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4900000013

第13章

叶少红的话打破了前厅的沉寂。当她带着阿金、阿妮看见谭福全在抱阿珠、阿红的时候,她的眼泪也随之流了出来。她不想破坏那种气氛,她想这个场景能越久越好。

“都坐吧!少红你坐在我左边,凤欣坐我右边吧!你们几个带好妹妹们坐。”

谭福全坐在上席位,然后指着右边的椅子让王凤欣坐。

“有些年没有烧菜了。今天,我就在家里人面前献丑了。除了阿风生病没有到,咱们谭家的人都在。你们四叔也算谭家的人,但他有他的朋友。十多年没有下厨,做的不好吃,大家可不能在背后议论……”谭福全望着桌上满满的八个大菜,高兴得合不笼嘴。好多年了,他没有这样笑过。

谭福全的这八个菜可以说是用意非常。“八”代表着“发”,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这八个菜都是家里人的最爱。叶少红喜欢吃石湾鱼腐,它颜色艳丽,黄白相间,有荤有素,清淡素雅。陈皮烤鹅掌是谭福全喜欢的食物,它骨焓肉滑、味美鲜香。均安蒸猪是王凤欣最钟爱的美食,它肉嫩味足,是美颜的最佳食物。白斩鸡是阿金喜爱的食物,它清淡而味美。九层糕是阿珠、阿红两姐妹喜欢的食物,它入口即化不油腻。冬瓜炖五花肉是做给阿虎吃的,羊肉粉丝汤是阿换的最爱,黄瓜爆牛肉是阿牛喜欢的食物。外加开水捞菜心、肉沫豆腐。这一桌菜摆上来,可是让谭家兄弟三个大开眼界。

“阿爹,真没有看出来,您烧菜像变戏法一样。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多少,就一下做了这么多菜。希望阿爹以后多进厨房,我们一家人就有口福了。阿爹,今天是冬至节,您在厨房讲了,这节就是过年,阿换祝阿爹身体健康,财源滚滚。”阿换看着桌上的菜,抱着拳给父亲行大礼。

“别贫嘴了,赶紧吃菜吧。天冷,菜容易凉,快吃。”听了阿换的吉祥话,谭福全高兴得笑了起来。

“阿爹,我也祝您……祝您……就像四哥哥说的那样……”阿金见阿爹笑了,也转身学着四哥哥的样子抱着手弯下腰。

“哈哈哈……”阿金说话的调调和滑稽的样子把桌上的人全逗笑了。特别是谭福全,笑得眼睛都没了。

“阿全,今天都是我们一家人。我,我想……”

“你要唱几句?好,你就唱吧!”谭福全见王凤欣侧身望着自己,知道她想做什么,便点头应允。

“大哥,三娘唱曲了……”

“是啊……好久都没听三娘唱曲了!”

“真好……”

阿换朝大哥、二哥一递眼色,三人同时拍手。

见兄弟几个都在拍手叫好,谭福全笑了笑,也着跟着拍起来。

“春花秋月何事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王凤欣唱着曲,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和谭福全两个人在某个地方的某个夜晚。

那一个中午,谭福全很高兴。他高兴不是因为他下厨房做几个拿手菜获得的赞许声,也不是因为王凤欣唱的小曲有多么的好听。其实谭福全并不希望王凤欣在全家人面前唱曲,无论是唱的好与不好,他都不愿意。他觉得王凤欣的骨子里,早已播下了那份低贱的种子。如果王凤欣一定唱曲,那也只能是他一个观众。他高兴的事是他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阿珠、阿红的心里。

“阿爹,今天早上有一个人给了我一封信函,说是给您的,早上您忙,我就没有给您。”阿换收拾完桌子见父亲在柜台上整理东西,便把早上那名陌生中年男人的信递过去。

“谁给你的?”

“我不认识,他把信给我就走了。”

阿换目不斜视的望着拆信的父亲。

“阿爹,信上写了什么?”

