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1400000012

第12章 意义妄想及虚幻妄想(apophenia and pareidolia)

这个世界的确存在巧合,一定要接受这个事实。天上的白云有时看上去的确像是一群奔腾的骏马;钟表有时会没有任何原因就停止走动。一定要遏制住想从世间万事万物中寻找意义的冲动。

意义妄想者总是想要从毫无关联的现象中寻找联系与意义。“意义妄想”一词最初用于精神病学领域,指精神病患者在随机体验中能够发现异乎寻常的意义。该词汇的使用范围后来得以扩大,泛指人类想要在偶然、巧合或者客观数据中寻找意义这种自然倾向。具体例子包括某人从噪音中寻找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某人认为打开的安全别针两端像是指向下午两点钟的时针与分针,正是这个人的儿子自杀身亡的时间。

虚幻妄想是将含糊不清的信息当作清晰明确的事实,并在此刺激下产生幻觉或错觉。例如,有人从烤焦的墨西哥玉米饼上辨认出耶稣的面孔、有人从肉桂面包卷的皱褶中看出了特蕾莎修女的样子、有人从浴室浴帘的皂垢上看到了列宁。

意义妄想与虚幻妄想有可能会同时出现。如果有人从山羊的胎记中辨认出一个阿拉伯语单词,于是认为自己收到了真主阿拉发来的信息;有人从树皮的纹路中辨认出圣母玛利亚的样子,于是相信这是神对他的指引。这些都是意义妄想和虚幻妄想同时存在的典型案例。从星光中看出一艘外星人飞船的形状,这是典型的虚幻妄想;如果你相信飞船是外星人派来接你去外星球当特使的,这就属于意义妄想的范畴了。建筑物着火冒烟,如果你在浓烟中看到了魔鬼撒旦的影子,这属于虚幻妄想;如果你还认为这是撒旦发信息告诉世人他还活着,这就是意义妄想了。

正常情况下,意义妄想能够解释基于感觉和知觉的妄想症心理,如大部分UFO目击事件以及倒放录音能听到邪恶信息等。虚幻妄想则可以解释摇滚巨星猫王、大脚野人以及尼斯湖水怪等目击事件。这两个名词合起来可以解释为数众多的宗教神迹目击事件,以及为什么会有人从火星西多尼亚区的照片上看到人脸或建筑。

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神经科专家彼得·布鲁格(Peter Brugger)认为,“从貌似毫无关联的物体或观点中看出某种相关性,正是这样一种倾向将精神疾病与创造力紧密联系在一起……意义妄想与创造力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照他这么说来,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的人一定也是最厉害的心理分析学家和心理治疗师,能够使用罗夏墨迹测验这一著名的投射型人格测试方法,能够从每一个情感问题中发现不堪回首的童年往事。

米尔伯恩·克里斯托弗(Milbourne Christopher)在《媒介、神秘主义及神秘学》一书中也有一个典型案例:圣公会主教詹姆斯·派克(James A.Pike)在儿子自杀身亡后不久便开始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各种意义深远的信息,其中包括停摆的钟表、安全别针打开的角度、地板上两张明信片的夹角等,他相信所有这一切均指向他儿子吞枪自杀的时间。

在“从困扰重重的大脑到鬼魂出没的科学:以认知神经学角度探究超自然和伪科学观点”这篇文章中,布鲁格详细分析了瑞典著名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的《神秘日记》,列举剧作家在精神崩溃期间的一些虚幻妄想和意义妄想实例:

他在一块岩石上看到“象征女巫的两个标志性物品:山羊角和扫帚”,不禁疑惑“是怎样的魔鬼将它们……放在那里,在这样一个早晨放在我的必经之路”。接着他又看到一幢建筑,于是联想到但丁《神曲》里的地狱篇。

他从散落在地面的枝条中看到了希腊字母,认为这是一个男人姓名的缩写,恍然大悟地认定这就是那个一直在迫害他的人。他在箱底看到几根棍子,非常肯定它们组成了一个五角星的形状。

他把核桃放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祈祷的一双小手,这让他“心生恐惧”。

他那布满皱褶的枕头看上去“就像是米开朗基罗创作出来的大理石头像”。斯特林堡自己认为:“这些现象不能用偶然事件来解释;因为同一个枕头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形状,有时是可怕的怪物,有时是哥特式建筑上的怪兽,有时是恶龙,还有一天晚上……魔鬼亲自现身问候我……”

布鲁格认为,一个人大脑分泌的多巴胺越多,就会越倾向于从虚幻中寻找意义和模式,也就越倾向于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在统计学领域,意义妄想被称为“一类错误”,指接受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即“存伪”。很多不寻常的体验和现象极有可能均源于意义妄想和虚幻妄想,其中包括看到鬼魂和闹鬼现象、超自然电子异象、圣经密码、各种占卜、诺查丹玛斯预言、远隔透视等一系列超自然体验和超自然现象。

