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2400000001

第1章

来源:《清明》1995年第06期

栏目:中篇小说

刚开春,山里树上的杈杈桠桠还垂着些鲜亮的冰棍儿,乡里的吴干部就到天头岗村,落实村里奔小康的事。

天头岗村连接乡里的唯一的一条道儿。是条蛇样绕着的机耕路,眼下却让冰冻封得严严实实。吴干部只好步行到天头岗,鼠牙样的冰冻被他的双脚踩得“嚓嚓”响,很有些听头。

乡干部老吴是长期联系天头岗村的。在承包责任制前就蹲在这个村,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二百天吃住在天头岗,和村民打成一片。村里大小事,老吴都过问,就连村民家里猪发病了,老吴都亲自钻进猪窝帮助查病打针,搞得鼻子、眉毛分不清,一身都是猪粪粪,他都不在乎。因而,天头岗村人对老吴很有感情,村里男女老少每逢见到老吴都吴干部吴干部地叫,很热乎。村人都说吴干部这样的干部打着灯笼没处找。吴干部在村里不但能合事,而且能让村人乐。吴干部长得肥肥胖胖,像个弥陀佛。每逢开村民大会,吴干部腆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穿着件四个袋的中山装,把个茶杯盖放在胸脯前,直挺挺地隆二个女人的大奶奶,吴干部就把双手团在背后,一脸严肃地大摇大摆地往台前走一圈,乐得村民们前仰后合,直拍手。让村民乐上一阵,才开会。落实承包责任制后,吴干部就很少来天头岗,一年中只是催粮催款、计划生育来上那么几趟。到后来,村里人连吴干部的影迹都见不着。村人问吴干部死到哪去了。老甘支书脸黑黑地回答说:“吴干部流产去了!”村人见村支书脸黑黑地说这样的话,总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就不敢再刨根寻底了。其实,吴干部不是流产,是乡里分流搞企业去了。这几年吴干部去搞企业,捣腾来捣腾去,办了几家企业,非但没把钱赚来,反而给乡政府添上几笔不大不小的贷款。于是,乡里的头头又把吴干部抽回来,到天头岗村落实奔小康的事。

吴干部踩着冻得鼠牙样的机耕路,裹着一身的热气,不觉到了天头岗村的村口。吴干部记得,往日这开春的日子,村里男女老少都上田上山铲草,挖山地,热热闹闹,很有点大干快上的味道。可眼下,却少了这景致,吴干部走进村道,人影也见不着,连声吴干部都没人叫。倒是几头窝在村民家门前的狗,怯生生地向他吠叫了几声。吴干部心里不觉喟叹:“都变死了!”

这样感叹着,吴干部双脚跨进了村支书——老甘的家。老甘是个老支书,吴干部也记不清他什么时候开始当支书,反正吴干部打在该村住村,老甘就是支书了。老甘没多少文化,连个文件也念不完整,可他却有他的方法,把个村领导得顺顺当当,是全乡班子最团结的村。乡里年年评先进支部,少不了天头岗支部的份儿。因此,老甘都快近六十,开始缺牙歪嘴,可这支书还得请他当。

吴干部进得老甘支书的厅堂,看得眼都花了。厅堂里人头攒动,开着七、八桌麻将,唏哩哗啦的麻将声此起彼伏,孩崽们桌上桌下爬来爬去,煞是热闹。吴干部走近,大家都很生份样,只顾唏哩哗啦搓麻将,倒是老甘支书的婆娘眼尖些,摊下麻将叫:“吴干部,稀客稀客。”

捂着个火笼在一旁观阵的老甘支书,听婆娘这一叫,忙把个火笼夹在胯下,脸有些不大自然地说:“罕见罕见,吴干部!”老甘支书急速地对着七、八桌麻将使了个眼色,大伙悄没声息地退了去。

吴干部说:“老甘你家里开赌场了?!”

老甘支书忙解释,说:“村里电影也没人来放,电视白雪花花,这春日春头的,我怕村人闲着犯事,就开了这麻将。”

吴干部笑笑说:“那你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啰!”

