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2000000002

第2章

——明白了吧?你在重庆骑个自行车,招来的问题完全成了几何级数。

我在重庆组建了一支自行车旅行队。其实说组建有点夸大,应该说是像滚雪球那样滚大的。有一天,当时还只是我的同事的米歇见了归来的我,他对于我带了两只军用水壶很诧异。我告诉他,一只装啤酒,一只装水。他问车架上的那一包是什么,我打开了让他看。那是在一条小河边捡的石头。我挑出三块来,那上面的白色花纹是标准的篆体字:仙、下、凡。他说,就差一个女字了。我说是呀,真是好一个女字难得。两个男人无可奈何地对着笑。他让我下一次叫上他。就是这样。一切就是这样。

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和米歇就是这样成了死党哥们的。我们和后来的人大致也是这样成了死党哥们的。

我们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伍喜欢唱那些非常沧桑的苏联歌曲,我们七嘴八舌地凑齐了歌词,“我亲爱的朋友你别忘记,我们的母亲给我们准备行装。送我们到前方走向那多瑙河畔,走向艾里巴江。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我们并不惋惜。哎嘿我们深厚的战斗友谊就在那行军路上,温暖我们的心。道路引导我们奔向前方。”

有的歌还被我配上了声部。在途中的小馆里喝了啤酒以后,我们开始分部合唱。大家都惊讶集体的音乐天赋。真的,我们就像莫斯科保卫战里那些冰天雪地里的士兵。有的时候还唱出了眼泪,扭过头轻轻擦去。

我们每次出行都是有名目的。到来凤吃鱼;到大足看石刻;沿嘉陵江而上,搞清楚一种鬼名堂,为什么“上峡的石灰下峡的碑,中峡的磨子经得推”——说的是同一种石头哦;去找一个叫“下溪口”的地方,因为说法是“北碚豆花土沱酒,好耍不过下溪口”——下溪口盛产美女,红灯事业旺盛,当然,那说的是旧社会——

中午我们骑到北碚吃了豆花,觉得也不是以为的那般好。晚上到了一江之隔的土沱镇,对本地高粱酒并不抱什么希望了,然而一喝,一致认为名不虚传。顺便也就打听明白了,下溪口就是现在的澄江镇。原来澄江镇附近有个二岩煤矿,以前年轻人在家里待不住了,就去煤矿干活,但是挣了钱也留不住的,都花到那些地方去了。所以后面还有两句的,“两巴掌打了二岩有,二岩找钱带不走”。

……我们深厚的战斗友谊就在那行军路上,温暖我们的心……

后来,自行车的问题集中在这个上面,让人心乱如麻。就是:锻炼?

现在,我通过这篇小说,向全社会说明,我之所以长年(在山城重庆)骑车,是因为喜欢;纯粹是因为喜欢。

之所以喜欢,就是因为重庆有坡。有坡才过瘾。上坡有劲可使,下坡有野可撒。

当然,在我后来成为哲学教授以后,我将这一切学术性地解释为——如前面说的——吃力的快乐。

在不需要赶去上班的时候,往郊外信马由缰,骑完一个上坡,在路边歇下来,坐在小店子的台阶上,喝一瓶啤酒。

由于这里不像成都那样到处都能看到自行车,所以你看四周比较独特,你看你自己也比较独特。这种感觉很不赖。

有时候,在还没有怎么通车的新公路上闲荡,会有一些东西,大千世界,唯我独有。譬如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徐娘还有姿色,提的东西却不少,就笑嘻嘻地说搭不搭车嘛!我想她如果白我一眼,我就脚下加力扬长而去。却不,徐娘也非省油灯,她说起步价好多?

我来劲了,说雷锋价。她说好,你停下来嘛。

结果我就像个旧社会的黄包车夫,一脚一脚地给她蹬,蹬了好长一段,到了一条机耕道旁,她说从这里进去。我看那路面,太糟,就说你那里面不好进去的哟。

她说不怕,你不要紧张嘛。

我们两个都大笑起来。

还有一次,我骑到了一个农家小院,实在不忍离开,就请求搭伙,像在馆子里那样付费。主人已老,想是见的人也多了,笑一笑答应了。

这是田园深处,原汁原味的乡村。前方一株庞大的黄葛树,资格极老的样子,风中轻摇,傲视四野。树下一条弯弯的小溪在光滑的石头上流过,在鸡鸣狗吠的间歇里,听得见叮当的水声,像一个没有睡醒的小和尚,在马马虎虎地撞钟。一群鸭子在冬水田里集体来去,乐此不疲。澄了一冬的田水清明如镜,冬水尚无任何动静,但鸭子知道春天来了。

