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3500000001

第1章

来源:《作家》2009年第11期

栏目:小中篇

吴君 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发表、出版各类小说多篇。多次入选《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长篇小说选刊》《文艺争鸣》及各类选本和小说排行榜。《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的五部长篇之一。曾出版小说集《不要爱我》《有为年代》,随笔集《天越冷越好》。根据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在国内数字院线及北美地区放映发行。2007年入围《小说选刊》读者最喜爱优秀中篇小说奖。2008年获中国作协《小说选刊》举办的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

虽然已快到中秋,可天还是闷热,没有风。树上的毛毛虫被晒得打了卷,掉在地上,变成一个个沉甸甸的小黑球,不能动弹。就在红星村所有物件都被晒软的时候,奶奶说出了这样的话:“去深圳找你爸,让他早点回家。”

燕燕明白奶奶的话和出租屋有关。

事情发生在早晨。当时,奶奶与燕燕的妈妈孙采莲说话了。这算是孙采莲回家之后,婆媳的首次正面交锋。起因是孙采莲准备把空出的那间房租出去。

母亲的名字叫孙采莲,在深圳待了三年。离家的时候燕燕还小,再回红星村燕燕已经六岁了。之前孙采莲没有一丝愿意回来的意思,尽管燕燕的父亲一次次催促她,先是说庄稼地荒了。她的回答是:“荒了就荒了,反正种地也不可能赚到什么钱。”她用的是普通话,连音调似乎都显出不同。燕燕的父亲甚至觉得电话那端的人根本不是自己老婆。听得出,她是在路边的小店打的电话。汽车声、用粤语问香烟价格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父亲用孩子需要管教来劝孙采莲时,电话那边突然没了声。如果不是听见货柜车轰轰的声音,还有路上行人说话,燕燕的父亲还以为电话断了线。他又连续“喂、喂”了两次,孙采莲才把气喘声传过来。燕燕的父亲可以想得到老婆的样子。因为孩子,孙采莲心冷过,也恨过他。其实他们之前也有出去打工的计划,只是想再多生个才走。想不到,乡里得了消息,来到家里抓孙采莲去做结扎。不做也成,只是必须交够了罚款。孙采莲死活不去,家里又拿不出钱。燕燕的爸爸最后也来央求孙采莲,说:“不然就去做吧。”听了这句,孙采莲才生气。觉得丈夫不仅窝囊,面且还自私。毕竟年轻,如果没了生育能力,万一婚姻出问题,后路都没有。她连夜坐车,辗转了几次,到了深圳。想到最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就恨丈夫,恨婆婆。孙采莲的回答是:“孩子怎么了,大了就大了,有什么了不起,你不管,她也会大的。”这句话,让燕燕的父亲想了两天两夜,他不确定老婆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不喜欢用这种很哲学的方式说话。他只接受。“吃饭了吗?”回答应该是“吃了”或是“还没吃”。这是红星村几百年的习惯,可到了现在,都改了。改成“回来了”或“还没走啊”。红星人总是行进在路上。

每次接孙采莲电话,全家人都好像被带到深圳大街。电话挂断后,红星村显得更加空旷、寂静。当然,这次是他们夫妻最后一次通电话。燕燕的母亲回来没多久,父亲就离开了红星村,据说也是去深圳打工,还有人说是去找人算账。总之没人说得清,也许只有奶奶才知道他怎么想的。

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燕燕的父亲也去了深圳。被人问到父亲的时候,他们的眼睛就会望向远处。据说那是深圳的方向。白天,看不见什么,到了晚上才会看见那个传说中的红点。天气不好,红点也会消失。那样的时候,有的人会发愁,因为失去了方向感。

