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2300000029

第29章 变动

冬去春来,寒暑交替。

60年的夏天到了。

大队部边上开了家小商店,叫供销合作社,可以凭着社员证到队上领物资票,然后到合作社去买些东西回来。

队上房子起了一批,老霍家院里的人家也搬出去几户,都是主劳力,他们是生产主力,得紧着他们先,大伙都理解,也没什么意见。

大队上又开会,以后社员开始计酬了,劳动算工分,到秋收以后算账,按工公算钱或者折成粮食。食堂也有了变化,开始按人口劳力分配,各家到时去食堂领了饭回自己家吃。

工分是按天来计算的,一天八个小时计一笔,主劳力是十二分,壮劳力八分到十分,辅劳力五分到八分,弱劳力三分到五分。

各个队还有不参加队上劳动但要计算工分的,电工,技术员,饲养员,食堂的人,五保户,红五户,打井队,护林护渠,修理组,打铁匠,砖瓦窑的工人等等,他们和社员一起形成分母。

实际上这些人的数量和上工社员的数量都差不多,或者还得多一些,产出的东西是大家分的,分母越大,分的越少。

好在二小队这边老霍为人公平,大家也信他,其他小队有闹成一团的,不过都是听说,谁也没亲眼看过。

天暖了,女人也开始干活,张景义还在磨房。

队上牲口不够,那头老驴去年冬没挺过来,死了,今年的石磨要靠人力来推。

她是弱劳力,老霍给定了个五分,算成钱的话大概有四五分钱。一小队就在边上,磨房只计三分,一天三分钱。

第一天推磨的时候,张景义差一点累瘫在磨房里,脚疼的已经没了知觉,腿也抬不起来了,要不是张家嫂子去看她,她可能趴在磨房里家都回不来了。

几个人把张景义搀回屋里,张家大嫂弄了热水给张景义烫脚,看着她的脚惊讶:“我的妈呀,景义呀,你原来还裹过脚啊?你咋不早说呢?你这脚推的什么磨啊,这不是找罪吗?”

张景义惨笑了一下:“没裹成,裹了几天就放开了,还能行。”

张家大嫂把跑过来乱看的自家孩子打走,说:“看来你真是个大户人家出来的呀,命啊,怎么就落到这旯了呢。这以后你可咋整哟,吃饭就得干活。”

心疼妈妈的刘金荣在一边瘪着小嘴说:“我大哥会来接我们的。肯定能来。”眼巴巴的看着妈妈的脚,想去摸一下又不敢的样子。

张家大嫂说:“你那个孩子在哪?要不去找一找。”

刘金荣说:“我大哥在朝鲜,是不是妈,我大哥是不是在朝鲜?在叫朝鲜那个地方,那不是中国。”

张景义在女儿头上抚了一把,对张家大嫂说:“当兵呢,去朝鲜了,有几年了。”

张家大嫂说:“志愿兵啊?哎呀,英雄啊。”

张大哥在对面说:“志愿兵听说是回国了呀?我听人说是回来了的。”

张景义抬头看过去:“什么时候?回来去哪了?”

张家大哥说:“就是闲唠听人说的。明天我去给你问问。大队部有报纸,上面能登。”

第二天,疲惫不堪的张景义回到家里,坚持着去食堂打了定量回来,娘仨正在吃饭,张家大哥也拎着饭回来了,说:“张家妹子,我给你问了,确实是回来了,前年十月就全回来了,十月二十几号好像。正好是你到这那几天。”

张景义手里的饽饽掉在了炕上,整个人呆怔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前年十月?二十几号?怎么会?照瑞怎么没来找我?他回来了应该来找我呀,他爸的东西还在我这。不行,我去队上问问。”翻身下地去穿鞋。

张家大哥说:“队部没人了,明天你再去吧,不行去公社问问。”

心慌意乱的过了一晚上,张景义早早就起来,给两个孩子收拾妥当了去上学,她自己去了队部。

队部这边就是个农村基层机构,也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张景义请假坐大队的马车去了公社,在公社武装部得到了准确的消息,驻朝部队确实已经在58年十月二十四日全部撤回了国内。

张景义说不出刘照瑞在部队的任何信息,就知道是汽车兵,开车的。

这个年代政府的人做事还很有原则,也不会推拖,由其是军地关系方面的事情很重视。武装部的领导让张景义先回家,他们去帮着找人。

这个年代武装部的工作还是相当繁重的,要联系部队和地方,要安置退伍兵,还要管理武器弹药和民兵组织,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组织民兵进行实弹训练。武装部的领导是有军籍的。

“你回去安心生产,你这个事儿我们会和上面联系,尽快帮你找到人让你们联系上。你回去等信儿吧,放心,只要人在就肯定能找着。”

