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1300000001

第1章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星期六

来源:《芳草·文学杂志》2008年第06期

栏目:作家手记

作者简介:王必胜,湖北省荆门人。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现为高级编辑。有《邓拓评传》、《梦中风景》、《缪斯情结》、《雪泥鸿爪》等文学评论、随笔集出版。

四年半前,因蛛网膜下腔出血,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近日,翻看当时的零星日记,往事不堪回首,但又想起那浓浓的友情,那些给我无私的帮助和关爱的朋友们。情动于衷,感成于言。点滴残片,流水账单,难报涌泉之恩。

——二〇〇四年四月

发病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好端端的生命,有时脆弱如蝼蚁,渺小如草芥,瞬息倏忽间,就烟消云散了。人的命,有时就是一种流动的物体,抓它很困难。于是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就变得更为有理了。

没有想到有些事摊到自己头上,躲也躲不及。

今天在中国作家协会大楼开过了一天的会。由中国作协、人民文学出版社、浙江省作协共同召开的会议,讨论两部长篇小说,上午是《茶人》三部曲,下午是《北大校长蔡元培》。利用双休日,上下午各研讨一部作品,这种“连会”不太多。外地同志来京讲效率,也是为了请人方便,偶尔为之。研讨会在时下虽不少,去多了也耽误事,可有些是熟人好友,也是工作,各方面关系所需,身不由己。

双休日真好,路上不堵,离九点开会还有十多分钟我就坐进会场了。遂看到通常有的场景——人们围成一大圈,除了主席台外,大家随意找地方坐。会议没开之前,又有多少个小圈,许久不见,都是老熟人,严肃地寒暄着,随意地就调侃着。会议的规模较大,体现了组织者的能量,想来少说也有五六十人,有浙江方面、有北京方面、有文学界和新闻界的,其阵势为此类会议中较大的。

上午会议仍是“老三样”:介绍,官员讲话,然后发言研讨。这样的会议程序有定式,气氛也雷同,各路诸侯高谈阔论,人人既是听者又是说者。因会场上人多,自由主义好产生,说者谆谆,听者藐藐,然后,说了的也有没说的,都伺机到外面一间休息室里聊天、放风、过烟瘾。我中间接了黄育海兄的一个电话,从上海打来。他原来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当副总编时,曾抓了这次讨论会上的一部作品,还为推作品促作者奔波于京杭两地,同两位被讨论的作者也熟悉。他打电话来,也算关心吧,只不过,他已去了另外单位,恐怕也是出于我们这些老朋友们还到场,想起了往事,一点感怀而已。另外,有哥们潘凯雄和林建法兄自上海一大早坐飞机赶来,我们也好久没见了,特别是建法在沈阳来去匆匆不常见。这个会上,他们结伴自上海直奔会场,机会难得。那时候,我的烟瘾还挺大,听得乏味了又经不住外面烟香的诱惑,不由得加入其中。于是,这样的反反复复,一上午就过去了。

中午,会议在楼内单位食堂聚餐,餐毕休会两小时。因为都是熟人,我即随李炳银、林为进到了他们在六楼的办公室,各自找沙发躺下。同去的还有朱晖、贺绍俊。坐下后,随便说了几句,看还有时间打发,林为进来劲了,说,这不是“三缺一”吗?平时里,有机会聚会就来几下“游戏”。林为进的招数不少,他找来扑克,教我和贺如何玩算输赢。没想到这兄弟二○○三年冬天因淋巴癌晚期,四十多岁就离开了我们。大家都以为他年轻、身体好,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小林,可是发病没两个月,就惨遭病魔击溃。那天在八宝山送他,想起了以往他常常叼着烟卷,用大多数人听不懂的广西腔说话,急公好义的情形,让送他的众兄弟不胜欷歔。

当时,真正的“三缺一”,贺、林和我。几番来去,约半小时,后轮到我出牌。在我对面观战的朱兄,看了他近旁林和贺的牌,又看我有些犹豫地琢磨着,想来我有一手好牌,不轻易地抛出。而正在他向我诡秘一笑时,我忽然觉得大脑一片空白,两眼发黑,没了感觉。事后听朱兄说,他看我的眼神恍惚,摇晃着把手中的牌扔在地下,人往沙发上一窝。他发现不对头,赶快问怎么样、怎么回事。也就在他们急火忙乱之时,我也说了一句,我怎么了?清醒的疑问和糊涂的反问,让几位觉得我真是不行了。