老甘支书说:“吴干部说得好!”

说着,老甘支书的婆娘给吴干部沏上杯滚烫的热茶水。吴干部接过来,双手捂捂茶杯抿了口茶,把抿在嘴里的茶叶根吐在地上,说:“老甘,我这次回来村里,是落实奔小康的事,说透点就是村里办个厂。”

老甘支书一听要村里办厂,心里就有些说不出的火。村里在搞承包责任制时,不但把山田分光,就连村里的大会堂、仓库也分了个光,说是越分得光越改革。可这样一来,把村里弄苦了。本来,村里每年山上砍木头卖卖,付付干部的误工工资外,还有点钱接待接待客人。可如今,村里欠了一身的债,每年卖木头的款还不够付利息。因此,老甘说:“村里办厂是唱洋戏!”

吴干部说:“上头天天在说无工不富,不办厂怎奔小康?”

老甘支书说:“村里就过温饱生活,不奔小康了!”

吴干部说:“你村里不奔小康可以,但不能拖后腿。”

老甘支书说:“村里碍着谁了,要奔小康准高兴就谁去奔。”

吴干部有些意思地看了眼老甘,说:“老甘你从前对这些事都很积极、很自觉的!”

“我前头就是太积极、太自觉才让村里背了一身的债!”老甘支书胀着蚯蚓样的脖子筋,回答了句话,这话像鱼刺样有点梗人,好在是吴干部是个和善的干部,不计较这些,反倒面露笑容,说:“改革开放搞事业,总要交点学费嘛!”老甘支书说:“交学费,我这全村的家财还不够交学费!”说着,老甘支书把个火笼有些重地放在脚底下。吴干部说:“人家外头交了上亿的学费都没学会唉,你这村还不值人家牛大腿一根毛!”

“可这根毛就把村子弄苦了。”老甘支书的脖子筋又胀起来说,随后他指厅堂的板壁给吴干部看。吴干部一看才发现厅堂上挂满了五花八门的村里得来的锦旗奖状。原来。村里的会堂、仓库分光了,大家就把村里领来的锦旗、奖状挂在老甘支书的厅堂里。

吴干部顺着说:“老甘,你这当一把手的也太老实,村里的贷款又不是欠私人的,欠国家的怕啥?人家外头是钱赚来是自己的,亏了亏国家的!”

老甘支书脸黑黑地说:“当干部的总还得讲点信用!”

听了这话,吴干部又笑起来,说:“老甘,我看全乡的干部就你没被污染了,还这样讲党性原则。”

吴干部这一说,老甘支书心里就顺畅起来,说:“吃了这几十年党的饭,总不能临老离谱子!”

吴干部说:“老甘,你还一点没变!”

说话间,老甘支书的婆娘,将满满一碗点心端在吴干部的面前,说;“吴干部,填肚子。”

吴干部一看堆得小山样的一碗点心,有大块肉、大块豆腐和鸡蛋,换作以前吴干部吃他几碗没问题,可如今,吴干部肚里货也多了,看到这点心都有点怕,老甘支书的婆娘见吴干部在犯疑,拿起筷子往碗里戳,把肉、豆腐、鸡蛋弄得稀碎的,弄碎吴干部是非吃下肚不可。吴干部推不了,硬着头皮吃,老甘支书还一个劲地说:“吴干部把那肉吃了!不要剩。”吴干部死命咽了几口,实在难下肚,就又拾起话题说办厂的事,说:“老甘,这次办厂和往前不一样,上头有扶贫款。”

老甘支书一听村里办厂有扶贫款,心就有些动起来,说:“村里办厂的事,我也得讲点民主,晚上开个村干部会,大家合计合计?”

