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1200000002

第2章 加床

如果所有病房的床位都满了,病人再来,非来这家医院不可,通常会在走廊上加一张床。病人在医院,跟囚犯在牢里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名字很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床号,比如护士喊:三床,拿药!五床,药单!加出来的病床,自然就简单喊成“加床”了。

国庆过后不久,架在走廊上的那张床上多出来的人,让病区里所有人都心里一愣。是个女孩,非常年轻,还非常漂亮:皮肤剔透,五官精致。印象中只有老年人才会出神经性问题,中风,脑瘫,或者其他什么。几十年生活波折起落之后,脑子倦了,脆了,不堪一击了。而处在青春期,脑中的一切,还都如初春的禾苗,绿油油地旺盛蓬勃,迎风招展。

但那个女孩子明明就被瘫在那里,瘫在生死线上,瘫在大家眼皮底下,她病得可不轻啊,头后仰,脖子弓起,身子抽搐,双手蜷曲,而双眼则夸张圓睁着,眼白格外白,白得像一层厚厚的油画颜料抹在那里没有化开。

她怎么了?怎么这样了?大家从旁走过时,这个疑问不免一遍遍冒出,但一开始即使停下问了,问也白问,反正无人回答。因为加了床,又在床旁立起一个小屏风,走廊顿时变窄了挤了,但没有人抱怨。一天过去,两天过去,大家看到女孩上了氧气,通了血压监测机,还被插了导尿管、切开了气管,圆睁的眼睛上则覆盖了两张医用纱布,看上去相当严重。

在女孩病床边陪伴的是一个女人两个男人,男人一个中年一个青年,他们的身份可以猜出:父亲与男朋友。而那个女的,翻来覆去猜几回,都没有准确答案。姐姐?略显大;母亲?又实在显太小。后来有一则轶事在病区里很火爆地传开,说医生要跟家属谈加床的病情,那个女的就一摇一摆地去了。医生抬头一看,呵斥道:叫你们家长来!那女的说,我就是家长。家长?你是她谁?妈妈。你是她……妈?!医生一口气差点噎在那里。

加床的母亲看上去真的太年轻了,娇小玲珑,长发披肩,装扮入时,这还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她举手投足的神情姿态。人最先老去的其实并非一张皮,皮松了拉一拉如今也不算太难,但眉眼间那么多沧桑与倦怠堆积着,就是再高科技的整容术也回天无力。这个加床的母亲,她没有沧桑感,她走路时有蹦跳感,说话时有妩媚气,做事时有稚嫩性,不是装的,很自然,非常自然,远远看去活脱脱就是一个少女的模样。有一种很简洁的说法:她浑身上下没有一点母态。

后来熟了,大家最急于知道的无非两样:一,你究竟几岁了?二,你女儿到底是什么病?

1964年出生,她一点不忌讳就脫口而出了,然后歪着头,单纯地看着你。算一下,居然是四十来岁了,不像,一点都不像。但女儿已经而十多岁,又必须有这个岁数。她马上说,不仅一个女儿,还有小的一个,也二十岁了,正上大学,艺术系的,学舞蹈。听的人在心里噢了一声,眼光掠过她细长的脖子和扁平紧实的小腹,都有了“原来如此”的感慨。估计她也是跳舞的吧?她头大摇,说不是不是,她没有工作,家庭妇女,连书都只读到初中毕业哩。平时在家干什么?没事干,就是打麻将,天天打到半夜三更。另外,她也不是城里人,是一个偏远小镇上的居民,而自己的娘家则在乡下,农村的。

反差太大了。如果不是她一脸无邪的表情,小巧的嘴还可爱地一噘一噘,一派纯净透明样,听的人会把她叙述的内容归为小说。

她说话的时候,她丈夫在旁边不时会插上一两句。老夫少妻吧?其实也不是。丈夫只比她大四岁,模样周正帅气,却已经现出几分中年人的暮气。丈夫外表与年纪是同步的,只是她在某个阶段突然停滞住了,像体内的哪个开关没来由地被人闭上了,两人站在一起于是才显出参差。

