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文学》2018年第02期
栏目:梦圆2020征文
只是打了个盹,汪达成就梦见自己站在老虎崖顶上,被人从后面一掌推了下去,离开崖顶的瞬间,他扭头看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像是向富民,更像是田大有……
此刻,汪达成真的站在了老虎崖顶上,要不是刚才一股寒风吹过,吹得他一激灵,说不定他现在已是血肉模糊地躺在崖下了……他退了两步,俯瞰了一眼崖下的狰狞怪石和蓬乱杂草,看了一眼崖边那棵苍劲的松树……
眼看就要过小年了,公司的工人在等着发工资,乡亲们在等着要货款,信用社催着还贷款……可他手上没钱,货款回不来,借钱没着落……工人急了,昨天停工不生产了,村民急了,一大早把公司大门给堵了……他怎么说也不行,大家就一句话,给钱,没钱,那什么也别说,谁来说也没用。
“汪老板,你这是要干吗?”
汪达成一愣,再往左侧一看,只见副乡长李美艳手扶着岩石,眼睛望着他,快速往崖顶上爬着……她突然脚下一溜,往下滑去……
“快趴着,别动!”汪达成说着冲了过去。
李美艳连忙趴在地上,同时一手捞住了旁边的一棵小树。
“李乡长,你干吗来了?”汪达成扶着李美艳坐下,“刚才吓死我了。”
“你问我?”惊魂未定的李美艳看着汪达成,“我倒要问你,你站在那崖顶上干吗?看风景啊!”
“噢,对,看风景,就看风景。”汪达成讪笑着在李美艳旁边坐下。
“嗯,倒也是,这三省交界之地的大山深处,风景还真是不错,可说是风景这边独好。”李美艳意味深长地看一眼汪达成,指着前方,“你看,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就像是一条条绿色的巨龙,又像是一层层绿海中的波浪,真是美呆了。你说是不是?”
“可美又有什么用?”汪达成瞟一眼李美艳,“再美也是个穷山窝啊!”
“没错,这青石过去是穷,现在也还穷。”李美艳看着汪达成,“可有了你,有了像你这样的人,以后就不会再穷了。”
“你就莫抬举我了。”汪达成摇摇头,苦笑了一下,“一家小公司,如今还弄成了这个窝囊样。”
沉默了一会的李美艳抬起头,拢了一下寒风吹乱的头发,问汪达成刚才站在崖顶上,是不是真的只是登高望远。他一怔,点了一下头,随即又摇了摇头。李美艳说其实他不说,她也知道他的心思,理解他的心情。汪达成抹了一下湿润的眼睛,说他当时是有过跳下去的念头,但那念头只是一闪就没了。李美艳朝他嫣然一笑,说没事,人都有脆弱的时候,只要骨子里坚强就行。他凄苦一笑,说他不甘心公司就那么垮掉,更不甘心希望就那么破灭了,如果那样,他没脸去见九泉之下的父亲,也对不起工友和乡亲们,更对不起她。
“要说对不起,那也是我对不起你,是我把你请回来的。”李美艳满眼愧疚。
“可那是我自愿的。”汪达成看一眼李美艳,“当初我虽然知道办公司的艰难,却也是雄心勃勃,还说要把这里建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可现在……”
“现在虽然有困难,但那一定是暂时的。公司不会垮掉,希望不会破灭,这里也会成为一道风景。”李美艳往汪达成这边挪了挪,“在这个时候,你想着的还是工人,是乡亲,说明你是一个有良心、有良知,也是一个想担当、敢担当的企业家。”
“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汪达成略显羞涩地一笑,“前些年在深圳打拼,每一轮什么危机波及过来时,总能听说今天这个老板跑路了,明天那个老板跳楼了……那时我同情他们,觉得他们可怜、可叹、可悲,但更多的是觉得不可理解,不可思议,以为他们是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是懦夫,是孬种!”他摇摇头,一声叹息,“没想到,自己也有今天……噢,李乡长,你没在其中,是不知道其中滋味的。”
“汪老板,我知道,你是好样的。”李美艳朝汪达成竖了一下大拇指,“好了,走吧,我们一起回公司去。我刚才就是从公司那边过来的,工人和乡亲们都在找你,等你呢。”
“可我手上没一分钱,回去又有什么用呢?”汪达成一脸无奈。
“嗯,这倒也是。”李美艳低头想了想,猛地抬起头来,眼睛亮汪汪地看着汪达成,“你找过田大有和花小雨没有?”
汪达成眉头一皱,摇了摇头。李美艳说她去找一找他们。汪达成说不用,别自讨没趣。
“有不有趣,我不在乎,只要有钱就行。”李美艳一笑,“走吧,回公司去。”
“好吧。”汪达成跟着李美艳无精打采地走着,可才走了十来步又停下了。
“又怎么了?”李美艳回头看着汪达成,“好了,等下见了面,不要你吱声,我来跟他们说,行不?”
“好吧。”汪达成低着头,跟着李美艳往山下走。
一阵寒风刮过,汪达成下意识地缩了一下脖子。
李美艳脚下一绊,差点摔倒。汪达成忙伸手扶了一把,将那块绊脚的石头搬到路边。
“这路要是通了汽车,那多好。”汪达成看了一眼向山下延伸的石板路,再回头望着蜿蜒而上,连着山那边的石板路,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李美艳说。
沿着这石板路,过了山坳,就能看到汪达成和田大有的家。他们两家就隔着这石板路,还有几块菜地、几丘水田,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彼此可闻鸡犬之声。而花小雨和向富民的家此刻汪达成都能一眼看到,就在这石板路的下边。只是花小雨的家离石板路更近,才五六十米。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连着花小雨和向富民的家。向富民站到自家屋后那块巨石上,对着花小雨家一喊,花小雨能清晰听到他的声音,但走过来,却是再快也得七八分钟的。
从小学到中学,汪达成每天都在这石板路上走来走去。这路有多少个石级,哪里有个急弯,哪里有个陡坡,他都心中有数。二十前,沿着这石板路走出大山,走向深圳的时候,他曾发誓,如果不闯出个名堂,那就不再走上这石板路了。直到十二年后的一个冬天,母亲杨秀珍病危,已是一个小老板的他才沿着这石板路回到了村上。其实她没什么大病,只是思儿心切,才让大儿子打了电话。
“是啊,要致富,先修路。这路……”李美艳的手机响了。她一看,连忙接了,边走边“哦”“啊”“好”“行”地应答着,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惊喜。
“好了,好消息来了。”满眼兴奋和激动的李美艳转过身来,用手机指了指山下,又指了一下山梁,“刚才县扶贫办的尤副主任跟我说了,从这山里修过去,连接青石公司和山那边的公路,已获批县里和市里的重点扶贫项目,过了春节就会上马,而且在两年之内必须完工,只能提前,不能拖后。”
“是吗?”汪达成睁着眼睛。
“是啊!还……”李美艳的手机又响了。可她一接听,眼里的光亮就随之弱了下来。
“怎么?”
“主任说修路的钱上面不能全拨下来,还得自筹一部分。”
“自筹?”汪达成看着李美艳,“去哪自筹?怎么自筹?”
“没事,办法总会有的。”李美艳笑了笑,目光从脚下顺着石板路往上走,走着走着,这一级一级的石板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