吴干部一听老甘支书脑子有些转过弯来,说:“对,应该集思广益,听听大家的意见。”

老甘支书便叫婆娘去唤村长德贵通知全村党员干部晚上开会。吴干部记得村里每回开会,老甘支书都是叫村长去通知。

终于,吴干部把碗点心硬生生咽下肚,连连打了几个饱嗝,便到几个村民家里转转,碰到的不是在搓麻将,就是打牌九。几个老党员还向他反映,村里连山上的木头都快砍光了,要没路了。听了这些群众反映,更增强了吴干部在村里办厂的信心和决心。

村干部会放在老甘支书家的厅堂里开。天一落黑,断断续续有些人来,最早到的是村会计先明,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吴干部,总觉得和以前不一样,看了老半天,才发现吴干部以前的四个袋的中山装换成了大西装,便说:“吴干部还是穿四格袋得体,来得好看。”老甘支书说:“你懂个屁,人家吴干部现在改革开放了,还穿四个袋?”吴干部说;“你老甘支书讲话也深奥起来了。”村会计一听老甘支书这么说,见桌子上有几张纸头,顺手抓起张白纸,想卷个烟儿抽。老甘支书见了,眼有点出火地说:“会计,这纸可不是香纸,让你乱烧的!”听了这话,村会计慌措措地把张白纸放了回去。这时,村会计才想起老甘支书为了向乡文书讨几张白纸,拌过嘴。老甘支书每回到乡里开会,总要为村里带回些白纸,给村里记帐、开会记录用用,也好为村里省几个钱。那日老甘支书又向文书讨自纸,讨多了文书烦起来,说:“人穷要穷得有骨气,靠这样讨饭富得起来?”说完,把叠白纸摔到地上。老甘支书一看是文书给他脸色看,说:“这白纸是乡里的,又不是你私人的!”接着,就你一言,他一句争了起来。最后是张乡长出来把文书批评了几句,才把老甘支书的气平下来。换一个人,是死也不要这几张白纸了,可老甘支书说:“我既然出口,就要!”这次老甘支书带回白纸,就少了往日那种得意的神情,对全村干部说:“这白纸是用气换来的!”

吴干部不知其中缘故,倒叫会计多拿几张去,会计一叠连声说:“我有了,我有了!”自己找了角落。不声不响落了坐。接着,又来了几个七老八十的老党员,老甘支书的婆娘,摊开桌上的洋花碗,开始冲茶水,边冲边抱怨说:“开会开会,一年误工费拿不到不说,还要我贴茶水。”老甘支书感到这话失面子,说:“你不泡我泡!”婆娘说:“你有气不要往我身上倒。”吴干部一看这场面不对头,说:“这茶还是我泡。”说完,吴干部开始给大家找乐。可这次,他没用茶杯盖玩女人奶奶的把戏,而是说了句城里时髦的话让大家猜。他何:“城里人说打洞,是什么意思。”他一说,大家就猜,有的说是穿山甲打洞,有的说是地道战……猜了老半天,大家猜的都不到点子上。吴干部笑着收场,说:“这话,会开完了带回去和婆娘在被窝里猜去!”接下来,又等了些时间,村长德贵最后一个到。老甘支书有些不高兴地说:“以后开会不要让其他干部等我们主要干部!”村长德贵忙解释,说:“我又去通知第二遍。”老甘支书看也不看一眼德贵,说:“今天请大家来开个会是干部大会,主要是听吴干部传达乡里奔小康、办厂的事。请吴干部先说说。”吴干部接过老甘支书的话,说了一大通奔小康的重要意义,并说全乡要提前到97年奔小康,为了便于记忆,大家只要记住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大家就要过上小康生活。但小康要落到实处,落到实处就是村里要办厂。吴干部说着,有些村干部党员呼呼地打起了鼾,村会计逮着老甘支书的脸色不大好看,就悄悄地把一个个打鼾的村干推醒。这时吴干部的话也讲得差不多,说:“大家围绕村里办厂的事,议一议。”

过了老半天,没个人开口,大家的眼神投在老甘支书的身上。老甘支书胀起蚯蚓样的脖子筋,说:“奔小康是大事,村办厂也不是小事,大伙放开说说。”

老甘支书开了口,村长德贵就好说话:“村里经济这样困难,是要找门路,要不穷死了!”村会计插言说:“乡信用社前几日又来催还贷款了。”吴干部很不满地看了眼村会计说:“这又不是讨论还款的事,是讨论村办厂。”

