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000000005

第5章 公德

公德是我们中国人最缺乏的一项素质。公德是啥?群体之所以能够团结抱团,国家之所以能够上下齐心,都是因为每个人具备公德才得以实现。人是擅长组织成群体的动物(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话)。人如果不懂得组织成群体,如何跟禽兽争活路?但是要组成群体并不是高喊口号“团结起来、团结起来”就行的,必须得有一种东西把大家联络起来,形成凝聚力,群体才能形成。这种东西就是公德。

道德属于人的一项素质,但它表现出来,却分为公德和私德两个方面。人人替自己着想为了自己活得好而表现出的品行可以称为私德,人人替对方着想为了大家都活得好而表现出的品行可以称为公德。公德和私德是人生活中都要具备的。人缺乏私德就不能自立,不管有多少卑污、虚伪、残忍、愚蠢、窝囊的人,都组成不了国家;人缺乏公德就不能团结,即便有千千万万洁身自好、不害人也不为人的人存在,也仍然组成不了一个国家。

我们中国人讲道德,可以说从很早就讲起了。但是,偏重讲私德,说到公德,就欠缺了。不信你翻看一下古书,比如什么《论语》《孟子》《皋陶谟》《洪范》《大学》《中庸》等等,找到关于道德的论述,你会发现,百分之九十是讲私德的,而涉及公德的论述,大概连百分之十都不到。所以说关于私德的论述,几乎都说滥了——对于一个不想跟别人发生牵连只想自己照顾好自己的人来说,这些论述差不多就够了。但是,一个人只想自己照顾好自己,能说他的人格是完整的吗?不用说,是不完整的。

现在我们试着把中国的旧伦理跟国外的新伦理比较一下:中国旧伦理分为君臣间的伦理、父子间的伦理、兄弟间的伦理、夫妇间的伦理、朋友间的伦理;而国外新伦理分为家族伦理、集体伦理、国家伦理。旧伦理规定了一个私人如何对待另一个私人的原则,而新伦理规定了一个私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在团体的原则。一个私人能够自处,以及一个私人跟一个私人交涉,这中间必然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这用不着多说了吧?但是,私德只是道德的一部分,要论完整的道德,自然既包括私德,也包括公德。

私德和公德本来是不冲突的,但是因为提倡的人有了侧重,发展到最后,私德和公德便开始互相妨碍了。比如孔子同时代的人微生亩,把孔子热心向人宣传自己的主张,讥讽为花言巧语、摇唇鼓舌;而孟子的学生公孙丑,也疑心孟子的同类行为属于喜欢跟人抬杠;至于那些文化水平程度低的人,他们讥讽一个人公德心表现的风凉话,就更不用多说了。我今天也没有兴趣搬弄古人的片言只语来批评这种现象。主要想强调的是,我们中国几千年以来,自己闷头做好人的观念,实在是衡量一个人是否道德的标尺。因此道德的范围越来越小,只要一个人想超出洁身自好的范围,想为自己所在的团体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贡献些力量,就会有一些只擅长吃干饭说风凉话的识得几个字的臭老九站出来嚷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歪理,进而对前者讥笑、排挤、孤立。这种恶劣作风代代相传,歪理也成了真理,于是普通人更不知道公德是啥东西了。说实在的,一个人在集体中成长,享受集体的种种好处、权利,就自然应当为集体尽一些力所能及的义务。不这样的话,他根本就是集体的寄生虫。那些只顾自己闷头做好人的人,强调自己虽然没为集体带来利益,但也没带来祸害。这是什么话?难道不知道对集体没好处的人就是有坏处的人吗?为啥这样说呢?因为集体能给我带来利益,而我却不能给集体带来利益,这就等于是我白沾集体的光,丝毫没对集体予以回报。我们知道,私人间的交往,如果一方只是受益却从不回报另一方,明显违背私德。我们会说这种人早晚都将给跟他交往的那个人带来麻烦。但是类似这种人,以同样的心态对待集体,却反而自许为好人,试问,有这种道理吗?如果集体里的每个成员都抱着这种占便宜的心态,试问,集体的老本能保住吗?这帮只想着占便宜从不尽义务的寄生虫,没明没黑啃食集体的老本,集体能经得起几天的折腾?最终必然的结果就是,集体跟那些在私人交往中受连累的一方一样,被寄生虫拽倒!这是明摆着的事。今天我们中国之所以一天天衰落,难道还有别的原因吗?不正是因为闷头做好人只想着沾大伙的光从不主动为公众做事的人过多导致的吗?人人都想着享受权利而逃避义务,人人都认为对于集体、对于国家没啥责任,像这样,人虽然多,但是都不为集体谋利益,反而都成为集体的累赘,集体能不一天天衰落吗?