据说很多人都去过深圳,在各家的摆设里就可以看到。比如各家门上糊着的《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画报》要高级些,如同年画一般,出现在很多人家的窗户和正面的墙壁上面。女人用的丝袜和吃过的公仔面包装袋招摇得到处都是。尽管这类东西小卖店有时也能看到,可多数都没有深圳字样。许多家需要的就是深圳这两个字,哪怕是丢出去的垃圾也好。小孩子的衣服上如果也有了这两个字,洗完之后必然会被悬挂得高过障子或围墙,目的是让外人知道这户人家有人在深圳打工。无人出门打工的人家,通常不被人看得起,甚至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都抬不起头。

燕燕的父母都没有上过中学。孙采莲去深圳之前,和丈夫还有共同语言。深圳回来之后,她不仅与丈夫没话讲,与谁都没了话讲。在村里人还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她突然间成了另外一个女人。当然出去的人都有了变化,尤其是女人。在着装、说话上尤其明显。孙采莲的变化应该最大。变化之一也是装束,虽然只是把浅黄并枯燥的头发胡乱地散在脑后,整个的脸型却变了。主要是削瘦,两边的腮塌陷下去,两条腿之间出现巨大缝隙,整个身体像是一棵稻草,随时随地要迎风倒下。回来之后,除了吃饭,大小便,她再也不愿意从床上起来。

用奶奶的话说是她得了女人的脏病,不能生儿子了,不然男人怎么那么快就走了呢,显然连盼头都没剩下。

奶奶的话太深奥,有时对着月亮说,有时对着正在剥蒜或剁鸡食的燕燕说。燕燕听不懂,也不打算听懂。她咕噜了一声算做回答。因为嘴里正放着一颗糖,那是妈妈从深圳带回来的,糖纸被她抚平贴在了窗户上面。受了这些话的影响,她开始暗中观察母亲。即使奶奶不说,她也会去。母亲房间里那种浓烈的香气和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比如黑色的胸罩,带眼儿的内裤还有两条鲜艳的塑料项链,都吸引着她。燕燕注意过母亲,不穿胸衣时看不出有胸,穿上的时候,上半身长出两个巨大的面包,把两条细腿显得无比可怜。燕燕是透过了门缝或是斜着眼睛看见的。真正吸引燕燕的东西当然还是那只红色的手机。妈妈总是躲在房里看它,好像那里面有许多人许多事一样。看着看着会笑,有时还会流泪。任何时候她都把它放在身上。虽然从来没有让燕燕玩过,燕燕总是能够准确知道它藏身在孙采莲身体的哪个位置,有时在文胸里,有时则放在裤子前面的口袋里——是她特意缝的,用来装钱和重要物品。燕燕很想亲近她。平时只有在电视上见过那东西。真正的手机,她从没有近距离看过。当然村里也有人使用,只是人家不会拿给燕燕。

孙采莲的手机刚开始也响过一次,好像是个男人打来的,只讲了一句,孙采莲就涨红了脸,刚说了句:“我是孙采莲。”对方收了线,再也没有响过。

继续观察孙采莲,燕燕被吓住了,孙采莲竟然光着身子睡觉,光着身子到地上取东西。还有时就这样在地上走几圈。学着电视里那些女人,嘴上涂着鲜艳的红色,而眼皮上面发着银光,对着镜子端详自己,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没完没了。细看才发现她手中还有一支点着的香烟,她用两只干细的手指夹着。有时又坐在床上吐着烟圈,只是每次烟圈都不成样子,如同烟囱里面鼓出的那种,黑压压,盘旋在脸上和头发上。

也许早发现了燕燕,她连眼皮都没抬,就喊了句进来吧。父亲走了以后,没有人敢过来。此刻她已经穿好了衣服。

她用普通话说:“总是鬼鬼祟祟。”这是燕燕第一次听到母亲说出这么好听的句子。看见燕燕还站在门口,手脚缩在了身子后面,她冷着脸,招了手,说:“进来,把门带上。”

