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0100000007

第7章 推行稻改挖穷根

“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种一亩,收一箩”,老百姓的这些说法,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沂蒙革命老区的真实写照,让老百姓吃饱饭成了最大的难题。

1963年,东朱团大队再次遭遇天涝,老百姓颗粒无收。

一时间发了霉的地瓜干成了救命的宝贝,库存多年喂猪的糠成了社员的主食,为了生存,地里的野菜、树上的叶子都成了救命的盘中餐。

但不是所有的树叶都能吃,有许多树叶不但味道苦,而且有毒,树皮也只有榆树皮能吃,当年老支书一家都是靠着吃榆树叶度过的困难时期。

由于营养极度缺乏,社员出现了“胖”瘦反差极大的怪现象,瘦者骨瘦如柴,两条细腿支着一个大肚子,再往上是长长的脖子挑起一个大脑袋;胖者胖得眼睛只剩下一条缝,其实不是胖,是极度营养不良导致的浮肿,胖胖的脸上,一按一个坑。浑身浮肿走路无力,甚至青年人走路都须带拐杖。正值盛年的老支书每次到管理区开会,散会时他都不敢直接站起来,怕起猛了晕倒。要先闭着眼睛缓一下,再慢慢起身,这都是饥饿惹的祸。

这年秋季的一天,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实在饿急了,领着孙女到田地里捋生穇子吃,这一幕刚好被路过的地委书记薛亭发现了。

他停车后并没有责怪,反而对祖孙问长问短,并即刻通知临沂县、相公公社和东朱团大队的干部到地头开会。

薛亭书记深情地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两三百天都在研究吃饭问题,不是这里缺粮,就是那里断炊。群众忍饥受饿,咱党的干部身上有责任。”

他指着地里叶子带着红锈、七倒八歪的高粱和稀稀疏疏的穇子说:“这些庄稼不高产,种地不能按老黄历,要改革,我们要把所有涝洼地种上水稻,让咱们临沂真正变成江南鱼米之乡。”

薛亭书记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人既感到新奇,又感到振奋。

老支书也异常高兴,脸上绽放着少有的光彩,胸中涌动着一股股热浪。

种稻、吃大米,对于多少代都吃糠咽菜,连大米都没有见过的东朱团人来说不亚于是一个白日梦。

只要能吃饱,对于那时的东朱团人来说就已经很满足了。

临沂地区素无水田,人们形成了“南方栽稻、北方种麦”的观念。

这种观念甚至被农民视为“命定的规律”。尤其是1958年第一阶段稻改的失败,群众对种水稻失去了信心,这使再一次大范围推广水稻种植困难重重。

直到1962年,临沂地区稻改运动才进入重点示范、多点示范的阶段。

水源充沛、土壤适宜的地区开始再次试种水稻。

1963年,临沂县太平公社东张屯大队稻改成功,一年巨变,不但上交国家大量商品粮,还增加了群众口粮,引起了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

当时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以“东张屯一年巨变”的大字标题,头版专题报道了东张屯大队率先实行稻改的先进事迹,成为全国闻名的稻改典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东张屯大队苦尽甘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玉德成了当地的名人,但他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1963年秋,老支书率领村干部、技术员到东张屯大队参观学习。

李玉德不仅热情欢迎,还针对各种疑难问题,耐心解答服务,有求必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全部传授给东朱团大队。

从东张屯大队取经回来后,老支书又匆匆忙忙去找郑旺公社邵家湾大队党支部书记邵泽彩商量,后定下用半斤黄豆、半斤稻子换他们一斤稻子当稻种。这笔买卖不吃亏,很划算,邵泽彩当然爽快地答应了。

东朱团村要种水稻的消息一传开来,反应不一,多数社员欢喜,也有人嫌麻烦,育秧、插秧,太累人;也有人说,大米只能蒸饭、烧稀饭;吃法单一,不如小麦、豆子、玉米吃的花样多;也有人提问,水稻,水稻,缺水怎么办?有的社员便开始冷嘲热讽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这里不是南方,不能种稻,生成的地瓜肚子,别看着人家吃大米眼馋。”

