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4000000004

第4章 人类历史上令人惊魂的灾难之谜(4)

地球会发生骤变,这绝不是耸人听闻,我们大多相信地球在亿万年中的改变只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骤变则令人难以置信,因为这将预示着突然灭亡,预示着人类可能在一次骤变中从此在地球上消失……地球母亲孕育了我们,但我们对这位母亲了解得并不那么深入,她发起怒来可能在一瞬间毁灭我们,就像她让曾经的地球统治者恐龙灭亡一样。

地球历史上的中生代曾经是爬行动物恐龙的天下。它们大多体积庞大,并且种类繁多。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恐龙化石就多达几百种,这样一种曾主宰地球l.6亿年之久的庞大动物类群在白垩纪末期却突然灭亡了,在生物史上写下了令人费解的一笔。

距今约两亿年前,为海陆交替的地质时期,全球气候温暖湿润,裸子植物羽杉、苏铁、银杏等生长十分繁茂,成为森林中的主要成员。同时,爬行动物也发展起来。到侏罗纪时期,爬行动物恐龙种类繁多,成为动物界的霸主,这一种族占据了海、陆、空三大生态领域。空中有飞龙,海洋中有蛇颈龙,陆地上有梁龙、雷龙等。因此,后人将这个时期称之为“侏罗纪”,即恐龙的世纪。经过一亿年的盛世,到侏罗纪末期,庞大的恐龙却神秘地灭绝了。因为恐龙早于人类统治地球,不可能有相关资料帮助我们解开恐龙灭绝之谜,因此这也一直是人类所关心的话题。

迄今为止,各种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解释均不能自圆其说,其中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由美国物理学家路易·阿尔瓦雷兹提出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他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土层时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陡然增加了30~160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性。于是阿尔瓦雷兹便以此推测,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直径约为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恐龙就是在这次撞击中灭绝了。

按照阿尔瓦雷兹的假说,恐龙的灭绝和一颗天外“来客”密切相关。他推测在恐龙生活的年代,天外一颗小行星碰撞了地球,一时间空中布满灰尘,满天的灰尘遮蔽了阳光,大气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植物因为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食物的金字塔一下子倒塌了。最先死去的自然是那些可怜的大块头食草性恐龙,随着大量食草动物的死亡,以巨大身躯著称的恐龙,此时庞大的身体成了它们最大的负担,因找不到大量的食物,曾经辉煌的统治者只能被活活饿死。

另一方面,由于地壳运动及火山喷发,气候的变化很大,强烈的季节性气候占据了优势。持续变冷或持续变热,对恐龙造成极大的威胁。气候的骤变对冷血性的恐龙来说更是致命的,它们不能像恒温动物那样懂得靠调节体温来维持生命。极冷极热的气候让大批恐龙被冻死或者热死。再加上恐龙躯体庞大,它们无法像小巧的蛇、龟和蜥蜴那样,可以钻孔或爬进洞穴,躲避恶劣的气候,从而免遭灭顶之灾。恐龙躯体大,头脑小,指挥不灵,适应能力不强,也是造成它们灭亡的原因之一。人们还猜测,到后来,由于食物极度匮乏,恐龙们为了获得生存的机会便开始互相残杀争夺食物,这也加剧了它们的灭亡。

但有人也指出,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解释岩层中铱含量增加和恐龙灭绝存在许多疑点:

1.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铁类元素构成,这样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的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而在地球上从未发现有这样大的陨石;

2.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由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很小一部分。仅一颗小行星撞击扬起的尘埃能够把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埋入深达几千米的岩层中吗?

3.一颗小行星所含的铱元素能均匀地散布以至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吗?铱元素在地球深处也同样存在,为什么只推测铱元素来自地球以外而不是来自地球内部呢?

