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2300000003

第3章 奉天

刘华奇扭头问拘禁的坐在一边的张景义:“景义,你饿不饿?”

张景义点了点头,脸上泛起一片腓红,低下了头去。

刘华奇又转向坐在另一边的儿子:“照瑞,你肚子饿不饿?想吃什么?”

刘照瑞想了想,说:“我想吃牛扒。不过还是看姨妈的吧,姨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刘华奇说:“我记得这边上就有一家俄人餐厅,也不知道现在还在开了没有,有牛扒和俄式牛肉土豆,烤香肠和洋葱,味道还算可以。”他转过头问张景义:“这些可以吃吗?要不然我们出去转一转,慢慢的找个你喜欢的餐厅。”

张景义点头说:“好的。不知道这附近有洋人开的理发馆没有,我头发几天没打理了。”

刘华奇说:“我们先带照瑞去吃牛扒,然后我陪你在这附近慢慢找找,总会有的。”扭头对贺子山说:“贺先生一起吧,算我为你践行,陪了我们一路几百公里也是辛苦你了。”

贺子山说:“应该的,华奇同志你不用这么客气。”

刘华奇站起来穿外套,问贺子山:“这边用什么钱?”

贺子山说:“光洋,鹰洋,卢布,法币都可以,国党的中联卷也过来了,日元也是可以流通的。只有满元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肯收,国党的银行可以把满元换成其他的币种。奉天省委的同志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法币。”

他从身上的皮包里拿出一个大的牛皮纸信封,递给刘华奇。

刘华奇想了一下,伸手接过信封,说:“我就却之不恭了,现在我没有收入,还有一家人要养,也确实缺不得钱。”

贺子山说:“组织上已经考虑到了这方面,你在奉天的所有开支都由我们来支付,等到了安东会给你安排一份合适的工作,你放心吧。”

刘华奇点了点头,把外套穿好,把信封塞到口袋里,帮张景义拿过貂皮帽,替她戴好,对刘照瑞说:“把帽子戴好,不要吹了风。”

四个人出了房间,顺着楼梯下楼到一楼大堂,刘华奇走过去,用俄语和服务人员说了几句,走回来说:“还好,餐厅还在,连位置都没有变。”

贺子山笑着说:“刘先生对奉天真的很熟悉呀。”

刘华奇点点头,说:“在这生活过一段时间。”

出了旅社的大门,寒风夹着雪花迎面吹过来,大街上没几个人影,电车叮叮当当的开过,有几辆方盒子一样的汽车停在路边。

贺子山招了招手,一辆两匹马拉着的“出租车”跑过来,车上四周加了帘子,可以挡些寒风,里面还生着一个铜的炭炉。

四个人上车,刘华奇说:“走浪速通(中山路)去春日町(太原街),就到叉口那家俄国人的饭店。”

车老板甩了个鞭响,两匹马顶着风雪动起来。

刘华奇对张景义说:“奉天这里比冰城更久,好东西也是要多些的,这边明湖春,洞庭春,鹿鸣春都是好饭店,菜品还要强过新世界,只是菜种略有不同,等明天休息好了我带你吃过去,看看你喜不喜欢,今天先依了照瑞。”

张景义眨眨眼睛看着刘华奇:“比新世界还要好吗?”

刘华奇笑着说:“要好的,你走的地方少,了解的不多。奉天这里拿出一个铺子都有一二百年,就是生家也做成熟手了,何况还有大师傅坐阵。”

张景义问:“你吃过的?”

刘华奇点了点头,说:“明湖春的燕窝和一品翅你肯定是喜欢的,还有佛跳墙,你还没见过。洞庭春和鹿鸣春,我到是不确定你会不会喜欢,反正吃了再说吧,都是鲁东菜。

奉天还有家饺子做的好,叫边家饺子,你喜欢吃饺子吗?我还没问过你,在冰城也很少见你要吃这个。”

张景义就使劲的点点头,伸手挽住刘华奇的胳膊。

刘照瑞和贺子山坐在对面,贺子山说:“鹿鸣春很好,不但菜好,人也好。”

刘华奇看了贺子山一眼,点了点头。那个时候鹿鸣春是我党在奉天的主要活动地点。

那时候奉天有三春六楼七十二店,八十一家比较有名的饭店,以后起之秀鹿鸣春为首,解放后私营取消,这些饭店大都关张,少部分改为国营,慢慢的都消失了。

一九五一年,原来三春的老厨师和他们的后人商量着重新把饭店办起来,明湖春,洞庭春,鹿鸣春三春合一,就是今奉天太原街的勺园饭店,名字来自于老鹿鸣春大堂里挂的一块匾。

再后来鹿鸣春重建,洞庭春明湖春也相继重建。不过,已经是名同人不同了。

街上有行人,穿着棉布长袍,戴着狗皮帽子,抄着手缩着头在街边走过,张景义睁着大眼睛打量着,感到很新奇。也有人力黄包车,车夫哈着白气在冰雪上小跑,硬是比叮叮当当响着铃的电车要快上几分。

刘华奇在张景义头上抚了一下,问:“好看么?”

