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47100000159

第159章 定罪

“杨立兆,咱们升官了!”韩士承捧着浙江送来的任命书进了杨立兆的办公室,一本红底蓝字的册子,一个金色的台卡。

杨立兆笑容满面地接过台卡,用衣袖抹了抹,然而上面并没有灰尘,擦拭完毕后如珍宝般小心谨慎地摆放在办公桌上,神情严肃地接过韩士承手中的册子,翻开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深深的钢印,外交部副部长的官是多大,杨立兆自己心中有数,这要是放在大清的话,应该算是军机大臣了吧!他笑道:“我怎么觉得这担子重得很呢?没这个噱头的时候,我还停自在的,这一捧在手心里,倒是觉得自己被捆起来了呢?”

“所有人都是这个感觉。”韩士承从杨立兆的桌子上顺走一根烟,“慢慢习惯就好!”

“我以为总统的位子会由王爷来坐!”浙江最近发生的事情在报纸上刊登了,韩士承他们也都看到了。

韩士承躺在杨立兆对面的椅子上,仰着脑袋,闭着眼睛说到:“我就知道会这样,当初王爷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不停地给我们画饼,今天的政治体系也是他参考大地另一面的那个强国所构建出来的。每次讲话的时候,他都像是在讲故事,但故事里从来都不包含他自己,他就像个局外人。我很好奇,大地另一面的那个国家是个什么样子,究竟强大到什么地步,也不知道我民国战舰有没有资格沿着他的海岸线走上一遭?”

天还没放亮,冷风刺骨,同是御门听政,唯独今天的气氛异常诡异,汪由敦跪在地上,认真地汇报自己在浙江的见闻。他不敢抬头,此时皇帝的脸必然是铁青的。一百多号人仅仅是在浙江废弃的衙门府里睡了一晚,便再无其他建树,真是丢尽了乾隆皇帝的脸,李星垣则闭着眼趴在地上,他真希望地上有条缝,能让自己钻进去。

“林子大了,什么鸟蛋都有,简直是无法无天!”张廷玉站在最前排,义愤填膺地数落严祌等人,“此等商贾贱民竟有不臣之心,想必是我大清的赋税低了些!”

“此与赋税无关?”鄂尔泰坦言,“西征准噶尔三年,耗费白银四千九百万两,其中大部分是从商贾身上抽的,这赋税可不低啊!你莫要胡诌,此事,依我之见,可能与赋税有一定的关联!”

“哼!你的意思是我大清苛捐众多,民怨四起,他们是被逼无奈,这才造反?”张廷玉立刻开始回呛鄂尔泰。

鄂尔泰不愿和张廷玉产生过多纠纷,一条疯狗,到处咬,你不能和他对咬,否则吃亏的还是你,他侧过身对着地上跪着的人询问:“你们确定造反的是商贾,而不是山匪流寇?”商人造反,可真稀奇,难不成真是赋税过重?就算这样,这造反也不应该出现在浙江啊!那块地方理应富庶,最富的地方造反,没有道理的!

“回大人!”汪由敦小声回答:“确实是一群商贾起的头,而且大部分都是富商,至于为什么会造反,下官也不是太清楚。”他只是不敢说得过于详细,一百多号人在睡梦里被人家一锅给端了,这是何等的丢人,大清的钦差岂是这般无用?

“那你可知道领头的人是谁?”鄂尔泰的提问很直接,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等待答案,若答案是和亲王,那事情就大条了,若不是,那还好办,就当是大乘教般的贼子,直接派兵镇压即可。

汪由敦在脑海里仔细搜索,他既然回答得迟缓,那必然是个不认识的人,那也就不是和亲王了,养心殿里不少人松了口气。良久,他回答到:“好像叫严祌来着,字石介。但奇怪的是,他们造反却不自立为王,改为推举,严祌就是被选举出来的,不称王,换叫总统!”

