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900000002

第2章 张献忠的喊叫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泪别家园千里迢迢赶往四川?

有关这个问题,清代的地方文献《滟滪囊》《蜀难叙略》《蜀碧》《蜀警录》《蜀龟鉴》《蜀破镜》《荒书》的记载以及流传至今的民间传说都基本一致,那就是认为张献忠屠蜀把四川人杀了个精光。

民间传说更为直接:八大王(即张献忠)血洗四川,杀得鸡犬不留。这样的传说曾经像流行感冒一样广布四川的乡村与城市。过去,成都曾经有一块连书七个“杀”字的石碑,也一度被认为是张献忠的亲笔手书。这些传说和记载,归结起来,似乎想说明这么一个问题:明末清初四川的残破都是由张献忠一手造成的,他是四川历史上这次罕见劫难的罪魁祸首。

而且,有关这段史实的编撰者们也认为张献忠是天煞星下凡,他血洗四川,乃是上天的有意安排,既躲不过,也逃不掉,似乎是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事件。《荒书》曾经记载四川遭受劫难前的一些“预兆”:

丁丑闰四月四日,雅州地震。六日,马湖、叙州、泸州、越嶲皆震。二十九日,荣县黄时泰家地鸣,声闻半里。剑州大水,漂没甚众……己卯二月,保宁府天鼓鸣。五月,觜星下移……庚辰,成都郭外北城街东岳神泥身动。

这些反常的征象:地震、地鸣、洪水泛滥、星相异常、神庙中的泥塑簌簌抖动,似乎都预示着一场大灾难的降临。把自然界的奇异现象跟人类的历史相连接,这是中国历史的古老传统,我们且不管它。

张献忠作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受到清代史书作者的攻击也属正常。本书所要表明的观点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虽然对推动历史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对社会财富的破坏和对生命的漠视也是不能忽视的。就拿张献忠来说,他对加速明王朝的覆亡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他对四川所造成的破坏也是不能原谅的。

张献忠何许人也?

据史书记载,他是陕西延安卫柳树涧(今定边县东)人,面色微黄,又号“黄虎”,性情凶悍,曾经当过延安府的捕盗快手。按说这个差事对于张献忠来说也是好差,手拿器械耀武扬威,专门捉拿盗贼之类,日日吃香喝辣,又是官府里的人,应该知足常乐。但张献忠在做捕快的过程中,执法犯法,与蟊贼恶棍沆瀣一气,最终被官府捉拿下狱,革去役职。

失业后的张献忠忽然感到天地一下子变得宽阔了,他先是参加了当地的农民起义,占山为王。后来朝廷招安,他又变节做了谷城县的守卫。有一次,兵部的一名官员前去检阅张献忠的部队。张献忠为了多领赏银,便命他的部队排成一排,鱼贯着前去接受检阅。先头部队接受检阅完毕,又换一身衣服,跑到队列的末尾去接着接受检阅,如此往复循环,就显得他张献忠的驻军十分庞大浩荡。从这一点来看,张献忠还算一个胸有谋略的人。

张献忠正式竖起反叛的大旗以后,与之几乎同时揭竿而起的,还有米脂县的李自成,诨名闯王;罗汝才,诨名曹操;其余尚有老回回、过天星、扫地王、黑煞神、邢红郎、爬山虎、撞破天、一条龙、蝎子块、破甲锥、上天猴、小红郎、四天王、八金刚、满天星、一斗粟、摇天动、黄龙、北斗、奎木狼等。单看这些诨号,就有《水浒》一百单八将“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夸张气势。然而,在野史、专书、笔记、文集、地方志中,这些揭竿而起的农民英雄却被诬作“贼”,张献忠也无可幸免地被称作“献贼”。

张献忠在四川的杀戮行径经各类史籍渲染,变得十分狰狞可怖。那么,张献忠为何对四川怀有如此深仇大恨?在此,我们不妨瞧瞧野史传说,看它们是如何把张献忠的仇恨与四川这个地名联系在一起的。

有一个故事曾经流传广泛,说的是张献忠的部队驻守在湖北与四川交界处的碚石境内时,有一天张献忠走出军营,在山峦上大便。像所有的草莽英雄一样,张献忠性情粗鲁,不拘小节,撅着个白花花的大屁股在野草丛中快乐地排便。可以想象,当时山风浩荡,五颜六色的蝴蝶在他身边翩翩起舞。张献忠一边吭哧吭哧地排便,一边咿咿呀呀地哼着家乡的秦腔。排完大便以后,张献忠伸出一只汗毛丛生的手,到四川境内捋一把草,打算擦去屁股上的污迹。没想到他这一次触到了一簇荨麻,顿时蠚得他哇哇大叫。