“刘照瑞,他叫刘照瑞,二十七了。是安东庄河人,48年当的兵。”张景义认真的对武装部的领导又说了一遍。

领导笑了笑,说:“记住啦,你看,我记在本子上了,放心,肯定帮你把人找到。回去吧。”

张景义恋恋不舍的离开武装部,在武装部门前的土路上站了一会儿,风吹的有点儿冷,心里乱糟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看到了路边别人领着的小孩才突然想起自家还有两个孩子在家,这才急匆匆的往回走。

没有车,她也不知道去哪找顺路车。就紧着衣服顺着马路走,坐马车来的时候方向是记得的,这个年头路少,方向对就不会走错。

整个世界都被荒草盖上了,出了镇子就是一片荒野,被马车牛车和汽车压的沟沟坎坎的土路在荒野里伸向远方。走出镇子,风更大了,吹的人睁不开眼,这里是太子河边,虽然有山,风却顺着水道直冲过来。

从公社去法台要过两次火车桥,正好是顺着水道逆风而上。

马路还好走一点儿,等过了一小片儿人家,张景义想着上午过来的时候赶车的老姚头说要是脚走的话,从这里上火车道是最近的,就下了马路,顺着行人踩出来的窄窄的小路上了火车道。

火车道边上只有一条两脚宽的小路,脚下面是垫道的碎石,张景义就深一脚浅一脚的顺着这条小路往前。她不敢去火车道中间走,铁轨下面铺着枕木,踩不准枕木会崴脚。她的步幅没有那么大。

小心弈弈的过了火车桥,火车道贴着山根蜿蜒向前,四野空旷,一片绿茫茫的,没有人家也没有行人,野草长的有一人多高,张景义瘦小的身影在铁路边上踽踽前行,风不断的扬起她的围巾,撕扯着她的脸庞。

同类推荐
  • 投标之天生我才

    投标之天生我才

    讲述一个不甘平凡的北漂者,投身到北京的IT销售,从最卑微的基层销售做起,遍尝各种艰辛,终于凭借个人的诚信,勤奋和机智,一步一步走向职场巅峰。通过主人公及其身边朋友共同演绎的跌宕起伏的故事,讲述北漂生活的艰辛,揭露投标过程中的各种玄机,演绎职场生存的法则以及商战中人性的险恶。
  • 成功只在一念之间

    成功只在一念之间

    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但不努力就绝对会有回报!(本书适合初中生,或者在学习的人观看。)
  • 山村养鸡大亨

    山村养鸡大亨

    既然都重生了,那还犹豫什么呢?喜欢的事情,就去干啊。赵青山觉得,人没必要活给别人看,自己喜欢养鸡,就高高兴兴得去养得了!等有一天,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现代信息技术养鸡大棚,看着漫山遍野散养的土鸡,看着销往世界各地的订单,他会自豪的说,养鸡,也是很有前途滴。你们喜欢吃鸡吗?喜欢吃鸡,就找赵青山!
  • 老凌的婚事

    老凌的婚事

    由省城济南汽车总站开往本省东部海滨城市R市长途客车的马达已经“嗡嗡”地喘息半天了。忽然,马达声开始变调了,一改适才的一拉四平腔儿,骤然变得抑扬顿挫了起来,好似戏角儿吊嗓子般,忽高忽低,忽长忽短,忽急忽缓,又像是运动员赛前在给自己鼓劲儿打气,叫人听起来颇具立体感,特厚重,同时再看看光滑的后脑勺儿跟瓦亮的灯泡似的老司机师傅那摇头晃脑,左顾右盼的审慎神态,以及歪身侧体,伸腿扬臂,手忙脚乱的架势,此时的客车俨然如离弦之箭,万事俱备,一触即发。作品尽量展现地域地理文化语言等特色,让乡土味更浓厚一些。
  • 陌生的恐惧

    陌生的恐惧

    他是我的初中同桌,他是一个为了实现理想能豁出命去打拼的人,也是一个有着坎坷经历的人。十七岁的他独自闯进陌生的城市寻找梦中的路,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用血与命征服了原本陌生的世界,造就了人生的精彩......他就是一本书!
热门推荐
  • Hi旁边那只帅鬼

