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400000006

第6章 一花一世界(4)

我没有回信,但眼泪还是流了下来。这两天感冒,头疼得彻夜难眠,身上发烧,一点点精神也没有,但工作却有一大堆,高考报名,月考分析,备课上课,我强打着精神洗脸化妆,我不想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疲惫憔悴的病容。课堂上,一个半小时,我仍坚持站着讲课,仍满脸激情,仍面带笑容。下课后躺在办公室的桌子上浑身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然而今晚三个小时的自习,也许是吃药的缘故吧,我实在支撑不住,学生的卷子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迷迷糊糊。我强撑着站起来,在走廊里走走——

但这一切还是让细心的海燕看到了,我暗暗庆幸她只以为我太累,没有多想什么。我只希望在孩子们心中他们的蔚老师永远是健康、阳光、积极向上,永远是面带笑容的。

看到我发呆的样子。姐姐说:“别这样逞强,还是身体要紧!”

我知道姐姐心疼我,但她不太懂我,她也不懂我为何面对学生的一个短信就感动得流泪。她不懂我把自己比作一块冰的说法。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块冰,一块晶莹剔透的冰,我只能生活在爱的海洋了,这里的一点点温暖就能把我融化,一点点阳光就能让我发出七彩的光芒。我要让自己涓涓的溪流滋润这块浮躁的土地,我要把自己七彩的光芒种在这块土地里,让树木郁郁葱葱,让花朵姹紫嫣红。

我真的只愿做一块冰。一块晶莹剔透的冰,一块给点温暖就融化,给点阳光就发出七彩光芒的冰。

)第二十三节 做真正站立的人

课间休息时,同事说起放假后最想去的地方。我当然首推广州的黄花岗,其次才是西藏。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那些不肯下跪的人物,那些在风雨如磐的年代,仍敢拼命的硬汉子,让我心怀敬意。

今天是阴天,这两天心里也总有些烦扰事,好想静静。我再次读这篇文章,这是我仰慕的一群精英,他们不肯留那屈辱的辫子,不肯下跪。然而他们牺牲了没有多少年,就有人怀疑他们生命的意义,意思是死的不值得。只不过赶跑了一个皇帝,只能剪去人们头上的辫子——我觉得这就像高尔基的《伊则吉尔老婆子》中丹柯的故事,当丹柯撕开胸膛掏出心来,擎着那燃烧的心带领人们走出绝境,耗尽了最后的能量而倒下时,走出苦难的人们只顾着欢庆,不但没有把他当做英雄,还悄悄地踩灭了那还在燃烧的一点生命之火。

一直以来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竟不如对太平天国高,包括鲁迅小说《药》的主旨都是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让中国人成了没娘的孩子,这是最大的败笔。这种种历史观也正能看出一个人的识见的。但是我相信,如果让洪、杨去闹成功,中国将陷入更黑暗的时期。人头落地事小,中国人从此将被挖去膝盖骨。“文革”中的红卫兵,气焰何等的嚣张,打斗厮杀,但是我们不会被他们的疯狂吓住,因为他们全是跪着的。

我们中国人曾何等狂热地膜拜一张标准像,曾何等狂热地想看一眼“芒果”——只因为那时的中国人还不懂得何谓真正的“从此站起来”。人类进化中,从猿到人,站立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从自然人到“独立的人”,必须从思想上站立起来。然而,中国有多少读书人的地位不是做学问做出来的,是跪出来的。辜鸿铭脑袋后挂着一支小辫,北大学生笑话他的不合时宜。辜先生说:“你们不用笑我,我的辫子好剪,只怕你们脑袋里那根辫子不好剪啊!”

我站起来,推开了窗户,天空还是那样的不明朗,但是使劲的呼吸,我嗅到了阳光的味道。学校是培育祖国未来的地方,这里的青年一个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我一定要去看看黄花岗,看看长眠在那里的青年。

)第二十四节 纤丝鸟的神话

诺亚方舟是一个神话,纤丝鸟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够乘上诺亚方舟,来成就自己远游的夙愿。他精心梳理着自己的羽毛,捕捉着一丝丝来自远方的信息,终于机会来了,神告诉他,诺亚方舟就在不远的前方,他在等待着每一位粉丝的光临。