见父亲刚一拆开信函就折起来,好奇心让他颇感这封信函的神秘。

“小孩子别多管闲事,把你娘叫过来。”

听这口气不对,阿换忙离开柜台把母亲请了过来。

“阿换说你叫我?有事?”

“你晚点送些热菜给家铷,顺道问一下阿风的病要不要紧。我就不去了,我还有些事要做。”谭福全把信函紧紧的捏在手里。

“你手里是什么?”

“一个老熟人写给我的书信。我先回家,你等一下叫阿换陪你去。”

“大姐,阿全有事?”

王凤欣见谭福全走的很急,连忙凑到叶少红的身边轻声问道。

“不知道,他没有说。凤欣,你看好她们几个小的,我和阿换去一趟家铷那里。”

“大姐您去吧!有我看着她们。”

“好!不过阿妮和阿金是出了名的疯丫头,就辛苦你多盯着她们俩!”

“放心,大姐。没事。”

“嗯!”叶少红笑着点点头,转身叫阿换去厨房准备。

王凤欣朝门外望了望,坐到柜台旁的一张椅子上看着正玩捉迷藏的阿妮、阿金、阿红、阿珠。

“娘,这些够吗?”

阿换指着篮子里用油纸包好的熟食问母亲。

“差不多,别让油渍滴出来。”

“娘,这么冷的天,油早都凝固了,哪还滴得出来。”

“你这是欺负娘没学识?”

一听儿子这样说自己,叶少红假装很生气。

“娘,我哪敢?”

“走吧!”

叶少红拍拍阿换的脑袋,母子俩笑着走出厨房。

“阿虎,三娘有点事要出去一下。你照看好阿金、阿妮,还有阿珠、阿红,我一会儿就回来。”

叶少红和阿换提着东西刚出茶楼,王凤欣即刻走进厨房给正收拾碗碟的阿虎交待几句。

“没事,三娘。今天是大节,您可得早点回来。”

“好,三娘知道,阿虎真听话。”说完,王凤欣高高兴兴的从后门走了。

“大哥,你说。三娘是不是去打牌?”阿牛见三娘从后门出去,回头问阿虎。

“我那知道,三娘愿意去干嘛就干嘛。我们当小辈的,最好不要过问这些事。”

“大哥,我可听外面人说三娘很多不好的事。这要是让阿爹知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是要……。”

“做事,别那么多话。一个男人,生张八卦嘴。”

“大哥,我可是为我们谭家的颜面着想。哪像你,一天到晚在厨房里待,脑子不知道在想什么,喜欢的人又不敢去表白,就跟灶台边挂着的铲子一样。”

“你小子欠揍,敢骂我是铲子。”

阿虎听阿牛这样说他,放下手里的碟子就去抓他。

谭福全收到的信函是方大户叫人送的,上面写着:最近货物有变,银钱月后分拨,落款是方成泽。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谭福全感觉里面有不祥之兆。以前的银款只有提前,没有延期。这与半个月前梁坤胜说的话完全是南辕北撤,这是怎么会事?

半个月前梁坤胜告诉谭福全今年的红利至少每人会有二万多两。而紧接着会有更大的买卖,这次买卖可能会翻十倍不止。这让谭福全颇有些动心,打听后才觉得这样的“买卖”不适合自己入股参与。梁坤胜见谭福全没有继续合作下去的意思,就左右猛攻,但谭福全还是坚持自己最初的说法。

谭福全出门准备直奔方成泽家,但一想到今天是冬至节,不好去打扰,便待几日再去找他。

第四天。谭福全给阿换、谭四交待完茶楼的事,出门坐洋车直到方成泽的宅院。

“谭老板来了!您——有事?”一中年男人走到谭福全的跟前笑着问道。

“信是你给的?”

“对,是我给四少爷的。本想亲自送去府上,凑巧遇到了四少爷,我也就省些脚力,谭老板今天来是找我们家方爷?”