通灵、星象、掌纹、塔罗牌、灵媒等技术统称“冷读术”,指事先没有经过任何准备即可当场说出前来算命者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意义妄想在这些领域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问卦者能够从“冷读者”随意抛出的词语和表达中自行找到意义;即使有些词语过于随机,看似毫无意义,问卦者也会绞尽脑汁努力从中寻找适用于个人的信息与内容。

众所周知,意义妄想和虚幻妄想与人类寻找规律、寻找意义的本能有关,均植根于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不可否认,发现规律这一非同寻常的能力是人类优于其他物种的优势之一。实际上,正是人类所特有的这个能力过于超乎寻常,导致我们经常发现根本不存在的规律,而且还能从规律中发现意义,从巧合中推断出因果关系。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Christopher Chabris)和丹尼尔·西蒙斯(Daniel Simons)在2010年出版的《隐形的大猩猩:直觉欺骗我们的其他方式》中指出:“我们认识了解世界的时候总是带有强烈的倾向性,拒绝接受随意性和巧合性,一定要从中寻找意义、寻找因果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自己对这种倾向通常毫无察觉。”他们还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人类大脑的某些活动具有高度自动化这一特点:

……只要看到与人的面孔大体相似的影像,人类大脑的视觉区就会被激活,能在五分之一秒内将人脸与周围的桌椅、汽车等物品加以区分。如果给大脑稍微多一点点时间,它就能将比较像人脸的物品,如泊车计价器或三脚插座等,与桌椅之类不像人脸的物品区分开来。这是因为看到类似人脸的物体会激活名叫“梭状回”的大脑区域,该区域对人类面孔的反应极为敏感。换言之,你在看到与人类面孔近似物体的一瞬间,大脑就已经将其当作人脸开始进行信息处理了,而对人脸的处理迥异于其他物体所激发的处理程序。

这也就是说,任何一件物体,只要有特定的形状,或者只有一些特定位置的阴影,大脑都有可能会将其当作人的面孔。如果在这个理论中加上少许宗教狂热或政治热忱,就能解释为什么经常有人在墨西哥玉米圆饼上看到“耶稣的面孔”,在烤芝士三明治上看到奥巴马总统或玛丽莲·梦露的样子。

虽然联想思维植根于人类进化史,但我们对形状、线条以及阴影的联想能力其实与当时的欲望、兴趣、希望以及痴迷点密切相关。大多数人都能正确看待幻象这个问题;但有些人却过于执着于自己的感受,将幻象变成了妄想。不过借助一些明辨思维的基本知识,大部分通情达理的人都能认识到,不论是看上去像印度象头神的土豆、还是隐约能辨认出特蕾莎修女形象的肉桂面包卷、或者是烤焦部分很像耶稣的玉米圆饼,所有这些都只不过是巧合,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有人从镜子里、地板反光中或者天上的云朵里见到了圣母玛利亚,与其相信一个两千年前辞世的人选择用这些方式再次现身人间,还是相信源于想象力过于丰富更为合理。

鉴于大多数人都是科学盲,所以我们总是会从纯属巧合的事件中寻找意义。如果你将自己一辈子经历过的事情全都罗列出来,然后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寻找有意义的联系,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发现某些巧合的背后藏着不同寻常的深意。问题是,赋予这些偶然事件深刻意义的人是我们自己。地球上居住着几十亿人,这意味着有意义的巧合是个天文数字,难怪每天都有那么多人报告自己经历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巧合。换言之,只要样本的数量足够大,几乎任何一种可能出现的怪异巧合都会成为现实。这就是专家所说的“巨数法则”。不过也有些人相信所有无意义的巧合都是有意义的,并用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生造出来的一个词将其命名为“同步性”。

同类推荐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 原本大学微言(下)

    原本大学微言(下)

    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内容包括《大学》的价值,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内圣(明)之学,“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内外兼修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教训,王朝更替与儒学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与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会古今,取精用宏,妙语连珠。《大学》原文仅千余字,而此“微言”约有四十万字,讲解之详尽、涵盖有关学养之广阔不言而喻。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孟子旁通

    孟子旁通

    全书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讲在前面”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以人物和重大事件为纲,作为切入点予以介绍;第二、三部分则是以《孟子》梁惠王篇为核心,详解文字,对文字所反映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进行贯通式专题性地分析与讲解,使得全书内容不拘泥于《孟子》原文,使读者获得大量通识性的知识,体现了南先生独特的历史观与哲学观。
  • 标准论概论

