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3700000009

第9章 永别了,母亲

李是也大概晚上两三点钟才睡觉,翻来覆去过了多久才睡着他不知道,天一亮,帮忙的人就过来帮着拆祭坛的摆设。连续累了七天的他,本来只有这个时候才可以睡个好觉,天真正有些凉了下来,蚊子也少了很多,但是没办法,人家帮忙的都到了,眼睛睁不开也得睁开,怎么着也得起来。

乡下规矩,必须早饭前将棺木抬到马路上,早饭后再正式出发。

来帮忙抬棺木的有十六人,胡爹给每人发了一双胶鞋、一包烟和一条毛巾。请十六个人是比较隆重的做法,有请八个人的,一般是家里比较困难,棺木不太好,里面装石灰之类东西和陪葬品也不多,就是简单一点而已,但家里后人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般请十六人抬,十六人抬的棺木上龙头要威武得多。李家当然有理由请十六个壮汉来帮忙。

离开乡下的时间久了,李是也不懂乡下这些套路,反正要干啥就干啥,这是李成良交待过的。

但是,送行队伍并没有马上出发,而是吃过早饭后,帮忙的坐着在吹牛,鼓乐班子也没有敲打,据说要九点钟准时开拔,李是也就想眯一会儿,太困,李是非走了过来。

李是非说:“一会儿把老娘送上山了,我们就该算账了。”

李是也说:“不能得到老娘入土以后再算吗?明天后天不都可以?也不是多大的事儿。这么急。”

“娘一入土,帮忙的人就得散了,再把他们留在这儿不是要开销吗?”

“别人帮忙也挺累的,就是再请他们吃一天两天也是应该。”

“是可以啊,反正你岳父岳母姨妹都在这,也要准备吃喝,我的岳父岳母把娘送上山就回去了,要请就你请了。”

“没问题。我岳父岳母他们送完娘也会回城里去。”

“但你还是要考虑一下怎么分账。”

“这有什么难的?胡爹不是说了,谁的客人送的礼谁收,开支我们兄弟平摊不就得了?”

“钱的事是家事,不需要帮忙,他能说了算?”

“胡爹说,这是规矩啊,当然,还有父亲,最后决定权在他。”

李是非冷冷地回了句:“我再想想。”走了。

李是也看过礼薄,相信李是非也看了,自己的同事加好友送的礼金高达七万多元,四百元礼金是个基本数,有关系好的甚至送了一个整数,而挂在李是非名下的只有六千多元,包括李是也的两名小学同学因为身份特殊算是送了四百元,其他来的人多是两百元,捎礼的人大多只有一百元。李是也本来打算另外入账,毕竟城乡消费有差别,一旦数额相差太大,怕李是非眼红,吴雨反对,说反正乡下人办事就讲究个气势和排场,邻居都会把这事看在眼里,你悄悄收,邻居看不惯,兄弟说不定还会伤和气,不如坦然面对。李是也想想吴雨说的不无道理,公开账目,李是非虽然同样会不高兴,但明里办事,自己有底气。只是,李是也认为,要算账也得等母亲入土以后,没想到李是非现在就提出这个问题来,看来他是早惦记上那些钱了。

九点整,队伍在鞭炮和锣鼓轰鸣中出发了。

旗手走在最前面,白白的旗幡在风中摇荡,后面是穿着孝服的儿孙们,然后跟着的是抬着的棺木,再后是锣鼓队,送行的亲戚朋友和乡亲一大列浩浩荡荡开进。

其实,李母就葬在老屋边上,选择这样的道路,无非让仪式长一点,让周围的人多知道一点,也显得热闹一点。

在前一天圈定路线时,胡爹简单说了一下路线经过地名,这个李是也当然清楚,离开家乡几十年,家乡的变化并不大,就不用说李成良和李是非了,但李是也非得要实地考察一遍,李是非笑话李是也多余,但不说还好,李是也认真劲上来,就真去了,结果发现,小河拐弯的地方,有一座桥,如果是八人抬的,应该问题不大,但换成十六人抬的,前面的过去了后面就没办法转过弯来,真过不去,如果调头,或者将棺木放到地上,都是大忌。胡爹听说赶快过去察看,马上决定改路线,原来,以前这里是可以通过的,上半年重新架桥的时候,在小溪通向小河的边上削掉了一块,十六人抬的棺木就没法转弯。胡爹回来说吓了他一身冷汗,要是遇到真通不过的事情,他将来再也不能在这地方立足,至少人家会说他居心叵测,故意坏主家的好事,这样的人谁还敢请?李成良知道了也只叹了口气,说还是有文化的好,落得李是非里外不是人,还没法吭声。