见燕燕怯怯地移到了床前,她又变得和蔼,说:“你是不想看手机啊?”说完,笑着去看自己留长的指甲。那上面是深红色。红色的手指伸向了被窝,摸出那只被燕燕远远见过许多次的宝物。她在燕燕的眼前晃了下,说:“看一眼就行了,还要还给人家呢,弄坏了我可赔不起。”见燕燕不说话,她又安慰道:“别急,反正大了你也会去深圳,到时就有了。那地方真好啊。”说最后一句时,她的眼睛闪着光。

再有一次,她对燕燕说:“在深圳的时候,我总能吃到烧鹅、肠粉、香蕉,还有可乐和雪碧。”看着燕燕羡慕的神情,她又继续道:“不过我和其他人不同,我不喜欢可乐,那东西总是让人打嗝,让客人听见了会不好意思。可乐煲姜可以治感冒,非常见效。当然这些都是小儿科啦,我最喜欢吃的还是肠粉,那是深圳最好吃的食物。外面一层是白白细细的皮,透明,滑溜溜,里面的肉和菜全能看见,真香啊。”

说这话的时候,燕燕看见母亲干瘦的脖子中间滚动了两次,她不仅听见自己的肚子瞬间大叫,也听见了母亲那里发出的“咕咕”声。母亲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从身后扯出半截被子压在上面。还有一次,燕燕见到孙采莲胸前有几个黑黑的点子。

见到燕燕眼睛盯着那地方,她突然抓了燕燕的一只手,发着狠向里拉,“你是不是也想摸摸这里啊,你摸你摸。”听了这句,吓得燕燕敢紧缩回了手。

她幽幽地说:“是烟头,深圳人干的。”样子已与刚才完全不同,她重新恢复了先前的慢条斯理和傲慢,从枕头下面摸出烟,抽出一支,点上。像是说别人的事情,眼睛轻飘飘地看着窗外,说:“这颗是你爸那死鬼烫的,怕我再回深圳,把我身份证也偷走了。以为我会听他的话吗,想得美。我才不理他。你要明白,他始终是个没用的男人,窝囊,没钱,还没骨气。等我攒够了钱,办了身份证,就回去,谁也管不了我。”她把这句话说得坚决而又肯定。随后,对着镜子吐出一个烟圈,可惜还是没成功,反倒被熏得咳嗽起来。

就这样,她差不多在房子里待了两个多月。

再起床的时候,是个清晨,天刚蒙蒙亮。孙采莲如同变了一个人。枯黄、稀少的头发用个皮筋束在脑后,裤角也卷了起来,露出两只农村女人才有的大脚。她光着脚,在地上走来走去,手上拎着两块浸湿的抹布和一条细长的绳子,又变回一个农村妇女。奶奶兴奋地喘了粗气,以为自己在不久前的祷告终于起了作用。赚钱之外,孙采莲真正的心思却没有人猜得到。她喜欢出租这两个字,这两个字,让她觉得又回到了深圳。想到深圳,孙采莲身子有了劲儿,眼睛有了神。

厢房在燕燕和奶奶这间对面。摆放着种子和锄头、铁锹、咸菜缸之类,还有一张不知猴年马月的铁床。花了整个上午,她除了把里面的东西归了类,做了清理。到了上午十一点多,玻璃也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做完这些,她似乎想起什么,跑回房里,从箱子深处翻出一条浅粉色床单,铺在厢房的铁床上面。

床单是她结婚时奶奶在供销社买回来的。现在,这一切都在奶奶的眼里。她站在灶间,冷冷地看着这一切,说话了:“弄成这样,不会是你想去住吧?”