张景义点了点头:“比冰城要大,路也要宽些。人也多些。”顿了一下,补充说:“楼也多。”

车老板又甩了个鞭响,车稳稳的停在莫丽娜亚餐厅门口。

“先生,到了。”车老板扯开捂在嘴上的围脖,其实就是一条棉布,稍微打开一点车上的帘子,对坐在车里的四个人说。

刘华奇下了车,伸手扶着张景义下来,那边贺子山已经递给车老板一个光洋,这种马车的价格算是相当的高,这个时候四个人在饭店里好好的吃一顿饭也就是三块钱或者四块钱。

马车马上被两个毛子叫走了,在这样的天气里,坐上有炭炉的四轮马车也算是一种享受了。

餐厅就建在路边,红砖楼,正面临街这边有斜拉的蓬子用来遮挡雨雪,这会儿上面已经承满了雪花,边缘还有冰溜垂下来,看来老板也不是个不太勤快的人。

进了屋里,随着一串很好听的风铃声,扎着毛子传统花裙的服务员迎上来,笑着欢迎。

随便找了张桌子,给刘照瑞点了牛扒,又帮张景义叫了浓汤和沙拉,然后刘华奇才询问贺子山想吃点什么。贺子山也没客气,要了土豆烧牛肉和烤肠,要了些面包和牛尾汤。

贺子山也懂一些俄语,和服务员交流是没有问题的。

吃了饭,喝了尾汤,刘华奇又叫餐厅切了些牛肉香肠面包用纸袋装了,这才付了账,四个人起身从餐厅出来。这边车不太好叫,四个人在门口小厅里等了一会儿,一杯咖啡喝完了,才看到一辆汽车开过来。

贺子山出去拦住汽车说了几句,摆手示意可以乘座,刘华奇带着张景义和刘照瑞这才出了餐厅的玻璃门,四个人上车回到旅馆,这样的天气也没法逛街。

旅馆边上围着一群人,仰着头往上面看着。

是在更换旅馆的牌匾。原来的大和旅馆牌子以及日文的霓虹灯招牌被拆了下来,换上了一副更大些的字牌:铁路宾馆。

同类推荐
  • 一曲诉离殇

    一曲诉离殇

    人生如水一般,在自然界中一个轮回,又归于水
  • 生命随记

    生命随记

    人生总有些突然的小美好,这种美好又容易被现实冲逝,所以能够记录下来,若有人能读起,也同我一样能感受到生活的静美,在某时某地也同样发生着同样的小事,是多么惊喜。至少当自己读起,曾经有过那么多的想法,曾经...清晰而努力地活着
  • 生活奈何

    生活奈何

    出身贫穷,家境一般。难道就这么接受命运的安排?在这个飞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生活是何等的艰辛和无奈!即使他不能成为世界第一,但他必须努力前行。生活奈何,他必须接受。和别人比较他总是输在起跑线上,但他选择自己和自己比。他叫高天一,目标是超越昨天的自己,所以他一直努力着……
  • 隐密杀手

    隐密杀手

    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现实的生活因为情感轨道的偏移留下了无尽的悔
  • 旧梦飞灰

    旧梦飞灰

    一股中原文化风的刮起,一篇女性的挽歌的诵读,一部女性原罪的救赎。。。林红,一个从小披着彩衣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到被人贩子拐卖再到沦为天涯人;林红在被人贩子蹂躏,抛下一个在不冷不热继母的家庭里哀啭的长大的莹莹;就连童年时期最贴心的依恋月兰姐,最终也难逃瘗玉埋香的命运……
热门推荐
  • How It Is

    How It Is

    Published in French in 1961, and in English in 1964, How It Is is a novel in three parts, written in short paragraphs, which tell (abruptly, cajolingly, bleakly) of a narrator lying in the dark, in the mud, repeating his life as he hears it uttered - or remembered - by another voice. Told from within, from the dark, the story is tirelessly and intimately explicit about the feelings that pervade his world, but fragmentary and vague about all else therein or beyond. Together with Molloy, How It Is counts for many readers as Beckett's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in the novel form. It is also his most challenging narrative, both stylistically and for the pessimism of its vision, which continues the themes of reduced circumstance, of another life before the present, and the self-appraising search for an essential self, which were inaugurated in the great prose narratives of his earlier trilogy.
  • 真情与梦想

