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8900000003

第3章 乡土的悸动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晴空下,高秉涵呼吸着淡蓝色的自由空气,这是他自1949年赴台后第一次离境。

1973年,他由审判者的角色转变为执业律师,在没有任何社会基础、人际关系的情形下,逐步达到了“不仅混上了饭吃,而且还吃得很饱、很好”的地步,而且一步步成为岛内知名律师。

1979年9月,台湾地区选派律师代表参加第九届世界法学会议,他的名字进入了代表团名单。

按常理说,已在台湾扎根立足、成家立业的高秉涵只需安于现状,就能享受“亚洲四小龙”之一带来的优越生活条件。他与那些普通的国军老兵不同,出身书香世家,深受儒家风范濡染,又有高等学府的文凭,从事着光鲜的律师职业。而那些老兵们大多没文化,没一技之长,一旦转业后,要么靠当局救济为生,要么靠卖苦力养家,不少人挣扎在贫困线上。但他与老兵们都有一颗一般无二的思乡心。尤其是,随着自己娶妻生子,含辛茹苦抚育儿女,他渐渐尝到做爹娘的百般滋味,更透彻地明了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是娘的挂心钩”,“年少不识老,年高才知老”,这些俗语的深层含义。

在他的保险柜里,一张绵纸制成的菏泽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初中部新生录取证明书,一张小学“流星排球队”的合影,一张“南华第二小学二级一班”的合影,一张离开菏泽前他与母亲的合照,是高秉涵秘不示人的四件珍宝。每到思乡之情难以遏抑时,他就偷偷取出来,一遍遍端祥着,摩挲着……

某一天,当高秉涵再次拿出这几件宝贝时,他骇然发现某些场景正在脑海中变得模糊,一时间,他惊慌失措,焦躁不安,“一定想法留住故乡的模样啊!一定不能被可恨的‘时间小偷’偷走我的故乡啊!”

高秉涵开始拼命地记日记,努力回忆关于菏泽关于家乡关于亲人的点点滴滴,努力把想起来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片段记入日记:

“我家住小高庄的路南,院子里有棵石榴树。对门是金鼎叔家,他们家的黑狗很凶……”连田间的野草,也不愿遗漏,“白马尿、节节草、牛舌头草、蒺藜草、灯笼草……”

还有那些寻常见到的庄稼,“大豆到秋天就爆炸,麦子五月里黄黄地翻着浪头,高粱雨后扑倒在泥里。奶奶说倒地的高粱不可扶起来;棉花一黄一白两种颜色,快下霜的时候开花……”

家里的小狗曾在他离开菏泽时尾随不去,是母亲呵斥了几番后,才哀哀离开,他也要把它铭刻进记忆里,“这只小犬全身为黑色,而且黑得发亮,只有鼻梁上生有一条白毛,我家为它取名叫‘花脸’,我陪着它长大。它形体高壮,如同小乳牛,但狗性温和,从不主动攻击……”

他还把母亲经常唱的儿歌记进日记里,“寒风习习,冷雨凄凄,鸟雀无声,人烟寂静。织成棉布,斟酌剪寒衣。母亲心里,母亲心里,想起娇儿,没有归期……”

在文字里,高秉涵重新回到了那熟悉的乡间、热闹的市井、阒寂的宋隅首,依偎进母亲的怀里,听着窗外的寒风,听着她鼻音浓重的哼唱……每次记录完毕,他都在浑然不觉中泪流满面,泪水洇了字迹,一同被收藏进日记里。

那些年,他写下的日记足足有半米高,“因为将来,我总要告诉我的儿女们,老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高秉涵记日记的事,在老乡中不胫而走,每当有人想家的时候,就找他借来日记看看,以疏解思乡之情。这些日记在同乡们之间传来传去,被翻得卷了边,掉了页。

1991年,台北一场突如其来的豪雨使得陆地行船,洪水灌进高家放日记的地下室,多年心血毁于一旦。高秉涵痛心不已,但记忆仍在,他又拿起笔开始撰写回忆录。

每年大年初一,高秉涵都要一个人爬到高山上,面朝着大陆的方向,面朝着回不去的故乡号啕大哭,大声喊娘,将对老家的思念、对母亲的牵挂寄给天风,让它捎到对岸去……

他不知道,几乎与此同时,数千里外的吉林省辽源市,他的二弟高秉涛家中,每年吃团圆饭时,宋书玉都要特意摆上一副碗筷,然后颤颤巍巍给那只碗里夹上一块肉,搛上一口菜,口中再念叨一些无法听清的词语,继而默然无语……