谭福全把信函掏出来,中年男人点点头。

“大户在不在?”

“真对不起谭老板。我家爷刚出门,说是到东街去办点的事,可能要晚点回来。谭老板要是没有别的要紧事,就去厅里喝杯茶,等等如何?”中年男人说完,引着谭福全往厅里走。

“你告诉他我来过就行了。”谭福全收起信,转身出门。

“谭老板,您可好走,有空来喝茶。”

“走了?”中年男人刚回头,方大户端着茶杯站在了大厅。

“回方爷,刚走。您教我说的话我都说了,我以为今天又等不到他呢。”

“他肯定会来,他要不来,他就不叫谭福全。别以为拍拍屁股,什么都脱得干净。看吧,你家妹夫迟早要拉上你。丁满要是回来的早,你就告诉他,有空多盯着点。他下次再来,你就直接叫他进来。”方大户把茶杯放在桌子上,伸展双臂打了个哈欠。

“小的知道了。”

同类推荐
  • 鲨鱼锁水口

    鲨鱼锁水口

    《西藏文学》继青海、四川、甘肃专辑后,这次推出了云南作家的专辑。这是《西藏文学》编辑部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希望通过这本纯文学刊物,表现其它省的藏族地区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文学的形式,以人物的命运起伏,以时代的变迁为背景,用艺术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本专辑选登了纳西族作家蔡晓龄的小说《鲨鱼锁水口》,作家以敏锐的艺术嗅觉,为我们建构了现代物质文明建设背后,隐藏的人性幽暗和光明;央金拉姆以《情舞》给读者再现了云南藏区的民风民俗,对传统“情舞”给父辈带来的爱情伤痛进行了反省。
  • 朝圣者

    朝圣者

    一家低廉的旅馆里,一名年轻的女性被害身亡,她的牙齿被悉数拔掉,脸和五指皆溶解在强酸里,现场没有一丝关于她身份的线索。一栋豪宅中,一位年轻的富豪坠楼身亡,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监控录像,如果不是意外,那证据又在哪里?烈阳,沙漠,一个少年站在远处看着自己的父亲被公开行刑,仇恨的怒火在他胸口燃烧,他有一个计划,要惩戒这个不公正的世界。“朝圣者”是一个神秘人物的代号,他曾是秘密情报机构的领导人,如今正准备卸任隐退,但这几桩事件却似乎都与他有着某种关联……在命运里,每个人都无可替代,亦无处可逃。而获得自由的最好方法,是学会放手。
  • 侏儒查尔斯

    侏儒查尔斯

    《侏儒查赫斯》曾经被归人到“童话小说”一类,也有人称之为“艺术童话”,它的创作背景是霍夫曼所生活的落后衰朽的德国社会,故事则是法国大革命后王朝复辟时期的真实写照。这部小说里的主人公查赫斯是个容貌可怕、性情古怪的小侏儒,由于仙女的怜悯而被赋予神奇的魔力,凭借仙女的梳子和赐给的三根魔发,他开始以齐恩诺贝尔的身份出现,神奇的魔力使他在现实世界里如鱼得水,过上了富足而受人景仰的生活,然而,这样颐指气使的生活在他失去魔发之后便烟消云散,以至于最后落魄地淹死在御赐的浴缸中。在《侏儒查赫斯》中,霍夫曼借助于一个侏儒的传奇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他自己想象和幻想中的怪诞世界。
  • 不肯下跪的羔羊(闪小说动物篇)

