生涯,从名门千金沦落到私奔女,到头来,却只得了一个惨遭劈腿、被骗公司股权的下场。陷入人生低谷期,放手渣男后,温晓转身便嫁了个顶级老公。从此生活、事业迎来大逆袭:重回娱乐圈,她登上国际舞台光芒万丈吊打白莲花;重登商界,她步步为棋夺回失去的公司碾踩渣男。然而,这生活实在是……“累……老公……”“才登了几步山,累什么累?”慕总大人表示。“可是,每天已经锻炼得够多了。老公……”
  • 公开的力量

    公开的力量

    这是一篇有关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和民主进程的作品,表面琐碎,却包含了对农村政策的深入理解,显示了非同寻常的操作性,对于推进农村政务公开、培养民主意识和发展基层民主有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如今我们都痛恨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但假若山西运城市农廉网的阳光能推广并照射到全国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腐败该何处藏身呢?位于山西省南端的运城市,山川秀美,土地肥沃,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现在是山西省重要粮棉果生产基地,成为驰名天下的农业大市。同时,有一顶“桂冠”如影相随,挥之不去,这顶“桂冠”就是山西省的“信访大市”。多年来,运城市整体信访量、尤其是涉农信访量居高不下。
  • 农门长姐会种田

    农门长姐会种田

    魂穿到小叫化身上,只想混个温饱,却不小心救了个病娇男……“男人,莫挡道。”“你很坏。”男人看着被猫儿抓了的腿部幽怨控诉。女人坏笑更浓,“其实,人家可以更坏的,比如……”她伸手,做了一个抓龙手……病娇吓的挺胸视死如归样,“为解救天下男儿,我还是任你坏到底罢!”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表面彪悍,实则撩了不敢负责的穿越女,与表面虚弱,内里腹黑的本土男的馨爱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景绿叶(长篇小说)

    景绿叶(长篇小说)

    《景绿叶》是作家李义倾十年之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2008年度宁夏唯一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的,且被列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排名第三)。对于这部长篇小说,《文艺报》曾这样评价:“李义的《景绿叶》是一部西北乡村教育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意在通过对一个乡的教育全方位的叙述,以点带面地对当前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现状作一次直接、深入、冷静的展现。以蕴含深刻哲思的一系列教育故事和典型的教育案例为经,以基层教育人的教学经历和情感、生活为纬,结构出一幕基层教育的鲜活戏剧,从而反映近30年来农村基层教育革新、前进的步伐,书写坚守基层的教育人丰富而平凡的人生路和心灵史。
  • 都市全能奶爸

    都市全能奶爸

    一代仙尊渡劫失败,魂穿异世,却没想到凭空多出来一个粉雕玉琢的萌娃女儿,关键是萌娃女儿还有个貌若天仙的妈妈!于是乎,仙尊摇身一变,化身护娃奶爸和宠妻狂魔。奶爸会法术,谁也挡不住,所以,这注定是一个盖世强者纵横都市,横行无忌,装逼打脸的劲爆爽文!
  •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做好多专业人员的合作。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来说,为了保证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建成投产后的食品的卫生安全,除了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步骤外,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做好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工作。因此,本书以“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为中心,内容包括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程序的相关知识,食品工厂建设前期的项目决策及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食品工厂公用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对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和卫生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食品工厂建成后的经济技术分析等。
  • 奇陆传说

    奇陆传说

    小药商本想赚点小钱儿、出个小名儿,没想到成就了一个传说。------逆天的主角?不存在的。论武功久居人后。智障的反派?不可能的。使诡计层出不穷。女主角投怀送抱?对不起,没帅到那个程度。送经验前赴后继?很抱歉,没强到那个地步。无需穿越,书中人生在奇陆;不用系统,小人物成就传说。
  • 旧时青人

    旧时青人

    幼年暗许芳心。不知是对还是错?心中的那个男人爱的到底是谁,这到底是一场真挚的爱情,还是一场权利的斗争?人心难测。纯洁的爱情之花的绽放,不知会得到怎样的结局……
  • 13次时空穿梭之旅

    13次时空穿梭之旅

    本书囊括了世界范围内久负盛名的科学家们对宇宙时空的探索和前沿科学发现,由英国首名抵达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蒂姆·皮克作序,从英国皇家科学院拥有近200年历史的圣诞科学讲座中精心挑选出了13场与宇宙时空有关的讲座,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关于这个神秘未知领域的一切,满足读者的想象力。
  • 死灵神士

    死灵神士

    一个异能和魔法对立的世界;一连串的冒险,一次次的奇遇,一个又一个神秘的境地,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屡战屡败,屡战屡败……一次一次的谜底的解开……又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