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700000001

第1章 总序(1)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一个人能否成为人才,首先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具体地说,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高低及其所展现的业绩,是区分是不是人才的分水岭。

在工业经济时代,我们传承着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这将成为一种新的价值标准。正确决策、科学发展、创造财富已非仅靠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源,一切资源(包括知识资源)将以智慧为核心重新组合和科学运用。智慧的核心是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则是创新能力的骨髓和基石。也可以说,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书试图通过对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概念的粗浅诠释,使人们对它的内涵有更具体的、鲜活的认识,树立东西方相融合的、科学的现代人才理念;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或自觉修炼、提升自身的大智慧,使千千万万有志成才的普通人,走上科学的成才之路;为我们的后代创造科学成才的大环境。当更多的普通人成为人才之时,也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

本书写给各级人才管理、培训、教育机构和党政工作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学习、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立志成才的人们。

——编者

§§§绪论

在人类历史演进的长河中,创新活动一直伴随着、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新理论在创新活动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创造学》诞生,这标志着人类创新活动由本能创新、自发创新向着伟大的自觉创新时代转变。目前,教育图书市场各种版本的创新著作,其理论指导和发展源头,多源于《创造学》。《创造学》及其发展,凝聚了人类的最高智慧,为此,每一位创新理论教育工作者,每一位立志创新成才的人,都有必要对《创造学》有所认识和理解。

《创造学》的由来和发展《创造学》是研究人类创造活动规律、原理、过程、特点及方法和开发人的创造力的科学。它是一门软科学性质的横断学科。它不研究人类在各个领域里取得地具体创造成果,而研究人类各项新成果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其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创造哲学、创造心理学、创造生理学、创造教育学、创造工程学、创造环境学等。如果各行各业的人能够把《创造学》与各纵向学科交叉,从创新的角度衍生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的话,那就会给我们的科学技术带来更加生机勃勃的新天地。

《创造学》是人们在对众多创造规律长期的研究中逐渐产生的一门学科。

人们对创造规律进行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当时的德莫克里特、亚里士多德、巴普斯等人便已开始探索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方法。在我国古代,《周易》、《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名著,也在从事物的因果变化及军事谋略的运用方面,研究思维方法与战略战术问题,这些思想至今仍在指导着后人多方面的创造活动。

在此以后,许多科学家、发明家也都在取得自身创造成果之余,参与了对创造过程的探索与研究,从而促成了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雏形的诞生,推动了《创造学》的形成和发展。爱因斯坦曾表示“相信直觉和灵感”,他用建筑上的支架来比喻创造方法:“要是不用任何支架,那就不可能建造房子与桥梁,但支架却不是房子或桥梁的任何组成部分。”

对创造规律比较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现今公认的创造工程学的奠基人与创造者是美国人亚历斯·奥斯本,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非常热爱创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他全力投入了对《创造学》的研究与推广,其著作有《思考的方法》、《应用性想象》、《我是最有创造力的人》等;他身体力行地搞起“日行一创”(即每天搞一项创造设想);他创造了著名的创造技法——“智力激励法”和“检核表法”;办起了创造力咨询公司以及创造性思考夜校等,使《创造学》逐步得到了世界的承认与重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又开创了创造心理学研究。从此,《创造学》开始向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发展。

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先为公司科技人员开设了《创造工程》继续教育课程,这一首创后来被学术界公认为《创造学》正式诞生的标志。1937年,通用电气公司的专利申请量便猛增三倍。《创造学》一诞生便大见成效,于是,《创造学》研究迅速遍及美国,并被推向全世界。

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创造性开发》课程,《创造学》被正式列入大学的教学内容。此后,加利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等包括军事院校在内的多所大学也相继开设了多门开发创造能力的课程,并将创造能力开发的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改造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哈佛大学的英语、物理、化学、建筑学、航空学、企业管理等二十几门课程都运用了《创造学》的原则和方法。美国创造力教育学院的几百名教师从事把创造方法渗透进各科教学的研究。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指出,美国各大专院校应使学生具备至关重要的创造知识和能力。他认为是否拥有此项才能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美籍华人、麻省理工学院创造中心负责人李跃滋认为,既然运动员的技巧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那么创造家同样也可以根据一定的方法训练出来,因此可以找到一种培养创造技巧的方法学作为课程在传统的大学里教授。目前,这种创造性思维训练并不局限在大学里,它还渗透到中小学教育中。进行这种训练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在参与复杂思维活动、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都大大加强了。

美国能够成为全球经济、军事大国,主要依靠科技领域众多的发明创造。他们重视《创造学》的研究,特别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创造技法的传播。

继美国之后,许多先进国家积极推广《创造学》,开展创新思维训练,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他们通过创造性教育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发展高科技和生产力,实现了强国富民的目标。

日本自1955年从美国引进《创造工程》后,陆续建立了一批专门研究机构,如创造力开发研究所、创造工程研究所、未来工程研究所、综合经营研究所、现代能力开发研究所等。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要求教育成为“能够打开发挥每个人创造力大门的钥匙”。1963年日本经济评议会指出:“比什么都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使广大国民具有可能实现自主技术的基础教养和创造力。否则,难于涌现足够数量的有独创能力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培养基础能力就是不依赖他人,通过独立思考,自己产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态度和方法,即所谓形成创造力。1971年日本发明学会成立,1979年日本创造学会成立。日本许多著名学者根据国情特点,着重进行创造力开发和创造技法训练的研究,并创办有关创造发明的杂志,出版大量书籍,其数量之多,出版之及时远远超过美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日本许多大学都开设了《创造学》课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大阪举办了“创造力开发进修班”,培训大学毕业且有五至十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每期七个月。这些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全国还先后办起五十多所星期日发明学校,并借助报告、讲座、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介,传播和交流创造技法,促进社会性创造发明活动。