会场里没了声响。过了一歇,有几个党员干部说:“村办厂可以,但不能办一个败一个,弄得村子一团糟。”

吴干部见大家论来论去。都是反对村办厂,心里就火起来,说:“我看大家还是死脑筋,过几日,全村党员干部都到外头开开眼界。”

大家一听说要到外头参观考察,来了兴致,直叫:“是该到外头取经了。”可老甘支书却一副愁眉苦脸相,说:“村里是再也拿不出钱交学费。”

吴干部爽快答应:“先用上头来的扶贫款。”

落实了出去的资金问题,老甘支书又提出:“德贵带人出去,我这把年纪是不出门了。”

在里间的老甘婆娘听了,探出头来,说:“你还不去,也该出去给我提几件新衣裳!”

村党员干部也附和说:“甘支书不去,我们也不去!”

吴干部也说:“老甘一起出去走走了!”

同类推荐
  • 夜·色

    夜·色

    人死后是否有灵魂存在?刘春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但当他再次拨通骆红的手机号码的时候,明明听见了曾经熟悉的声音。而此时此刻,刘春正在把骆红的遗体送往火葬场的路上……   一个陌生的城市,两个孤单的身影,和无数脆弱的灵魂。一个历尽沧桑的火葬工和一个风尘女子偶然相遇,算不上朋友,但他们互相帮助,谈不上爱情,但他们互诉衷肠。两个孤独的心灵惺惺相惜,直到其中的一方被冷漠的城市埋葬。
  • 记得

    记得

    哦多么悲惨,我们的生命如此虚飘,它不过是记忆的幻影。——夏多布里昂。这座城市常挂风球。每当此时,平素熟悉的高楼小巷就散发着一种异感,被瓢泼风雨织成的水银色密网笼罩着,一切看不分明。素素坐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如许汉文被囚在水漫前的金山寺,那临安亦是他不识的异域。天色渐渐降下来,沉沉的黑暗。她坐在这沉沉的黑暗里,想戏文里白素贞惨惨戚戚地唱着恨恨恨,恨佛力高,怎怎怎,怎教俺负此良宵好,胡琴声咿呀往复压住凄惶的人声,这沉沉的慌乱与笃定,全世界仿佛只剩她一个。她喜欢叫他罗生。
  • 60岁的浪漫

    60岁的浪漫

    本书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幽默讽刺之四,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幽默讽刺中篇故事资源。故事情节幽默诙谐,蕴含辛辣讽刺,读来笑中有泪,让热爱幽默讽刺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七里长谷(长篇小说节选)

    七里长谷(长篇小说节选)

    夜色走向黎明或大地,走向七里长谷。“哎呀,萌芽,你生的小孩,长得可真像七子呀!”说着,转过头来,看着萌芽:“萌芽呀,你真没命,放着有钱人的日子不过,非要背转时运,过这种没男人的光景。你是咋啦?条盘端着,你偏往山圪崂里头钻。你这个过时的冤家呀。” 萌芽笑了,说,“你没有命吗?你为啥不上条盘呀?你为啥不过有钱人的光景呀?”
  • 司马天下

    司马天下

    古代中国改朝换代的根本性内幕、情由,也许可以被浓缩到晋朝这一百多年里。从公元260年司马昭弑杀魏主“受禅”,到420年刘裕逼东晋恭帝“禅位”,从曹魏到两晋,从司马到刘宋,160年的弑篡轮回,折射了封建中国2000余年的踽踽蚁行。王族与皇族、奸佞与贤良、权谋与血腥、诡异与清朗,司马家族统御天下的历史遗痕及其文化逻辑,被这部精彩纷呈的小说生动可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热门推荐
  • 财迷小医妃

