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900000003

第3章 屠夫的面孔与英雄的背影

仔细研究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不难发现,没有哪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像张献忠这样声名狼藉,有关明末蜀乱的记载几乎就是一部张献忠杀人史。《张献忠陷庐州纪》《滟滪囊》《荒书》《蜀破镜》《蜀龟鉴》《蜀警录》《蜀碧》《蜀难叙略》从头至尾都是令人瞠目和胆寒的叙述,字里行间充满血腥和杀戮。有时甚至让人怀疑,这些多半由当事人记录的史实,是否是真实和客观的。

张献忠在英雄与屠夫之间,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对四川历史多有研究的李劼人先生,对张献忠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评价:“(张献忠)到底没有政治头脑,虽然打了十几年的仗,却始终不懂得什么叫政治,以为能够随便杀人,便可使人生畏,便可镇压反抗,便可稳固既得地位。”对张献忠火焚成都城,李劼人先生也是深感惋惜和痛恨:“称孤道寡一年又七个多月,张献忠便决意放弃成都,决意只带领五百名同时起事的老乡,打回陕西去作一个短暂的休息;于是便宣言必须把川西人杀完,把东西烧光,不留一鸡一犬、一草一木给后来的人。果然言出法随,立刻兑现,先杀百姓,次杀军眷,再次杀自己的湖北兵,再次杀自己的四川兵。七月,下令堕城,凡他势力所及的城墙,全要拆光,搜山烧屋,不留一木一椽;成都的民房,早就当柴拆烧了。八月,烧蜀王藩府,一直把成都搞个精光……成都城经张献忠这一干,所有建筑,无论宫苑、林园、寺观、祠宇、池馆、民居,的确是焚完毁尽……自有成都城市以来,虽曾几经兴亡,几经兵火,即如元兵之残毒,也从未能像张献忠这样破坏得一干二净!”(李劼人《二千余年成都大城史的衍变》)

《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火烧蜀王府的情景说,王府中的几个大殿特别坚固,很难烧毁,张献忠于是命令士兵“灌以脂膏”,这样才烧起来。还有两根从前蜀时期一直流传下来的蟠龙石柱,更难烧,张献忠便命令“裹纱数十层,浸油三日”,结果才把这两根大石柱烧断。

可以想象,这场大火熄灭很长时间以后,一只过路的乌鸦栖息在成都城的残垣瓦砾上,脚爪还能感到大火滚烫的余温。

有关张献忠“屠重庆”的记载也很恐怖。崇祯十七年(1644)六月,张献忠攻破重庆城池,“砍手三十余万,流血有声”!还把一万多名丁壮的耳鼻和一只手割了下来。史籍记载中,张献忠确有砍人手臂的嗜好,而且是按照男左女右来进行的。《蜀龟鉴》有一段十分凄楚的话语,叙述蜀乱平定后的悲凉景象:“遗黎二三,皆五官残废,割耳截鼻,断足剁手,如游异域,忽睹罗刹,喘延余息,形不类人。”

张献忠在四川究竟杀了多少人?最夸张的一种说法来自于《后鉴录》,说是杀了“七亿”人!这个数字当然是无稽之谈,因为明末四川的总人口只有三百余万。那么为什么史籍会把张献忠杀人的数量做如此悬殊的夸张?理由只有一条,那就是朝廷实在对张献忠深恶痛绝,把一切的罪恶、破坏全部归结到张献忠一人身上。如此多的诅咒和谩骂加在张献忠身上以后,他作为屠夫的形象似乎已变得牢不可破。

史籍还把张献忠杀人的方法进行过全景式的归纳,以此强化了张献忠的刽子手本能。最常规的杀人方法是斩杀和棒杀,前者用刀,后者用棒棍。还有一种按照天意之旨杀人的手法,名曰“天杀”,即在朝会的时候放出一只犬来,让它在文武百官中逡巡,凡是犬用鼻子嗅过的人,即被拉出去斩首。《蜀碧》甚至言之凿凿地写道:“杀人之名:割手足,谓之‘匏奴’;分夹背,谓之‘边地’;枪其背于空中,谓之‘雪鳅’;以火城围炙小儿,谓之‘贯戏’。抽善走之筋,斫妇人之足,碎人肝以饲马,张人皮于悬市。”不仅如此,有的书还说起义军中专门有人研究吃人的办法,向张献忠建议炒食男人或女人身上肉嫩味美的部分;甚至说张献忠起义军在大顺三年的一段时间,全靠以人为粮,以船分载活人或腌尸充军粮。

如果把四川人口锐减以及随之发起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全都归结到张献忠及其起义军身上,看来是合乎情理的了,其实不然。为什么?因为张献忠在四川的大规模战事只有三年,而在明末清初比较混乱的三十四年中,还发生过明军与清军的长期鏖战。吴三桂的叛乱,号称“摇黄十三家”的遵天王袁韬、逼反王刘维明、黑虎混天星王高、夺食王王友进、邢十万、扈九思、黄鹞子、景可勤、震天王、白蛟龙顺虎、混天星梁时政、王光兴、杨秉允、陈琳等起义军余部的抗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匪患和灾疫……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四川人口稀少,乃至万里无烟的境地,张献忠无疑是承担了大部分的罪名。