纤丝鸟兴奋之至,他的心快要迸出来了,一晚无眠,纤丝鸟打理着自己的所有积蓄,从里到外。太阳刚爬上窗口,他就洗了个阳光澡,浑身透着馨香的阳光气息,他穿上了职业装,来到了一个港湾。“看到了,看到了,这就是神指给我的心中的神话,好神奇啊!它是如此如此的庞大,船首高高的红旗在迎风飘荡,一个一个船舱,舱口都是用火鸟的图案来装饰的,多漂亮啊!”“那里面不知有多么多么的温馨!”纤丝鸟想。他小心翼翼地飞上了船,眼睛直视前方,虔诚的,纤丝鸟想啊:“我一定要在这里实现我的梦想,飞往神鸟的家乡。”他小心谨慎,谨慎小心,他用自己的翅膀整理着每一个角落,用自己的心祈祷着每一天的黎明。诺亚方舟载着纤丝鸟往前走着,经过长途的跋涉,纤丝鸟终于敢睁开眼睛看浩瀚的四周,吸吸新鲜的海风,也学着吃点反跳起来的白鱼,纤丝鸟壮大起来了,他的眼睛更加的敏锐。

有一天,突然,他看到了前方驶过的快艇,矫健而汽笛长鸣,船首的红旗上飘着“F—LD"”,纤丝鸟开始动摇了,世上难道还有比诺亚方舟更伟大的船只?不,这不是真的,这一定是幻化。诺亚方舟就是一个神话,谁也不可和它相提并论的。

船只继续悠悠前进着,纤丝鸟仍为他的神话而祈祷明天的阳光,为他心中的神话而呵护着每一个角落。“笛——笛”,响亮的诱惑声又响起在海上,纤丝鸟寻找着,啊,一只快艇,娇小的身躯,矫健的向前冲过。在他的身后留下白白的流云——一朵朵的流云让纤丝鸟的心飘起来,他的心怎么也不能安静了。

他相信了这是事实,这不是幻化,他开始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他心中的神话——诺亚方舟。好沉重,好庞大,比起刚刚驶过轻捷的快艇,好缓慢,好古老;比起冲起白浪的快艇,死气沉沉,尾大不掉。纤丝鸟心灰意冷地埋怨诺亚方舟。

纤丝鸟心动了,他想去体验冲浪的快感,他想嗅到久违的阳光的香味,他想让流云上留下他纤丝鸟的声音和色彩。他想——

纤丝鸟这几天无精打采的,他的心理太矛盾了。是离开诺亚方舟,飞上时尚的快艇,成就自己的梦想,还是继续重复昨天,优哉着前进,为诺亚方舟天天虔诚的祈祷他的黎明?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日子就这样无精打采地走着,沉重的诺亚方舟此时显得愈发沉重,愈发没有一点新的气息。悠悠前进的诺亚方舟让纤丝鸟昏沉沉中睡着了。在梦中,神捧起了他的脸说:“亲爱的,你的虔诚感动了上苍,上帝会派火鸟来拯救你心中的神话的,相信他将永远是你心中的神话!”但纤丝鸟还是想问问自己该如何选择时,神不见了!纤丝鸟醒来了。

他想起了一句话:火鸟会来到诺亚方舟的。他会带来火种,点燃生的希望,让阳光重新布满船上的任意角落。他相信神,相信神的话。他相信诺亚方舟会成为东方新的神话。满载希望,乘风破浪的神话!

2008年1月20日

)第二十五节 我爱夏季

火热的夏季,万物在疯长,一切都生机勃勃,世界是一片绿的海洋。我爱夏季,因为他的坦诚。

炎热的夏季,莘莘学子敬之又畏之的两次大考举行,日子因之而充满了拼搏与激情。我爱夏季,因为他的公正。

因为坦诚,大自然永远坚守着四季的更迭,夏季把接力棒传给了秋天的金黄。

因为公正,学子们义无反顾执著爬行,三更灯火,五更蜡烛,浩卷繁帙,夏季把接力棒递给了龙的传人。

2010年5月6日

)第二十六节 有一种伟岸叫尊严

城市是围起来的。

无论有没有城墙,城市都是围起来的,就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一样,额头上贴不贴标签,他都会散发出自身特有的、有别于他人的气息。

一个外来的人在别人的城市变成一个孤独者是不需要理由的,变成一个流浪者同样也不需要理由。

但无论孤独也罢,流浪也罢,都不能遗失桀骜的尊严。

去年,为了心中的梦想,我来到这座城市,踏进了一所中学的大门。在那一天,我没有想过我是不是要在这座城市生活一辈子,但我告诉自己,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应该过得有尊严。

尊严才是我活着的唯一城池。

是的,尊严是一座城池,一座无形的、谁也无法摧毁的城池。这座城池像一道护身的光环,它不需要多么光彩和炫目,不需要多么贵重和厚实,甚至不需要多么的高大、宽阔,它只需从自己的内心散发出来,像水一样滋润着自己的根,和自己的呼吸融为一体,它就会长成一棵风吹不倒、雨摧不垮的树,伟岸而蓬勃。