一个意识不清的危重病人,是有许多事情需要别人操劳的,打点滴药液的快慢,血压心跳正常与否,喂药、排便、换尿袋、翻身、拍背、清洗身子,等等等等,这些活,百分之九十五是由加床的父亲承担起来。一个大男人,俯身做这些事时,非常小心细致,而且表情专注。感觉他时时在忙,他是这场与病魔战斗的第一统帅。而他的妻子,不过打打下手而已,转个身已经到外面跟人聊天或者在病床边的折叠椅上酣然睡着了。这时,这个男人会揪过一件衣服,轻轻搭在妻子肚子上,神情与动作都很慈爱,仿佛那也是他的一个女儿。

原来加床母亲的年轻态是被丈夫宠出来的啊,大家这么想。

至于加床的病,大家也慢慢知道了大概。加床是大学毕业生,而她男朋友仅高中毕业,两人是邻居,很小时就好上了。加床父母原先都不同意这门亲事,却拗不过女儿的痴情,只好由着她去了。那个男孩子随两个哥哥在上海做点小生意,加床也跟去,两人同居了,打了结婚证了,只差办个酒席了。加床的母亲说,我女儿好好的跟他走的;结果成了这样。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居然没原因,找不出原因。加床去上海后也找到工作,在一家公司做文秘。那天晚上公司的人一起吃饭喝涸,席间加床觉得头疼,就先走了,在涸店外还打个电话,让男朋友来接。男朋友靠按揭新买了一部东风标致车,也有驾照,就开来了。回到住处,加床洗漱正常,然后倒头去睡。睡到第二天,还往老家打过电话,电话是父亲接的。她跟父亲说头很痛。父亲最多想到她可能感冒了,劝她吃点药。结果不是感冒,加床很快就昏迷过去,人事不省。父亲吓坏了,冲到上海,把她接回。好端端的人怎么说倒就倒下了,倒得这么蹊跷?邻居中有人出馊主意,说可能被鬼魂缠上了。于是做迷信,请神婆。折腾了几曰,一点好转都没有,这才从镇上送到城里,一查,是病毒性脑炎。再拖延几天,命就没了。

加床母亲每说到这里,头都一甩一甩的。她的头发是拉直过的,一层一层碎碎地剪出来,非常有垂悬感,头一动,头发就跟着动,这使得她的自责都不免透着几分孩子气。她说,神婆是我去请的,我老公本来不肯,但我要做迷信,他也没办法。唉,我没文化嘛,信这个。说到这里她声音蓦地低下去,眼看地上,像做检讨的小学生,

加床的男朋友那些日子一直陪在病床旁,长得挺清爽洁净的一个小伙子,甚至有几分书卷气。有人就夸起这个年轻人,觉得他也挺不容易,守住病房,上海那边的生意放下了,也算是至诚至情。加床母亲这时嘴一扯,弄出一个不以为然的表情。过后她会跟人说,什么呀,抠死了!我女儿已经是他老婆了,可是这次住院治病,已经花十几万块了,他出了多少钱?总共给了五千块!还有他妈妈,只来过一次探望,来了还站得远远的,怕传染似的。哪有这样的家庭!她是你们柬的媳妇啊!气死了。

这股怨气加床的母亲有时也憋不住直接就在病床边发作出来,小伙子听了,倒没吭声,低着头,嘴角还挂着几分掩饰性的笑意。加床昏迷时也没反应,后来她醒过来,人还不能动弹不能言语,却听懂母亲的话,居然一下子就生气了,嘴里发出啾啾的吼叫。凶完母亲,加床的脸就转向男朋友,她一直看着小伙子,眼神似还不能完全聚焦,但目光都在他脸上,他走哪里眼光跟到哪里。

加床母亲就有新的抱怨,她说这个女儿真是没心肝啊!话未完,嘴巴扁了,泪差点落下。

连她的丈夫后来也有微词了,他也没想到女儿这样。按他说,自己本来是做建筑的,也能挣钱,女儿病倒后,他已经两三个月不接业务了,家里积蓄一堆堆往外拿,还做好了拿光积蓄后再把家中三层楼高的房子一层层卖掉的打算,结果人家醒过来,却只认男朋友!