同类推荐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这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下,体现着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洋溢着爱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凡是读过此书的人,都无法抗拒它的魅力。让我们沿着时光隧道,进行一次爱的旅程。
  • 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源于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楹联和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秘密投票

    秘密投票

    王晋康中短篇科幻作品之一。20世纪20年代,埃尔温·薛定谔和维尔纳·海森堡创立了量子力学,它的基点是建立于亚原子粒子的波一粒二象性和量子世界的内在模糊性。70年来,它已发展成富丽堂皇的理论大厦。迄今为止,所有极端灵敏的原子实验都以令人惊讶的精确度证实了量子效应;它对诸如粒子结构。基本粒子的产生和湮灭、超导性及反物质的预言,对某些坍缩恒星的稳定性所作的成功解释,证实了量于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 行动的作为(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行动的作为(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你的周围到处都充满了机会,只要你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就会捕捉到它们的踪迹;那些渴求帮助的人呼声越来越弱,只要你善于倾听,就一定能听到那越来越弱的呼声;你不会仅仅为了私人利益而工作,只要你有一颗仁爱之心;高尚的事业就徘徊在你的周围,只要你伸出自己的手,就永远有机会去开创。本书引导您发掘潜能,心动行动,战胜自我,荣获成功!
  • 冷皇宠后:凤家四小姐

    冷皇宠后:凤家四小姐

    她本是书香世家,无忧无虑小户千金,一场劫杀,改变命运,遇到一只狐狸,为活命,许下三年,然而命运并没有因为,怜惜她。曾经她信任,一个个背叛她,爱她的人,却一个个为她而死,扑朔迷离的爱情,陷在其中无法自拔,他却为了心中的她,一次次伤害,陷入万丈深渊。“不!我凤菱悦!最后悔遇见你,以后你走你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老死不想往来,如果在见!我们就是陌生人?”遇到南宫景,注定为他沉沦,然而命运不允许,一次次擦身而过,沦为路人,在相见,她已不是当初天真无邪的凤菱悦。狠毒、决裂,残暴,一个个体现在她的身上,风华绝代,引领多少男人为她尽折腰。新书《邪尊霸宠:傲娇逆天九小姐》开始更新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皇后与王冠

    皇后与王冠

    狄尔苏,一个可以说绝对愚笨的学法者。“哦,你看她,她就是狄尔苏。”那边来了一堆同是学法者的。“天呐,她又在念那些别人听不懂的咒语了。”“哦,好吧,亲爱的,也许她就是那样的一个人。”对于这样的话,不要奇怪,因为很平常。而狄尔苏呢?她会走自己的,一直在坚持。她相信她能成功。(通篇虚构,无可考究)
  • 文公

    文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绣旗袍(全2册)

    锦绣旗袍(全2册)

    民国时代,哀怨的新娘身着锦绣旗袍,在秦淮河畔璀璨灯火中投水自尽。这件被诅咒的旗袍,凡接触者必会丧命。死亡恐怖不断蔓延,怨气始终死守旗袍,诅咒每一个穿过它的人……古玩店老板唐朝在李影疯掉的第三个年头经人遇到恐怖小说作家林韩,林韩从小不得父母喜爱,到上海后寄住在干妈何素兰家,为何宅的秘密吸引,无意成了何家的继承人,就在她写完以何家为背景的最后一本书,准备离开的那天,曾帮她做过网页,已消失两年的黎有德(欢夜)突然出现,并指出她小说中一个村庄说他知道在哪,引起了林韩八个粉丝的兴趣,包括林韩自己也无比好奇,于是九人随黎有德一起去了那个村庄……
  • 希区柯克推理经典集:后窗

    希区柯克推理经典集:后窗

    "本套书所汇总的故事,均根据希区柯克的电影和电视剧改编。希区柯克是悬念大师,也是心理大师,更是电影中的哲学大师。而他的悬疑故事集,也重点突出了心理的较量,是生与死、罪与罚、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矛盾统一体,是一首首直指阴暗灵魂的诗。故事以人的紧张、焦虑、窥探、恐惧等为叙事主题,设置悬念,惊险曲折,引人人胜,令人拍案叫绝。
  • 中华营养百味:营养早餐,美味晚餐

    中华营养百味:营养早餐,美味晚餐

    阳光明媚的早晨,提前一会儿起床,给家人做好营养美味的饭菜,一家人一起吃完早餐,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美好的一天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家中,一家人高高兴兴吃着可口的饭菜,聊聊高兴的事情,给这一天画个完美的句号。本书为你介绍了诸多黄金早餐和温馨晚餐的多种做法,让您和您的家人享受完美人生。
  • 吃货女皇:厨砸,来侍寝

    吃货女皇:厨砸,来侍寝

    顾宝儿一觉睡醒发现自己成了太女,而且她的皇帝老爹只有自己一个子嗣,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开枝散叶!坐拥三千美男,天天被觊觎美色,还要收服文武百官的生活,其实也很苦逼好嘛?更别提原主连妹子都不放过了!所以顾宝儿为了保卫贞操,决定抱好亓念念的大腿,好好向太傅学文习武,做个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