我喜欢伟岸,我必须活得尊严。

要活得尊严,我必须学会付出。

要懂得付出,我必须学会不知疲倦。

桀骜地站立着,站立成一种精神,站在被围起来的这座城市中。

2009年12月4日

)第二十七节 心灵的假期

学校放假了,但我对于“放假”只能用“似乎”一词表达我的感觉。这个假期中,高一学生面临文科还是理科的抉择?高三学生面临复读还是朝前走的选择?——我今年正好带着高一和高三,陷在这个圈子里的我又如何给自己一个明确意义上的放假?学生的咨询电话一个接着一个,门铃一串接着一串。也许是太爱学生,我没有感觉麻烦,想到自己也许能帮许多孩子少走弯路,甚至帮助他们这一次慎重的选择也许改变的将是他们将来的人生之路。

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代,没有任何人在路口给我指引方向,没有目标,也看不到前方,走到哪里,停在那里。渺茫的人生之路,充满了曲折和荆棘。个中的辛酸和泪水又能与谁人说,又几天几夜能说的完!

此时看着一个个孩子阳光般的脸庞,看着他们仰望时眼神中的崇敬,听着他们说起自己老师时自豪与得意的表情。这就是答案,用艾青的话说就是:为什么我眼里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能为阳光般的脸庞拂来屡屡春风,春风荡漾,万物葱葱,这就是心灵的假期。

2008年7月3日

)第二十八节 雨的世界

雨沥沥淅淅下个不停,望着窗外蒙蒙的雨雾,心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愿去想。

一阵熟悉的铃声把我从雨雾中拉回来,该上课了,我必须马上进入角色。

一刹那间心里的不安静掠过心海,我不知自己想寻找什么?蒙蒙的雨雾给了我空廓而渺远的思维空间,此时我不愿走开这个世界,因为在这片空廓中独自的自我粉碎,独自的自我完善,是一种享受。

在粉碎与完善中自己究竟想寻找什么?我多次自问。

也许是虚荣心吧,面对孩子们在外面世界的快速成长,而我,他们敬仰的人,却永守着这片贫瘠而偏僻的小城,我总有些怯怯而自卑。雨雾掠不去我心中的不宁静,郁郁的恐慌,又郁郁的死一般的沉寂。我该走向哪里?

遥望那棵槐树,它嫩嫩的墨绿叶片,默默的和昨天一样,永不张扬,昨天,今天,也许还有明天。它永远都在默默地吸取大地的乳汁,默默在站立在路边像一位长者见证每一个过路人的生活,投下它的一片绿荫,一缕花香。

铃声又响了,这一次是正式铃,我走进了教室,和往常一样。所不同的是,我没有声情并茂地导入新课,而是讲起了关于一棵槐树的故事——

窗外的雨还在沥沥淅淅地下个不停,它在润泽着这个干燥的世界,拂去了空气中的几许浮躁,还大地一个清澈的世界。

2008年6月16日

)第二十九节 那棵槐树

从家往学校的路上,总要经过一棵很大的槐树,每天,每月,每年。她像一个站台一样,默默地见证着我的来来往往。

每到立夏时分,她都会率先开出满树白花,香味郁郁,从她身边走过,一路有芳香伴随。她甜甜的香味,让我感觉路途的温馨,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把她芳香的爱洒满你经过的路口,因此路途再也不寂寞。她又像一位美丽的天使,扇动着她洁白而美丽的翅膀,头上戴着漂亮的花环,笑得甜蜜蜜,路途因此而更加浪漫而富有诗意。每到黄昏,我从她身边走过,总会贪婪地吮吸,总会抬头凝望她的纯洁,就这样,半个夏天,一切都是如此坦然、自然、安然,日子就在她的浸润中也格外美滋滋的。

她,秋天的满树铃铛,冬天的含蓄、蕴藉,以及春天的嫩芽初露,一切都是如此的有序。周国平说,人都是崇高一瞬间,平庸一辈子。不,我不这样认为,这棵槐树她是有灵魂的,她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崇高的,不论春秋还是冬,他都在为满树白盈盈的一串串小精灵而准备着、策划者。即使萧瑟的寒冬,因为心中有希望她仍让我看到的是一种长者的伟岸。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在我还没准备时,忽然间夏天就来了,那一天朋友给我捎来了一包槐花,我看着这一包香香的花串,心里若有所失,急忙跑出去到那棵槐树下,想寻找点什么——满树绿叶,不见一丝丝的花蕾,我好生奇怪!张开所有的触角,想捕捉到一点点有关她的香味,但没有,我不知为什么?为什么今年她要拒绝开花?让等待她的人满含的希望一下子落空,我不相信这是事实,因为在灵魂最秘密的地方我们曾约定要永远永远,我的青春不老,我的人生充满希望,都是因为我有梦,每年她都会让我的梦默默地实现。我们曾约定长相厮守,我的灵魂中不能离开她。