几位弟兄还算有点经验,尤其是朱兄,早先曾见过如此急发的病人。他说,不动,千万不要动,平躺着。这才让众人有点眉目,他立马按我人中,绍俊揿我双腿的穴位。大概是听到这边有点动静,还是有人去找了当时会议的主持者、作家协会的书记陈建功兄,他立即过来,也说不能动的。

就在一阵惊乱之中,我也完全清醒了,说:我的头有点发晕。还说,我有半天不知咋的。朱兄说,看你忽然就不行了。我问,多大一会儿?朱说,五分钟吧。贺还有李、林几位都说,是呵,你都不知道吧。

这边说着刚才的危急情景,按住我躺着,那边咚咚的有些声响。原来,有人已经叫来了急救车。穿上白大褂的大夫们跑着过来,我还不太清醒,看这架势,我要被送医院了。事后才知,炳银也有经验,他曾有一次脑缺血的经历,他知道这种突发病的危险,急着打了120。大夫来后,说可能是脑子里问题……医生的话,证实了炳银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们几位,早年或插队当知青在矿区生活过,或在部队当兵多年,见多识广。众弟兄们及时把我送去求医,赢得了时间,让我活下去了,他们功莫大焉。这是后话。

医生急急地催促把我抬出。当时,头痛难忍,精神有些恍惚,但大脑还清楚。医生说担架上不了电梯,只好让人抬着。当时在场的朱晖、绍俊、炳银、为进(我都没看清还有谁了)……几位在建功的指挥下,跟着医生,把我坐的沙发当担架,几位平时也不太干力气活的兄弟,把连皮带毛一百又五十斤的家伙,硬是从六楼抬下来了。我这时已十分清醒,可是心头发闷且胃里难受极了,憋不住呕吐,弄得走道里很不是个事儿。几位一路小跑,在救护车的警笛声中,我生平第一次成了抢救对象。

入院

好像是建功吧,问我合同医院在哪,我想了想,就去朝阳医院吧。虽然,协和医院也是合同单位,那里的名声大,可是离单位和家都远。我当时也不知自己什么症状、什么病,只考虑着进出方便,家人好照看,而且从发病处去那儿也快些,十几分钟就可到。

在车上,我迷迷糊糊的,但清楚记得车子拐进二环又出二环,响着汽笛,飞快开着。我觉得身体发汗,头痛得厉害,直想呕吐。大概是朱晖用手抻着一个塑料袋接着,我放了几口,慢慢的,我的头感觉昏昏沉沉,不知到了何方。等我有点清醒后,才知已躺在朝阳医院的急诊室。

医院方面很有经验,护士、医生都很沉稳。这类病经常有,急症室里多是一些被抢救者,有外伤的,有命悬一线的……人来人往,在拥挤、杂乱的过道里,我被大夫们指挥着、拨弄着。查验后,要拍CT、化验,才确诊为脑血管瘤病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俗称的中风。送我来的建功、朱晖、绍俊三位,忙得跑前跑后,交费取药,与医生联系,还有我从会场上带的一些资料,我进入病房后要换的衣服……绍俊心细,腿脚麻利,上楼下楼送化验,交费;朱晖镇定自如,却不忘细节,连接尿端屎的夜壶也跑出去采购了;建功是总指挥,他先让我给家去电话。当天正巧是周末中午,家里习惯休息时拔掉电话,没人接。后来打到邻居张文那儿,让她敲门告知。怕老婆、儿子着急,只是说我得了急性肠炎什么的,让立即去医院。也是建功,不忘给我们的老总许中田去电话。他只是在会上曾与老许有过接触,不知他怎么就找到了电话号码,建功是个有心人。

自己得病,本不想惊动他人,可当时大家看到我那样子恐疑有个三长两短的,就把此事通报了单位的主要头儿。而老许又告诉了部门的蒋元明兄,大概当时的情形让这些闻讯者,都有不安的感觉,我得病的消息就传开了。