每晚睡觉前,宋书玉都要摸摸枕头下那件高秉涵穿过的棉袄,嗅嗅儿子留下的气息,这样才能安心睡下,一千次一万次地重复与儿子相逢对泣的梦境……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两岸解除敌对状态。自此,金门岛上空炸响了三十年的炮弹消失了。

这个讯息飞速在老兵们中间传播,给那一颗颗绝望的心落下一场小雨,润润的酥酥的痒痒的。

高秉涵凭着律师的职业敏感,判断出两岸关系有趋缓之势,于是,他鼓足勇气提笔给母亲写了一封家书,因为顾虑自己跟随国军赴台的现实,会对家人产生不良影响,信中没敢多写自己的情况。收信地址是山东菏泽市西北35里地处高庄,收信人为宋书玉。那时大陆已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高秉涵就托侨居美国的高中同学袁玉杰,从美国代为发出了这封家书。

信中每个字都有着灼人的温度和绵绵的伤痛,包裹着苦涩的泪水:

亲爱的娘:

儿提起笔,真不知从何处说起,热泪挡住了我的视线,久久无法下笔……

首先请娘和奶奶、姥娘(外婆)接受我在远方的一拜,并叩祝三位老人家和二姐、二弟秉涛,平安健康。

儿于1948年8月6日和娘泣别后,如今已逾三十一年了,但希望家里的老幼亲人都还健在,如果你们方便的话,就请尽快写信给住在美国纽约市的袁玉杰同学,他会及时转给我的。

儿现在已经成家立业了,并且已有了三个子女,生活很美满,请不要惦念。

在这段漫长且似无止境的流浪岁月里,我之所以要艰苦奋斗地活下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再见到我娘一面,绝不会像四姨宝真、大姐秉洁、三姐秉浩一样,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她们三位一出去就生死不明了。

娘:我会活着回来,我也深信我一定会见到我健在的亲娘,你一定要等我回来……

娘:我渴望着你的回信!

叩祝

平安、健康

不孝儿秉涵(春生)叩上

1979年8月20日

这封浓缩着中国三十年历史与现实的家书,由台湾至欧洲、转美国寄出、到中国大陆,再经菏泽、北京、广州、辽源,历时三个多月,终于辗转抵达高秉涵二弟高秉涛的手中。但遗憾的是,早在一年前,宋书玉老人就抱着无尽的遗憾和牵挂,一遍遍叫着“春生,春生……”撒手人寰。

1980年5月12日,高秉涵收到了大姐高秉洁从广州寄来的第一封家书。关于那天的记忆,一直像个虚幻而真实的梦,收储在高秉涵的脑海里。

信上说母亲宋书玉已经辞世,令他悲痛不已;又说小姨宋宝真、大姐和三姐依然健在,则令他惊诧莫名。高秉涵心里的疑团接踵而至:母亲去世是在情理之中,因为她老人家已是八九十岁的高龄,而小姨、大姐、三姐,不是说抗日战争爆发后离家外出,一直杳无音信吗?怎么突然又冒了出来呢?

当晚,高秉涵拿着这封信,去请教自己的前辈张文光先生。高秉涵一直恭称他“张县长”。

“张县长”思索良久,作出如下分析:“秉涵啊,可能有这么两种情况。一,如果你大姐已经不在人间了,那么冒充你大姐给你写信的人,一定对你们的家庭情况比较了解,一定抱有什么目的,比如说对你有所索求;二,如果你大姐还活着,那么,她一定是干大事业的,而且眼下可能是个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可能比你活得还好。”

高秉涵连连点头,甚是佩服“张县长”阅世阅人之深。

果不其然,很快又接到三姐和二弟的来信,确如“张县长”所言,大姐和三姐当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成了共产党的高级干部。

多年的思乡之情,随着一封封雁书的抵达,渐渐得以稀释,内心得到暂时的宁静。

与此同时,现实的情势,并未因大陆释放善意而发生逆转,当局依然严厉禁止两岸官方和民间的交流。高秉涵企盼的回乡探亲遥遥无期,只能把无尽的怀乡情,塞进小小的信封,辗转寄往梦中的故土。

1984年,高秉涵冒险赶赴香港,见到了阔别四十八年的大姐高秉洁。

姐弟离别时,高秉涵年仅3岁,高秉洁却已是风华正茂,若不是有中间人的介绍,一奶同胞的姐弟,也只能是对面相逢不相识。

姐弟相拥而泣,高秉涵抓住大姐瘦弱的双手,心跳加速,血流加速,呼吸加速,胸中积攒了三十多年的话,竟说不出半个字来,只有眼泪恣肆;高秉洁则时而紧抓弟弟的双手,时而抚摸他的身子,极力证实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就是三十多年生死不明的弟弟。

