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700000003

第3章 源远流长的禅

早在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之前,印度人就有一种与神相契(梵我合一)的修行方法,视为圣者所必经的过程。要脱离物欲尘累的烦恼,须凭借禅修达到心力集中(如注意呼吸的出入、长短、大小)和体内外统一的境地,求得智慧。印度禅重定,以定发慧。客观而言,最初的禅并不神秘,只是到后来人为地把它神秘化了。

大约与释迦牟尼相近时代,印度产生了一种名为瑜伽(调节身心)的修行方法。“瑜伽”是梵语的音译,有“联系、冥想、活动、心的统一”等意思。渐渐地,古印度各派宗教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它集佛教之外一切禅定的大成,主张四禅八定。四禅是修行的四个阶段,八定即修行的八种方法。

1.持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贪;

2.助行:清净、知足、苦行、诵瑜伽经;

3.静坐:跏趺坐(盘腿,两脚掌向上),半跏趺坐,两脚跟合拢,置于会阴处;

4.调息:调整呼吸,由粗而细,由静而止;

5.制服五根:制五官,不为色等感触所动;

6.制心:注意力集中于某一处,如脐轮,心莲、舌等;

7.禅定:心住一境,没有其他虚幻杂念;

8.三昧:心境合一,心不住念,亦不住境,达到最高境界。

释迦牟尼学习了外道禅之后,认为仍有神我合一,未能获得真的解脱。他将诸派外道禅定列出一个层次和系统来,在瑜伽派修行方法基础上,另加一级,名为“灭受想定”(灭却微细的心意、感受、进入“空”或“无我”的境界)。这便是佛教最初的禅。

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的禅法,一般称为小乘禅法,视释迦为教主。佛祖初传以后为大乘禅法,公元1—7世纪最为盛行。所谓小乘、大乘,好比车船载人到达目的地,小车船载人少,即小乘;大车船载人多,即大乘。

佛教小乘注重自利,追求自我解脱,运载众生至涅槃彼岸,好比小车船。小乘禅法讲求:(1)止观:“止”,即心神凝聚一处;“观”,以智慧观照实相真理。(2)三昧:不偏于“止”、“观”,心态正直、平和,观智成熟,照境清明。此外,还有“十二念与二甘露门”、“五停心与四正断”、“六妙门”等。小乘离释迦时代较近,重修“四谛”、“十二因缘”,证成罗汉果。

佛教大乘注重利他,运载众生至涅槃彼岸,好比是大车船,普度众生。它宣扬大慈大悲(慈则予乐,悲能拔苦),把成佛济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理想。

小乘与大乘的区别在于:小乘断法执不断我执,大乘断我执不断法执。小乘只知有我速求证果;大乘只知有众生,不求寂灭。小乘执行声闻、缘觉,十二因缘;大乘执行菩萨道,广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证成佛果。将释迦牟尼神化为如来佛,对世俗生活不即不离。一般视小乘为初级阶段,大乘为高级阶段。

释迦牟尼以心传心,摩诃迦叶是第一传人,即为初祖。一日,释迦牟尼于灵山法会上,手里拈一支金色菠萝花对着大众微笑,众弟子茫然不解,只有摩诃(意译为大)迦叶报以会心的微笑(这便是“拈花微笑”的典故。佛陀手中拈动的花正象征着生命,生命正是那朵从未开到绽放,再到凋零的花。佛陀拈着花,意在指示大众,生命的意义在自己手里,是自己掌握着自己,应接纳自己,并对它报以欢喜的微笑)。释迦牟尼知他领会其意,说:“我有正法眼藏(普照一切的根本大法),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嘱咐摩诃迦叶。”

以一物象征,佛陀心灵相印传承,传至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授法于菩提达摩,共28代。

菩提达摩是南天竺人,公元520年从广州珠江登岸来到中国。在金陵(南京)梁武帝邀请他到宫中请教,问:“朕建寺养僧,做了许多佛事,有何功德?”“并无功德。是有漏之因,虽有非实。”达摩直截了当地回答。他与笃信佛教的梁武帝话不投机,就去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在山后的石洞中面壁九年。相传其身形影印于石中(其石于乾隆时移至后殿),“即之一粗石,了无异处,向之后退五六尺外,渐有人形,至丈余,则俨然一活达摩坐镜中矣”。535年,达摩又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终年150岁(估计),葬于寺内。北魏使臣宋云从西域返国,在葱岭见达摩手执桃杖,脚穿一只鞋西归。报知皇帝,感到惊异,命开棺查看,棺中仅鞋一只,方知初祖成佛,遂改定林寺为“空相寺”。梁武帝非常惋惜,亲撰碑文赞颂,并建造了达摩塔和达摩殿。

僧人神光闻达摩东来,前往求教,立于雪中。达摩道:“无须劳苦。”神光自断左臂以表决心,达摩方收为弟子,改名慧可。授以《楞伽经》四卷,开创了中华禅宗或大乘禅法,倡导“不立文字,直指心性,见性成佛”,注重禅定。单传至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之后,“一花五叶”(即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伪仰宗、临济宗五大派),蔚然大观。由于贴近生活,浅显易行,深受大众喜爱。从公元7—11世纪(唐玄宗到宋徽宗),是极盛的黄金时代。