荨麻在民间又称蠚麻,苗株间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遇到人禽接触时,会用绒毛般的细刺蜇人。张献忠毕竟是英雄人物,这点痛算什么?于是他又把手伸到湖北境内去扯草擦屁股。这一回,湖北的草没有蠚他。

张献忠擦净屁股,系上裤带,站在山冈上思考一个问题:他娘的,老子早就听说四川人厉害、狡猾,没想到连草也敢欺侮人!四川你记着,这次你可跟八大王结下梁子了,待我杀到那儿的时候,看我怎么收拾你。

这个故事,我在童年时常听祖父和村里别的老人讲。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竟然把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跟一次简单的排便行为相连接,而且讲述得那么生活化、细节化,充满了民间的想象和判断。固然,一个做过“大西国”皇帝的人,不大可能跟一棵荨麻结缔仇隙。但是,四川是否确实给张献忠留下过不好的记忆呢?

关于此问题,记载张献忠屠蜀事件甚详的《蜀碧》,倒是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描述。

说是张献忠小时候曾经跟随父亲到四川内江贩卖大枣。他们赶着一头驴,驴背上驮着满满两筐又大又红的枣儿。来到集市上时,便把驴系在一个大户人家门前的石牌坊上。待卖完枣,回来牵驴,却发现那乡绅家的家奴正用鞭子抽打他们的驴。张献忠的老爸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打我的驴?我的驴又没惹你。那家奴气势汹汹,厉声质问,你这蠢驴拉屎拉尿,把我家的石牌坊弄得乌七八糟!

张献忠的父亲一看,果然自家的驴拉了许多粪蛋,把乡绅家的石牌坊弄得很脏,便赶紧赔不是。但那家奴不依不饶,命令张献忠的父亲非得把驴粪收拾干净不可。张献忠的老爸人生地不熟,不敢耍横来硬的,只好把驴粪驴尿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一侮辱性事件,自始至终被张献忠看在眼里。由于他当时年纪尚轻,没有胆量揎拳捋袖上去痛扁该家奴一顿,但这份耻辱却深深刻进他幼小的心灵。书上说他临去之时,对天发誓:“我复来时,尽杀尔等,方泄我恨!”

上面两则故事都是说张献忠跟四川草、四川人过不去,所以才萌生了屠蜀的想法。好像张献忠是一个特别喜欢记仇的人,心眼小得跟针尖似的。

看来,过去编撰史书的人也跟今人的智慧差不多。一个历史事件的结果出来以后,若不开动脑筋找到合理的解释,岂不是显得这个结果很唐突?也许上述故事的编撰者也觉得,这两件小事还不足以构成“张献忠剿四川”的必然理由,于是又把张献忠说成是天上的灾星下凡,说他对四川造成的破坏非人意所为,而是逃也逃不掉的天灾。

《蜀碧》即讲,张献忠乃“天煞星”下凡。甚至连张献忠自己也承认:“我系上界一星,玉皇差我下界,收此造孽众生。”同时,在张献忠的军营里也有童谣流传:“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凡中国的农民起义,事先都有某种神话、传说和歌谣作为舆论先导。比如,太平天国起义首领洪秀全就自称是上帝之子。这种传统,无非是笼络人心,为起义军的壮大和反抗朝廷寻找正义的支持。

此外,将明末清初“蜀难”原因推到张献忠一人身上的最有趣说法,是说张献忠有精神病(古洛东《圣教入川记》)。《蜀碧》有一段文字也说,张献忠“天性特与人殊,恒醉柔而醒暴,一日不流血盈前,即悒悒不乐”。这样的描述,已经把张献忠活画成一个杀人恶魔了。

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蜀破镜》记载说,张献忠的儿子有一天晚上偶然从张献忠身边走过,大概在冥想心事,张献忠喊他,他没有答应。张献忠火冒三丈,赓即命令士兵把这个儿子绑出去斩了。第二天早晨起床以后,张献忠摸着后脑勺想了想,心里有些后悔,便把妻子和爱妾都招来,问她们:“昨晚我杀儿子,你们怎么不挺身而出说句劝阻的话?”众人不敢吱声。张献忠越想越气,于是把昨天晚上行刑的人和身边的军士数百人都斩首处决。

