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46000000001

第1章 遭遇了那个叫杨玉环的女人

来源:《传奇故事(下半月)》2009年第04期

栏目:新史

公元685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王朝——大唐已走过了68年的光辉历程,而且没有证据表明它不再光辉下去。一切看上去都是如此地生机勃勃——如果以两汉的存在年头来类比大唐的话,毫无疑问,公元685年的大唐那正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光芒万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李旦尤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因为这一年的九月初八,他的儿子李隆基出生了。

李隆基的出生使大唐的江山永祚产生了又一个守护者——唐玄宗。唐玄宗作为大唐八九点钟时的太阳之子,不仅把大唐江山重新揽入怀中,还一举开辟了和贞观之治比肩而望的开元盛世。

唐玄宗不仅承前而且启后,大唐由此将辉煌从7世纪带到了8世纪。

百年大朝豪迈地越过,200年大朝看样子也有惊无险。对于唐玄宗,以他的个人寿命来说,他无法亲见大唐200年庆典的到来,他只是大唐江山N个守护者当中的一员。只是这样的发现让唐玄宗突然觉得有些空虚。

不错,他是著名的皇帝,但那又能怎样呢?和时间比起来,人的寿命是沧海一粟;和江山比起来,所谓的皇位是南柯一梦。江山是永在的,皇位却是轮流坐的。这样的发现让唐玄宗万分空虚,他突然间就对自己多年来那些孜孜以求的东西、那些呕心沥血的奋斗失去了热情。

这时候,他遭遇了那个叫杨玉环的女人。16岁的少女对男人是有杀伤力的,何况当时的杨玉环号称洛阳第一美女。

但最初的时候,唐玄宗并没有将她纳为自己的女人,而是将杨玉环册封为寿王妃——寿王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个儿子,系唐玄宗身边最具野心的女人武惠妃所生。

这大约就是历史的隐秘与难言之处了——尽管万分空虚的唐玄宗看好杨玉环,但是武惠妃却成功地将这个女人变成了自己的儿媳妇,唐玄宗只能是空虚复空虚了。好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唐玄宗捕捉到了一次机会——因为爱搞阴谋的武惠妃死了。

武惠妃是因惊吓而死——她为了让儿子寿王当上太子,不仅设计让唐玄宗废杀先前所立的太子瑛,还在同一天之内杀死了他的另两个亲生儿子瑶和琚——武惠妃在这之前密告唐玄宗,太子和诸皇子准备造反,“蓄兵谋变”,要提前当皇帝。这让唐玄宗恼羞成怒,以致发生了一天之内连杀三子的人间惨剧。

但从此以后武惠妃就日夜不宁了。她的黑夜比白天长,她每一天都在噩梦连连中度过。直到八个月后,她再也做不出一个梦—一武惠妃在惊吓之下一命呜呼了。

有些人死了,可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却比死还难受。唐玄宗的感受是生不如死,作为一个盛世之君,他没有体会到暖意,他体会到的是寒意。虎毒尚且不食子,他却连杀三子。亲情到哪里去了?身边的女人为什么要如此处心积虑地让他大动干戈?

所以,经历了惨痛变故的唐玄宗渴望简单,渴望纯真,渴望看到杨玉环那双水灵灵的眼睛。在洛阳,作为一国之君的唐玄宗曾经迷失在那两汪清潭里。现如今,他希望再次迷失在那两汪清潭里。

但是伦理道德横亘在唐玄宗面前:他是她的公公,如果悍然扒灰,且不说儿子寿王会不会不高兴,百官们知道了肯定会争先恐后地教育他要守规矩,史官们也会充满快感地将他的丑行记录在案,传之于后世的……

这样的扒灰代价,未免太大了。但是不扒灰,又难解心头的空虚。唐玄宗日夜焦虑,简直要抓狂了。关键时刻,高力士站了出来。

作为老奴,高力士总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这是他一直受宠于主子唐玄宗的奥妙所在。