宋代以后,佛教大势已去,其他各宗逐渐走向衰落,只有禅宗还在流传,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远,影响最广泛的宗派。所谓佛,实际上就是禅,以禅宗为核心统一了佛教。由此,禅宗成了佛教的代表,也成了佛教的代名词。禅宗提倡“即心即佛”,“明心见性”。此“心”,接近于儒家作为道德本体之“人心”。所言之性,也是带有浓厚道德色彩之“人性”。大乘禅法也逐渐走向人间,而且与儒学有相通相融之处,相互需要而结合在一起。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才是真正的中国化佛教。

禅宗一经问世,很快成为中国佛教主流和代表,风靡朝野。问起汉地佛教寺院僧尼的法脉,十之八九属禅宗。如今我们只要见到“××禅院”、“××禅林”,便知是佛门。影视中手执禅杖者即为佛门弟子。只要提到“禅”字,便知是佛教,甚至在某些经典和禅师们开示中,禅与佛教也等同运用。禅宗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佛教要解决的问题。两宋以后,所谓佛,实际上就是禅。“无禅不成修,无禅不成佛”。中国佛教,如果没有禅,也就没有灵魂了。从晚唐一直到清,禅宗覆盖了整个中国汉传佛教地区。还弘扬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越洋过海传向全世界。禅的最高境界即是佛教的最高境界,禅宗代表了超越性的中国佛教。

同类推荐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释然的修行

    释然的修行

    释然是个刚刚经过了成人礼的小和尚,对他来说,佛法和尘世全部一股脑儿摆在了尚未准备充足的自己面前。于是,烦恼氆就接踵而至。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千万不要这样管我

    千万不要这样管我

    本书从一个孩子的角度道出了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个个误区,让父母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了解他们渴望的需求,寻找有效的沟通之道,唤醒沉睡的教育灵魂,让孩子们自由地成长为一个独立而蕴含无限潜能的生命个体。
  • 扁鹊难经

    扁鹊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劲羽飞凌:羽毛球

    劲羽飞凌:羽毛球

    本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羽毛球基本规则、羽毛球打法类型及其战术、羽毛球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大赛、中国羽毛球的发展及其辉煌、期待北京奥运羽毛球等。
  • 魔界逍遥仙

    魔界逍遥仙

    我楚离入魔又如何?是正是邪,看的不是法,而是心!此一生,我必成我所想之事,护我所爱之人!
  • 养生秘旨

    养生秘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明剑道

    大明剑道

    我师傅叮嘱说,杀一个皇帝容易,让天下老百姓个个开心,难!我师傅还叮嘱说,所谓“明”者,崇光明,仇奸邪,传善念,今天下为朱元璋所拥,虽号大明,却是从小明王韩林儿手中窃来,他篡位谋权,逆天行事,应诛之!我师傅最后叮嘱我说,为了一己私仇,弄得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倒不如不杀。要知道,世间上,绝对的光明是不会存在的!我和师妹泪别师傅,背起行囊下山。那时节,丁香花开,空气中飘散着若有若无的清香,忧郁得如心碎的歌谣。师妹向北,我向南。
  • 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门夫人:挑衅土豪老公

    名门夫人:挑衅土豪老公

    白天,他们是正当的上下属关系。夜晚,他们则是亲密夫妻。只有她才深知,高高在上的他,其实多道貌岸然。前一秒,他可以在公司疾颜厉色的当大家的面批评她,罚她扫厕所。后一秒,对她谈笑风生……这样的日子她终于受够了,忍无可忍,“唐二,迟早有一天,我要离开你!”他邪魅一笑,“可以,你一胎给我生下十个孩子来,随时可以离开,有多远离多远!”她黑脸,吼道,“尼玛!要我不离开你,除非你给我生出孩子来!”
  • 大失衡:贸易、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

    大失衡:贸易、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

    28年的金融危机,激起了关于危机根源和如何走出危机的广泛讨论,而本书即是从全球视角理解这场危机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它不仅纠正了当前流行的一些错误概念,而且有力地证明了,这场危机的真正根源其实是长期严重的世界贸易失衡,而导致这种失衡的,则是某些国家所采取的扭曲国内储蓄和消费结构的错误政策。本书不仅系统考察了这些不稳定政策背后的原因,并且预言世界经济将会陷入长期严重的混乱——中国将经历“失去的十年”,欧元区将解体,而美元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的再平衡过程将是十分漫长的,而实现再平衡的前提是,某些国家必须改变此前长期施行的错误的国内政策。
  • 坠神界

    坠神界

    我从血狱归来,尔等众神臣服。我看着你们,尔等猪狗不如。待我踏破九王夺神座,万仙皆在膝下唱征服。这是我心中的仙,这是我书写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