已是仲夏,每天我还会从她身边走过,我企盼奇迹的发生,冥冥中我总觉得她不会失约的,因为我们曾经约定好的。我在等待着,我相信她会给我一个惊喜!

日子就在等待中滑过,她更加墨绿了,像一位高大的智者,含蓄而睿智。

今年她真的错过了花期,曾经冬天的蕴藉,春天秋天的努力都去了哪里?一直以来我总觉得美丽的满树白花是她生命意义的象征。可今天,她失落吗?抬头仰望,树叶茂密,绿色浓浓,她仍在给路人提供一片绿荫。

也许这就是生活吧,这就是现实吧,你会错过一些本该属于你的美好的风景。但错过就错过了,不必失落,不必怨天尤人,相信错过了一个季节还有另一个季节,错过了一片风景还会有另一片风景。错过了芳香,还有你的绿荫,不要伤感于失去,人生本身就是在失去与得到中徘徊,在失去与得到中前进的。

2008年5月26日

)第三十节 夜深了,今晚无眠

夜深了,今晚无眠。

又是一年,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在盘点中点击着记忆中的滴滴点点。一段段的风起浪涌,一篇篇辉煌的华章,让我振奋而自豪。

也来盘点自己的2008年,苍白中略显灰暗,庸庸碌碌,没有一笔哪怕一画可圈可点。悲哀吗?

冥冥中总想做点什么,博览群书,在讲台上挥洒自如,把自己思想的甘露洒向学生干渴的灵魂。也想写点什么,让生命的皱褶上有一缕缕的属于自己的车辙。然而总是今天还是昨天的重复。我恨过这个城市的冷漠,冷漠得让我无论如何都进不了属于自己的这个角色,每天如同一位过客行色匆匆,匆匆行色中让时光从指缝间流过,只剩下,晚上躺在床上的一具空壳。

夜深了,今晚无眠。

同类推荐
  • 莫言小说研究

    莫言小说研究

    本书分别从莫言的小说世界、莫言的文学观念、莫言小说的叙事视角、莫言小说的身体写作、莫言小说与文学现代性、莫言小说的比较研究和莫言小说的文学史评价这七个方面对莫言的小说展开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 印度放浪

    印度放浪

    日本当代摄影家、随笔家藤原新也的首部随笔集,共收录二十篇文字,主要描写自己在印度旅居时的感受。二十三岁时,他放弃学业。他走遍印度的城市和乡村和市集,经历过沙暴,在恒河边目睹当地人的水葬、火葬,和苦行僧一起攀登雪山,观察普通村民的每日生活。他看到的印度是一个炙热的国度,这里的人们没有过度丰盛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简单粗暴,但大家尚有热情和自由,无论卑微还是高尚,每个灵魂都以自己想要的面貌活着。在这里,生命呈现出本真的东西,美与丑都淋漓尽致,一切追求表现的形式都相形见绌。
  • 照镜解闷

    照镜解闷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莆田文人有强烈的著书立说的欲望,文学创作十分活跃。杂文作为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莆田这块沃土上,同样开得醒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杂文创作持续繁荣,已拥有一支一定规模的杂文创作队伍。
  • 萤火时代的闪电:诗歌观察笔记或反省书

    萤火时代的闪电:诗歌观察笔记或反省书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诗歌的热点现象和焦点问题为切入口,具有说服力地辨析和反思了诗人与语言、技艺、现实以及时代的复杂共生关系。这是一个对诗人的精神难度和写作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精神闪电的照彻。作者通过对代表性诗人的精神征候分析和文本细读呈现了整体性意义上的诗歌场域的多层性构成。从碎片化、电子化、浮躁化、活动化的诗歌生态出发,作者对诗人心态以及诗歌的写作、阅读、传播和评价予以厘清和定位以及准确的评骘。与此同时诗人与空间尤其是精神远方的关系在本书中得到深入探讨,城市化时代的“乡愁”“记忆”和“地方性知识”已然成为诗人绕不开的写作路径。
  • 凌叔华文集:花之寺