因此,也有人提出了恐龙的灭绝与地球内部的骤变有密切关系。

我们知道,地球内部的热核反应会不断积聚起巨大的能量,一旦地壳承受不住时,内部压力便冲破地壳并突然释放形成大爆发。铱这种主要存在于地核内的元素在大爆发时通过熔岩喷发从地球深处被带到地壳表层,而公认的标志着白垩纪结束的黏土层正是由大量火山灰尘堆积而成。所以,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含量普遍增多并不能说明当时有陨石撞击了地球,这很可能与当时地壳内部发生的一次普遍性剧烈喷发有关。

从现有的化石中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恐龙的死亡时间和绝大部分恐龙蛋化石的产出年代是在白垩纪末期,而已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保存在富含铱的薄黏土层下的地层中,这与地质学界认定的白垩纪末期大规模造山运动等一系列全球性地壳构造剧烈变动的时间相吻合。

近年来在内蒙古巴音满都呼白垩纪末期的地层里出土的数百个原角龙和甲龙化石中,大量完整的恐龙骨架成群堆积在一起,从遗骸的埋葬姿势看,它们是在极度的痛苦中死去的,其中还有整群的幼年恐龙的骨架。这一情景显示出它们是灾难性的集体死亡,而且死后尸体迅速在原地被埋葬。同时发现当地含化石的岩层是一种砖红色的粉沙岩层,这种由大量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层积岩正是形成化石的最佳环境。可以推测那次环境剧变的过程相当突然和短暂。因为,如果地球的环境是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变化的,恐龙种群也是缓慢消亡的话,那么它们是不会留下这么多埋没时间相对集中的恐龙蛋化石和整群幼年恐龙化石的。所以,大多数恐龙应是在生存环境一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因突然降临的毁灭性灾难而大批死亡的。

大量体现当时地球环境特征的动植物化石均显示,白垩纪末期以前,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和厚度远远超过现在,地表较为平坦,全球都是非常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那时极地和赤道温差很小,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地质学家曾在北极圈内的埃尔斯米尔岛发现了一片以水杉为主的化石树林,林中还有鳄等动物化石,说明极地曾具有热带的气候环境。自然环境是决定生命存在形态的主要因素,地球环境大变化后,当那些身躯庞大的恐龙赖以生存的湿热环境不复存在时,即使有一些幸存下来,也无法适应相对寒冷干燥、有冷暖季节区分的气候环境而继续生存。所以,大多数恐龙的绝迹便自然而然了。

还有一部分幸免于难的恐龙(大多体形较小),以及一些早在侏罗纪就进化为原始鸟类、哺乳类的动物,遵循着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经过7000万年的不断演变,大多数物种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由冷血动物进化为耐寒的能调节体温的温血动物(鸟类、哺乳类)。当然,每次大规模物种进化后,总会有一些物种保留原状,像鱼类进化为两栖类后,鱼类还延续生存,爬行类中也有极少数(鳄、蜴、蝎等)至今仍然保持了7000万年前恐龙的原始形态。

地球岩层中的生物遗迹揭示,在生物进化史上,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物种大灭绝,白垩纪末期的恐龙灭绝不是生物进化史上唯一的灾难,在比恐龙消失还要早的年代,就曾发生过绝大部分无脊椎动物在很短时间内突然毁灭的现象,即“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现象。就像生物从单细胞向多细胞进化与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一样,它们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

对于最为人所认可的“恐龙灭绝是外来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的”这一说法,迄今仍然没有可靠的证据可以证明。但是,地球内部至今仍在继续的地质构造频繁变动的事实表明,周期性地壳构造变动引起的环境“灾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当然,小规模的物种逐渐进化也是贯穿于整个生命演变过程中的。周期性天体爆发(如新星爆发)是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行星在演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些山脉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和海底矿藏就是解释恐龙时代因地壳剧烈变动而终结的最好说明。

