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1600000001

第1章 电话机

来源:《西湖》2007年第05期

栏目:实力

近来卡谟支书心里很是受用,卡谟家安了一台电话,红锃锃的外壳,还有一个来电显示器,忽闪忽闪的。这是村子里的第一台电话,卡谟支书没理由不高兴,没理由不得意。

县里实施电话“村村通”工程,芭茅坡虽然偏远了一些,也不能不装,卡谟支书不愿意比别的村落后,和老婆拗了几天劲,把家里那头才三岁口的骚牯子牵到场上卖了,乡政府又给补贴了一点,才装了这台电话机。电话是无线的,技术员说叫什么程控电话。卡谟支书压根不懂,可是卡谟支书觉得无线的就是比有线的好,电影里王成背着的就是无线的。因此一有人问这部电话,卡谟支书的回答就不免有些得意,是呐是呐,是安了一台电话,还是无线电,无线电知道不?电影里解放军背的那种,比乡政府那有线的高级多了。

乡亲们就啧啧地咂着嘴皮,艳羡极了。

可是卡谟支书家的电话从来都没有响过,这不能不令他得意中有些许遗憾。那台电话一直静静地蹲在桌上,像一只不会叫的蛤蟆。卡谟支书等待了好长一段时间,就来气了,心想狗日的电信局坑人呢,花了一千多块钱安一台电话还不会响。卡谟可不是任人捏的软泥巴,卡谟是支书,是掌管一个村千把号人的支书,不能让别人坑了算。卡谟支书跑了几十里山路去了乡政府,找到乡党委的石书记,把安了台电话不会响的事对石书记说了。石书记也很气恼,说,“村村通”关系到咱们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事,电信局那帮狗日的却给我们村干部装一台坏机子,以后谁还装电话?“村村通”还要不要通?经济还要不要发展?石书记一个电话打到电信支局,支局长急忙派了一个技术员和卡谟支书回村子里去修理。技术员是个年轻人,把话筒一听,说,支书,你这电话没坏。

没坏?卡谟支书一愣,那为何不响呢?技术员说咋不响,这不响着吗?不信你听听,说着就把话筒贴到卡谟支书耳朵上。不听则罢,一听卡谟的气就上来了,说年轻人,你日弄人也得看是谁,老子是支书,没半斤八两的还能当支书?技术员说我怎么日弄你了?电话是没坏,不是响着吗?卡谟更气了,说,响个卵,你以为老子花了上千块钱就为了听这个嘟嘟声?钱多了没事干?

技术员明白过来,笑了,问道,支书,你家里有人在外面工作不?

没。

有人在外面打工不?

没。

村里有不?亲戚有不?

也……没,卡谟的声音低下来了。

村里不但偏、穷,而且从来都没有出一个吃皇粮的,原来是有一个在乡里当民办教师的,好歹给村子里撑了点面子,但前些年病死了。村子里不但没人在外面当干部,甚至连在外面打工都没人,没文化,怕出去给走丢了。

没人在外面拨,它还响个卵啊!技术员讥讽地说,抬脚走了。卡谟支书愣在那里,脸涨成了鸡冠子。敢情这电话机要有人从外面拨才响啊,狗日的。

给卡谟支书挣足了面子的电话机又给卡谟支书丢尽了脸面,从那以后卡谟支书就不再关心那台机子了,任它蛰伏在那里,像一只不会开口叫的蛤蟆。乡电信支局的人一个月一次来收费,说,支书,你这电话没花电话费呢,只要交座机费。卡谟不好意思说没人打来,也没地方打出去,哼哼哈哈地把费缴了,只图把人打发走,免得出洋相。后来卡谟支书干脆把电话机的事给忘了,有人问起电话的事儿,就含含糊糊地应付过去。

正当卡谟支书把电话给忘了的时候,电话却响了起来。那天卡谟正在打草鞋,卡谟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要打一双草鞋来,反正是想打,于是就打了。卡谟从稻草垛抽了一把好稻草,把死叶子剥掉,浸了水,又用木槌捶绒了,就对着屋柱子打起草鞋来。卡谟支书打得很慢,许多年不打草鞋了,手艺有点生疏,正打着,电话机就锐声地响了起来,把他吓了一跳,打草鞋的木槌掉到了地上,他愣怔着看了那台电话机好久才把话筒提起来。

同类推荐
  • 捕风

    捕风

    胡太接到仓库遭袭的消息是在晚上十二点。“什么,草桥仓库遭到一伙不明身份的人袭击,伤亡惨重?”电话是警察署特别大队大队长宋明远打来的。胡太一听就火了,能不火吗,草桥仓库是警察署重要仓库,里面不但放了警察署很多物资,还有哈尔滨警察部部长浅野正二大佐放在那里的东西,包括武器弹药及其他军用物资。胡太这个警察署副署长,正想混成正的,他实在不想在这个时候给浅野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他不敢耽搁,命令宋明远保护好现场,加强戒备,说自己马上就到。他连夫人梅香的话都没有听清楚,穿好衣服,匆匆下楼,开着车走了。仓库里面一片混乱。
  • 远去的风情

    远去的风情

    本书是知名乡土作家贺享雍的作品。内容选自作者已经出版了的各种乡土文学小说中与民俗风情有关的故事。这些民俗文化,虽然有的已经在生活中消失了,但它毕竟代表着一段历史文化记忆,属于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有个别民俗在乡村地区存留。作者熟悉乡间民俗,语言富有乡土气息,可读性强。阅读此书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价值。
  • 越夜越诡异:雨夜怪谈