老头从地里摘了一筐胡豆荚来,说这是最后一拨嫩胡豆了。我帮着剥胡豆,听那啪、啪的脆响,将那生嫩的气味咽进胸膛。老太婆也在家,一会媳妇和孩子也回来了。老头说儿子卖菜去了。

哧哧啦啦的炒菜声响起来的时候,那卖菜的青壮儿子回来了。远远的我看见他骑着一辆加重车,挂着两只大大的菜筐,在通向家中的小路上优哉游哉。看那样子,是不想回来的,但不回来不行。我笑起来。

待走得近了,我赶紧捂住嘴。原来这家伙就在我家附近卖菜。我同这小子打过交道的——他耍我的秤,被我逮住了。

顺便介绍一下,我有一手绝活,就是徒手掂斤两。这有点像南朝里面的萧什么皇帝,整天在后宫练“一刀准”——割肉。要多少,一刀下去,不差毫厘。

那天,也是这种嫩胡豆。他称了,说一斤八两。我用食指勾住塑料袋,掂了掂,说最多一斤五两五。家伙打着哆嗦笑起来,说吓死人了,你太吓人了。

我们打了照面。他没有认出我。我长得很大众化,这个我知道。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下)

    《明史演义》是“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中的一本,讲述明代的历史事件与纷纭人物,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是史学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经典书目。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豢群盗宁藩谋叛 谢盛宴抚使被戕”到“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军定乱 覆半壁明史收场”的历史。作者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形象的文笔,为我们讲述了明朝中后期一百五十多年历史,北虏南倭、东林党争、建州女真的崛起、郑和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
  • 难以遮蔽的罪恶

    难以遮蔽的罪恶

    今天是9月28日,既不逢年也不过节,但让逍遥宫夜总会老板喜出望外的是,今晚的生意特别的好,今晚的人气特别的旺,这样的生意,这样的人气,他不知有多长时间没有遇到过了。长时间行业性的低迷,早已让他焦头烂额,若不是心存不甘,他早就清盘出让、关门大吉了。然而,有时候人突遇喜事,会暗生出一种不可名状的忧虑,就像是久饿之人,一下子面前摆满了几天几夜也吃不完的佳肴,也会生发出一种忧虑一样。此时,他看着坐得满满当当的客人,心里却老是有一种不祥预感驱之不去,到底是什么,他说不出来,但就是有,就像头顶倒悬之剑那样惴惴不安。
  • 墨系0607班

    墨系0607班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我”在收到了一位自称是“靡费斯特”的面具列车员,交给“我”的具有神秘力量的神奇钢笔后,“我”的世界开始发生了奇妙巨变的故事。一年之内,我加入了神秘组织“墨守七处”,并在导师与伙伴们的“胁迫”下,卷入了一系列“惊吓事件”。主人公“我”始终扮演着“悲情角色”,苦寻平静的“彼岸”。
  • 凤凰展翅

    凤凰展翅

    淮南这座文明古老的煤城,在一个多世纪的长途跋涉与变革中,演示了历史的沧桑,同时也显示着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她松动着每根骨节,绷紧每根神经,昂首挺胸,借着舜耕、八公山峦的古韵和淮水的琴声,潦开矫健的双腿,紧步历史的巨轮前进着。当历史的巨轮驶入20世纪的下半叶,一场声势浩大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其特有的潋滟与强劲,吹遍全国,吹进百里煤城。春风驱走寒冷,万物焕发新生,使淮南这座古城展现出现代的颜容和雄姿,闪烁着诱人的光彩,成为闻名中外蒸蒸日上的能源城。百里煤城决非形容,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有百里之大。
  • 戒指印(中国好小说)

    戒指印(中国好小说)

    一个迷乱的秋夜,袁明清等四位同事在一个洗浴中心打麻将被扫黄打非的警察当嫖客抓赌,为了洗清自己,他不得不找三年前与他相认却又关系暖昧的警花陈敏,往事如烟纠缠,无法摆脱,而妻子又因重病在此时住进了医院,照顾妻子的却又是一直暗恋着他的女孩子黎英,在欲望的洪流中,他究竟选择了什么归宿?是继续沉沦还是一夜觉醒,是听之任之还是摆脱命运的惯性引力?
热门推荐
  • 暴君的天价替身妃

    暴君的天价替身妃

    “既然不爱,何必不放手?”她扬起头倔强地问道。“本王的游戏还在继续,怎可放你离开?”修长的手指抵住她的下巴,温柔的抚摸着她那绝美的脸颊,他邪魅的笑道。他是冷酷邪魅的王,为爱不择手段;她是身份卑微的宠姬,为爱执着无悔。一场交易,她成为他用来刺激和报复所爱之人的棋子。明知道他对她的一切都是虚情假意,可她却还是无法自拔的陷入他的甜蜜陷阱。只因百年前他曾给她的那段最美的时光。他步步紧逼,她节节败退,当她被逼无奈选择离开时,他却想尽办法将她囚禁在身边……
  • 独宠契约兽:扑到小王妃