后来,一群加拿大的恐龙化石考古学家在对他们最新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仔细研究后,对地球骤变导致恐龙灭绝又提出了一点依据,他们通过研究证明,早在所谓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恐龙这一物种实际上就已经濒危了。他们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发现了一组大型的恐龙化石,而正是这些化石说明了它们死亡年代气温的急剧变化。这些化石大约是在白垩纪的最后1000万年前形成的,这在地质年代中属于极短的一段时间。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博物馆的馆长、考古学家唐·布林克曼是这次考古发现的领头人。他表示在发现化石的周围环境中有着温度变化的种种证据:化石周围的泥土和石头,以及泥土中的煤炭形成,还有当时植物生长缓慢和伴随着连绵不断的雨季。这一切的证据都表明,当时地球正在经历着一场温度急剧下降的劫难。考古学家认为,从发现的种种证据表明,当时的温度从华氏77度一直下降到了华氏59度,一下子下降了将近20度。这种骤变使恐龙对环境极为不适应。因此这批科学家得出结论:导致恐龙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急剧下降。

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在地球发生骤变的时候,恐龙灭绝了,但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乌龟和蛇却存活下来了。究竟地球的骤变意味着什么,骤变是否是一个进化必要的过程?

同类推荐
  • 海洋馆漫游:海洋谜底解析

    海洋馆漫游:海洋谜底解析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两栖爬行动物的风姿

    两栖爬行动物的风姿

    两栖爬行动物是动物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动物进化过程中重要的印迹。无论是在茂密的森林,还是在无边无际的荒原都有它们的身影。本书将为你揭开两栖爬行动物世界的神秘面纱,让你一览它们的无限风姿。
  • 植物园的大影展(科学知识游览车)

    植物园的大影展(科学知识游览车)

    《植物园的大影展》本书为你讲述关于植物的各种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最冷最冷的冷门知识

    最冷最冷的冷门知识

    本书是一本包含天文物理国学历史等知识的百科知识全书,此书可以拓展青年的知识面,可显著改善社交场合中谈吐无力、话题疲软等症状,让你在交际中成为耀眼的“话题达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谈笑风生的几率,熟读此书后你甚至可以像谢耳朵那样在各种场合借题发挥,无往不胜。
  • 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游遍天下的愿望。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对于许多人来说,西藏就是那个最闪亮的坐标,就是那个最想要去旅游的地方。西藏,充满了奇迹与传说,也充满了神秘与变数;带着刚性和残酷,也带着空灵和幻想;既有生命禁区的漠然与冰冷,也有太阳之城的温暖和闲适。
热门推荐
  • 我看见的那个学校

    我看见的那个学校

    我叫白夜焚,我看见了那个学校,她们的挣扎...所有的呐喊只能存于心中,所有的恐惧刻骨铭心...一味地挣扎,却只能陷入更深的沼泽中,我本渴望阳光,但身处地狱是不可能有阳光的...【校园ql】
  • 喧嚣的海洋

    喧嚣的海洋

    本书是一本奇特的海洋百科图书,翻开这本书,宛如进入了一个奇妙的海底世界。海洋世界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索然无味的名词或者是完全抽象化的地理概念,而成为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图像世界。其内容深入浅出,脱去“百科全书”的沉闷,在每一个小角落里面,都有惊喜在等你发现,让专业的知识也能被偷快掌握!
  • Obsolete

    Obsolete

    Thanks to advancing technology and shifting mores, the amount of change we experience in our lifetimes is truly exceptional. Objects and practices that are commonplace can very quickly become outmoded. In this witty and informative collection of short essays, journalist and social commentator Anna Jane Grossman takes a thoughtful look at what everyday apparatuses, ideas, and behaviors are quickly disappearingor else have already left the wkkk.nete contains essays and entries on more than 100 alphabetized fading subjects, including Blind Dates, Mix Tapes, Getting Lost, Porn Magazines, Looking Old, Operators, Camera Film, Hitchhiking, Body Hair, Writing Letters, Basketball Players in Short Shorts, Privacy, Cash, and, yes, Books. This ode to obsolescence also includes 25 quirky pen-and-ink line illustrations to further help us remember exactly what we’re missing.
  • 喜欢和爱之间