又一天晚上,张献忠被成群结队的老鼠骚扰。他躺在床上,怒不可遏,不但把御冠摘下来摔烂,而且拍桌子骂娘,还把双脚蹬在空中乱踢腾,大嚷大叫。这时已是“漏三下”,张献忠遂下达一条军令,军中士兵今晚必须每人捉一只老鼠,明天一早在辕门交验。没有捉到老鼠的士兵,能把自己的人头交上来也算数。这一夜,士兵们毁屋穿壁,闹腾得整个军营像炸开了锅。

《蜀碧》有一段描写,则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张献忠的部队很残忍地把妇女的小脚斩下后,“叠累成峰”,张献忠便与众爱妾在峰下饮酒作乐。张献忠喝得醉眼乜斜,忽然抬起头望着眼前的“峰峦”说:“要是再有一只又尖又小的三寸金莲叠在顶上就好了。”这时候,张献忠平日宠幸的一个小妾抬起自己的脚,开玩笑说:“大王,你看奴家这只脚如何?”张献忠睁着一双醉眼,瞧了瞧,说声使得。于是士兵们就把这名爱妾的脚砍下来,置于“峰巅”。

类似的记载,在各种地方文献中多如牛毛。这些事件无一例外地说明,张献忠性格中确乎存在着任性、反复无常、乖戾的一面。作为一介武夫、一个粗人,张献忠也有被川人引为笑谈的时候。

比如张献忠经过梓潼文昌庙时,梦见文昌帝君前来与之攀谈,就想写一篇祭文去庙里焚祀,但手下的文书怎么写都表达不出张献忠的意思,于是张献忠高叫道:“笨蛋,这么简单的文章都写不好。听着!我来念,你们来写。”众文书忙握笔在手,只听张献忠咳嗽一声,念道:“咱老子姓张,你也姓张。为甚吓咱老子?咱与你联了宗罢!尚飨。”底下的文书幕僚想笑又不敢笑。

还有一次,张献忠在成都开科取士,状元是华阳县人张大受,年未三十,身长七尺,颇善弓马,张献忠很喜欢。次日张献忠坐朝,文武官员两班齐集,只听鸿胪寺上奏说,新科状元张大受入朝面谢圣恩。张献忠想了想,谁叫张大受?蹙额皱眉半天,下诏道:“这驴养的!老子爱他得紧。但一见他,心上就爱的过不的。咱老子有些怕看见他。你们快些与我收拾了,不可叫他再来见咱老子!”

诸如此类的记载,既让我们看到张献忠狰狞的一面,又让我们看到他“可爱”的一面。通观各类记载,不难发现张献忠已是被历史学家“妖魔化”了的一个人物。他的真实面目,也许已经被历史的烟雾完全遮蔽了。

同类推荐
  •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不但是一部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巨著,是史传文学的承前启后的丰碑,也是国民必须了解的经典之一。本书用选本的方式将《史记》精华部分呈献给大众,对于普及国学,宏扬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本书对原著文选的导读阐释,实用而便览,包含有三种内容:提示,即在篇首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文学特色;段意,即对原文加以分段,逐段概述段意;注解,紧接段意,对该段的疑难字词进行注解,并对疑难句子进行疏通。读者循此体例,即可窥《史记》之壶奥。
  •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当我们以惊叹的目光回望这段遥远的历史时光时,我们发现,这里有高贵优雅的汉谟拉比王,正以恢宏的气势写就人类史上的第一部法典;这里有从容安详的释迦牟尼佛祖,正端坐在菩提树下凝思;这里有聪明睿智的阿基米德,用纤细的杠杆撬起地球。
  • 辽宁文化旅游

    辽宁文化旅游

    于锦华的《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省域调研背景,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出发,以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遵循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理论、案例和调研分析,对世界文化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经典案例,辽宁历史文化(清文化)与“五古”旅游发展路径,发展中的辽宁民族、民俗、宗教文化旅游,辽宁工业遗产与工业旅游发展新动向,辽宁红色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思路等进行理论与应用研究。
  • 中国赫哲族

    中国赫哲族

    本书围绕赫哲族文化从古至今发展的脉络,纵横式的叙述了赫哲族的历史、社会、人文、经济、政治等。具体、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赫哲族有史以来的文化生活,是一部反映赫哲族的翔实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 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

    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始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这些方针政策所产生的结果,客观清晰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这些事件所带来的新的社会变化。
热门推荐
  • 男神来了