当然,对唐玄宗来说,站不站出来只是立场问题,而能否解决问题才是能力问题。

毫无疑问高力士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他建议唐玄宗趁窦太后忌辰的时候,抓住机遇,果断地将杨玉环从寿王妃变身为女道士,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为了“永存追福”,以兹求度。接下来皇上就可以有所作为了,因为那时杨玉环已不再是寿王妃,而是恪守孝道、虔心向道的女道士……

几天以后,寿王妃杨玉环在唐玄宗的安排下摇身一变成为“太真道人”。没有人怀疑这里面有什么猫儿腻,甚至寿王本人也没起疑心。因为那个时代,贵家女子当道士并不是一件让人大惊小怪的事。更何况“太真道人”杨玉环是为了孝道去当道士的,那简直要令人肃然起敬了。

但是一些细微的消息还是透露了这件事情的诡异之处:“太真道人”杨玉环的道观竟然设在大明宫内,而按成例,宫内是不可以设道观的。这样的设置可以隐约看出唐玄宗的良苦用心。

为了爱情,唐玄宗开始了甜蜜的“跋涉”。他住在兴庆宫,每个忧伤的夜晚,他在高力士的引领下通过连接两处的“复道”来到杨太真的道观,和她共浴爱河。甚至,在爱火高炽时,唐玄宗还带着杨太真到骊山温泉官度“蜜月”。

到最后,唐玄宗突然对自己“做贼心虚”的心态感到可耻:凭什么要这么偷偷摸摸呢?这事已经跟儿子寿王没有一点儿关系了,我堂堂大唐天子跟杨太真两情相悦那又能碍着谁?想明白之后,唐玄宗就悍然把杨太真带回兴庆宫包养了起来——这是开元时代最后一年的冬天,这个冬天不太冷,很有春天的感觉。

第二年(公元741年)正月初一,享受了一冬暧昧与温情之后的唐玄宗兴致勃勃地宣布:大唐走进了新时代,改元“天宝”。

同类推荐
  • 美丽时光走丢了

    美丽时光走丢了

    我还注意到集子中的多篇作品都有一个叫“另维”或“另小维”的人物。作者也许是有意以此突出故事的真实感?许多前辈作家都说过,小说是作家的自叙传。作者显然很会讲故事,善于在营造情节的跌宕起伏上下功夫。但那些明显过于突兀的结尾、那些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过于完美的人生结局的憧憬又难免给人以落入俗套的感觉。毕竟,作者还太年轻了吧。因此,如何经营结尾(其实关系到如何写出人生的复杂与难以逆料)就成为作者下一步面对的挑战。
  • 诡案罪4

    诡案罪4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女老板买凶杀人案”“猴子杀人案”“错乱的凶杀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复仇

    复仇

    复仇是隐秘的。在书中,作者对这两个字惜墨如金。然而,可怕的复仇在字里行间暗潮涌动。在《监狱》中,隐藏多年的仇恨在血淋淋的命案后慢慢浮出水面。姐姐对妹妹开枪后,真相扑面而来。在《不速之客》中,陌生人悄然来到美国北部的一个小镇,一位酒吧老板在莫名好奇心的驱使下展开调查,揭开陌生人是杀人凶手的真实身份,并把他交付给仇家。就这样,没有警察,没有审判,小镇又悄悄地恢复往日的宁静。西默农钟爱的麦格雷在面对外国人时也会慌了阵脚。异乡人的行为,似乎有着麦格雷琢磨不透的独特逻辑。在《麦格雷与纳乌赫事件》中,麦格雷起初无法理解异乡男子的作案动机。真相大白之后,他才发现,血案的背后是经年累月的屈辱……
  • 乱世星城