    喜欢和爱之间

    本书主要描述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故事,探究情感世界中的爱与喜欢。
  • 花开一树为侬香

    花开一树为侬香

    本书收录的都是林徽因作品中的经典,体裁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等。这些作品或是抒写生命体悟,或是写照真实灵魂,或是从细处阐发幽思,语言温婉含蓄、典雅清丽,处处充满了知性与灵性的妙语绝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林徽因的创作气质、品性本源。然而细细读来,你很难想象有些文字会是她在经受病痛折磨或是情感煎熬下创作出来的,其才其情,其坚忍与真诚,无法不令人仰视和佩服。也许金岳霖的一句“极赞欲何词!”正是对林徽因最忠实的评价!
  • 东唐我说了算

    东唐我说了算

    东土之上,繁荣大国名唤大唐。偶然回到东唐,竟然醒来就被祭天,大难不死得元灵,从此开启了开挂的人生。皇帝要和我结拜?我考虑考虑吧!什么竟然让我娶公主?我才不要娶公主呢!东唐我罩着,谁敢不服?我有特种兵,有飞机分分钟炸了你。蛮族之人也敢跟我叫嚣?让你尝尝炮弹子弹的味道!!让你知道什么叫血色浪漫!!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动了我的人就让你痛不欲生。别跟我扯什么梦回东唐,就要听话上朝。这地方我说的算,让我上朝,我看是你不想当皇帝了吧!
  • 妃去来兮之王妃要重生

    妃去来兮之王妃要重生

    四川,成都,四姑娘山。盛夏,正是旅游旺季,四姑娘山也被汹涌的人流所包围,谁让这是中国特色呢。人群中一红一黄两道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红T恤,白短裤,一身清爽打扮的燕辰星,此刻差不多整个人都挂在了身边的秦浩身上,精致的小脸红红的,额上微卷的刘海此时也被汗粘在了脸上。“哎,浩哥,早知道人这么多,就不来了。”燕辰星嘟着小嘴满脸的不高兴。一旁的秦浩全副武装,不但背着自己那个跟着他踏遍千……
  • A Gentleman of France

    A Gentleman of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恋上盛夏恋上你

    恋上盛夏恋上你

    遇上御司夜的苏玥表示,哪哪都不舒服!某日,她把大总裁堵到门口,“御司夜,我要跟你离婚!”御大总裁表示,结婚可以,离婚,“没门!”几个月后,苏玥旧事重提,“御司夜,我要跟你离婚!”御大总裁懒懒斜了她一眼,“证都没有,离个屁的婚?”苏玥傻眼,默默将行礼收拾好后,“我要离家出走。”听到她改变主意的御大总裁火速将行礼收拾了一遍,“儿子都带上了,不介意带上我吧?!”苏玥,“……”***这是一个齁甜齁甜的甜宠文,前期有点虐,后期非常甜。没有小三,没有白月光,放心入坑!另,作者玻璃心状态,不喜勿喷!!!!!
  • 记者(中篇小说)

    记者(中篇小说)

    上午,总编让刘依然到他办公室一趟。刘依然去了后,总编说让她马上动身去外地搞一个采访。总编有四十多岁,肚子鼓得不低,但一看还算是少壮派。总编确实是新提拔上来的,原来是副总编兼新闻部主任,一直是刘依然的顶头上司。现在虽然上下隔得远了点,但私人关系还是挺好的。总编跟刘依然说话也从不摆谱。总编问:“你知道李大中吗?”“李大中?”刘依然愣了一下,但马上想到了,“是不是昊天集团的那个董事长?”“没错。这家伙这几年搞得真火,那天中央电视台还给他晃了好几个镜头。咱们本行业的报纸不报报他也不合适。你这次就去采访他,回来写个大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