气归气,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加床的父亲每天还是那么操劳,而母亲,不时会鸟儿似的突然飞进旁边哪间病房,喜滋滋地跟人说,我女儿今天手会往上举起一点点了!或者说,我女儿今天拔掉气管,开始喂她吃饭了!

加床的神志越来越清醒过来了,能发出一两句单音,偶尔也会对人浅笑。有天护士给她换完药、俯身说了一句:你很幸运,有这么了不起的父母!

加床怔了一会儿,眼睛眨几下,就湿了,泪慢慢溢上来,往两侧流去。

同类推荐
  • 情不由己

    情不由己

    我独自呆坐在这灯光昏暗的陌生的小屋里。远处是震天响的春节爆竹声。昨天,我强作笑脸和全家人共度除夕,然后告诉他们,此后的三天我要和他一起出去玩。父母做出开明的样子,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去哪儿......
  • 失去男根的亚当

    失去男根的亚当

    主人公是欲望的化身,他走向森林,森林的残酷让他死去活来,天上的猛禽、地上的野兽,无不是敌意的存在。离别森林返回城市时,他看列了自己的墓碑。一个死去抑或活着都已面目模糊的人,反抗这个世界的方式。只能是逃亡与放纵。这样一种不讲理的真实,正是无数人的生活隐喻,其中利箭一样的悲伤和愤怒,欢乐和疼痛,正穿透岁月向我们呼啸而来……
  • 一不小心出了名

    一不小心出了名

    班上转来了一个贫困地区小姑娘二丫,与她成为朋友后,牛皮皮他们逐渐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无忧无虑,贫困山区的同龄伙伴随时面临失学的危险,快乐小子这下有点快乐不起来了。不过,牛皮皮的“鬼主意”总是一个接一个,他们成立了“一分钱小队”帮助小伙伴,还一不小心成了名人,出门都有人找他签名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绝对秘密

    绝对秘密

    景泰蓝,是珐琅制品的一种。珐琅的制作工艺最早起源于波斯,中世纪盛产于西亚、阿拉伯和东罗马帝国等地,元代传入我国(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唐代时我国就有这种工艺制作),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达到鼎盛时期。当时以蓝釉最为出色,故习惯称为“景泰蓝”,是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以北京产最为有名,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与景泰蓝同属珐琅家族的是日本产品“七宝烧”原称“本七宝”,是在明代由我国经朝鲜传入日本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在“本七宝”的基础上引进吸收了德国和荷兰的珐琅技术,制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珐琅制品——“七宝烧”。
  • 猫腻

    猫腻

    村长说:“眼熟不是不可能的,马乡长原本就是咱乡政府的副乡长嘛。这回他跟你一样,不知咋的转了一回运,副的屁地一下变正的了,鸟枪换炮了。”突然老七就想起马乡长为什么瞅着眼熟了。那个给了他一张名片和两支香烟的人,可不正是他嘛!他就啊了一声,身上呼呼啦啦地热了起来。
热门推荐
  • 引风人

    引风人

    她一生坎坷,自幼家境贫寒,十岁那年被父亲卖入青楼。他出身官宦世家,铁血戎马,为国为民战斗一生。他是时代潮流的引风人,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万众英雄梦,唯独完整的爱情都留给了她,她才华横溢,却敏感多疑,对他深爱而不自知。是前世注定的相逢,也是今生认定的牵绊。是绝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汇聚成一段爱恨交织的流金岁月。
  • 婴幼儿菜谱