是啊!社员在稻改上顾虑很多,一是不懂技术,不会管理,怕种了水稻收了稗子草;二是稻谷皮厚,做口粮吃亏;三是水源不足,不能增产;四是地不平怕费工;五是稻田种后地薄;六是怕黄牛不下水;七是栽秧劳动力不足;八是种了水稻没了秸秆烧火做饭;九是田埂沟渠多占地;十是工具不足,一套水田农具要四、五十元。

有的社员前怕狼后怕虎,怕地漏水、怕吃大米不当饭、怕稻莠和虫子、怕天气冷长不好、怕妇女吃了大米叉奶及得盲肠炎等等。

社员对水稻种植的重重顾虑体现了稻改的风险性。

稻改不同于一般政治运动的是,它的风险性直接关系到社员的利益。种植水稻可能带来增产,同时也要耽误其他的农业生产,一旦大量减产,社员将会面临饥饿的困境。而饥饿恰恰是与社员切身相关又最不能承受的事情。冒险稻改,在付出超额劳动的同时可能带来减产,而维持现状,至少能够勉强度日。因此,不少社员不愿意加入这场博弈。可社员是稻改的主体力量,社员的参与度是稻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老支书一头代表着村庄,是老百姓的主心骨;一头又是党在农村的代言人,他在对党、对国家保持忠诚的同时,又不得不顾及村庄的利益。

老支书左右为难,心情沉重,但他没有消沉,没有怨天尤人,虽说是话少了,但脑子里翻江倒海,心里想:“咱们眼前重要的是多打粮食,吃饱饭才是。”

当时,有的小队队长也有不同意稻改的。第一生产队队长朱崇勤就是个例子。还有,老支书的四叔朱时聚,是支部委员,也到处吹风,“咱村可上千口人命啊,一下子种那么多的稻子,收了还好,要是不收叫大家喝西北风?我还是少种点,收成好了明年再多种。”

老支书有一股子韧性,泥里滚来水里爬多年,熟知梨耕耙拉,讲起农业生产头头是道。除了会上讲解外,他进户宣传,见了大爷婶子也说上几句,讲种稻的好处,讲改变吃食习惯:“大米饭,浇肉汤,喷喷香,比吃面食省工省时。”老支书的宣讲,让社员了解到:全国商品粮中,稻米约占50%,全世界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粮食。

不管社员对稻改有多少意见和阻力,在老支书不厌其烦地反复动员下,还带有一丝强制性的要求下,绝大多数的社员还是选择服从集体的意见。

面对这种情况,老支书坚定地说:“稻改是上级的要求,有科学的依据并且已有成功的经验。万事开头难。大家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和顾虑是正常的。如果我们就此作罢,正中了阶级敌人的奸计。广大贫下中农必须坚信科学和成功的经验,克服稻改的困难和不利条件,下决心把改变咱们生活大计的这一步迈出去!”

当时,种稻没有水,老支书指挥在地里打井,靠河沟的地方修水渠。

虽说当时穷,没有吃的,但大多数社员们说干就干,勒紧腰带分别在田间和靠河沟的地方挖起井修起渠来。老支书和社员们一起出工收工,一直在田间边干边指挥。

特别是一些青年团员和基干民兵黑白加班连轴转,特别卖力。

老支书带领广大社员挖沟引水、翻整土地、打稻埂,社员们用锨镢苦战一个冬春,修好了一方方稻田。稻田有了,水解决了,水车也安上了。

临沂地区派来了技术员,领着全大队的青年妇女和基干民兵在河滩的沙窝里练插秧,并多次在大田里举办插秧比赛,有十多名妇女青年被评为插秧状元,每人每天插秧都超过了一亩,最快的达到了一亩半。育稻秧、拔稻秧、散稻秧及稻田里趟稻秧的比赛也随着季节开展起来,后来还添加了排放水、施肥等水稻技术管理的评比项目。一连串的生产技能比赛,使东朱团大队种好水稻的技术、经验逐步积累起来。

在推广水稻中,老支书与社员们一起劳动,用辛勤汗水浇灌出技术标准规范、管理水平高的农田;他努力钻研学习水稻种植技术,给全村人做出示范,从选种、育苗、管理等各个方面,严格操作。在老支书的带领下,实行了选种、育苗、技术、管理、销售五统一管理,全村水稻获得了大丰收,群众高兴地说:“是崇敏带领我们走上了发展水稻的致富路。”