父母对于儿女,生他们养他们,保护他们教育他们,所以作为儿女有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义务。每个人都尽这种义务,那么儿女越多的父母,日子过得越顺心,家族也就越兴旺。反过来说,儿女如果不尽这种义务,就属于不孝。孝,是私德上第一要紧的条目,只要是人都知道。集体对于个人,国家对于国民,相互间的关系等同于父母对于儿女。因为如果没有集体、没有国家,那么我们的性命财产就没有保障,智慧和能力也无从发挥,个人的生存也就成问题。所以为集体、为国家尽义务,是所有有血气的人的共识。如果一个人拒绝尽这项义务,那么不管他在私德上是好是坏,都是集体和国家的害虫!就比如一户家庭有十个儿子,有一个出家当和尚了,有一个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虽然前一个是一心向佛普度众生,后一个是混吃等死造粪机器,两人在善恶定位上截然相反,但是相比较两人都没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那么说他们都是名教的罪人,一点不冤枉。明白这个道理,还仍然只顾自己闷头做好人,那么这样的人说他不孝,绝对没冤枉他。拓展开来,对于这样的人,用公德审判他们,说他们对于自己所在的集体犯下大逆不道的罪,也不过分。

有本书上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个当官的死了,阎王爷开堂审这个当官的生前犯了啥罪。当官的魂说:“我没罪,我做官不贪不占,两袖清风。”阎王爷说:“摆一个木头人在你的位置上,连茶水和报纸都省了,不是更比你清廉吗?你当官多年,除了落得一个‘廉’字,没有任何政绩,这就是你的大罪。”于是判决这个当官的接受炮烙刑罚。那些以“洁身自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最大善德的人,不知道他们已经犯下了跟那个当官的同样的大罪。

近来流行于官场的做官要诀,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有三个字:“清、慎、勤。”“清、慎、勤”固然是私德的高段位表现,但是,身为官吏,责任是替老百姓做事。除了对官场、对上级有个交代,对于老百姓也得有个交代。只是本着“清、慎、勤”做事,就能够履行这两项责任?这都是因为只注重私德,而不注重公德,才导致政治不上进,国运不昌盛。上层官吏都不注重公德,下层老百姓更不用说了。我们中国人没有一个人把国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是因为公德的观念没有深入人心。

大家都知道社会需要道德的原因了吧?要求大家讲道德,是为了社会群体的发展。而因为不同社会群体所处的文明阶段不同,所对应的道德规范也往往不一样。但总的说来,能够凝聚社会成员的向心力,能够为社会增进利益,能够促进社会发展,这就是道德规范的建立原则。英国宪法规定,侵犯君主利益为大逆不道(其他君主国也是这样);法国宪法规定,图谋拥戴君主的人为大逆不道;美国宪法规定,不但拥立君主,就连企图拥有贵爵名号的人也属于大逆不道(只要是违反宪法的人都属于大逆不道)。这些国家的道德衡量标准这样悬殊,但它们遵循的原则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国家利益。

再比如古代的野蛮人,认为一个妇女为大家提供性服务是道德的表现。他们把群体中的妇女当作所有男性的“共同财产”,根本不搞什么一夫一妻制。(古代斯巴达还没摆脱这种风俗)另外还有观念认为,不把奴隶当人看也是道德的表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合适。美国南北战争之前,欧美人也不认为这是什么恶德。)甚至今天的哲学家,也不能用今天的道德标准说他们的做法违反道德。因为以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想要利于群体的发展,也只有那么做合适。所以说道德规范的建立,没有不是以对当时群体有利作为出发点的。违反这一原则,即便是良善的道德规范也会导致恶劣的后果。(比如自由、平等观念,在今天人人都说好,但是如果推行到野蛮没开化的部落群体,就会导致坏的结果。专制制度,在古代是合适的,但是要是推行到文明开化的今天,就肯定会造成严重的恶果。)所以说,公德排在道德的第一位。