    财迷小医妃

    穿越成为京城第一名门秀媛,拥有全国最大银号和一手逆天医术。莲花婊继母和妹妹想要逼她离开齐家?本姑娘一针让你们变哑巴!伪闺蜜联合负心男要抢夺她的银号?活该贱死!齐妍灵的理想:把那些想干掉她的人干掉,然后带着金山银山,周游列国。不过……那个救了她两次的腹黑男拿着欠条,笑得一脸优雅邪魅,是肿么回事?让她当王妃?哦,不好意思,男人和牙刷一样,被用过的本姑娘都不稀罕。予方新文《神医灵泉:贵女弃妃》火热发布,不一样的穿越言情,欢迎收藏!
  • 小七

    小七

    莫家小七,一个从出生就备受宠爱的天之骄女,爹有钱娘有才又有颜,爷爷有权哥哥帅气有拳。千般宠爱下无忧无虑的长成娇美公主,青梅竹马的小哥哥却要被可怜柔弱的白莲花抢走,以为小七会伤心会难过,不,错了,七公主对着暴怒的家人说:“放他们走,不然他还以为我多稀罕他呢!”
  • 商女妖娆,霸主夫君请休妻

    商女妖娆,霸主夫君请休妻

    一朝穿越,她重生为商人之女。似乎挣钱成了她的消遣。消遣的余时,她和他开始了一段荡人心肠的爱情曲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出东方:此情不泯

    神出东方:此情不泯

    她艾优优不过是爱睡了一点嘛,可是怎么就在考场上睡着了呢?还好巧不巧来了一场失忆,接着遇上他,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他以为他是谁?别说她失忆了,就算没失忆也非得认得他不成?东方神起--沈昌珉?!何方神圣?失去了记忆只为迎接一段注定悲痛的爱情,她只是爱的替身,这个眼睛里流露出浓烈情意的俊美男生,并非是她的王子……当她狠心决然要抛开这层谜一样的关系时,他却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 败类

    败类

    初秋时节,女儿就要离家远行,我专程带她去了一趟大别山。大别山连绵千里,我们要去的只是这群山之中的一座普通的山。她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带着她千里迢迢冒雨来攀登这座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山。她已经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再过几天就要去北京报到。作为父亲,我应该送给女儿一件礼物。从未到过山区的女儿看着车窗外苍苍茫茫的大别山默默无语。直到开始下雨,她才把头转向我,再一次用她那清澈的目光向我探寻此行的目的。公共汽车在一个叫铁索关的地方停下来,我们下了车。公路旁的山坡上,有一条弯弯曲曲向上的小路爬向山顶的雨雾里。
  • 趣谈中国文化

    趣谈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本书以生动的文采带你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文坛泰斗的文学家(3)》本书分为亚历山大·大仲马、鲁迅、夏洛蒂·勃朗特等部分。
  •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It was as a poet that Samuel Beckett launched himself in the little reviews of 1930s Paris, and as a poet that he ended his career. This new selection, from Whoroscope (1930) to 'what is the word' (1988), describes a lifetime's arc of writing. It was as a poet moreover that Beckett made his first breakthrough into writing in French, and the Selected Poems represents work in both languages, including the sequence of brief but highly crafted mirlitonnades, which did so much to usher in the style of his late prose, and come as close as anything he wrote to honouring the ambition to 'bore one hole after another in language, until what lurks behind it - be it something or nothing - begins to seep through.' Also included are several of Beckett's translations from contemporaries - Apollinaire, Eluard, Michaux, Montale - in versions which count among his own poetic achievements. It is edited by David Wheatley.
  • 月下红仙倾天下

    月下红仙倾天下

    有一个人,她,名震天下,一千年醒来后却变成了一个失去以往记忆的软萌儿童!不仅如此,还被老奸巨猾的月老叫去当了红仙,她摇身一变成了小媒婆,智商直线下降的她怎么会这方面的知识,她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谈过恋爱呢!虽然是这样,但是恢复了的她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但是,某男看她整日在男人堆里,不爽,二话不说直接扑倒,压着她说:“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嗯?”尾音微微上扬,她心中警铃大响……
  • 伊索寓言(中)

    伊索寓言(中)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终成现在流传的故事形式。从该作品的内容来看,其时间跨度很大,内容多是来自民间的传说。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所反映的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及其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