    越夜越诡异:雨夜怪谈

    一间无名客栈开在深山老林之中。客栈是间老宅,很多年以前发生过一场凶案之后,便再无人接近。一队徒步旅游的驴友在贵州某个荒僻的村子里遇到了大雨,无法赶路,于是住进了当地一个非常古老的客栈。
  • 请在哔声后留言

    请在哔声后留言

    《请在哔声后留言》是一本能让所有面无表情的人都为之动容的短篇作品集。也让读过它的人在读到某些只言片语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些事情还可以再坚持一下,再等一等。就像徐良说:让它躺在你的枕边,打着厚脸皮的呼噜,偷看你酣睡的脸。在你难过的时候,它会给你带来一点温暖,驱走孤单,无论日出还是傍晚,无论相遇还是走散。喜怒哀乐,我们一人一半。
  • 骚动之秋

    骚动之秋

    本书既是描写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从省市县委领导的关注到全国和省级报婚的社会舆论的宣传,从李龙山的古老传说到李王庙后殿的碑碣上刻下岳鹏程和大桑园的名字……但同时,也着重写了岳鹏程内心的种种骚动,他和儿子羸官在改革中不同的见解的矛盾引起的父子冲突;他和秋玲的感情导致与妻子的冲突和家庭矛盾的尖锐化;他在改革中处理问题的大胆、果断、魄力、远见等等,的确使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然而又的确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受到不正的社会风气的影响,采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进行了倒卖紧缺物资的活动……
热门推荐
  • 吴郡图经续记

    吴郡图经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禁藏

    禁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没有不可能

    没有不可能

    "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天生没有腓骨,11个月大时,截掉了膝盖以下的腿部。但怀揣对体育的热爱,他不断尝试着各种运动,拳击、橄榄球、水球、网球,不可思议的刻苦训练,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付出,最终帮助他迈入了短跑的赛场。作者在《人生没有不可能》中不仅分享了他成长的人生故事,更在以自身为例,传播坚持梦想、乐观面对、勇敢拼搏的正能量。在他看来,只要你在梦想的路上一直前进,人生便没有不可能。... "
  • 海底钩沉

    海底钩沉

    五彩薄雾中的国宝老人挥刀舞笔(后来国华老人告诉她,刀是削铁如泥的金刚刻刀,笔是蘸着热融料的钨金丝笔),时而像鏖战疆场,时而像抚琴绿野,一派气定神闲、扩达勇敢的景象。晶尘薄雾落定,老人举剑审视。剑体两面龙凤腾飞,鱼雁花草莺语清幽,山川莽原心悦神怡;剑格处金丝镂刻双行八字“帝王之剑今古好逑”。肖菁为老人担忧,却又觉得自己仿佛在奋起呐喊的亢奋中战栗,早已不能自已。“肖菁姑娘,现在你回答那个问题吧。那是真的吗?!”洪亮的声音从金字塔里传出。老人高举帝王之剑,一手指天;琉璃的明澈,五彩的流溢和震撼人心的庄严,仿佛象征某种神圣的仪式正在进行。在这个仪式里,她必须诚实地回答问题。她别无选择。“是真的!”她回答。国宝老人微微颔首,旋即拿起钩笔,在白如羊脂色彩如虹的剑身上、在晶花纷飞之中,镌刻了“孙国宝”三字。接着,一声长吼:“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旋即一切归于平静。
  • 视你如命:富少的99次逼婚

    视你如命:富少的99次逼婚

    【正文已完结】阴差阳错,她惹上了恶魔。“你已经贴上了我的标签,还想嫁谁!”她看着毁了她所有梦想与幸福的男人,不屑,“宫锦丞,想要我的心,除非----我死!”若干年后,他牵着一个缩小版的自己,“儿子,等下你要聪明点,能不能搞定你妈咪就看你自己的了。”“爹地,我做事,你放心。”于是,父子两神秘兮兮的跑到她面前。他直视她,“小姐,你----儿子掉了!”
  • 散文诗集歌词

    散文诗集歌词

    我只想把我一时的灵感写出而不留下遗憾,也许孤独就是我的灵感,唯有深夜相伴。
  • 悲喜牛头山

    悲喜牛头山

    每年的五月,都是各种文艺演出层出不穷的时节,而聆听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对于酷爱艺术、向往浪漫生活的人来说,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早在两月前,皇甫劲松就从报纸上获知,著名钢琴演奏家克莱德曼将在北京举办个人演奏会。尽管对于克莱德曼的艺术造诣历来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也不影响皇甫劲松到现场感受音乐魅力的诱惑,这将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啊!没想到和邱钟慧一说,邱钟慧却是一脸的不屑。“我不去,我劝你也别去。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搞这种不着调的事。”邱钟慧脸上揶揄的笑容,对皇甫劲松造成了一定的挫伤。皇甫劲松无奈地摇头苦笑。
  • The Golden Bowl

    The Golden Bow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l Verdugo

    El Verdug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写给父母的教育枕边书》的最大受益者是以下的人群:刚刚面对教育问题的父母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一筹莫展的父母与老师:不能与孩子和谐相处的父母与老师;正在为孩子的某些问题焦虑的父母与老师;试图与孩子建立最亲密关系的父母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