还是来看看《蜀龟鉴》一段比较客观的总结:“川南死于献(张献忠)者十三四,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于献(张献忠)者十三四,死于摇黄(十三家)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数万不存一矣。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这段记载说到了张献忠的屠戮,说到了摇黄十三家的惨毒,说到了瘟疫和老虎的横行,唯独没有说到明朝和清朝军队对四川的践踏。毫无疑问,这种手法暴露了历史和历史学家对于王朝史实的遮掩。真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180讲

    中国历史180讲

    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本书以中国历史先后顺序为主线,详细介绍了近200个知识点,呈现给读者。本书脉络清晰,以朝代先后为序,选取这个时期有价值和意义的事件向读者一一叙述。本书条理清晰,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可读性,有助于人们了解历史。
  • 明朝官人

    明朝官人

    文立万来到明代万历年间,遇到见两个贵人。皇帝朱翊钧对他欣赏有加,首辅张居正对他高看一眼,文立万自此在万历朝,长袖善舞,游刃有余做他想做的事。万历朝每件大事,都留下了文立万的影子,但正史、野史却鲜有记载,这是为什么?@@@@@@@@三点提醒:1、本书有赖结合您生活体验,才能看出热闹。2、本书乃架空小说,谨供娱乐放松,别较真。?3、看出热闹的书友,请留言,說不定会续写。
  • 明乱

    明乱

    江山代有神棍出,各自妖孽数百年!且看,泱泱大明,数路妖孽,为我独风骚!江山如画,美人倾城,一步两步三步敢笑红尘!
  • 世界历史博览2

    世界历史博览2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李二狗和武则天

    李二狗和武则天

    一个穿越,不够?那就两个,一起穿越?夫妻一起穿越,这是要干嘛?夫妻双双把家环?李治望向眼前妩媚动人的武媚娘咬牙切齿地说道:“武珝你这个臭婆娘,我是绝对不会爱上你的,现在是唐朝,我绝对不会再让你来管我。”武媚娘微微一笑:“现在我是你后妈,更加好管你。”......唐朝史歌,爆笑来袭,如有雷同,纯属虚构。
热门推荐
  • 在耶鲁听演讲

    在耶鲁听演讲

    耶鲁大学是美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三所大学。迄今为止。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中共有5位曾当选为美国总统。除了政界领袖,耶鲁大学也培养了众多在其他行业发光发热的名人,其中还包括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这个被莘莘学子所向往的教育殿堂也吸引了众多有声望的名人前去演讲,对这些社会未来的栋梁之才一吐肺腑之言。本书独家精选了18篇各界名流在耶鲁经典、励志的演讲。中英双语,让你体验双重震撼!
  • 鹿忠节公集

    鹿忠节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初生记

    初生记

    开始讲述这个故事前,那条忧郁的煤渣小路还未消失。小路两边的竹林遮天蔽日,阳光遗失在路上,好似汗湿的手心里炽热的硬币。穿过竹林,眼前便豁然展开大片刚从冬天醒来、翻滚着墨绿波光的小麦田。我和哥哥走出家门,很不情愿地踏上这条永远潮乎乎阴森森的小路,走向麦田那边的学校时,常常一边走一边把双手举到胸前,摊开来,承接从高高的天空上撒落的阳光。我们越走越快,光点从手上飞到身上,渐渐地我们跑起来了,光点飞得越来越快,在我们身上翩翩飞舞。我们总是为这情景兴高采烈。哥哥跨开两条腿,左手虚虚地握着,横在胸前,右手则攥一根细竹枝,满脸通红地催赶着他胯下虚设的马跑在我前面。
  • 倾城妖姬,王爷要当心

    倾城妖姬,王爷要当心

    传说中呼风唤雨的滕龙族——东方的青龙,流落人间,为了隐藏身份,独自生活,龙也能感染人的习性,陷害别人,设计亲人,相信仇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那职高无上的权利,但是她最终却选择了在世人眼中那一文不值的爱情,她便是那口耳相传的故事中为了爱情放弃一切的青龙,而他便是那为了爱情牺牲爱情的大将军。
  •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提升职业精神的经典读本,铸就负责态度的行动指南。 最大的人生智慧就是感恩做人,最强的工作能力就是负责做事。唯有在感恩做人、负责做事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事业的满足、成功的喜悦,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体会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智慧。
  • Timon of Athens

    Timon of Athe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创造与魔法之遗失的文明

    创造与魔法之遗失的文明

    讲述了贝雅大陆发生的一段故事,一个少年从幼稚变成熟,慢慢发现了自己的身世跟这个世界的秘密。。。
  • 一池青萍

    一池青萍

    一个故事传统武侠故事吧,第一写可能不会很好看吧!随缘了。
  • The Book of Tea

    The Book of Te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卷之城

    书卷之城

    “上天有好生之德,法师有济世之责。无论何时何地,身为书卷之城的法师都要无愧于心,对得起这肩上的法师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