社员们看着脱了壳的稻谷,白白的,圆圆的,十分喜人。挨过饿的人,看着那冒着热气,闻着那香喷喷的白米饭,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一天吃饭时,老支书家做了米饭,老伴给婆婆、老支书以及孩子们各盛了满满一大碗。以往盛稀饭,太满了会溢出来,现在她拿着勺子培了又培,堆成一个个尖尖的“小山”。老支书目不转睛地看着孩子们大口大口的扒拉着,如风卷残云,不顾烫嘴,也不顾母亲劝说:“慢点吃!”一会儿,那只大碗空了,还冒着热气呢。

看着看着,老支书鼻子有些酸楚,暗暗下决心,以后要多种水稻。

1964年,东朱团大队一千多亩涝洼地水稻一举获得成功,亩产高达700多斤,比旱田作物亩产提高了三四倍,社员们笑逐颜开,尝到了种稻的甜头。

消息传出后,其他兄弟大队都来取经,纷纷表示明年一定改种水稻。

说起东朱团大队的稻改来,还流传这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1965年夏季,也就是东朱团大队率先实行稻改获得丰收的第二年。

村中的一位妇女带着一袋大米走娘家。闺女来了,当娘的自然很高兴,急忙拿地瓜干做中午饭。闺女说:“娘,我有带的大米,今中午咱做米饭吃。”

她娘说:“闺女呀,咱这里祖辈子没种过水稻,你哪里来的大米?”

“娘,您老人家别急,等中午爹来家吃饭时,我详细对您说。”不多会米饭做好了,刚把香喷喷的米饭端到桌子上,正巧父亲从外边来了。

吃饭时,闺女对父亲说:“爹,您现在是咱大队的大队长。我看您思想太守旧,跟不上发展的形势。你看东朱团大队去年种水稻一年翻了身,家家都吃上雪白的大米,有多好?今天我拿的大米就是水稻良种‘黄壳早’加工而成,您快尝尝,可好吃啦。”

父亲忙说:“好吃不假,就怕不好种。俺听说,去年东朱团大队把种的玉米及大豆苗都铲掉,放上水,撒上稻种,我认为不会成功。”

闺女说:“你要不相信,吃过饭我和你一同去东朱团大队看看水稻种植现场,你就会相信的。”吃过午饭,这爷俩骑车来到东朱团大队,一看可热闹啦。

男女老少齐上阵,少说也够七八百人,都忙着种水稻。

父亲看后,还是半信半疑,总觉得这样种不保险。

这时,闺女说:“爹你怎么还前怕狼后怕虎的,现在上级号召保证没错。要不这样吧,我提个建议:现在生产队先拿出五亩麦茬地搞示范,我当技术员。你要是再不放心,咱爷俩打赌,要是减产我包了,要是增产你个人拿出两百元钱来。”

见闺女话说到这个份上了,父亲说:“行,一言为定!”

“那好,一言为定。”闺女道。

第二天一早,父亲安排了二十多名劳力来到东湖,耕耙、打埂、整地、放水、施肥,最后下种。水稻返青之后,闺女按照东朱团大队种水稻的经验,对照《水稻管理技术》材料喷药治虫,科学管理。

秋后,水稻大丰收。亩产达到800多斤,超过旱田的三倍多。这时,当父亲的在事实面前无言回答,只好认输。第二年,该大队及周边的几个大队,一跃成为相公公社的稻改村庄。

这样,没过几年全相公公社几十个大队都先后推行了稻改……

同类推荐
  • 大明武夫

    大明武夫

    赵进平凡一生,没想到在明末有了新的开始他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凭手中矛,平万里河山,这就是大明武夫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 前秦猛士

    前秦猛士

    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时人相称已如此,而今几人能记得!
  • 东唐我说了算

    东唐我说了算

    东土之上,繁荣大国名唤大唐。偶然回到东唐,竟然醒来就被祭天,大难不死得元灵,从此开启了开挂的人生。皇帝要和我结拜?我考虑考虑吧!什么竟然让我娶公主?我才不要娶公主呢!东唐我罩着,谁敢不服?我有特种兵,有飞机分分钟炸了你。蛮族之人也敢跟我叫嚣?让你尝尝炮弹子弹的味道!!让你知道什么叫血色浪漫!!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动了我的人就让你痛不欲生。别跟我扯什么梦回东唐,就要听话上朝。这地方我说的算,让我上朝,我看是你不想当皇帝了吧!
  • 武则天大全集(共6册)