“是啊,我住怎么了,这房子还是我打工赚钱修的呢。”孙采莲挑衅着。当年,她把钱寄回来,多数都用于家里修房,买化肥。此刻她忙碌的脚步并不停下,她还要把厢房里面原来存放的各种东西搬到别处。

奶奶也不生气,手扶着墙,说:“行行,你搬到外面住我也不管。”

“你管得着吗?”孙采莲扬了扬下巴,嘴里咕噜出一句。说话的同时,她把一小块胶合板放到灶台上,拿出一只蘸了墨水的木棍用力写下两个歪歪扭扭的大字:出租。看到这两个字,她感到亲,仿佛又回到深圳。在深圳,她就住在那样的出租房里。整整一条街,有很多写着“出租”的房子。街的尽头是她工作的地方,到了晚上,整条街都能听到音乐。进进出出的人化了妆,与白天的神情完全不同,像是别个世界的人。孙采莲喜欢这种感觉。所有的一切,像是做梦一样。包括吃饭、睡觉、工作都显得不真实。每晚下班回来,借着昏暗的路灯,看见自己的影子,长长斜斜路过各种出租屋,最后回到自己那间。想到这儿,她酸了鼻子,拎着两枚生锈的铁钉和锤子,正要踏上依墙而立那架梯子,这时,她见到了陈成。

陈成脸上带着阳光,被孙采莲手中的那两个字吸了过来。他是红星村的深圳通,方圆百里,许多人都知道他的大名。据说很多人去深圳之前都要向他讨教。陈成倒也和气,从来都是有问必答。有时还会把深圳的书籍借给人看,或是拿些香港生产的利是饼干、糖果给老人、孩子们吃。他还会讲些广东话,比如有没搞错,你吃饭未,称父母为老豆、老猫等等。可惜此公的父母早已不在人世,听不见儿子的广式叫法。听他这样说话的人都是张大了嘴,一脸羡慕。这一年陈成刚好三十二岁。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与些小媳妇们闹着玩,被他眼睛盯过的女人们总会在晚上想起他。

见到陈成,孙采莲原本硬硬的脸变了,腰也突然细瘦了许多,就连脚上也不知从哪儿挂了双拖鞋,把原来那两只大脚板收藏起来。她的笑意挤在嘴角,腮上,眼里,身子就已经软了,发烫,每根汗毛都表达着对来者的恭候。她早就知道陈成,陈成也早知道她。他们都是红星村当之无愧的名人。只是当年她嫁过来的时候,陈成离开了村子据说去了深圳。彼此从没有机会遇见,更没机会说话。

女人的变化,被陈成全部见到。可陈成见到了却像没见,眼睛根本不看孙采莲。他笑眯眯地过来,与站在孙采莲不远处的燕燕奶奶打着招呼,询问庄稼、青菜之类。

奶奶的眼睛一直看着菜地,没有答理陈成,她在心里冷笑,“一个懒汉,连五谷都分不清的人,还好意思问田里的事儿。”见奶奶不理他,他又过来摸燕燕的头,也被燕燕躲开了。虽然他的手变得没了着落,却也不难堪,不尴尬,索性背了手,显得腰身又挺拔了许多。嘴上倒还是没有停止与奶奶的说话,这次,他问的是燕燕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这下奶奶才变了脸,抖着声音说:“快了快了,说回就回。”

“不会吧,深圳在广东呢,离香港维多利亚很近,那么远,可不是想回就回的。”他笑着说。

孙采莲呢,不说一句话,只把眼睛粘在了陈成的脸上。不知何时有了一把瓜子在手上飞舞。直到细瘦的瓜子皮差点飞到陈成的左脸上面,陈成才停下自己的左右环顾,而把一双细而长的眼睛全部罩在了孙采莲脸上。只一眼,孙采莲就已经变得波光四溢、光彩照人了。

陈成从身后变出一本杂志,变换出另种语调对孙采莲说:“上次去深圳世界之窗、海上世界带回来的,等你有空再看,也不知你喜不喜欢看这种东西。”

孙采莲以为又是传说中那些,比如报纸、录像带之类。想不到是本更加要命的香港杂志。大开本,厚厚的,封面是香港女演员张柏芝。只见了两张图片,孙采连的心就要顺着喉咙口跳出。