很快的,约摸下午四时,先是元明来,后来老许亲自来了。他和建功他们说着话,问了些情况,安慰我。老许是四年前才从吉林调至我们单位的,曾具体管过我们部门。虽然现在是单位主要头儿,但是为人亲和,特亲民,单位的人多把他视为朋友,也与他常说点心里话、家常话,甚至开点小玩笑。他特受下属的拥戴,工作也很有章法和能力。不幸的是,二○○二年因心脏病而壮年早逝,令单位的人甚为痛惜。要说我与他相识较早,还是他在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任上时,因吉林文学朋友宗仁发、张未民诸位的原因,后又共事七年,自以为还有点熟悉,引为朋友。故在他过世不久,我以《朋友许中田》为题,写过一篇怀念文字。现在,他离世两年了,期望他的在天之灵,再接受我的感念和尊敬。

建功他们三位本来下午还有会议的,可都耽误了。看我还算稳定,他们几位先后离开。而朱晖兄觉得他应当留下,这位仁兄,从我发病起,一直到我出院,近一个月的时间成了我的治疗顾问和高级保姆。有时候,早上像上班一样出现在医院,晚上则比通常下班还晚才离开,还有几天是整夜值班看护。

一会儿,凯雄、建法也来了。他们是从下午的会场上来的,本来他们中午在一个地方休息,以消解一早从上海飞来的疲劳,可到下午开会时,听说了我的不幸。据他俩说,会上有不少人都知道了我病得危险,成了大新闻。半年后,我在张懿翎家里,见到南京来的傅晓红,她很惊讶我还好好的。她说,当时传得较为邪乎的说法是我已完了。看她当时说话的神情,一点不像是开玩笑。

朱晖、建法、凯雄他们在建功、绍俊走后,为早点让我住进病房,跑上跑下,像接力赛似的同医院联系。大概六点左右,医院给安排到神经外科,住进了三○八号一个大病房。我也记不清了,是到了病房,还是刚送到急诊室的时候,我就交由了主治大夫孙永权先生,结识孙大夫,我成了他的病人,他成了我的朋友。

进了六个病床的大屋,大夫很快把我全副武装上。插上吊针,吸着输氧管,胸口有心跳和血压的测量仪,从里到外的监视器,防范随时可能的不测。这些“行头”,让来探视的朋友,想象着我在生死鬼门关上挣扎,见面后不忍多看。自发病后,我头痛迷糊,时好时坏,痛时难耐,就昏昏沉沉的,也睡不着,没了思维。稍好一些,又很清醒,谁跟我说点什么,谁谁来了,都很明白。晚上,李辉、应红听说了,急急过来,带来饮料、食品。应红心细,说我应多喝鲜果汁,她当即到附近的商店去买西瓜汁,好像没有现成的,她又到一个大宾馆买了。正好我嘴里不是滋味,很解渴,喝了个痛快。后来,李辉、凯雄家里的水果大多都成了我的口福。潘夫人曾莉还专门买来一个榨汁机。她的刚五岁的小儿也知道,是为了有病的王伯伯。

到了晚上,约是七、八点时分,安排停当,几位弟兄们被劝走了。可建法说他也没有什么事儿,要在这里守夜,他明天回沈阳,要在这里帮忙一下。可我爱人齐小光不同意,我不知她如何说服建法的。被说服后,回去了,可第二天一早,他又来了。在我住院的近一月内,他三次从沈阳来北京,令我感动。

送走了他们,吃了药,想眯呼一下,可也不成。邻床的有几人是车祸外伤,要么因呼吸机发出声响;要么因疼痛难受,大呼小叫高分贝。还有,六个病人加上陪护的,十多人一屋,空气浑浊不堪,冬夜寒冷,不能开窗透气,只好痛苦地忍受。稍好一些,就思考自己这莫名其妙的病状。我是怎么了,得这个病,可没有一点征兆呵!

是的,之前可没有什么感觉。细想也就是稍早前,头上总觉得有些痒,还以为是头皮脏,要洗头,或者偶在下午有点头胀,再就是自己的血压十五年前略有点高,这些年,也没有发展,就没在意,这也并不能构成突发暴病的原因。而大夫说,这类病因现在也不详,也许早就有了病灶,没有发作,目前还说不清,可能与身体条件有关。是不是一个富贵病呢?也不像。但对于我这样的,平时不太注意自己身体的人,也敲了一次警钟。孙大夫说,这样的病很普遍了,他一年也接触过数十人,已趋于低龄化。就在我之前,孙大夫接治过一名十七岁的男孩,那孩子没有能治好。这些话是当时孙大夫对我的几位弟兄们说的,是齐小光后来转述给我听的。我自发病一番折腾到现在,自己还是懵懵懂懂的。要说,对这个飞来的劫难,有些后怕,但却没有那么多的顾及,总以为,自己的命运之绳,早在阎王老子那里,人不可违抗。我这样的唯物论者,大事不糊涂,对自己放宽一点,搞点唯心迷信也罢,所以,对这次得病,也就随天意顺其自然了。

