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雷娜,等我们出发执行任务之后的第三天,你就带着咱们义勇军的人,以补给的名义给岛上那些家伙送去消息,就说阿尼与贝特霍尔德的父亲因为阿尼与贝特霍尔德的叛变而被判连坐,将在三天后注射巨人药剂送往战场。你再安排人在信发出后的第二天将他俩叛变的这个消息透露出去……”
“这……您是要……”
“我是要逼他们来玛莱,和我一见啊……而且这样的话,应该可以趁着内部‘空虚’的时候逼戴巴家族的人出手吧?如果能借此再让岛内获得一两份巨人之力,那就更完美了……”
联邦放走“布什号”一周后……
原马莱在帕拉迪岛的港口,现在联邦的“山海”港。
在联邦的邀请下,此刻许多国家的大使都陆陆续续地抵达了。虽然玛利亚墙外还有巨人,但是还是比较安全的。同时这些残留的巨人这也是杨羽辰想出来的一个主意的一部分。
港口庞大的军备与战舰表明了联邦的强大实力与科技实力,横贯全岛的铁路表明了联邦强大的生产力。而沿路护送的部队与被吸引过来的而后被轰杀的巨人一方面表明巨人并不可怕,只要科技水平够强即可;另一方面则是表现了墙内当年破墙时的的悲惨以及反衬出把巨人流放到这个岛上的马莱的丑恶。在此之后,联邦播放了两次破城时墙内人民被捕食的纪录片与三大军团为了对抗巨人而损失惨重的纪录片,让他们明白艾尔迪亚人自己也是受害者;而后将艾尔迪亚的历史和盘托出,包括构成巨墙的巨人,让他们明白艾尔迪亚人已经为当年的所作所为忏悔并付出了惨痛代价。之后,便是联邦擅长的“萝卜大棒”时刻:一方面出售二战末期到20世纪60年代的部分科技成果特别是武器方面,让他们有对付巨人的资本,还有许多岛内资源开采的合作项目,吸引投资啥的,加之岛内庞大的市场前景,如此庞大的利益自然吸引了这些大使;另一方面,联邦强调绝对不会优先使用巨人之力,而这些国家都或多或少都与联邦接触过,知道联邦的处事风格如何,对于联邦的承诺就算不完全相信也是吃了个定心丸。
而且最重要的是,联邦承诺只要愿意,可以双方合资开采冰爆石,甚至联邦可以拿小头,他们拿大头。这对于这些国家可以说是致命的诱惑。但是当大使的肯定不是傻白甜,一个个都跟人精似的,特别是马莱方面也要开国际会议,所以此次会议真正正式签约的没有几个国家。但杨羽辰一众和联邦高层并不担心——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马莱方面很快也召开了会议。戴巴家族的家长,马莱的实际掌权者之一的威利·戴巴在会上演讲,向全世界揭开艾尔迪亚帝国和马莱帝国的“真正”历史,阐明帕拉迪岛的潜在巨大威胁(由岛内三道墙壁组成的成千上万的超大型巨人的袭击),试图拉动世人对艾伦一行人的仇恨,召集世界各国对帕拉迪岛敌对势力一致宣战。在表明自己想继续活下去、同时希望世界上不想死的人们能一致对敌的愿望后,正式发出对帕拉迪岛敌对势力的宣战公告。
这话倒是把雷贝利欧收容区里的艾尔迪亚人忽悠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但是其他与会的各国代表确是早在心里鄙夷了这位帅哥N次。
历史?抱歉,隔壁联邦要比你全面,甚至连你家的黑幕与艾尔迪亚国(现在是自治区)全给你抖擞出来了,开诚布公的程度比你好得多;潜在巨大威胁?抱歉,联邦出售的武器很多都能对付巨人,更何况联邦现在掌权之后,放出超大型巨人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添堵,除非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估计才会用这个直接大家一起死翘翘的“武器”;巨人之力方面,马莱几乎每场仗都用巨人之力,而联邦至少还有个纸面承诺不先动用巨人之力……更何况,在会后各国代表问怎么处理帕拉迪岛上的资源时,马莱只是允许有限的参与,而联邦方面则是不仅提供技术支援,还把开采出来的资源大头给自己……
正如杨羽辰所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么一比较之后,很多国家的大使很快就回到岛上,与联邦签署合作协议。此刻,马莱四周所有国家中,中东联合铁定不会与马莱合作,其他附近国家也全让联邦拉拢得差不多了,其他与马莱站在一块或者说持观望态度的国家则离帕拉迪岛比较远,就算提供援军一时半会也到不了。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马莱已经被联邦慢慢孤立起来了。而且通过其他国家大使的各种明示暗示,联邦已经知道了马莱宣战的消息,也就正式宣战一天后。
而后第二天,联邦的四辆MCV:联邦自家的“蓝鲸”MCV,红色警戒三里盟军MCV,苏军MCV和升阳MCV已经围绕着马莱海岸线搭建了四个海上浮岛要塞,构成了一圈封锁线,并为未来诱敌深入而后反推登陆提供跳板。当然,这些马莱与其他国家都不知道。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明白,马莱这次,是踢到了铁板了。而且就联邦那高昂的势头和海港那里数量众多的防御工事,估计马莱这次是要血本无归。
但是杨羽辰可是不这么想的。正如当年一位伟人所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敌人被打疼了,日后依然可能会来找事。只有把敌人彻底打残了,打屎了,才能为日后少点烦恼。
没错,联邦的目标是,解放马莱!
马莱的命运,已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