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财早就不推煤了,他现在是天厦集团暨天厦焦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天厦焦化有限公司是天厦集团麾下的一个骨干企业。焦化产品行情像宋祖英的歌一样——越来越好。一个近千人的企业,一年的利润接近两个亿。孙德财叼着这块大肥肉,满嘴角流油。
孙德财发得太快了,让周围的人不能适应。首先是称呼上的不适应。他来的时候,腰里束着条破麻绳,就有人叫他孙麻绳。后来干防腐,又有人叫他孙经理。两年前,他当了天厦集团的董事长,人们便叫他孙董。还是有些反应慢的人,仍然叫他孙麻绳。叫他孙麻绳的人说:“他当他的孙董,天厦集团与咱有什么关系?咱又不吃他喝他的。”可是,自从他买下煤气厂,当了天厦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后,情况就不同了。过去说“咱又不吃他、喝他的”那些人再也不说这话了。你分明端着人家的碗呢!当然,也不敢再叫他孙麻绳了,只能规规矩矩地叫他孙董,至少在当面得这么叫。
那时候,人家叫他孙麻绳,他也不生气,甚至有人抹掉他的帽子,用手在后脖颈上狠狠地撸几下,他也不恼,反赔着笑求饶:“别捣,别捣。”然后掏出烟来,一散一圈儿。现在不一样了,别说撸他的脖颈子,连叫他孙麻绳的也没有了。谁敢呢?不要命了!
孙麻绳推煤的时候,很卖力气。但是,他常常一边推煤一边想,我就一直这样推煤吗?推多久?十年?二十年?十年二十年后,我不还是个推煤的孙麻绳吗。就觉得有些心不甘。
尽管心不甘,但煤还是得一车车地推。
他还是非常感激这个当经委主任的堂哥,没有他的关照,哪能脱离农村到城里来?但是,他又不太看得起这个堂兄。就凭他,也能当这么大的官儿?小时候,他比堂哥聪明多了,割草比堂哥割得多。逮鱼比堂哥逮得多。上树掏鸟蛋更别提了,堂哥不敢上树。一个当年不敢上树的乡下孩子,现在竟然当了大官儿。一段时间,他老是想不明白。后来明白了和堂哥拉开差距的原因:堂哥上学比他多。堂哥上高中时,他爹说:“你识字比爹多了,在家帮着干点活吧。”就这样在家干了二十年。现在,虽然进城了,可还是个推煤的孙麻绳,堂哥现在却是孙主任。
孙麻绳一边推煤一边想心事。想成熟了就去找杜惠如:“杜厂长,你那堆废铁渣滓我帮你处理了吧?”
杜惠如抬眼瞅瞅他,说:“你不好好推你的煤,又瞎琢磨啥?”
“我想替你把废铁渣滓处理处理。”孙麻绳说完笑着递上烟:“吸棵孬的。”
杜惠如接过那棵“孬的”说:“你别捣了孙麻绳,我那是废铁渣滓?你说得多轻巧,里边还有那么多好材料呢。”
孙麻绳替杜惠如点上那棵“孬的”说:“过两年都得成废铁渣滓。”
孙麻绳的心事想成了,一下子赚了一万多。当年的春节,孙麻绳去给杜惠如拜年,他把用报纸包着的两条好烟放在茶几上,淡淡地说:“这种烟我抽不惯,搁这儿留你待客吧。”
杜惠如望了望那个报纸包,瞟了瞟茶几腿儿旁的那四瓶高档酒说:“我这能有几个客人来?你还是留着自己抽吧。”
“好,好。”孙麻绳说:“好,好,放这儿,留我下次来再抽。”
让孙麻绳真正开始发达的,是他的防腐工程公司。开始的几年,他一边推煤,一边倒腾点废旧钢材,赚了点钱。但这些钱同他防腐公司赚的钱相比,就不能叫钱了。
他还是得感谢他的堂兄,同时也得感谢杜书记。不是他们,哪有机会来煤气厂推煤?哪有机会倒腾废钢铁?哪有机会干防腐工程?哪有他现在的天厦集团?他忘不掉那段推煤的经历,当然,也忘不掉人家叫他孙麻绳,忘不掉人家撸他后脖颈时的感觉。想到这些,他仍然觉得后脖颈子一阵火辣辣的。
感谢苍天,孙麻绳变成了孙董,天厦集团暨天厦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财已经今非昔比了。
孙德财第一次以董事长身份来厂视察时,就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天,他的车子开到回收车间门前,被门卫拦住了。
门卫说:“你这车没加防火罩,不能进。”
司机说:“谁的车都不能进?”
门卫肯定地说:“都不能进,要进就得加防火罩。”
司机说:“董事长的车呢?也不能进?”
门卫犹豫了一下说:“那也不行,头儿给规定的。”
孙德财推开车门下来,对司机说:“行了,你在这儿等我,我自己进去。”说着就要往里走。
门卫又把他拦住了:“打火机、香烟留下来再进。”
孙德财一听火了:“没带!”
门卫说:“带了,我看见了。”原来,他看到了孙德财上衣口袋里的打火机。
司机上来了,冲着门卫说:“你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你算个什么东西,董事长也不让进?”
门卫说:“任何人都不能把火种带入禁火区,这是规定。”
孙德财觉得很没面子,就冲着门卫说:“我是‘任何人’吗?我也不能进?”
“能进,得把打火机拿出来。”门卫坚持着。
孙德财望了望门卫,说:“你认不认识我?”
门卫点点头。他怎能不认识,有一次,几个人撸孙德财的脖颈子,他还在旁边喊:“使劲撸,给他撸出水儿来。”
孙德财也认出了这个门卫。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后脖颈子说:“认识!认识你不让我进?”然后没等门卫回答就冲司机说:“你给人力资源部打电话,叫他下岗。翻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