    真情与梦想

    本书收录有“给生命来点幽默”、“母爱”、“我的园地我的朋友”、“懂得感激”、“怎样发现自己”、“不能没有温暖的家”、“螃蟹的故事”等散文作品。
  •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以一副通俗亲切的面孔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更多的人开始用经济学理论指导自己的经济生活,本书从出行经济学到职场经济学,从人脉经济学到投资经济学,从婚姻到房价,从新闻到国家政策……现代人行走于社会中可能涉及的经济生活皆被囊括其中,以简明的道理、易懂的语言细细阐释。
  • 劫后余生,你好,总裁大人

    劫后余生,你好,总裁大人

    浴火重生,她化身女王,众星捧月,带着满心复仇华丽而归。蓄谋的算计,她胆大的轻薄了莲城第一权少!他本是纵横莲城的言少,掌控商业帝国,更能主宰一方生死。却被这个嚣张的女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肆无忌惮的各种轻薄,各种欺负。想想,真是抓耳挠腮,好不委屈。终于有一天,某人备受良心谴责,准备连夜逃跑时,失控的言少动了怒了,“叶笙歌,你别想走!”叶笙歌:“凭什么?”言易山提溜着她的衣领,闷闷的说道:“就凭你偷了我的东西...”我偷了那你什么?”心!”
  • 重生之小魔头装逼手册

    重生之小魔头装逼手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门不开,我入魔门!亦正亦邪,小人又君子,可举世皆敌,亦可英雄盖世。世人万般眼光之中,定要那谄媚的颂赞响彻——古歌小魔,法力无边,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古歌小魔,文成武德,泽被苍生,千秋万载!
  • 容斋随笔(精粹)

    容斋随笔(精粹)

    《容斋随笔》是南宋著名学者洪迈穷四十余年之功撰写而成的一部史料笔记。该书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并称宋代颇具学术价值的“三大笔记著作”。《容斋随笔》共5集74卷1220则,内容严谨博大,从诗词文翰到典章制度,再到医卜星历,无所不包,堪称有宋以来的百科全书。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后世学人称道,被后世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的必读之书。后人更将《容斋随笔》中有关诗歌部分,辑为《容斋诗话》。本书分别从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四大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内容丰富,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亲人的故事

    亲人的故事

    母亲这段婚姻还真是不顺。再有两个月母亲就到古稀之年了,可她老人家有时却还像孩子样的执拗。莫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老小孩儿么?可我又一想,母亲也不是老了才这样的,只是这几年更厉害了。十三年前父亲去世时,母亲哭得山崩地裂,端庄的脸扭曲着,几粒棕色的雀斑聚到了一起,鼻涕眼泪弄了我一身一脸,把她自己的脸也弄得一塌糊涂。说实话,父亲又不是没病,母亲也不是没有侍奉了父亲——父亲的最后两天,母亲甚至是一直捉着他的手度过的。当然,那时父亲已经深度昏迷。
  • 云上摆渡人

    云上摆渡人

    苏文幻被父母逼着相亲。在一次相亲活动上,文幻对一神秘黑衣男子一见钟情,但却得知,黑衣男子并非来相亲,一切只是误会。文幻自高中时代就有一个富二代追求者,柳元皓。元皓的堂妹元灿是文幻闺蜜。元皓想和文幻结婚,但文幻渴望得到真爱。文幻儿时经历过一些创伤,一直有轻度抑郁症。曾帮助她的女心理医生因要嫁去海外,把她托付给一位新来的心理医生——陆楷原博士。文幻和陆博士见面才发现,陆竟然就是那个让她一见钟情的黑衣男子。他决定放下一切顾虑,在全世界都唾弃文幻的时候,用自己的爱来拯救她,与她一起面对这个世俗。
  • 快穿锦鲤男神有点帅

    快穿锦鲤男神有点帅

    [1v1苏爽宠]悄兮被一个神奇的锦鲤系统砸中~还顺带收获了一个蠢啊萌的小鱼鱼。小鱼鱼:“锦鲤~在每个世界都走上人生巅峰噢!”悄兮:“有没有什么捷径?”小鱼鱼沉思片刻,“一切靠锦鲤自己!以及小鱼鱼的鼓励——”悄兮:“你的鼓励有什么用?”小鱼鱼:“我会鼓励锦鲤撩到最优质的美男!”悄兮“好。”“等我撩到美男就孤立你!”小鱼鱼目瞪口呆,仿佛受到了单身鱼的一千万点暴击。冷清太子:躺下,不许动。嗜血君主:要么死,要么和我在一起。病娇哥哥:兮兮,你的眼睛真好看,可以给哥哥嘛?本以为锦鲤会怕了怕了。没想到…自家锦鲤却是个妖精。面对以上美男,悄兮笑靥如花“好啊好啊~本姑娘会满足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