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八月十四日发第九号信,至十七日按刭家信第七、第八二号,欣悉一切。
左光八为吾乡巨盗,椎除其根株,扣其巢六,则我境长享其利,匀是莫大期叻。第湖南会匪所在勾结,往往牵一发而全身瞽动。现在刮军程公特至湖南,即是奉青查办此事。盖恐粤西匪徒穷窜,一入湖南境内,则楚之会匪因而窃发也。五光八一起,想尚外巨伙入会者流。然我境办之,亦不可过激而生变。现闻其请正绅保举,改行为良,且可捉赋匀鼓,欺匀一好机会。万一不然,亦须相机图之,不可用力太猛,易发难收也。
公仪粮饷一事,果出通邑之愿,则造福无量。至于帮铖垫官之亏空,则我家万不可出力。盖亏空万六千两,须大铖三万余干,每都几须派千串。现在为此说者,不过欺大伸士一时豪乞,为此急公好义之言。将来冬处分派,仍是巧者强者少出而讨好于官之前,批者弱者多出而不免受人之勒。穷乡殷实小户,必有怨声载道者矣。且欺风一开,则下次他官朱】比,既引师令之借铖办公为证,火引券令之民帮垫亏为证,或亦分派民间出钱带他,反觉无辞以谢。若相投为例,采一官帮一官,吾邑匀此无妥息之日矣。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炊事若冬绅有意,吾家不必挫但;若吾家倡仪,则万万不可。且官之补缺替有呆洁,何缺出轮何班补,虽扼藩不能彳肖为变动。澄弟在外多年,岂欺等亦未知耶?朱公若不轮到班,则虽帮垫亏空,通邑挽留,而格于成例,亦不可行。若巳轮到班,则虽不垫亏空,亦自不能不补此缺。间有特为变通者,督抚专折奏请,亦不敢大连成例。李弟朱书,若垓朱公之实授与否,全札予亏空之芎岜垫与否,恐亦不居然也。曾仪斋若系革职,则不夏苜岜穿补予;若系大计休致,则尚可穿。
季弟有志于道义身,心之学,余阅其书,不胜欣喜。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吾第诚有志于此,须熟读《小学》及《五种遗观》二苇。此外冬书能读固佳,不读亦初无所损。可以为天地之完人,可以为父母之肖子,不必因读书而后有所加于毫未也。匪但四六古诗可玖不看,即古丈为吾弟所愿学者,而不看亦自无妨。但守《小学》、《遗观》二书,行一句算一句,行十句算十句,贤于记诵词章之学万万矣。
季弟叉言愿界孝道,惟亲命是听。灶尤足补我之缺憾。我在京十余卑。定省有阙,色笑逸建,寸心之疚,无别或释。若诸弟在家椎婉愉孝幕,祝无形,听无声,则余能秀忠,弟椎界孝,岂羞一门之祥瑞哉?愿诗弟坚持欺志,日日勿忘,则兄之衷垓稍释。幸甚幸甚;不十一,余候续奥。兄因藩手草。
咸丰元年八月十九日
【译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第九号家信在八月十四日发出,十七日接到第七、第八两号家信,很高兴能知道家中的所有情况。
在我们乡里,左光八是最大的盗匪,若能彻底把他铲除,扫平他的巢穴,那和平安定的日子离家乡的百姓就不远了,这自然是莫大的阴功一件。不过湖南各地的会匪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所以一旦触及一处,后果不堪设想。如今总督程公奉圣旨查办此事特地赶来湖南。之所以如此重视,估计是害怕广西西部的匪徒途穷末路之时,抱头乱窜,万一窜入湖南境内,则湖南地区的会匪一定会伺机而动,暗中起哄闹事。我想左光八这一股还不是大团伙,不过我们家乡去惩办他,不可以太过激了,免得狗急跳墙。听说他们请了体面的绅士出面保举,去恶从善,而且可以为朝廷效力捉贼自救,这是一个极好的时机,万一不行,也要把握机会采取措施,不可用力太猛,发动攻剿容易,收拾残局便难了。
值得多加商榷的是公议粮饷一事。若这完全是出于全县乡绅的愿望,则会对朝廷有利,为百姓造福。至于出钱出力垫支官府的亏空,则不可盲目出力。官府的亏空大约有一万六千两银子,需垫付大钱三万余串,差不多每家都要分派千串。提出此项建议的,都是几个大绅士逞一时豪气,才会说出这种急功好义、不务现实的话。若将来真的到各家轮番分派,一定会有投机取巧的富人家伺机弄诈,不肯出钱,仅在官府面前讨好;相反那些老实的弱势者不仅要多出钱财,还要受奸诈者趁机勒索。如此一来,穷乡僻壤的小户人家,一定会怨声漫天飞。等坏的是风气一旦形成,下任官员上任会引用这个借钱办公为例证,而且会援引朱县令在任之时百姓出钱垫付官府亏空为前例,也分派民间出钱帮他,那时就没有话可以拒绝他。如果来一个官员,要帮一个官员,这样下去,我们的家乡从此将不得安宁了。
为公家办事,要思虑成熟之后才可以。此事如各位绅士都有心,我家不必拦阻;如由我家倡议,这是行不得的。况且历届官位的补缺,都有固定的规定,哪个官位缺空,轮到哪个班次的人去替补,这些事情即使是抚台也不能擅作主张。在外多年的澄弟,难道还不懂这个道理吗?朱公如果没有轮到班,就算是帮他垫付了亏空,全县的人挽留,但因这种惯例的限制,也行不通,如果已经轮到班,那就算是不垫付亏空,也自然不能不补这个缺,间或有特别变通办理的,要督抚专门写奏折请示,恐怕也不尽对。曾仪斋如果是革职,那不能再穿补子,如果是因为吏部三年一次的考绩中改休的,还可以穿。
我看到季弟的信,知道他有志于道义身心的学问,心中很是欣慰。只要有志,人人都可成为圣贤,读书的多少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我弟如果有志于此,还需要熟读《小学》和《五种遗规》两书。此外能读其他书固然好,不读也没有什么损害。可以做天地间的完人,可以做父母的孝子,不必因为读书而增加一丝一毫。不但四六文和古诗可以不看,就是古文这种我弟所愿学的,不看也无大碍。只要谨守《小学》、《遗规》两书,实行一句,算一句;实行十句,算十句,比诵词章强万倍。
季弟愿意尽孝道,唯亲命是听,这大大弥补了我的缺憾。在京城十多年,侍奉堂上大人有缺憾,都不能在父母身边逗笑取悦娱亲,心中十分惭愧,没有一天可以放下这桩心病,如果弟弟们在家,能够委婉愉悦孝顺堂上大人,一点一滴,默默地实行,那么,我能尽忠,弟弟能尽孝,这不就是我家的祥瑞之气象吗?唯愿弟弟们能坚守这个志向,日日谨记于心,那么为兄我的内疚就可以稍稍得以减轻,幸甚幸甚。其他就不一一再续,以后再说吧。
成丰元年八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