此情此景,令不少酒店服务人员也跟着垂泪哽咽。

第二年,高秉涵在香港又见到了大姐、三姐和二弟。这是高家人因战乱分开后的第一次大团圆,姐弟四人在酒店大厅相见后抱头痛哭。

进入客房后,四人依然无法平静相对。大姐高秉洁擦着扑簌簌的泪水宣布了“禁哭令”:“我们姐弟这次来香港会面不易,时间有限,不能让哭泣占用太多的时间;再者,这样下去,秉涵弟弟的身体也支撑不了,都要控制一下吧。”尽管如此,啼哭声依然连绵不绝。

八天后,姐弟分手,高秉涵到九龙火车站,目送大姐三姐和二弟登上驶往广州的火车。当列车缓缓启动,高秉涵内心再次感到了那种被强行分割的痛楚,泪水夺眶而出,追着列车跑了几步,使劲挥舞着手臂,“我恨不得追上列车,与亲人们一起驶向久别的故乡……”

进入80年代末,随着来台国军老兵身体日渐衰弱,每每同乡相聚,高秉涵都感到愈来愈浓的诀别气息。

按说高秉涵是菏泽同乡中年纪最小者,一直都是他跑前跑后照应老哥们儿。后来情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断有老哥主动找到他,跟他寒暄,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撒开,最后以沉痛的语调说:“秉涵啊,你看俺们这些老家伙白搭了,俺们等不到活着回去那天了,那就把这把老骨头留下,有机会带回家吧。高秉涵你最年轻,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啦!”

高秉涵终生无法忘记这些老兵的眼神,他攥住老哥们儿的手,喉咙哽塞,答应着:“好好好,老哥您放心,您放心……”

同类推荐
  • 初恋是只丑小鸭

    初恋是只丑小鸭

    初恋都是丑小鸭,有一天,我们会怀念当时的脆弱和卑微,然而,成熟的爱情才是羽化了的天鹅。初恋的感觉是美好的,尽管那个时候他们不懂爱情,尽管那时他们都还小。虽然现在他们都长大了,想起初恋的那段时光,脸上依然挂着笑容。
  • 往生

    往生

    本书为“长江边的古镇”系列之五,是作者2013年夏再度走访三峡淹没区故人故景时所撰写的散文。往生,便是从逝去中生发出新生的过程,它既是逝者的解脱,更是生者的智慧。作者王以培先生的此番创作缘起于母亲的故去,昔日的追忆与当下的哀思化作了对往生的思索。十余年来在长江三峡淹没区的行走、采风,历经若干物是人非之后,激发了他对生命、人生的全新感悟。作品文辞优美、含义隽永,收录的民间歌谣更是展现了对传统的尊重与文化的传承。
  • 深入北方的小路

    深入北方的小路

    澳大利亚医生多里戈·埃文斯在二战中成了日军的俘虏。他每天在战俘营的工作除了治疗生病、残疾的战俘,还要负责从他们中挑选出日军规定的人数,去修建泰缅铁路。在修建这条“死亡铁路”的过程中,每天都有人因为殴、饥饿、热带疾病和繁重的工作而死去。白天,多里戈·埃文斯要想办法营救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战友。晚上独自一人的时候,他会想起人生中经历过的唯一一次真正的爱情,日复一日地等待着艾米的来信。终于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而这封信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 叠叠发夹弯

    叠叠发夹弯

    若时间顺流快进,巴峰一定会把回望的人生之路看成连续的发夹弯。但本故事开始时他还没听过这词——发夹弯,英文hairpin,小于90度的急弯,形如女生的U形发夹,鹅县人称为“回头望”,在该地远郊某些山上叠叠复加,直上云畔。那时巴峰才上高一,黑瘦、浓眉压眼,半合的嘴唇中间若隐若现两颗洁白的兔牙。男孩子没啥不良嗜好,只有一个缺点:成绩不好,徘徊在鹅县末流的十中倒数二十名左右。那学校每年两百名毕业生只有二十人能考上大学。母亲邱欣荣基本对其前途绝望,总对邻居说,只是把娃娃拴到十中关起来,除此之外没别的念想。
  • 目标中国

    目标中国

    目标中国,一场蓄谋持久、触目惊心、血腥神秘、没有硝烟的险恶战争。货币战争、石油战争、粮食战争、药品与疫苗战争、经济战争、军事战争、环境战争、媒体战争……招招险境的“套中套”,步步为营的“链中链”。如何解套?如何解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先生,以地缘政治的独特视角,真实、严谨、生动地勾勒出世界地缘政治斗争场景,揭示了美国统治集团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孤立中国,制造危机,重创直至扼杀中国发展的“慢火煮蛙”式的“屠龙”谋略,并点击美国霸权致命软肋,支招中国制胜策略。
热门推荐
  • N车站的迷失