孙采莲乱了方寸,手脚不知放在哪儿。好在陈成沉稳,不把孙采莲的慌乱当回事,而是迈着他的八字脚,在院子里来回挪动,停下不走的时候,就会扶着墙与孙采莲说些高深莫测的话题,不过基本上属于自问自答。比如深圳楼市为何下跌,二线关能不能撤掉,蓝印户口,边防证还有什么用,深圳的优势还在不在之类。不知过了多久,燕燕看见孙采莲和陈成各自的脸上已经有了一层细细的水珠。

牌子被悬挂在了房檐的右上角。是陈成扶着梯子,而母亲娇喘着爬上去的。伴随着奶奶的气喘,这美景,在中午时分被定格在红星村的半空中。这是红星村有始以来第一间出租屋。尽管村里也有把房子给外人住的,可都是亲戚,不用交钱,性质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孙采莲一家的地位直线上升,与其他人家的小打小闹完全拉开了距离。这也正是陈成拉近与孙采莲距离的主要原因。

听了陈成的话,奶奶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说:“去找你爸回来,去吧。”虽然她只对着燕燕一个人,却把声音传得很远。

孙采莲的一只手不仅没有停止向嘴里输送葵花子,还能微笑着打量那块闪着金光的木牌说:“怎么还不去呀,快去吧,可别误了去深圳的时间哟。”谁都听得出,她故意把最后的一句说得特别浪。

“贱!又想去找野男人了。”奶奶把这句话与口水和在一起,吐在地上。

孙采莲的身子似乎拥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她对着空无一人的院子喊:“去就去,你以为我会怕吗?”叫完这句,她狠狠地摔掉了手中的瓜子,扭着自己窄小的臀部,回到屋里,收拾了两件衣报,头也没回出了门,对着陈成离去的方向。

奶奶揪住燕燕的手臂,脸对着天空,问:“那上面写的是什么。”她的眼神总是对不准那轻轻晃动的牌子。

看见燕燕摇着头说不知道。奶奶又踉跄着瘦小的身体,隔着木障,去问隔壁正在摘豆角的人:“那脏女人是不是要卖我的祖屋啊?”

邻居吓得摇了头走远了。

也就是说,这个早晨吵完架后,奶奶交了任务给燕燕,让她去深圳把爸爸找回家。

天刚刚亮,燕燕揣着奶奶交给她的十元钱和一张纸条,隆重地出门了。奶奶说:“别听他们瞎说,深圳不远,下了车,你把条子拿给大人们看,他们会告诉你怎么走。”

她坐的是辆拉木材的马车,是奶奶联系并把她送上车的。同伴中还有几个外村的妇女,她们各自手上都提着东西,有的是鸡蛋,有的是猪肉,样子像是去县城卖东西或走亲戚。也许因为四周没有栏杆,两匹马刚刚跑动,燕燕已开始发抖,她并不知道这就是恐高症。见到树木也向后倒去时,她的身体已经软得要化掉,如同一摊泥水。紧接着,胃里翻江倒海,下半身成了冰块,失去了知觉。快到那座大桥时,连自己也没想到,她竟然哇哇大哭起来。以为有人会注意她,得到些语言或动作上的安慰,想不到,车上的人只是看了看她,又继续着她们的聊天,而无人理她。这时燕燕已经不知从哪里获得了力气,她没有通知车夫和任何人,身体慢慢移向了车尾部。就在马车刚刚准备驶向大桥的瞬间,她让自己掉在了地上。感觉身子突然变成了几瓣,每一瓣都在各自喘息。想爬起,却早没了力气,眼前全是太阳、星星。躺在地上,直到看见马车并没停下等她,而是继续向前跑着,她才不觉得疼了,反倒有了种麻酥酥的踏实。