能给群体带来利益的规范就是道德的,不能给群体带来利益的规范就是不好的;对群体没有好处只有害处的规范是极端不道德,对群体没有害处也没有好处的规范就是轻度的不道德。这个道理放在哪个国家都行得通,一百年也不会变。至于说到道德表现的形式,就会因为群体发展的阶段不同而有区别。群体文明程度不同,那么对它们有利的表现途径也不同,自然它们所对应的道德规范也不同。所以说,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我这话很出格,但是所说的,是指道德的条目,不是指道德的根本。道德的宗旨自然是从古至今不会变的。读者千万不要误会。道德的宗旨是啥?也是——对群体有利。)因为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也就不是几千年前的古人能立下一定的条目规范一统万世的。私德的条目变动还少,公德的条目变动尤其多。所以我们生长在中国,生长在今天的中国,就应该顺应国际大趋势,并考虑适应我们民族的国情,而发展出一种新道德,以使得我们的国家稳定、繁荣、富强。不要借口前辈没提到某项道德条目,就画地为牢裹足不前。

公德观念深入人心,那么新道德就产生了,新国民就出现了。今天社会上谈维新的人,很多事都敢谈,唯独不敢谈新道德,这都是因为没有根除身上的奴性,爱集体、爱国家、爱真理的心不诚导致。他们以为,道德条目从古至今,不增不减,一成不变;先人已经为大家把道德条目列全了,哪分啥新道德旧道德。实际上有这种想法的人,他们不知道道德条目的定形,约定俗成的占一半,人为拟定的也占一半。道德有发展,有进步,也遵循进化的法则。先人没生活在今天,怎么能够为我们制定好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道德呢?假使孔子和孟子在今日复活,他们也不能不对道德条目进行修订。

今天我们正赶上过渡时代,青黄不接,先人的微言大义,几乎已经都被人忽略,产生不了多大影响,而社会上奉行的简单道德条目,也不能够规范今后的人心;另外还有厌烦陈腐观念进而否定一切的人。否定陈腐观念,这没啥说的,但是如果连同道德一并否定,就会导致人心大乱、祸事四起。一些老知识分子忧心忡忡,发挥余热想要拿宋元时期的论调来挽回人心,岂不知优胜劣败是进化的公例,抓把土去堵堤坝缺口,端杯水去灭干柴烈火,即便用尽全身力气,又能起多大作用!今天如果不赶紧参照古今中外发明一种新道德大力提倡,我恐怕今后人们脑子越好使,道德越堕落;外国货遍布中国,难保四万万人不会沉迷其间退化为虫豸!

唉!提倡道德革命,我知道肯定会被社会舆论反对。我只恨自己才力不够用啊!不然就算跟全中国的浑人决斗,我也不退后,我也不逃避。社会上有以热诚之心爱集体、爱国家、爱真理的人吗?我愿意为这些人讲授关于道德革命这一题目。

公德的主旨,就在于促进群体利益,而具体的条目,就围绕这一主旨产生。本书后面各论述条目,都以促进群体利益为主旨,贯彻始终。所以本节只谈到树立公德意识是今天我们国家的当务之急,而具体如何实行公德,留待后面章节阐述。

同类推荐
  •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焦裕禄精神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以焦裕禄为标杆进行对照学习,本书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阐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关键在做。
  •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本书用大开大合的笔法将复杂多变的世界全景呈现出来,并从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以上这段历史加以回顾和剖析,将其中所隐含的背后规律一一展现,使读者能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为未来的中国找出一些启示。正如江晓原先生所说:“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为了开创明日属于中国的新格局。”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毛泽东·大谋略:中共在重大历史关头的决策