    Hi旁边那只帅鬼

    一句话简介:故事很简单,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路痴少女和隐鬼护花使者的故事。废话版简介:容菲路痴二十年,从来不知道身边居然跟着一只鬼,还是一只帅鬼。这只鬼常年撑着一把油纸伞为她遮风挡雨辟邪驱凶,护她周全。可是为毛还要坏她姻缘?艾玛!你妹的这只鬼居然还是只风流鬼。急急如律令!哼,想做鬼丈夫,没门儿!某鬼坏笑,鬼爪一伸,丫的一下焉巴了。有门儿有门儿,简直太有门儿了!文艺版简介:容菲是个令人无语的路痴。同时她知道路痴有一个迷信的说法,那就是——鬼打墙!却不知道,头顶一把隐约模糊的油纸伞伴随她无数个春夏秋冬,为她挡风遮雨,避邪驱凶。故事的起因,要从那场雨夜神秘断头案说起……
  • 重生系统撩主神

    重生系统撩主神

    顾家二少因对异性过敏,从小宅于家中。病愈之后,搭乘私人飞机遇难,重回三年前碰见自己无比崇拜的电竞大佬,欣喜之余却发现自己变成了胸大貌美小萝莉。随身系统:想活命吗?撩到这个男人,他就你的。二少:若是不撩呢?喂喂喂~,有人墙咚了……后来过往的记忆想起,习惯了女装,习惯了身边有那么一个人,系统却摇身一变,关卡难度增强。系统提示:你的男主已失忆,请速速攻略进入下一个关卡
  • 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

    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

    这人倒霉起来喝口水都会塞牙,李梦兰就是那个倒霉的娃;一不留神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狗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农家;还是一个古代的农家。李梦兰懵了,自己好好的一个白富美咋就这么倒霉嘞?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在现代都可以混的风生水起,难不成会被这小小的农家给困死?
  • 经典管理寓言(全集)

    经典管理寓言(全集)

    本书在寓言故事的基础之上阐述了现代公司的众多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喻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西游的故事告诉你目标的重要性、石子变钻石的奇遇讲述了机会的稍纵即逝、福特的经历让你体会细节的重要、独木桥试验说明态度决定一切、大师为你展现领导的艺术……本书包含了管理中的许多重要领域,这些理论相辅相成,诠释了现代公司里经常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你完全可以将这本书看作是一本讲述管理学原理的通俗化著作。
  • 至尊药师三休夫

    至尊药师三休夫

    她是药师家族不受宠的嫡出大小姐,天生的废材丑颜命硬,一遭身死,迎来异世强悍灵魂入体。骂她废物?姐魔武双修,炼丹,御兽,样样行,睁大狗眼,究竟谁是废物?笑她貌丑无盐?一朝变身,姐倾国倾城,亮瞎尔等狗眼!说她命硬?那为啥九天大陆第一天才南宫醉要娶姐保命?为啥尔等要求姐保护?
  •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强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世界的十字路口,国运兴衰牵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土耳其人的祖先来自中亚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最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仅仅经过三位开国苏丹的励精图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国”自立,在欧洲留下战无不胜的威名。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苏莱曼大帝陈兵维也纳城下——鼎盛时代的奥斯曼帝国,为欧亚大陆的政治地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随着世界现代的降临,奥斯曼帝国却落后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站上历史变革的潮头,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国、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与东方强权奥斯曼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奥斯曼军队再度围攻维也纳遭遇惨败;1821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爆发独立战争;同时期的埃及也自立门户。此后,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中东和非洲领土上陆续分裂出二十多个国家。其中很多国家迅速沦为英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最终,奥斯曼帝国本身也在“一战”战败后倾覆。六百年世界帝国的历史成了被人怀念、叹惋的过去,而现代土耳其以一个共和国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篇章。在土耳其的跌宕国运中,中国读者能找得到祖国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国际现状的根源。那段帝国时代是欧亚两洲,乃至整个世界近代不可磨灭、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
  • 花都小神医

    花都小神医

    且看小神医医术无双,妙手回春,玩转花都!
  • 名人传记丛书:拜伦

    名人传记丛书:拜伦

    名人传记丛书——拜伦——为自由而战的伟大诗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春闺玉堂

    春闺玉堂

    十二岁的方幼清,从姑母家重头再来。谁害父流放,谁夺她性命,谁让她一生努力化为乌有?她誓要查清这一切缘由,再不让今生重蹈上世覆辙。然上有姑父朝堂大员,一家之主;中有婶母虎视眈眈,机关算计;下有姐妹心机叵测,手段层出;另有仆妇丫鬟迎高踩低,狐假虎威。她这位表小姐,无依无靠,无权无势,如何从寄人篱下中拼搏而出?春闺褴褛,玉堂锦绣。圆上一世的遗憾,补这一生的美满。
  •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本书结合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及个人的感悟等,详细剖析了为人处世、为学识人、为官为政等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的危机、人生的苦恼以及中国的前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于天下大同、在于人类可持续、在于超越阶级、民族、国家。因此孔子之学是天下学,论语不仅是中国人的圣经,更是人类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