心惊肉跳回到家,以为奶奶会打她,因为,光找马车,奶奶就送给车夫一碗猪油。想不到,奶奶已不能动弹而只能躺在床上。那块写着出租的牌子被一阵风刮到了地上,奶奶从床上跳下,跑了过去,只是狠狠踢了一脚,便扭了腰骨。

总之,村里有风了。

同类推荐
  • 月朦胧,鸟朦胧

    月朦胧,鸟朦胧

    长篇小说,1977年发表。讲述的是韦鹏飞之妻欣相因迷恋一位男歌手而弃家出走。后鹏飞与女儿所在的幼儿园教师刘灵珊相爱,但仍对欣相一往情深。当刘灵珊得知欣相被男歌手抛弃而企图自杀时,便巧妙地安排她与丈夫、女儿相见。在韦家三口团圆之际,刘灵珊悄然离去。
  • 黑皮鞋、白皮鞋(中篇小说)

    黑皮鞋、白皮鞋(中篇小说)

    世海飘泊,几经沧桑。浮沉,于一念之差;静动,于方寸之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人手再强,也强不过命运的推手。于是,有了升斗小民王中良的故事。傍晚的王府井大街正是热闹的时候,但凡到北京旅游的人都会把北京之行的最后一站放在这个地方,看看热闹,赶个新鲜,或是给家里人选回一两件称心的礼物,也算是到过北京首都的纪念。王中良随着细密的人群游走在大街上,这个快四十岁的男人看上去依旧意气风发,那浓密的眉和高挺的鼻梁,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鼻梁上架着一副薄薄的金丝眼镜,有着少有的书香气息。
  • 铁老大(2)

    铁老大(2)

    小道消息,部里要从北方抽调八百名警察,来银都打击炒票活动!这一消息对于银都铁路局银都火车站站长叶梦琦来说,犹如一声霹雳。但这声霹雳只在半空中响了一声,就烟消云散了。京城一家大新闻机构驻银都铁路局的特派记者倪思源,在采访银都铁路公安处处长朱一之时得知,叶梦琦平时总是把大把大把的车票弄到各个售票点去卖,旅客在车站排了长队反而买不到票。在倪思源的思维里,多办售票点,让旅客一出门就能买到票,这可是方便群众的举措,是部里推广的做法。可朱一之说,他们把大把大把的车票投送到各个代售点去卖,就是为了每张票多收取5元钱的订票费。
  • 百万英镑(经典译林)

    百万英镑(经典译林)

    《百万英镑》讲述的是一个落魄的青年意外得到一笔横财,于是他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 残棋

    残棋

    边杰英彻底栽了。堂堂镇党委副书记,带着工作组蹲点包大王,班子搞半天等于没搞,村里工作样样差劲,落后面貌一点没变。灰头土脸回到镇里,一头扎进自己办公兼卧室整整三天没出门。病了。纪检委员席扬拉了何玉良,两个人蹲在边杰英窗台下闲唠。“小何,咱们的改革家回来了,咋不见有什么好经验给咱传传呀?”“屁的改革家!”何玉良鼻子里哼一声,“开口闭口改革改革,改来改去倒把自己改一边去了!”“究竟毛嫩。农村的事要这么简单,倒显得咱这些人只会喝酒了!”
热门推荐
  • 云中鸢萝花蔓蔓

    云中鸢萝花蔓蔓

    她出身烟花之地,幼年长在梨园,半生颠沛流离。他出身金贵,乃是沈家大院独子,半生独宠于一身。本是两个不相干的人,却偏偏入了对方的眼。他一袭长衫,眉眼如墨,一段戏腔自报家门闯进她的心。她又是如何进了他的心,无法细说,许是早已命中注定。他霸道、任性、玩世不恭,却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宠爱。她软弱、卑微、百般隐忍,却只为他不顾伦理纲常。他说:“我心眼比较小,你这辈子,是我一个人的。”她说:“到头来你是西厢记里的张生,而我不是崔莺莺。”洗尽半生浮华,终究你是你,他是他。云中鸢萝花蔓蔓,只是戏中无故人。
  • 归缘纪世约