一路上,经过的住家都放鞭炮为母亲送行,李是非、李是也兄弟作为孝子向主家磕头谢恩。但经过村部时,没有鞭炮响,抬着棺木的人喊着号子原地绕着圈子,李是非赶紧拉着李是也跪在地上,抬着的棺木从他们头上不断地掠过。

李是也没有抬过棺木,原来以为很重,其实,这是他的一个错觉,几百上千斤的棺木,十六个人抬,虽然有重量,但平摊到每个抬着的人身上,实际上不多。

李是非说:“这是他们看你在城里工作,要东西。”

李是也感觉奇怪:“不是给过了吗?”

李是非回答:“这是另外的,不能算在里面。”

李是也趁着他们又绕圈子、棺木从头顶掠过那一刻,赶紧从圈子里钻了出来,让吴雨从吴茜背着的包里拿出两条烟来。这是李是也准备给胡爹的,比吃饭时摆在桌上的用烟要贵,自然没办法放在家里,吴茜不必像自己这样穿孝服,就背在双肩包里,没想正好派上用场。

李是也再次跪到棺木前说:“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帮忙,孝子磕头了。”

胡爹趁势接过香烟,大喊:“龙头走起。”

锣鼓敲了起来,一行人再次喊着号子前行。

据说这种停滞很多场合都有过,如果主家不表示表示,最后他们会把棺木放在地上。李是也不能明白的是,如果受阻不能通过将棺木放在地上犯大忌,而要东西不到把棺木放地上就没有忌讳,这中间难道会有什么差别吗?好在,他把两条烟现场放到胡爹手里的时候,大家就那么齐心地抬着出发了。其实,抬棺的人什么也没说。

热闹一圈又回到了老屋门前,当然不是回到原来的位置,而是直接送到了事先挖好的坟坑边。送行仪式要热闹,但行走路线绝对不能重复,否则,也是很不吉利的事。队伍从老屋的西边出发,绕了一大圈从东边回到老屋边上,没有重复。

在选定的吉时入土前,胡爹对李是非、李是也说,入土覆盖第一铲土后,我会让你们三磕首,然后喊起。胡爹悄悄走近李是也说:“我喊起时,你要尽快跳起来,谁起得快,你老娘就会保佑谁发财。”

吉时到达,胡爹果然喊起号令,八个汉子用麻绳抬着棺木放进挖好的坑里。李成良站在边上,看着棺木正正地放了下去,一铲黄土洒向棺木,眼泪就掉了下来。

胡爹说:“孝子磕头。”

胡爹喊:“一磕首。”

李是非、李是也深深地把头磕到了地上。

胡爹又喊:“再磕首。”

李是非、李是也又把头磕到了地上。

胡爹喊“三磕首”还没喊“起”,李是非弹簧一般跳起来。

李是也没动,即使到了棺木差不多都被黄土覆盖完了以后也没有动。

胡爹拉着满是眼泪的李是也说:“孩子,你娘都入土为安了,起来回家去吧。”

李是也说:“谢谢您胡爹,我在妈边上多待一会儿吧。”

随着仪式结束,很多人离开现场回到老屋,只有李是也最后陪着做坟的人一起回来。

帮忙的人都在说:李家老三是个大孝子。

吴雨听了人家的议论,心中不太是滋味,她知道,没有了母亲,七十多岁的父亲一个人住在乡下,绝对是李是也的一块心病,他会怎么做呢?老屋已经很破旧,能让老人一个人住乡下吗?