当听到严祌这个名字时,弘晓心中咯噔了下,这个人他是认识的,一个学识渊博的秀才,只是怀才不遇,当初他在严祌的酒楼里赊了不少银子,若说带头造反的人是严祌,弘晓是不信的,但他没有说话,依旧站在后排耷拉着眼皮,静静地听着。

总统这个词来保没有听过,他说到:“即是造反,称呼便没有区别,可是,一群商贾是如何造得起反,手无寸铁,拿什么去反抗,日后又拿什么来抵抗大清八旗子弟兵?”

“非也!”阿里衮抬头道:“他们有火枪,有大船,船很大,非常的大,没有帆,没有桨,速度却很快,这种船绝不是大清的。他们定是勾结了洋人,听说,他们高价聘请了几个洋人,去学校当校长,真是闻所未闻,那蛮子连名字都起不好,竟叫什么‘白努力’、“呕了吐了”之类的,竟也敢来我大清教书。”

一听让洋人当校长,来保立刻炸毛,他怒道:“荒唐,我大清没有圣人之言了么?孔儒之道都是假的么?需要他们一群枯发碧眼的蛮夷来点化?真是岂有此理!”

“想来也就是一批乌合之众,受了蛮夷的妖言惑语,成不了气候的!”鄂尔泰毫不在意,“现在最要紧的是查清和亲王是否有参与其中!”

“微臣赞同鄂尔泰大人的话!”来保义正言辞地说到:“查明真相,也好还和亲王一个清白!”他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头就未必这么想了。

似乎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和亲王是否参与造反的问题上,而忽略了浙江谋逆的叛贼,阿里衮对着乾隆皇帝拜道:“启禀皇上,那群谋逆之徒不但嚣张跋扈,而且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微臣见过他们的火枪和战船,虽不见威力如何,但是使用武器的士兵微臣可是见过,无不是身材魁梧、孔武有力之辈,整个队伍的纪律性更是异常之高,实不可不防啊!”

与和亲王的问题相比,阿里衮所言声势实在过低,直接被在场的高官忽略了。

“你们可有见到和亲王?”问话的是来保,至于乾隆,自始至终都躺在龙椅上闭目养神,不是闲,是被气的。

汪由敦摇摇头,诚实地回答:“没有!从头到尾都未有见到和亲王。”

“这么说,此事与和亲王并无关联,只是单纯的一帮匪民造反罢了,是与不是?”来保对着卢焯问话,若是真和弘昼没什么关系,那么卢焯就是构陷,外加丢了官印,这便是罪加一等。

跪在地上的卢焯连忙抬起身,向着乾隆皇帝嚷到:“皇上!臣冤枉啊!此事真的是由和亲王一手挑起的啊!微臣所言句句属实啊!”说完便哭,哭完便是头抢地。

来保板着脸继续问到:“证据呢?没有证据,如何证明和亲王参与其中啊!”他很心急,不停地给卢焯施加压力。

久未发声的李星垣抬起头说到:“启禀皇上!现在当务之急并不是追究和亲王是否有参与其中,而是派兵南下,连同广东水师清缴叛党啊!”

“臣附议!”来保特别起劲,此时南下,亦有机会拉和亲王下水。

傅恒想要站出来,他是兵部尚书,由他领兵南下是最合适的,他左脚刚动,站前他边上的弘晓便拽住了他,并向他摇摇头。若是以前,傅恒一定会挣脱弘晓,绝不会和他站在一道线上,但今天他没有,弘晓拉了他,他便很老实地站在了原地。

一直坐在龙椅上聆听的乾隆极不情愿地睁开眼,字里行间带着火,“是天下太平久了么?是头驴就敢尥蹶子,金川完了,准噶尔来,现在准噶尔完了,浙江又来,是朕这个皇帝当的不随你们心意么?”这句话是咆哮出来的,乾隆额头青筋凸起,脸色潮红,一副吃人的模样。

一众官员统统伏地,不敢私言半语。

“阿桂,你即刻领兵南下,协同广东水师清剿叛党!”乾隆不再等待大臣商议,而是直接发号施令,他没有点名傅恒,他是知晓傅恒与弘昼的关系的,他真怕弘昼参与其中。

“那和亲王当如何处置?”说话的又是来保,不把弘昼扳倒,他来保便不死心。弘晓本是诧异为何来保总揪着弘昼不放,后又仔细一想,来保是站在太后那边的,便释然了。

“你们确定没有见到弘昼?”乾隆目光凌厉,如利刃刺在卢焯等人心头。

汪由敦看了看周围,李星垣又趴在地上不吱声了,他心中叹息,还得自己来说,“回皇上,确实未见到和亲王,按理,既然是造反,那自然图谋龙袍加身,若是和亲王参与其中,不自立为王,他又图什么?”