    标准论概论

    本书是阐述作者上世纪80年代草创的标准论的。书中指出,标准不可或缺,标准在人们的思维中几乎处处都存在的衡量上起着决定作用;说到了作者已解决了人们一直未解决好的标准是什么问题,从而给出了标准的定义;阐明了可与力学三大定律相比拟的标准论的三个定律:“标准由人确定定律”、“标准决定定律”和“权威统一标准定律”;说到了标准论定律的具体应用;还说到了标准论的方法论方面的事。
热门推荐
  • 化身二次元萌妹

    化身二次元萌妹

    一觉醒来,叶岱飞惊愕的发现自己的灵魂居然在睡梦中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各方面都比地球发达无数倍的异世界。最重要的是……他,变成了她,一个叫做“叶黛菲”的女孩。在这里,人类并非一支独大,他们与另一个可怕的物种争夺着星球的控制权;另外,人类中的天之骄子会在十七岁那年得到天赐能力,觉醒各种各样威力可怕的异能!而叶岱飞发觉自己这具身体的原主人便是这些天之骄子的其中一员,而她那原本无比鸡肋的变身天赐,也随着自己的灵魂附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只存在于动漫中的虚构女角色,竟是一个个的出现在了自己的变身卡片上……
  • 穿越极品官商

    穿越极品官商

    一个熟悉各种赌具的退伍特种兵,穿越后把现代各种娱乐和赌博的花样带到了明朝,如:六合彩、轮盘、赛马、既开型彩票、麻将、扑克、跑胡子、高尔夫......本文将商人的精明、官方的潜规则展露得淋漓尽致,不可错过哦。
  •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快穿之大佬是戏精

    快穿之大佬是戏精

    《Boss一言不合就撩我怎么办? 》 【甜宠1V1】Boss,强扭的瓜不甜。 Boss邪魅一笑,瓜不甜……可是你很甜。 系统:这碗狗糖我先干为敬! 沐七本是一个爱写文的渣作者,后来……她成了魔王大人的脑婆……你问她怎么做到的,被撩到的。可是…… 高冷男神你为什么笑的这么邪魅,禁欲男神你为什么总想睡我,我把你当弟弟你却想睡我! 魔王大人你的人设崩了。 最后,沐七忍无可忍,乱身做主人。某男邪魅一笑,媳妇,求撩。可最后沐七…… 沐七加入快穿系统只为找一个人,后来他都会遇到boss。可很久只后他才明白,她爱上的都只有一个人 愿看这本书的人都会找到自己所爱,一生一世一双人。第一个位面有些坑,不喜勿喷
  • 幻想塑造的异世界生活

    幻想塑造的异世界生活

    贯穿主线的是与魔族的战斗,就是勇者去打魔王,然后打更高等级的魔神。(故意这样写介绍的,其实还能看啦。)前期是情况好点的盾勇画风,中后期稍稍带点萌王的感觉,能力是幻想塑造。
  • 凤棺谜咒

    凤棺谜咒

    本书是从全国著名通俗文学作家叶雪松先生已发表的悬疑故事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20篇故事,有万字左右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既有怪案奇破,有江湖豪情,也有当代传奇,悬疑惊悚,多角度,多侧面,映射出了人生百态,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食大餐。
  • 静默的旋律:学术史与文化研究

    静默的旋律:学术史与文化研究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20世纪俄苏文学理论框架下的高尔基巴赫金进行了理论梳理,更加清晰的突出苏俄文学的世纪理路;第二部分是“文化研究”,采取补充、接续的立场阐述了中国“文化研究”与欧陆学术传统的关系。
  • 俗世地仙

    俗世地仙

    温胖子向来有一说一,为人处事自诩最讲道理!而且,他也有能力,让任何不讲道理的人老老实实坐下来和他讲道理——当然,很少有人能讲得过他。本故事书友交流qq群:481202110
  • 白夜

    白夜

    《白夜》讲叙了一个以幻想度日的人和一个自幼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与房客私订终身的姑娘纳斯金卡四个夜晚心与心的交流。对爱的追求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由陌路成为知己甚至情人,但又是对爱的承诺和关照使他们又各归其位,前者仍活在幻想之中,后者则与心爱之人步入结婚殿堂。
  • 惟一的儿子

    惟一的儿子

    “啊!天哪!”我打开房门,眼前的情景令我禁不住惊叫起来。我揉揉眼睛再看,房间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了。看见窗外正提箱子的丈夫,我尖叫道:“汤姆,汤姆,我们被抢劫了!什么都没了。”汤姆一进门,手里的箱子就扑通一声落到地上。他跑过来抱住我,惊愕得目瞪口呆。“怎——怎——”他张着嘴半天道不出一句话来。他转身冲上楼。我听见他咚咚的脚步声,房门打开又关上声,还有他粗粗的喘气声。 “给警察打电话!”他大喊道。我在手提包里摸索着手机。简直难以置信,连我们厨房墙壁上的电话都拿走了,二楼我们儿子所有房间也是皮毛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