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腊月二十七,来给周仁付款结账的还不到赊账人数的三分之一。“二十八好设法,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吃得饱和和”,眼看到年三十只剩下三天了,周仁有些急,不得不一家家上门去催收。
……我那崽讲回来过年,还没到啦,看明天回来没,回来一定来把你的钱结清……你放心啰,我们不是赖账的人。
……两个年轻人昨天黑了才到家,今天一大早就去看丈母娘去了,晚上可能回来……你放心啰,我们不是赖账的人。
……他们今天晚上会回到屋吧,三天前就讲上火车啦,怎么从浙江回来有那么远哦,他们一到屋我就要他们来给你结账……你放心啰,我们不是赖账的人。
……今天一大早他们带着两个细家伙赶场去了,两个细家伙一年没见爹妈,见了面就吵着要买新衣服……你放心啰,我们不是赖账的人。
……仁叔啊,是这样的,厂里还欠我万多块工钱咧,年前没结到账,回来的路费都还是借的。这样的,你帮我把账算清楚,我过年后回去直接打你银行卡上……你放心啰,我们不是赖账的人。
……
周仁接连走了几家,年轻的当家人都不在,老家伙都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搪塞他,好不容易遇上一个年轻的当家人,又说厂里没付工钱,但他们有一句话是一样的,“你放心啰,我们不是赖账的人”。“雷公不打笑面客”,人家又不讲什么生话,周仁当然不能发作,只能待在家里等。到了腊月二十九,还是来了那么几户来结账,其中一些是周仁并没有上门去催收的,合计合计还有一半户没给他付钱结账。
尽管账没有收全,但他欠着别人家的猪钱得付!养殖场的钱没二话讲得全付清,否则,来年不好讲话。至于那些赊猪给他的零散户,虽然不多,人家一年一度喂一头猪,潲桶把把都磨迂了,不容易啊。周仁本着“有钱钱打发无钱话打发”的原则,一家家上门去“付一部分欠一部分”地处理欠账。
家里无钱,心里就慌,年过起来就有些空空的。但空也得过啊,日子就是这么的,好也得过歹也得过。正在写对联的孙崽看爷爷周仁脸色不好看,知道个中原因,便哄周仁开心说,我写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保证今后没哪个敢再欠你的账了。上联是:你来赊账我为难,我去要账你心烦;下联是:不如不赊不去要,我不为难你不烦;横批是:概不赊账。
周仁想起他在摊子边挂过“薄利经营,概不赊账”的牌子,一点效果都没有,便垮着脸对孙崽说,挂对联,你就是挂刀也没有用!
怎么样才能做到肉卖了账也结了呢?周仁后来终于找到了办法。想起此招时,他自个儿笑了。老婆正在给他统账,问他有什么好笑的?满是油渍的账簿稍不注意就会弄破,因此他老婆做得很专心。周仁显得神情镇定,猛吸了一口旱烟,慢慢地吐出一团白雾,很是惬意地说道,今后不用这么清算了,不用这么麻烦了!他老婆一愣,把账目给搞混了,又得重新计算,便骂道,我还以为你捡了个金元宝!不记账你还能都收得上现钱?
那本沾满了油渍的小学生算术作业本,写满这家八两那家一斤的,周仁字写得粗,一个字占了两行。
很快,春节过后周仁印制了一捆人民币大小一样的彩纸回来,彩纸上面周仁将人民币上毛主席的图像换成了自己的图像,“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变成了“天井寨周仁屠夫摊”;背面是周仁代购券使用的“约法三章”和周仁的印章,面额为一百元和五十元两种。每张票面也一样印有编码,周仁说是为掌握印数和防止有人伪造而设置的。每张的背面都盖有周仁的私章,盖在什么位子,和前面的头像怎么对应,周仁说只有他一个人清楚。
当周仁第一次在天井寨把他的代购券拿出来的时候,差不多把大家都笑垮了。有的说:
你还花那么大的成本,直接用冥币代替就算了。
你想成独立王国了?自己发行钱了!
你是怕你死后,到阴间你没得钱用是吧,你提前使用你的钱了?
……
周仁一本正经地说,你们都给老子听着,从今往后都不能在我这里赊账,没钱的让牛高用摩托车送你们到银行去取钱,回来兑换成我周仁这种“钱”,用起来方便,放在家里又安全……
这主意渐渐地居然就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牛高并不白忙活,一次送俩人进城取钱,一个来回收入五十块,这天他跑了四个来回。接着又忙活了几天。一年多来他到周仁那赊的肉钱,跑几天摩托便全付清还有剩的。牛高自己赚了钱又帮周仁解决了大问题,真是一举两得。
就这样,周仁自制的“钱币”就这样在天井寨流行开了。周仁去养殖场买猪时用现金结算,因为他自制的“钱币”“发行”出去已收到了现金。村民们来周仁那买肉时用周仁自制的“钱币”结算,既方便又安全。后来天井寨哪家有什么红白喜事时有的也用周仁这种“钱币”送礼,因为可到周仁那兑换成现金。村民们都说周仁这“钱”好啊,万一哪个拿着这种“钱”丢了,或者是被坏人抢去了,别人拿到也是白拿,因为他没地方用,即使是拿到天井寨来找周仁用,周仁也会追问钱从哪来的。
再后来,天井寨在乡里上小学的孙崽孙女,拿着周仁这种“钱币”还能到校门口的定点商场买点小吃,不过什么网吧啊、游戏厅就用不了,这有效地控制了孩子们的不良习气,真好啊——天井寨人坚决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