“哼!”卢焯冷哼一声,反驳道:“和亲王素来荒唐,他做事自然不能以常人之心去理解,汪大人此言岂不是在控告本官构陷之罪?”

汪由敦辩解道:“微臣只是就事论事!”他就知道,只要开口必定遭人怨。

“回皇上!”来保想了个策略,“之前因太后寿辰,而致宗室之会延期。皇上何不趁着宗宴之会唤和亲王进京?再者,裕太妃还在宫里,想来和亲王也不会不回来!”这是在弘昼没有参与叛乱情况下的一道双保险,万一平叛的过程中没能拉下弘昼,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把弘昼弄回京城,至于罪名,平叛结束后,多加个人,又有多难?

弘晓站在众人背后,他的眼光阴狠毒辣,侧首之时,正好对上鄂尔泰的眼睛,两人嘴角同时上扬,恰似狼狈之兆。

同类推荐
  • 孔门学渣

    孔门学渣

    乐歌穿越重生到一个傻子身上,他想改变形象,却被人当成傻子。已经习惯了的他,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好。老子说他是:大智若愚。孔子说他是: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子路说他:力气大、剑法好、对我脾气!子贡说他:你要是个商人,绝对奸商一个。颜回说他:什么都懂……师娘亓官氏说:唉!他就是个长不大的淘气包。
  • 中国灾害通史·清代卷

    中国灾害通史·清代卷

    本书内容包括:明清和清末自然灾害群发期、清代自然灾害分论、清代自然灾害总论、清代救灾措施与实践、自然灾害与清代社会等。
  •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开风气之先 谋天下永福:“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三坊七巷人士与台湾的教育、试论三坊七巷学人与台湾书院的发展、三坊七巷与近代福州历史文化变迁、两岸交流视域下的三坊七巷名人文化等。
  • 大清王朝3

    大清王朝3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考古故事总动员

    考古故事总动员

    课堂上的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课堂外面的世界丰富着我们的阅历。对人类来说,好奇几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想知道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们更想知道,时光流逝,沧海桑田,锦绣的中华大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啊,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世界何时开始?这些问题让我们焦灼,也让我们困惑。我们渴求答案。可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我们平常阅读的课本里,也很少会出现在中学老师的课堂上。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求答案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我们精心编写了《考古故事总动员》这本书。本书作者精心挑选了极具代表性的考古故事,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大逆之门

    大逆之门

    让每一个心怀善念的人过最土豪的日子,再把每一个心怀恶念的人送进地狱。法到底是约束好人还是坏人?尊法的人为什么反而处处受制?开一扇门,逆世道而行。以大凶之手段行大善之事。我念为天意,我怒为天威。
  • 二舅二舅你是谁

    二舅二舅你是谁

    霍小宝是在村外的河里找到的。有在河边一起玩耍的孩子,突然发现少了小宝,便疯了般跑回村里喊大人。那个时候,晚霞铺在河面上,鲜红的颜色,像浓浓的血,不声不响地缓缓流动,荡起细碎的波浪,仿佛一个孩子的死亡与它毫无关联。人们闻讯赶到河边,从河里捞出了小宝。小宝的妈妈王咏梅抱着那个湿淋淋的小身子哭天抢地,一只手在河滩上死命地抓挠,抓得手指都出了血。小宝的爸爸霍林舟蹲在一旁,脑袋埋在裆里,用两手薅着自己的头发,浑身颤抖,泪水无声地淋落,把脚下的河滩都淋湿了一窝。归栏的羊儿顺着河滩走过来,咩咩地叫,那声音像极了向母亲撒娇的孩子。
  • 重生之倾杯天下