她拿不出主意。

张晓慧说:“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这是生儿育女的希望所在,也是中华传统美德,无论你是儿子还是媳妇,都要让老人有个安心的晚年,才不枉人生一场。”

吴雨当然懂得,只是应该怎么做,她得等李是也拿出主意来。在李是非看来,她只是弟媳而已。

同类推荐
  • 并蒂花

    并蒂花

    我们城南这一块,老房子密密麻麻,好似城郊田野上稻草烧后剩下的一坨坨草灰堆。但我们家例外,宛如稻草灰上长出的一棵蘑菇来。花绿相间的野蘑菇,还散发出潮湿的土腥气,院子里的四季上演缤纷花事。夏天,两大缸荷花静女一般,端坐在厨房的外墙根下。妈妈夏天五点就起床,在院子里洗衣服,红色塑料大澡盆里架一个枣红色搓板,一堆浸着汗的衣服,又过了夜,完成发酵,馊味呛人。“扑啦——扑啦”,她穿着褪色的睡衣弓着腰坐在矮凳上搓衣服,手上套着肉色薄橡皮手套,像个操弄手术刀的医生。荷花在她身旁一瓣一瓣展开,直到顶出杏黄的嫩蕊,她也不看,仿佛拗着气。
  • 必须学会唱歌(中国好小说)

    必须学会唱歌(中国好小说)

    《必须学会唱歌》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起伏跌宕、欲扬先抑的叙事中,真相一点一点被暴露,人物的梦想一次一次被击垮,悲剧一遍一遍上演,终至万劫不复。读完小说,其感受就如同哥那戛然而止的《欢乐颂》,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歌声是如何消失的?哥的人生悲剧又是如何造成的?这悲剧首先可视作一种性格的或人性的悲剧。哥的卑怯懦弱与嫂子亚婷的乖张、暴戾之间的反差与张力最直接地酿成了悲剧。哥人生第一次的进城务工的经历因为一次意外的屈辱事件而宣告失败,他就此一蹶不振,以读武侠小说度日,精神陷入的麻痹状态,直到亚婷进入他的生命。尽管初次见面便感觉到亚婷的不对劲,但在情欲的驱使和他人的怂恿下,他还是毅然决然迈出了再次进城寻找亚婷的步伐,也从此一步步滑向命运的深渊。
  • 胆小如鼠

    胆小如鼠

    事情在一瞬间突然发生,猝不及防。那时候有一辆大货车行驶于前方主车道,货车满载,于上坡路段气喘吁吁,速度缓慢。我们的轿车从后边赶上,追到货车屁股后,司机小张打了方向盘,闪到左侧快车道上,加速从大货车侧后超车。时约下午四时半,天气晴朗,无风,无雾,没有炎阳晃眼,能见度极好,以小张的驾驶技术,该超车作业十拿九稳,不会有任何问题。不料意外骤然降临:有一个男子忽然从前方绿化区蹿出来,越过隔离带护栏跳进快车道,阻挡于我们的超车路线上。
  • 牧羊人与狼

    牧羊人与狼

    买买提老爹把褡裢里面的牛肺子一个一个掏出来,又拖到狼的面前说:“吃吧,光吃粮食不行,你们哪是吃素的家伙,老是不吃肉你们会造反的。”几只狼一起冲过来撕咬着,互不相让地争抢着,嘴里还不时发出威胁的叫声。买买提老爹说:“别抢,还有呢!过几天我再去给你们弄,说不准这两天热合曼和村支书吐尔迪就给送来了。”买买提老爹看了一会儿说:“我给他们两个说了,别心疼钱,多买一点这些东西,反正这些东西也没人吃没人要,便宜,多弄一点你们就尽管地吃吧。”
  • 吸血鬼

    吸血鬼

    《吸血鬼》所讲述的故事始于19世纪初,一位名为鲁思文的举止怪异的英国贵族活跃于伦敦上流社会。青年奥布雷对鲁思文产生了浓重的好奇心,和他一起外出旅游。二人在罗马因为兴趣不合而分手,奥布雷一个人去了雅典,在那里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后者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死于吸血鬼的袭击,奥布雷也因此一病不起。随后鲁思文勋爵来到雅典照顾奥布雷,待病好后二人再次结伴同行。二人途中遭遇强盗,鲁思文身受重伤,临死前让奥布雷立誓隐瞒自己的死讯。随后奥布雷返回伦敦,得知妹妹已有了婚约,而她的未婚夫正是那已死的鲁斯文勋爵!
热门推荐
  • 风小叶游记