    乱世星城

    本书为长篇小说,以清末民初的古城长沙为背景,通过主人公“鹏伢子”的视角,描写1911年辛亥革命各派势力的精彩斗法,三教九流的轮番上阵。再现了百年前历史转折时期的剑拔弩张,也写出星城宽街窄巷的市声喧嚣,百态纷呈。城里城外,官如何?绅如何?军如何?民如何?官绅军民扬姿舞蹈,天罡地煞搅星城。作者试图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再现一百年前的“三才图会”:乡里人进城的“流民图“;革命党和立宪派博弈的“角抵图”;市民、市场的“清明上河图”。
  • 福尔马林汤

    福尔马林汤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热门推荐
  • 蜀轺纪程

    蜀轺纪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满西楼

    月满西楼

    月明如昼,风寒似水,美蘅闯入翡翠的巢恩怨交织的家族史中,她是单纯去应征做秘书的工作?还是不知不觉踏进她命运的轮盘中?十篇悬疑精彩,动人心弦的故事,篇篇让您爱不释手……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废材小姐逍遥仙

    废材小姐逍遥仙

    赫连昔,一朝穿越,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当换了一个全新的灵魂后,昔日不能修炼的废物,竟一鸣惊人。修炼灵力、种植灵药、契约神兽……历练紫恒大陆,却邂逅美男,从此天翻地覆。######################################################################################她高傲的俏脸上闪着强烈的愤恨,冲她低吼:“你知道外面的人都是怎么说少主的吗!一个天才配了一个废物……你把少主的脸都丢尽了,你还配活在这个世上么……”[紫霄宫主紫阳]邪肆的桃花眼凝视着浴涌中身无寸缕的雪白,嘴角泛起一抹恶魔般的笑容:“不用遮了,那么小,没啥看头!”赫连昔心脏狠狠缩了一下,努力安抚自己,她是个心态成熟的女人,被人看了也不是什么要死要活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他是个什么东西,是人是妖还是鬼![北国太子萧瑾]“我会负责的!”“啊……负责?……负什么责?”“你的伤在背上,这里又没有合适的人,看你伤得那么重,所以我自作主张为你上了药……”“就因为你看了我的背,所以要对我负责?”“当然!”“如果是那样,不用!”“为什么?”萧瑾愤怒了,从来都是女子主动的黏上他,今天他主动开口说要负责,她竟然不愿意![骠骑将军林风]“快点把门关上!”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臭丫头,你还知不知道羞耻两个字怎么写!”林风一脸的鄙夷,赫连昔心里翻了翻白眼。老天,不会把她当成采花贼了吧?好歹她一青春美少女,就是来采他们,也是他们的荣幸好不好?~~~~本人简介无能,这只是开始,更多的……嘿嘿,你们懂的,还在后面!~~~~~*******************************************************《天才魔女惹不起》
  • 蛇蝎寡妇