听着邻床大喘气的呼吸声,我有时也烦躁,头痛仍一阵阵的厉害。晚上,小光也多次给我喝水、喂药,从血压和脉搏上观察我的动静。稍稍好些,就看她伏在椅子上,并没有睡,也不好睡。想来,一个人病就得有多少人的侍候,人得病就那么的突然,一个人救治了,可也有人为之要辛苦付出。人活着是容易,还是艰难?人有了病活着是好是坏?不好说,人有时是最为脆弱的,早上还是活蹦乱跳的,而下午就成了医院里囚徒。人之肉身,生之宿命,似不可测定。

然而,想得最多的是——我这样子,惊动了众人,麻烦了兄弟,吓坏了亲友。有人说,在本命年时容易有个小灾小病,可是算来,我刚过了生日,与本命年少说还有一年,就这样的不可理喻。看到身上那副装束,冰冷的器械、长长的管子、闪着蓝光的监视器……听那夜半沉寂中一声声凄厉的喊声,我的头剧烈疼痛,心有紧张,倒不是有死亡的恐惧,人早已在这大半天的折磨中,没了精神,也不知命运何往。自进了这病房里,喝了点果汁,算是进食,见了这些平时里最为熟悉、亲近的哥们朋友,还有何不舍的。当然,也不就以为从此运交华盖,命犯不幸了。

胡思乱想也容易过活,夜深了,头还是隐隐的痛,实在忍受不住就大声地喊,哼哼,发出声音也挺怕人的。稍好,也再寻思这病状,觉得医生的药是不是还不够劲,让人睡不了,也平静不了。如此这般,重复地胡乱思想、重复地喊叫。也可能是用脑过度,也可能是病灶的放松,一会儿似睡非睡的,也做起梦来。朦胧中,好像大脑有一条虫子,钻进去,兴风作浪,让人不得安身。

同类推荐
  • 信使

    信使

    一伟大作家的作品往往广为流传,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被称作本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的斯科特·海斯勒也不例外。在任何书店——无论是厅堂宽阔的邦诺还是博德斯,或者是街边巷角狭小深幽的小小书屋,他的作品始终稳稳地占据着一席之地。他是如此不可思议,不只是因为从他发表处女作起,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名满天下,还因为他刻意低调的行事作风。虽然街头巷尾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但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旁人他究竟是谁。海斯勒的横空出世突如其来,就在三个月之前,我都不曾接触过这个名字。
  • 狗岁月

    狗岁月

    《狗岁月》是一部独特的残酷成长小说,此书描写了主人公双胞胎大狗和小狗,以及他们的同学等人,命运的坎坷,饥饿和苦难,凄婉的爱情,无望的生或死但是,它还是充满了人间的温情和正义,是真正具有阅读快感而又让人感动的作品。
  • 沙丘3:沙丘之子

    沙丘3:沙丘之子

    伟大的《沙丘》系列是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的传奇代表作,每个“不可不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沙丘》系列风靡半个多世纪,催生了《星球大战》《阿凡达》等经典科幻电影!《沙丘3:沙丘之子》是伟大的《沙丘》系列第三部,也是《沙丘》三部曲的大结局。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经过多年的生态变革,曾经荒芜的沙丘行星,已经草木葱茏。距离皇帝保罗·穆阿迪布消失在沙漠深处,也已过去了整整九年。他所经历的残酷权力斗争,却仍在继续。保罗留下的一对双胞胎继承人,九岁的雷托和甘尼玛——继承了父亲的神力,被视为新一代的救世主。
  • 饥饿游戏1

    饥饿游戏1

    横扫欧美各大图书奖项,长期攻占欧美畅销书排行榜,青春冒险、科幻惊悚系列全球热映电影原著。《暮光之城》作者斯蒂芬妮·梅尔、“惊悚小说之王”斯蒂芬·金联袂推荐的人气畅销作品!
  • 伯爵的意外新娘