    重生之倾杯天下

    大陆中央,生有四国,分别为隐雾国、忘炎国、琉风国、启习国。四大强国以绝对的优势主宰天下,虽然看似和平年代,但战争的苗头却是隐隐若现。江湖中形成一股新的势力影响政治,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白诗缨为首的雨缨宫。白诗缨,天煞之星,生得绝美冷艳,因女扮男装而被成为被世人所知的“魔君”,她一生无情,逍遥天地,唯一能留住她的心的只有自己的好姐妹夏晓雨。夏晓雨,琉风国的帝姬,与白诗缨青梅竹马,彼此依靠与珍惜。两个姐妹性格迥异,却对彼此爱护欣赏,在这一片乱世之中,情关重重,挫折不断,她们两人又将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
  • 二部僧授戒仪式

    二部僧授戒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REY ROOM

    THE GREY ROO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我老婆超甜

    重生之我老婆超甜

    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 明天我还是这么喜欢你 嘤嘤嘤迟怂怂跟鸡大婶的故事又名重生之寂寞爱吃鱼宠文甜文 开新文啦,短篇小虐文,感兴趣的小可爱可以搜索(只愿不曾遇见),不感兴趣的话……当我什么都没说吧 溜了溜了
  • 缘起圣道经

    缘起圣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罪妾

    罪妾

    片段一:“拖出去!”孩子甫出世,他就要娶另一个女人,那样急,急得一刻也容不下她。“他是我的孩子!”她不想抗争了,对这个男人凄厉的吼:“我成全你们,但是他是我的孩子,还给我!”“你的孩子?”他的眸子异常阴鸷,示意产婆将孩子交给他的女人:“他不会是你的孩子!给我拖出去!”“你!”望着那双噬血黑眸,她绝望了,笑着,一把抓起旁边的利剪,手起,刀落——“发断,情断,你我从此——”面对他的脸色大变,素手一抛,“——恩断义绝!”片段二:“怎么是你?”冰冷孤傲的眸,为之一震,俊脸瞬息苍白。她一袭玄色凤凰来朝宫装,如一只慵懒的火狐躺在贵妃榻上,“怎么,你认识哀家?”他手中滴血的剑,“哐当”一声摔落在地,僵立原地。“母后,他们杀进来了!”五岁小皇帝凄厉的哭喊划破整个大殿。“母后知道。”她笑,纤手轻捋三千及地青丝于胸前,优雅起身走向他,“皇儿不怕,有母后在,没有人——”云袖翻起,一把利刃,直直刺入男人的胸膛,“——能夺走你的江山!”“你……”他高大的身子猛的一颤,不可置信望着近在咫尺的容颜,“呵,你还是这么恨我。”她狭缝里求生,顺天代嫁,饶是不争不抢,却仍难逃命运的捉弄,不堪一世情他心深似海,暗植权势,自诩可以一手遮天,却错娶了一个女子,赔上了一生崛起蹑高位,倦客知归路,只是燕子楼已空,佳人何在?大梦初醒已寒夜,花非花,雾非雾此为玉版宣亲的精心之作,有兴趣的亲可以看一下(∩_∩)推荐自己的完结文:《虐妃》《侧妃罪》《契约哑妻》
  • 掌舵:政商圈子生存指南

    掌舵:政商圈子生存指南

    人到中年的杜林祥,事业看不出任何转机,他是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偶然机会,大踏步走上了成功之路?在事业发展的上升期,杜林祥又怎样凭借过人的智慧,多方运作,苦心经营,拓展重要的人脉资源,并利用这些人脉做大事业、搞定对手,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高手对决?
  • 自然与人生

    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意在“将几页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写生文字公布于众”,这是德富芦花对自然的写生,也是对其人生态度的写生。书中无处不承接着他坦荡的自然情怀、浪漫精神及哲学思想,在日本文坛有着深远影响。其两眼所及之处,两耳可闻之声都被他以从容不迫的灵秀笔墨记录下了来:富士山的黎明、相模滩的落日、京都避暑的寺院、屋外的蝉鸣蛙叫……日本水软山温之景、刚中柔外之人跃于纸上,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