    归缘纪世约

    妖族帝姬与人族太子有着一纸婚约,却不料两人第一眼相看成厌。一个躲去剑宗修炼,一个偷溜走全天下游玩。命运当前,孰能躲过?红线之神,必将两人牵在一起。文艺版:白发红袍,绝代佳颜,谁惊艳了谁的苍生?人妖殊途,一纸婚约,谁打断了谁的命运?凤耀狐鸣,剑气化龙,谁主导了谁的一切?世代婚约,道起不过缘深二字。雪丝三千,描眉点妆,不惑江山,只为惑你。---------------------坚信本文是宠(虐)文,不宠(虐)算我输,1v1双洁!愿你与我一同等候这木槿花开,花期将至。【弟弟篇:《归缘纪:罪颜》文/乔于暻】倾一世约,负一罪颜。
  • 蒲犁厅乡土志

    蒲犁厅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里的她

    时光里的她

    【《危情100天:姜少请宠我》新书驾到,超强甜宠,只为你来】前一世,他是第一世家唯一继承人。这一世,同样的第一世家光环下,他还是国民偶像。多少女人觊觎他,他却只对一个女人钟情。上一世错过,这一世她再次来到他身边,并且重新爱上他。“桀大少爷,我可以追你么?”“……”他佯装犹豫,迟疑片刻,“辰茉,那你就追给我看看。”转身却把她宠入怀中,“你现在才来,我都等了你一世了。”上辈子欠你的宠爱,这辈子双翻十翻奉还!
  •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限宠妻万万岁

    无限宠妻万万岁

    “如果我以后娶的不是她,你们都别来参加我的婚礼。”一年前,他拥着她,当着所有人的面高调宣布。一年后,他和她最好的朋友订婚,她在他的婚礼上出尽洋相。多年后,她对压在自己身上的他淡漠地说:“抱歉,严先生,我从不回收别的女人用过的破烂货。”这个女人居然胆敢将他看成破烂货?他捏紧了拳头发誓,一定要让她付出代价……
  • 特工小姐很逍遥

    特工小姐很逍遥

    风逍遥:Z国专属特工杀手A组组长。特点:腹黑,狠辣,狂妄,多面,还有最最重要的,就是死也不吃亏!凤逍遥:运城凤家嫡长女。特点:孤僻,自闭,不屑争取,受闷气。还有最最重要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当有一天,从不吃亏的她成了死要面子的她!凤家足不出户,传闻丑陋,体弱的嫡长女,立即惊艳世人。什么?长时间不出门,未婚夫婿被庶姐所迷?眯眼勾唇,那正好,咱还看不上你,不过,既然你们相爱,那咱定当让你们好好的爱…爱的…死去活来…永远也不可能在一起。小妾庶姐欺上头?那好啊,正愁生活太闲也没意思,只盼你们不要太愚笨,这样生活才更HAPPY…有事没事,斗斗小妾,惹惹庶姐,吃喝不愁,万事无忧,仰天长叹一声小姐好,小姐秒,小姐生活呱呱叫!本想前世劳苦命,今生安乐度余生,却不想,本就是风华绝代神仙人,一身光辉哪是小城能掩,王爷驾到啦,精彩人生开始啦…看咱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的特工小姐如何在这能人辈出的古代世界,过的风生水起,逍遥无比!----------------------------------------------------------------------------------------------推荐好友文文,很精彩哦~~~《-花痴郡主-》妖娆小桃《激战女神》柳一一
  • 娃娃的爸爸失业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娃娃的爸爸失业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透过娃娃的爸爸失业及发生洪涝灾害两个事件,讲述了供给和需求关系及失业问题。从小将这些基础观念深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面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和挑战,孩子将更有智慧,也更有勇气面对一切变化。
  •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玩转魔方步步高(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玩转魔方步步高(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