    伯爵的意外新娘

    没落贵族之后凯瑟琳·索恩伯里小姐任教于教区学校,过着简朴宁静的生活——直到一次意外的事故让她与风度翩翩的斯丹宁菲尔德伯爵不期而遇。身为贵族绅士的伯爵竟然聘请她为侄女的家庭教师!他为她的天姿绝色倾倒,不能自拔;她为他的阳刚帅气折服,不能自已。然而,除了社会地位的天壤之别,他俩的爱情遭遇了更大的障碍,几乎无法超越……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能否成为现实?
热门推荐
  • 我能挂机修炼

    我能挂机修炼

    苏毅肝游戏猝死,醒来之后,成为东泉村一个十五岁少年。而这里,有江湖。而他安身立命的东西,就是随他而来的脑中的小镇。那小镇正是游戏世界的小镇。而同时,苏毅的游戏人物,成为他的分身,让他得以实现游戏最强功能挂机。“再让我挂机三十年,就是天都给你翻过来……”
  • 爱国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爱国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读关天培、邓世昌的故事,感叹他们为抵抗帝国主义侵略而不惜流血牺牲的壮举;读邹容、林觉民的故事,感受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气魄;读杨靖宇、张自忠的故事,重温他们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而英勇献身的军人本色;读钱学森、邓稼先的故事,学习他们为发展新中国科学事业而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的精神!
  • 九窍玲珑世子妃

    九窍玲珑世子妃

    一朝穿越,成为当朝宰相之女夙槿,无才无德无貌,
  • 超级妈咪之小儿推拿我最强

    超级妈咪之小儿推拿我最强

    本书讲解了小儿推拿的手法、常用穴位及各种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方法,语言通俗易懂,家长学习以后在家里就可以给孩子进行日常推拿保健及辅助治疗小儿常见疾病。
  • 重生之超级高手

    重生之超级高手

    本想做个安静的超级高手,可是温柔如水的青涩校花,青春靓丽的美女老师,成熟妩媚的商场女王,英姿飒爽的正义女警,懵懂可爱的甜心主播却接连到来!
  • 妖孽狐君:这个娘子有点萌

    妖孽狐君:这个娘子有点萌

    历经万年的魔尊封印突然松动,蓬莱门人苏荷和穆阳新领命下山寻找加固封印的天地灵宝。山脚下碰到神秘莫测的书生花云舒,三人一同上路,花云舒态度暧昧,到底是敌是友?乱世将至,魔族步步紧逼,人间动荡不安,苏荷能否成功制止魔族卷土重来?人妖殊途,苏荷和花云舒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磨难接踵而来,苏荷将如何面对?且看风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界至尊

    万界至尊

    杀手之王凌天穿越了,灵魂降临在了修真界紫霞里一个小门派的弟子身上,由此开始了他的万界至尊之路。别人修神,他修仙;别人修一个灵胎、元婴,他竟能修九个;别人还在养灵兽的时候,他却已神兽成群;别人不敢招惹的,他偏要去调戏一番;别人不敢去的险地,他却能如履平川!
  • 网游之天心落影

    网游之天心落影

    未来世界,人类在进化一途出现分歧,弱势的一方最终被迫流浪宇宙,为了重回故土,在领导者的领导下,开始艰难的探索。
  • 帝王密爱:第一傻妃

    帝王密爱:第一傻妃

    如烟殿。透过翻卷如云的宫墙,恢弘大气的宫殿若隐若现。其中精致的阁台轩榭;错落的假山奇石;唯美的奇花异草,各种绮丽交相辉映,愈发衬出这宫殿华丽不凡。然而,天上漆黑黑的乌云压顶,沉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一阵寒风徐徐吹来,带着刺骨的冷意。在这冷清天气的映衬下,原本绝丽的如烟殿此刻却染上了一股凄凉诡异。透过雕梁画栋的阁楼中,几户敞开的窗户,隐隐的听到了几声痛苦……
  • 我的心里从此住了一个人

    我的心里从此住了一个人

    她手抓着阳台栏杆,笑的凄美:“靳向东,你放过我,也放过你自己。”靳向东红了眼,暴喝:“不许跳,你要是死了,我立马把儿子送下来给你陪葬。”古之渝这辈子就一个愿望,逃离靳向东的魔爪。而靳向东这辈子也就一个愿望,娶古之渝为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