    不肯下跪的羔羊(闪小说动物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母鸡生了只小鸭子

    母鸡生了只小鸭子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天心正法修真道场设醮仪

    天心正法修真道场设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出轨

    出轨

    生活中的好多事情,都是事儿赶事儿赶到那儿的,看似是巧合,其实是宿命。发生在法官刘世续身上的事儿,就是如此。本来,这件事跟他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就因为他为人热心,这事就跟他关联上了。当然了,一年前他要不是作为优秀法官调到诉讼服务中心来锻炼,即便他再怎么热心,也不会遇到这件事。因为诉讼服务中心是法院的窗口单位。这天上午快接近中午时分,当事人马鼎盛来到诉讼服务中心大厅,诉讼服务中心大厅有很多窗口,马鼎盛当时的位置离刘世续所在的窗口很近,但不知为什么,他没有冲刘世续的窗口去,而是直奔他的同事王一梅的窗口去了。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 那年那月

    那年那月

    该书作者沿着自己成长的历程,以回忆、纪实、叙事和抒情等笔法,为读者再现了50后这一代人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沧桑变迁和艰苦卓绝的奋斗风采。作者出生在海岛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小时候父亲就瘫痪在床18年,九口之家全靠国家救济,自己也是靠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才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从基层公社到上级政府机关,转业到企业,再到政府机关,又到基层乡镇,先后进出了6个单位,每到一处都展现了作者奋斗不息的精神面貌。作者严格遵守着“低调做人,高调干事”的行为准则,像一名过了河界历经风雨不言累的小卒,一直向前,他是这一代人的个体再现。
  • 十不二门

    十不二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品妙探,翩翩书生入瓮来

    一品妙探,翩翩书生入瓮来

    世有妙探阮筠琦,在一场命案中,她竟牵出数十年前的阴谋。入密室、战群儒、断奇案、破诡计。每一步险象环生,从千丝万缕中理出幕后主谋,从此名声大噪,坐实准君齐书生之位。但她真正想做的,是反客为主,让她那腹黑的师傅轩辕陆笙成为自己裙下之臣!他要查案……她忙前忙后,屁颠屁颠。他要捉凶……她以身犯险,扮猪吃虎。他要娶妻……她仰着小脸凑过去,“师傅,你看……我行吗?”本以为这是场呕心沥血的追师戏码,没想到最后却演变成郎情妾意的甜蜜追逐。只因,他早就看上她了,大概早到……上辈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西世界漫游指南

    东西世界漫游指南

    《东西世界漫游指南》是英国著名作家卢卡斯的散文精选集。卢卡斯是20世纪英国作家、评论家,是兰姆之后,英国散文卓有成就的传人。本书从杂感、随笔、游记、作家传记与追忆等几方面精选了卢卡斯的散文代表作,卢卡斯视野开阔,学识渊博,文笔机俏,底蕴浑厚,尤其善于在平凡琐事中发掘出事物的文化和社会内涵,精彩之处,令人击节。
  • 假如巴黎相信爱情

    假如巴黎相信爱情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揭露移民生存现状的小说。全书以叶子寻找母亲为主线,以叶子与安德烈的爱情为辅线,全面且深刻地揭露了法国风情以及外来移民的生存现状。
  • 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马克昌传

    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马克昌传

    本书记述了马克昌先生风云坎坷以及光辉灿烂的一生。他在少年时代志向远大,考入武汉法律系后,在专业上刻苦专研。因成绩优异被留校,从此开始了他为武大、为中国刑法界奉献的一生。在为“四人帮”的辩护中,他体现了一位法律工作者应有素养和职业道德。他以深厚的学养、广阔的视野、不计得失的胸襟让业内人叹服。在对后辈的爱护、提携方面,也体现了一位老者的大公无私和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 烽火京华

    烽火京华

    《烽火京华》共分三部:《烽火京华》、《金线之刺》、《千里蒙尘》。中国历史一次被外族掳去皇帝事件发生在宋朝。金人入侵当时北宋京城汴梁,并把宋朝两代皇帝徽钦二帝掳走,就是历史有名的“靖康之变”,抗击外族侵略、匡扶正义的故事在此历史背景下展开。整部故事奇诡惊险、紧张曲折、悲壮激烈、内容精彩、人物形象鲜活,引人入胜,令读者读来有荡气回肠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