    凌叔华文集:花之寺

    小说集《花之寺》由17篇短篇小说组成。其创作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反映闺中少女的黯淡生活。刻画豪门闺秀的内心世界,表现旧式少女无法主宰命运的失落和茫然,讽刺和怜悯她们悲剧性的命运;二是发露太太阶层的庸俗生活。揭露旧式太太寄生虫般的生活,审视和批判她们麻木丑陋的灵魂;三是展现新式妻子的矛盾生活。表现新女性试图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禁锢的痛苦和无奈,肯定和突显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
热门推荐
  • 邪帝毒妃之神医天下

    邪帝毒妃之神医天下

    杀手之王一朝重生,医毒双绝,坐拥空间,附赠一只爱哭鬼。百枚金币,买下一只病美男,却无端成了半壁江山之主。神秘功法,封印加身,她左扇皇子权贵,右打渣女白莲,“妖姬”之名响彻大陆。紫云之巅,众人贪她功法,图她传承,逼其自刎,口中美曰:“此乃汝女宿命矣。”某男提剑在手,将她护在身后,“我的女人,谁敢动!”自此,一双佳人逃(祸)亡(害)大(天)陆(下)!进梧桐山脉,闯传说之地,寻奇缘,悟天机,霸气归来!可是,谁能想到,这所有的一切是一只人参在暗中操控。PS。某吃货呆萌日常:“小人参我不吃你,让我咬一口好不好……”
  • 仙结

    仙结

    一场清梦两滴泪;三生守望三生石。那一世的因果,结成了错,这一世的情缘,谁舍得?
  • 国际刑事司法中的程序与正义

    国际刑事司法中的程序与正义

    《国际刑事司法中的程序与正义:国际刑事法院诉讼程序专题研究》以专题的形式对以下国际刑事司法问题进行了研究。(1)国际刑事法院诉讼程序的模式;(2)国际刑事法院最具代表性的基本原则和制度;(3)国际刑事法院诉讼程序公正性最引起争议的三个问题:被告人不在场甚至未归案的情况下被确认指控或者被宣告有罪,是否侵犯了被告人审判时?
  • 佛说一切如来名号陀罗尼经

    佛说一切如来名号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朕的冷妃太嚣张

    朕的冷妃太嚣张

    【穿越史上第一本第一人称小说,更真实的体会穿越的爱恨情仇】“雪爱妃,这是什么?”某男举起一张纸:我的墙,任你爬。“额,这是采花贼的!呵呵。”“那么这是什么?”咬牙切齿举起一张纸:欢迎光临,随时恭候!“这是我的崇拜者的!”某女心虚。
  • 依然相爱,该有多好

    依然相爱,该有多好

    《依然相爱,该有多好》是一部小说集,收录23个唯美而纯真的爱情故事,层层渲染了“人生若只如初见;昨夜西风凋碧树;衣带渐宽终不悔;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四重意境,让读者体悟再千回百转的情爱,终逃不开“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23个故事,不是爱情的样板,只渴望在这些唯美、深情而感伤的故事里,邂逅一个似曾相识的自己,和一段造就了你我、惊心动魄的倾城时光。
  • 少女焦尸谜案:缉拿死神

    少女焦尸谜案:缉拿死神

    一具被烧焦的少女尸体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案情;一对夫妇惨死在他们的卧室里,身体被严重烧伤,面目全非……她躺在卧室的地板上,身旁放着一把刀,地板上到处都是血……如此恐怖的一幕幕,让人不寒而粟,死神真的来了?他在哪儿?
  • 留心术:留住金牌员工的十大秘诀

    留心术:留住金牌员工的十大秘诀

    本书从十个方面全面地介绍了企业的“留人”艺术,系统阐释了现代企业的“管人”秘诀。作者从结果出发寻找问题,结合中国特色的人情关系,给管理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用人”课。
  • 琴堂谕俗编

    琴堂谕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月爱未央

    四月爱未央

    华静言事业有成,聪慧美貌,一路走来都是眼高于顶。直至遇见周承锴,本以为终于遇到命中注定的锦绣良缘,可是,没想到周承锴迫于家庭要求与孔氏千金订婚,苦心挣扎的结果,使她最后咬着牙,掩着痛,独自看他飞离自己的世界。伤痛之余,华静言毅然放弃了这段感情,没想到却因此结识孔氏大家长——周承锴新婚妻子的父亲易仁。两人彼此吸引,又百般克制。在她以为一切结束、尘埃落定的时候,却不知道真正的命运纠葛才刚刚开始,孔氏家族的内部斗争使静言陷入爱情旋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