    婴幼儿菜谱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婴幼儿菜谱:4~6月婴儿断奶辅食谱;7~12月婴儿断奶辅食谱;1~3周岁幼儿食谱;3~4周岁幼儿食谱;5~6周岁幼儿食谱;婴幼儿消积化滞食;健脾益胃食谱;助长益智食谱;防治调养食谱。
  • 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

    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

    这本书是青年学者、百家讲坛最年轻主讲人魏新的第一本文集。第一部分主要讲古代的各种事,有帝王将相的得失,也有才子佳人的爱恨。第二部分是一些神怪笔记,风趣幽默,又对今人有所启示。第三部分是作者对文化现象的追忆和对往事的回忆。第四部分是对社会现象的评判。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个怪咖作者的黑色幽默,如果你是重口味读者,不可错过这本让人捧腹大笑的“恶趣味”合集。
  • 风流的驼哥

    风流的驼哥

    一个天生驼背,胸部凹陷,后背鼓凸的小驼哥,在世人眼里,显得非常滑稽,常成为众人捉弄与打趣的对象。然而,他却长着一颗聪明绝顶的脑袋,有着超出普通人的智力,常能洞悉某些事物的本质,做出一些令人叹服的非常之举。于是,对周围的世界,他便以一种居高临下、幽默调侃的眼光视之。他不屈地挣扎,不懈地奋斗。他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他的经历无奈而辛酸,却能引起我们对置身其中的鄙俗的日常生活的深刻反思。
  • 这个姑娘不寻常

    这个姑娘不寻常

    她是一个被命运困住的女子,自生下便被认为是祸乱家族的根源,从此颠沛流离,苟且偷生,但她始终冷静自持,颜值与智商齐飞,待她羽翼丰满,必定展翅高飞,这乱世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姑娘,大事不好了,有人来砸场了。”某小丫鬟说。某姑娘:“淡定淡定,咱们砸回去。”“姑娘,姑娘,大事不好了”某小丫鬟又说。某姑娘:“淡定淡定,什么事啊”“砸场的夫人说不把她相公交出来,就告官,让我们青楼的生意再也做不了了。”某姑娘“去看看是哪位姐姐在招待她相公,传个话,先把人放回家,跪了搓衣板再来玩。”某丫鬟“……那位相公是专程来捧姑娘你的场的,在楼下等着呢。”某姑娘“……”淡定不了了。
  •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拂剑行

    拂剑行

    魔王重生,腰悬日月,剑挂乾坤,平地涌泉,送上青云。
  • 无敌纯爷们儿

    无敌纯爷们儿

    一个堕落的大学生,成天泡网吧,在去网吧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借此打开了异世界的大门,从此就走上了痛并快乐着的路………
  • 徐娘恨嫁

    徐娘恨嫁

    一朝穿越,双十一的姑娘变成妈!穿越什么的去死吧!有女如意,豆蔻年华,立志守寡什么的去死吧!女儿哭:“娘啊,我爱的那个他不爱我!”“好办,娘教你怎么调戏小鲜肉!”女儿又哭:“娘啊,我爱的那个他的爹不让他娶我!”“放心,娘去搞定帅大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话基因

    神话基因

    每一个神话,都是一条成神之路!人类踏入星河时代,古老的修行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愿基因与你同在!一语道破修行的真谛。神话不是梦话,每个人体内都传承着古老的神话基因。后羿基因让你百里穿杨,一箭破苍穹……夸父基因让你奔跑如飞,逐日赶月……神龙基因让你腾云驾雾,遨游星空…………跨越万年,风林从21世纪的地球来到这波澜壮阔的时代,凭借对古地球神话的了解,走上一条独一无二的基因修行之路。猿猴基因+石胎基因=石猴基因石猴基因+……=灵明石猴基因灵明石猴基因+………=美猴王基因美猴王基因+……=孙悟空基因孙悟空基因+……=齐天大圣基因……PS:书友群:810546694,有意的朋友来聊聊小说里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