    风小叶游记

    老师说了,不能浪费粮食,当初要是能有这点东西,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不会死了……
  • LOL之变身女上单

    LOL之变身女上单

    萧蓝重生s7,变身成为了lpl的女上单,为了梦想一起拼搏
  • 象牙贵族 出版

    象牙贵族 出版

    [出版上市]现实就像手无寸铁对荷枪实弹,她只能默默承受然而,人生的过程中有赢就有输感情的世界里,不会总输不赢谁能说示弱不是一种智慧?示弱是最高的智慧!她……
  • 辽志

    辽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亲切的手作美食

    亲切的手作美食

    本书将手作美食的场景分为三个部分:居家的手作食材、记忆中的手作美食和手作休闲小食。在这里,作者莉莎用她的双手,制作出一道道我们早已习惯了的商品化的美食。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你,也赶紧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手作美食的队伍。手作美食是一种怀旧,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态度。在这个充斥着地沟油、染色馒头、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字眼的时代,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向经典、纯真、天然、健康致敬。
  • 离事

    离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我们可以对一个陌生人面带微笑,我们可以向一个路人伸出援手,为什么我们总是毫不留情地去伤害我们最亲的人?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最反叛的一面展现给最爱我们的人?不要再为伤害亲人找借口,不要让亲情变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努力不去伤害最亲的人,才会更加幸福。
  • 加油,小子!(美国高中陪读笔记)

    加油,小子!(美国高中陪读笔记)

    为了给儿子一个健康的少年时代,作者带儿子来到美国读高中,整个陪读过程引发了作者大量的思考和改变。原以为带儿子脱离中国教育就是走出了苦海,但事实是儿子适应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也并非一件易事,来到美国后不可避免地成为外乡人,如何融入当地生活颇具考验,近距离接触美国教育,作者对如何教育一个品格完善的孩子也有了新的思考……本书既是对中美教育、少年成长之对比反思,也是少年留学生家长必备的文化预习,以帮助孩子在巨大差异中尽快获得平衡,更好地放眼这个广阔世界。
  • 小子,我是你妈

    小子,我是你妈

    倒霉了二十二年,终于幸运了一回.人生多了二十年的青春?乐啊......还能更加变得美美的.喜啊......可是二十年后呢?不能象现在一样潦倒了.要培养个全才的儿子来养我.IQ要达到250.恩,这个可以.可是这个男孩子好丑啊......将来老婆都成了问题了.算了,再为他收留一个小美女.将来好个他俩配对对.可是...可是...怎麽越来越不对了呢?是他和她,不是他和我啦......不要,我这麽美.......虽然他很有钱啦......8888推荐好友的同类作品.大家可以去看看.不予:<这个奶爸有点酷>http://m.wkkk.net?info/m.wkkk.net紫树叶子:<包养老婆>伊图草希:《『禁』爱》野人乙:<我的天王老公>海源蒙儿:<爱我,请将我禁锢>殷紫[狼爱上羊]冰冰七月:<暴君,邪妃>99999999999999999999999QQ群:54410779(空)24646525(快满)51567756(满)88888888888888888888888欢迎大家来踩新坑<爱奴>带点伤感,带点搞笑.谢谢.
  • 致命裁决1

    致命裁决1

    1937年,中日之间爆发全面战争。为适应战况,国民政府组建“苏行动委员会”,动员民间力量进行抗战,吸收大量码头工人、商店学徒、中学生、帮会成员从事情报搜集、制裁汉奸等工作。赵汉业、危奋武、陆枫、李春、张一恒、曾靖扬、张巍、程荷、郑苹如等人原是复旦大学学生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投身抗战,被编入“苏会”下辖淞沪别动队第五支队。上海沦陷,第五支队化整为零转入地下。中国情报人员以租界为大本营.采取各种手段打击日本占领军直至胜利。赵汉业和同学们在血与火的八年中辗转沉浮,抗战胜利翌年初春,幸存袍泽再会梅花山,山川依旧,故人凋零,令人黯然。梅花新开,漫山遍野,随风轻舞,如慰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