    N车站的迷失

    当他走出K地最大的车站——N车站时,他感受到了来自异域的惬意的风。十月的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些许溽热气息。他略微敞开衣领,耸耸肩,迈步穿梭在人影丛杂的出站口。耳畔是鼎沸的人声,依稀听得见附近广场上颉颃飞过的鸽群。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午后呵!他想。在车站对面的一尊雕像旁站定,他看了看时间,午后四点四十五,分秒不差。
  • 极品全能霸主

    极品全能霸主

    宇宙某处,一座祭坛之上,一颗直径比太阳还要巨大的血色眼球猛然放射出血色光芒,映红了整个星系。“这是祖器的气息!”有人发出惊喜的声音。“位置在哪里?”“地球!”大宇宙时代降临!
  • 光昭日月十二枪

    光昭日月十二枪

    古道人烟稀。官道口,茶亭外,一名儒雅的刀客正向卖茶老人问路:“老人家,往鸡鸣驿去,可是走这条道?”说着,指了指左边的一条宽阔道路。卖茶老人看了对方一眼,点了点头。未等儒雅刀客踏上鸡鸣驿古道,一匹白色骏马急驰上前,挡住去路,一人喝道:“且慢!”儒雅刀客微微一惊,抬眼打量对方。马上端坐着一条大汉,红脸膛,扫帚眉,神情威猛。儒雅刀客冷冷问道:“阁下有何贵干?”红脸大汉道:“你可是要去鸡鸣驿?”儒雅刀客道:“为何要告诉你?”红脸大汉冷笑一声,霸气十足地说:“非说不可。”
  • 寂上人院联句

    寂上人院联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思引之曾相忘

    相思引之曾相忘

    她本是现代一名中医,一朝穿越,成为护国公府嫡小姐,因父母之仇不卧闺阁,投身江湖,与丐帮联手建立天下第一阁只为调查当年之事。他是南楚五皇子,亦是皇室中可有可无的存在,可谁能想到多年后,这位默默无闻的五皇子不仅继承了南楚江山更是一统华夏大陆,其才华、其谋略、其心性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阴差阳错下,她身中相思引,相思若入骨便再难相解,且看她与他如何如何巧妙化解相思引,守住这一世繁华。(本文纯属虚构)
  • 灵眼萌妃:太子接个招

    灵眼萌妃:太子接个招

    她,神经大条的穿越人士,被人一棒敲昏替嫁住满亡灵的国度,她连国家的名字叫什么都还没搞清楚就被皇帝封公主嫁了啊喂!他,神秘的亡灵大人。宠她,疼她,护她,还喜欢没事吓吓根本吓不倒的她。可是,她却成了他掩护真正目的的障眼法,一个炮灰。尘埃落定,真相大白,当他开始寻找她的踪迹,却遇到一只萌哒哒的半灵包子。
  •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后现代主义不同代表人物的各种表达、研究方法进行全面剖析,深入揭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话语裂变与思想困顿。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意识形态以及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现代性问题,研究和发展中国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 宿曜仪轨

    宿曜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为龙之道

    为龙之道

    (起点三组签约作品)当洪荒早已破碎,封神已经完结;来自未来的灵魂,穿越到了古代一条拥有龙族血脉的灵蛇的身上,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揭开怎样的秘密呢?他,又该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呢?为什么灵脉又叫龙脉,人皇又叫真龙天子,为什么龙会成为后世的图腾,真正的龙,到底是什么?一切的一切,精彩尽在《为龙之道》本书的书友群:111341449(欢迎加入)
  • 南有夫君不可休

    南有夫君不可休

    某日,一个容颜倾世女子匆匆丢下一个蛋,顾名思义,童养夫。刚接过蛋的某人,嘴角直抽,因为蛋,碎了…刚匆匆离去的美妇人携着自己的娘亲大人飞快返回。“浅浅,这将是你的夫君,虽说毛还没长齐,但好歹也是远古凤凰是不?”某人嫌弃的拎着这个称之为凤凰的小鸡,“你确定?今天我可是刚满三万岁了?”对面的美妇也是尴尬一笑,“没事,这是我家墨央的福分。”看着一旁辛灾乐货的自家娘亲,神色微冷,“那我要休夫!”不知是天生神兽还是其他,之前还是小鸡的凤凰摇身一变。一个三岁奶娃娃直接欺身而上,蘸着口水对着那红唇就是一口,“不可休!”刚破壳就知道撩妹,这可惊呆了一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