    蛇蝎寡妇

    前世的她被未婚夫背叛,伤心之下穿越到另一个女子身上,而且还是一个寡妇的身上自己相公死在青楼女子的身上不说,自己更是怀着身孕。她本来想要安生度世,却发现自己不光不被祖母喜欢,更是被那几个姨娘看不起,被小姑子嘲笑,甚至连丫鬟都可以踩到自己头上作威作福。不光少吃短喝,更是被父亲扶正的姨娘夫人百般欺压,被人陷害肚子里的孩子。更被管家差点凌辱。由此她方明白:女人,没有地位,什么都是空想。没有钱财,一切都是幻想。掌嘴丫鬟,教训妹妹。陷害这个姨娘,拿捏那个姨娘的短处,人前笑颜如花,人后百般算计。为坐上当家嫡母的位子而努力。商场上,她腹黑狡诈。家里,她步步为营,当家人的位置被她捏在手中。声名鹊起的同时,风流,水性杨花,口腹蜜剑,心如蛇蝎的词语也伴随着她而来。被人背叛的她觉得爱情神马的都不如钱财还有地位来得重要,可是那个冷酷如冰山的男人是怎么回事?第一次,俩人在青楼为一个美人而言辞激烈,而她以微弱优势而取胜;第二次,她装弱抛洒眼泪让商场的对手名誉扫地,然后就看到不远处一双似笑非笑的眸子看着这一切,而她只是张了张嘴,翻了个白眼无声道:“关你毛事?”第一次是偶然,第二次是巧合,那么第三次,第四次,直到无数次之后,那么偶然也成了必然,巧合就成了成心。于是乎就有了下面这对话:他说:“本世子看上你这女人了!”她点了点头,波澜不惊的道:“哦!”然后就听到对面的人有些咬牙道:“我说,我看上你了!”然后她瞄了他一眼道:“我是个寡妇,还带着一拖油瓶。”他回答道:“没关系,我也成过亲,还带着一儿子。”然后她又道:“我风流成性,水性杨花。”他的身子动了动,然后道:“以后只对我一人风流就好了!”她淡淡一笑,道:“人家说我腹黑狡诈,心如蛇蝎。”他极快的答道:“别人还说我嗜杀成性,冷酷无情呢!”她看了他一眼道:“可是我还克夫呢!”然后就听对面的人低沉笑道:“无事,我命硬,而且克妻!”她翻了白眼道:“所以呢?”就听那人道:“所以,我们两个是绝配!”当她的身世被揭开,一切真相大白之时。似乎只有报复才能抹平她心中的伤痕。也唯有那个男人不顾一切的宠她,爱她,一如既往。如果说复仇给她的是无尽的黑暗,那么爱情,就是是开在黑暗之中一朵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本文宅斗,商斗,各种斗神马的都会有。简介很无能,看文是正道。喜欢的姐妹请收藏。
  • 金姝

    金姝

    穿越到灰姑娘身上的南宫塘,没想到自己居然是披着灰姑凉外衣的国公府嫡女。她想着,凭借上天开的这个挂,她要好好准备逆袭了。没想到更大的挂却是,谈情说爱的就把江山取了。
  • 仙之章

    仙之章

    本书描绘的将地球变成修仙世界的虚幻小说。许默只是一个普通的考古系毕业生,没有穿越,也没有重生。靠着自己所学的知识,一步步走上修仙之路。
  •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当你跨越孤独这座山丘,才会发现之前所受的苦,终将成为一种人生力量。初心客厅专栏作者、张德芬空间签约作者、读者公号专栏作者蔡尖尖,始终认为“尖尖而立,孤独自行,不负时光”,用41篇暖心的故事,讲述每个人所遇到的孤独而美好的人生故事。蔡尖尖曾是新媒体大潮下的一员,社会的喧嚣,生活的压力,职场的无奈,爱情的美好,梦想的憧憬……好比战场,你亲自去经过,征战过,才能赢过。她在自媒体平台受到很多读者的热捧,原创了多篇10万+的文章。
  • 雨巷

    雨巷

    他们之间的相遇,是他的预谋。他们之间的爱情,本是一场游戏。是她,落入了他设下的圈套。是他,让她平静的生活泛起了涟漪。他说,这世上没有我左言追不到的女生,你,沈依真,也只是时间问题。可当她爱上了他之后,却是他一次一次转身离去。她说,左言,如果你把我们之间当做一场游戏,那么,是你说的开始,但是,由不得你来说结束。她说,左言是团火,爱上他,我只有自取灭亡。燃烧过后,只剩灰烬。爱到最后,累了。她离开他,却依然是为了他。左言,我依然爱你,却不能和你在一起了。再见了,亲爱的。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会在灰烬里重生。最后的最后,她会执起哪一双手,陪她共赏细水长流?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批评论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批评论

    21世纪文学,面临过去的文学时代从没有过的新的状况。影视文学语言和网络文学语言的创生,在文学表现力上相对于纸面文学语言来说,是一场革命性的飞跃。本书在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保留了课堂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以文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为逻辑,深入浅出,为读者理解文学及其相关事物提供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