    武则天大全集(共6册)

    《武则天大全集(共6册)》,完整6部曲套装。从三岁到八十二岁,面面俱到,丝丝入扣!唯一一部从武则天三岁写到八十二岁完整一生的长篇传记史诗。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武则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权斗漩涡,为活命从宫女杀到了皇后的宝座;后51年,她掀起腥风血雨,用女皇的龙袍确保了自己的安全。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
热门推荐
  • 六界史歌

    六界史歌

    少年天生,浴血成长。何谓仙,何谓神,何谓魔?仙路漫漫,且让我们随着少年的成长,一同见证这六界史歌!PS:欢迎加入书友群613156203
  • 升职就这几下

    升职就这几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任何一个上班族都想升职,每个有事业心的人都会不满足于现状,想着让自己怎样出人头地、做个最优秀的人,做个能够不断得到晋升的人。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莫不如此。循规蹈矩是不能造就升职机会的。不要奢望机会会自动找上门来,天上会掉馅饼,你也不要以为随随便便就得到上司的赏识并获得升迁,务必靠自己不断努力去寻找,去创造机会。俗话说“事在人为。”本书为那些想升职但不得其要的朋友指出了几招,只要将本书仔细研读,对照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潜心练习,如此这般,三两年过后,必成大器。
  • 解释世界秩序的工具:数学

    解释世界秩序的工具:数学

    数学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其发展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因此,它也和我们生活中的人文景观、天文气象、自然之谜等知识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在现代生活和生产中,数学的应用和发展异常广泛且迅速。本书从数学的发展、数字的神秘、数学符号、几何图形等方面入手,用生动形象的话语让青少年去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不仅能让青少年从中学到更多和数学有关的课外知识,也让青少年明白学习数学、热爱数学的好处,因为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无处不在。通过本书,你将知道数学是一种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鞋是风筝脚是线

    鞋是风筝脚是线

    看得懂的诗歌,飞的远的想象,明明白白的句子,星月的味道!
  • 珞珈谪仙记

    珞珈谪仙记

    这里是仙侠世界中的“珞珈界”。工学部主教变成通天高楼;网球场变成龙腾云海;鲲鹏广场云抟九万;樱花大道花开千里;鉴海烟波无极;珞樱大帝在珞珈山悟道成圣,于樱花城堡建立珞樱帝国……将珞珈山下的世界变成一片神仙浩土,其中人往来修道,斩妖除魔,生死轮回……歌曰:“天地泰,日月长。珞珈界,图自强。南北东西,樱花无量。乾坤上下,万道争光。黄鹄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息焉游焉,亿兆莫疆。再举兮,知天地之圆方。藏焉修焉,同于阴阳。念茫茫宙合,悠悠文物。鸡鸣风雨,日就月将。游心太玄兮,踏浪溟沧。明明德兮,履道皇皇。大道兮无亲,珞珈兮永昌。”
  • 宠后之路

    宠后之路

    上辈子傅容是肃王小妾,专房独宠,可惜肃王短命,她也在另觅新欢时重生了。傅容乐坏了,重生好啊,这回定要挑最好的男人嫁掉。谁料肃王突然缠了上来,动手动脚就算了,还想娶她当王妃?傅容真心不想嫁,她不怕他高冷得可以冻伤人,可她不想当寡妇啊。
  • 佛说力士移山经

    佛说力士移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藏獒法则:强者的生存之道

    藏獒法则:强者的生存之道

    本书为读者展示了藏獒的独特品格和强者有的特性,与许多自然界中的强者相比,藏獒的性格中还有几分信义,忠诚的元素。本书这些独特的视角是其他挖掘藏獒的同类书籍中所没有的,使之区别于宣扬赤裸裸的丛林法则的图书。
  • 京武断

    京武断

    破而后立,天弦体内的京被祛出,聂武宗你可持京入世。师傅,京武乃我宗镇派之宝,你没有了京如何保护自己。待你归来之时,京可指引你找到我。
  • 极品公主:暴君,求放过!

    极品公主:暴君,求放过!

    凤观十九年,燕国与闵国的交战前线。燕军中郎将元晚河刚回到大营,尚未褪去铠甲,太子近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