    独宠契约兽:扑到小王妃

    传闻在浩瀚无比的苍幻国有一位俊美的圣主,圣主有一只非常丑陋的猫,极其的宝贝,有野史记载,每日睡前圣主必把那只猫用来暖床,还有寥寥几笔记载着,有一日圣主为了让那只猫高兴,居然放弃洞房花烛夜而去陪猫睡……她堂堂杀手,一朝穿越重生竟然成猫?这也就罢了,还是只废柴猫,好在有一个温柔的主人。九尾狐?小菜小菜,看我猫猫之拳!敢和我抢主人?死的很难看!看我吃人不吐骨头!这是一只猫和一个俊美圣主的故事……
  • 让我成为你之魂穿大明星

    让我成为你之魂穿大明星

    国际影后陈飞扬年少成名,看起来什么都有了,却唯独得不到爱。父母爱她,却随时可以为了未出世的弟弟抛弃他;影迷爱她,可随时会为了新出现的墙头而忘记她;公司爱她,可公司只爱作为摇钱树的她。终于有一天,爱了十多年的那个男人向她告白了,叫的却是别人的名字,他说:吴笑笑,你要做我的女朋友吗?如愿留在他身边,他却始终叫着别人的名字。想要用自己的身份爱他,是奢侈吗?……他是床头海报上的大明星。而她是他众多簇拥中毫不起眼的那一个。一朝梦醒,他却只围着一条浴巾在她身边低喃,你醒了?啊啊啊啊啊啊啊!这是梦还是真的!上帝啊,如此普通的我,能够留得住他身边那个位置吗?卷入重重迷雾的我,还能全身而退吗?双线,1v1,双向暗恋。
  • 多面中国人

    多面中国人

    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展示和剖析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作者与中国各个阶层的人都打过交道,他发现,越是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内部,越是被他们深深吸引。在作者看来,中华民族有着明和暗两个方面,复杂而令人惊叹。
  • 还珠格格第三部之天上人间(中)

    还珠格格第三部之天上人间(中)

    永琪和知画要成亲了?促成婚事的竟是小燕子?!小燕子和紫薇婚后,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大而化之、状况不断的小燕子,能够当五阿哥的贤内助吗?乾隆南巡,又发生了什么事?夏盈盈和乾隆的忘年之爱,掀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才华洋溢的知画,怎会进了皇宫,成为五阿哥的新娘?紫薇和尔康有了东儿,是不是就拥有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幸福是什么?谁能抓住幸福,让它长长久久?箫剑和晴儿的苦恋,要面对怎样的风暴?清缅战争,永琪、尔康、箫剑都上了战场,付出怎样惨痛的代价?尔康战死沙场,紫薇的幸福在一剎那间瓦解崩裂,她将如何面对?箫剑、小燕子和乾隆间的杀父之仇为什么会揭穿?永琪知道小燕子真正的身世后,该当如何对待小燕子?如何自处?
  • 商门秀

    商门秀

    父母双亡就该顾影自怜?商户女就该命比纸薄?被退婚就要自怨自艾?她白芷命不好全占了,却偏偏又命太好,有义兄,全不怕!这是一个养成故事,男女主1v1双C微虐略甜
  •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共分十一卷,包括做官为政要讲究实实在在、赏罚分明才会天下安定、为官做事要讲究方法、严惩奸邪之人以正法制、处理政事要顾全大局等内容。
  • 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

    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

    民国时期“文化学”的学科建构,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一般进程中,成为多少有些异样的特例。它以学术史的问题形式而展现近代文化思想变迁的多维面相。与其他现代学科在中国的境遇相比,“文化学”显示了异乎寻常的“发展”之势,这是近代以来在西学驱动下的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发展的结果。知识自觉(“文化学”的学科自觉)是文化自觉(民族意识觉醒和对中国文化历史地位的自觉)的派生,近代中国社会恰好提供了这一具体学科转型的土壤。
  • 王琳凯之愿望是爱你

    王琳凯之愿望是爱你

    元淑是王琳凯的专属爱人,从唯一到专属,又有多少次的离别是成长的铺垫,又有多少的泪水与争吵成为宠爱于一身。元淑“呐,我不喜欢小鬼,我只喜欢王琳凯。”王琳凯“既然来了,就别想着离开。我将成为你的安全感!”
  • 古代仕女守则

    古代仕女守则

    周馨宁穿越了,父母疼爱,吃喝不愁,颜值也够高,妥妥的白富美,未来夫婿也不赖,本来想一辈子当个米虫,谁知道自己老爹居然犯了事,完了,谁来拯救一下她的完美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