    男神来了

    霸道傲娇洁癖的天王巨星,一直深陷绯闻旋涡。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光芒万丈,却没有人知道他一个人默默守候一段爱情多年直到她贸然闯入,纤尘不染的味道砸进他的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这一生遇见的所有人里,千万颗活跃跳动的心,怎及你的钟情?
  • 情有可缘前世老公求原谅

    情有可缘前世老公求原谅

    他,给予万千宠爱,只为博她一笑;她,满心仇恨,伪装潜伏在他身边。他掏心掏肺地对她好,而她却……前世:她左手拿刀指着他的心脏,右手拿枪指着他的脑门:“君子袹,你知道你这辈子做得最糊涂的事是什么吗?就是疼我,护我,宠我,爱我。而我对你,只有恨。”他冷笑,缓缓闭上双眼,不回答……这世:童笙篱对他霸气地告白:“君子袹,我告诉你。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你的身体是我的,心里,也只能有我一个人。”而君子袹却是一声冷笑:“抱歉,我与你,不熟!”前世,他爱她,而这世,他只会……远离她!
  • 龙破九天

    龙破九天

    宇宙洪荒无尽岁月孕育出很多代文明纪元,赤洺文明、岚楚文明、枯栩文明等,然而都是在一夜之间,所有的文明纪元轰然破碎,湮灭于世。不是天灾,不是浩劫,而是人祸与阴谋!一个来自上位面亘古关于这个宇宙生命之初的秘辛。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抔黄土。七千年后早已落没的地球上,一名少年不甘平庸,身具融合血脉,异色双瞳,只身闯荡、突破桎梏、创造历史,踏上与天地人斗争的征途。风采异族、大千世界、苍茫宇宙、万物之源;眼目所见尽皆浮沉,时空的尽头,又有着怎样的神秘;人类之上,宇宙之巅,又有着怎样逆天的传奇看林炎,如何屠灭异族、绞杀蛮兽、横行银河、执镰刑天、勘破轮回,逆转时空,成就无上之上的传奇。
  • 谁摸了我一下

    谁摸了我一下

    赶尸是湘西的一种古老神秘的巫术。 赶尸人之所以昼伏夜出,很可能就是为了保守这个机密。 赶尸队伍在黑糊糊的山路上行走。 赶尸队伍一直在朝前走,爬过一个坡又一个坡。 这时候,堂屋里的灯亮起来。这里竟然没有电,点的是一盏茶油灯。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死境重生

    死境重生

    灰色天空之下,那个我们所熟悉的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记忆中那整洁的路面上现在已经布满了废弃的汽车残骸,原本披着光鲜外衣的高楼大厦现在也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四散在道路上被乌鸦啄食的腐败尸体让人大感腹中翻涌。没错,这就是末世,那从前人们只在电影里见到过的丧尸遍地的场景此时却真真切切的在我们身边上演。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到某人的头上,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这绝境中挣扎求生。讨论群:460166899
  • “贾立群牌B超”

    “贾立群牌B超”

    1977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是新旧更替的一年,也是感情复杂的一年。大街小巷的墙上还残留着带有“文革”色彩的标语,拉开改革开放帷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要一年后才会召开,但已中断了十余年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却得以正式恢复。在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里,570万考生走进考场,试图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 妃主流:殿下也暴走

    妃主流:殿下也暴走

    被牛郎砸死没人会比郎溪更惨的了,被外表柔弱实则如恶魔般邪恶的太子看上,当了有名无实的太子妃这就是老天的不对了。谁让她有双清澈乌黑的双眸,谁让她惊慌失措时如小老鼠般可爱。蹂躏她,凄凌她,对他来说她不仅仅只是上天带给他的礼物,他怎可轻易放掉?但是,这个丫头好像太过抢手?那么干脆生米煮成熟饭?……
  • 阴阳追凶

    阴阳追凶

    一直以来人若犯了案,总是难逃法律制裁,那些无法超生的总是在你无意间阴来阴去,常在跳那荒乱的自由......蒙异:“到此为止吧!做人就要堂堂正正,不管你是谁,只要你犯了案,我定会将你扣下。”
  •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这本书,不是游记、游说、传说的故事,它没有误导我们视线,没有欺负我们嗅觉触不到的地方。闭目中的享受,喧闹都市中的教堂,袅袅炊烟的轻叙,我们会忘记滚滚红尘中的繁杂,脚步停止在商贩的吆喝和行人步履间来思想她给我们创造的意境。故事中有无数个说法,你会笑、叹,会流泪、感慨。杨银娣给我们展示人生的一番又一番的通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