    毛泽东·大谋略:中共在重大历史关头的决策

    记录了毛泽东如何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以伟人的超常的聪明睿智,战略家的深谋远虑,政治家的博大胸怀,革命家的宏伟的气魄,运用高超的斗争艺术,带领共产党人,为中国的命运所做出的非凡抉择,以及指引中国革命在风云变幻的复杂条件下披荆斩棘,渡过险滩恶浪,不断化险为夷、走向辉煌的胜利。再现了一位时代伟人的杰出领导才能、不朽功绩和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历史贡献。
  •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政治前沿新知识文库”以“资政”为视角,聚焦于“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与政党权威、文化、政治与网络、国际问题与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将各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与“国家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政治、政策问题结合起来,以中高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读者对象,致力于更新其执政理念,提升其执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项影响深远的出版工程。
热门推荐
  • 925个金点子:帮你省钱还债,腰缠万贯,名垂青史

    925个金点子:帮你省钱还债,腰缠万贯,名垂青史

    本书在亚马逊免费书中排行第18名,连续一年名列非虚构类免费书籍前100名,在退休计划类书籍常年名列榜首。媒体评论读者如是说:“关于如何省钱和与避免生活中的许多其他问题,这本书提出了可靠的建议。这些建议适合每一位家庭成员,让生活更轻松有趣,财产更安全。我爱它。”“当你希望从一个可靠的来源寻求更多理财指引的时候,你应该读这本书。”“我丈夫和我在理财方面一直做得还不错。我们没有任何债务。我们也攒够了钱,能在他上大学时靠积蓄生活。但是我们最终想要买一套房子,为退休后的生活存钱。
  • 逆天宠妃:摄政王,太会撩!

    逆天宠妃:摄政王,太会撩!

    霍沉暮发誓,绝对不会正眼看林清芜一眼。可是,这婚后啊,打脸真他妈的疼!
  • 凤权天下

    凤权天下

    她是高高在上的皇后,五年间为了他殚精竭虑,从太后手中一点点夺回皇权,最终却被他无情杀害,一尸两命。重生到宫女体内的她,满怀仇恨,誓要杀尽所有负她之人。皇宫自此又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长夜有时尽

    长夜有时尽

    畅销书《南心不负》作者首次书写虐恋情深。九岁那年,画扇进了祁家。连年的哥哥收养她当女儿,按辈分,她该叫他小叔叔的。他比她大了七岁,从十六岁开始,渗透进她的生活里——她父母死于车祸,所以怕过马路,没关系,他带着她。她被人挤兑陷害,他是小叔叔,理应护着她。……在她痛失父母的阴霾时光里,在她渐渐长成曼妙少女的那些年华里,他一直在她身边。可是九年后,已成国际名模的他,却向全世界宣布:我要结婚了。新娘不是她。
  • 菌谱

    菌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思长梦河

    相思长梦河

    内地版“窗外”,讲述高中学生与长他七岁的历史老师之间忧伤的爱情故事。一个高中学生与长他七岁的历史“小老师”之间忧伤的爱情故事。调皮的高一学生对他的历史老师,始为捣乱,继而喜欢,死缠烂打,终如愿以偿。随着学生一点点地长大,“小老师”的态度一点点地改变,他们的爱情生活随着展开的校园生活也逐渐两相情愿。但囿于校园及社会伦理,这个故事不可能有一个浪漫而美好的结局。“小老师”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自动”辞职。当若干年后男学生回到曾经带给他无数温馨与情爱的学校及江边,唯余一阵怅然。小说叙事娓娓道来,惊世骇俗之外也散着几分人性的光辉。是一曲无惧但苦涩青春的忧伤离歌。
  •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作家是以写作为工作者,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本书是丛书中“文学大师篇”中的一本,介绍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挪威、瑞典、冰岛等南北欧国家现代著名作家。
  • 手残玩家

    手残玩家

    在这个氪金遍地走,高玩多如狗的游戏中,没钱还是手残的玩家高远如何在《清淮》中立足?没钱就没尊严?手残就该被按在地上摩擦?高远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手残也能有一片天……
  • The Green Mummy

    The Green Mumm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仙尊

    绝世仙尊

    太古仙界,仙之所道,如鱼跃龙门,成即尊,败则灭,生死自握!渺渺仙途难进,仙魔阻挡,举步维艰,唯有不屈意志,逆乱之心,方可成就绝世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