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0600000001

第1章

来源:《山西文学》2017年第03期

栏目:中篇小说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余华《活着》

图村老人最厌恶不勤快,他们说,人要命的坏毛病当数懒惰。

现在,我不能再回避自己的懒惰,因为许多年前的故事,童年的声音,正在多米诺牌似的渐次泯灭。有时候,一只火钩,或者几片破旧的书页,都会让我逗留在小了现在几十岁的以前,或者遇一场雨,或者是一场风中。我就像一片过早凋零的柳树叶,摇曳在那些故事上面,任由情感的涟漪一环环套着,深深地,陷进去,不能自拔。

因此,我会选择我们这个盛行大风的北方每次刮风的时候,就这样,撑着下巴颏,端坐在风中的一间小屋,透过窗玻璃和玻璃外迷蒙的黄沙,深入到记忆的过去。我想尽量诚实地拾回些旧年流落的片段,以安抚我近期焦躁孤独阴郁的心情。我甚至会想起盛夏蹲在村外那条河边的一株葵花,那家伙呆头呆脑,每日紧跟着太阳绕脑袋,真够虔诚决绝。

好了,我该抽离那风,却又无法摆脱。北方的春季风真的很大,不远的一处尘缘塔上风铃声沿耳凋零,像从我身上流失的故事一样滑落。

记得那年,我虚十一。图村孩子上学慢,像我这样岁数入学还算顶小的。

我是被父亲牵着手,走过了一场大风……父亲的手很大,他是铁匠,那手一用力,指头粗细的钢筋会弯曲。我得小心点。但后来才知道,再力大无穷的父亲,也不会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可恶的北方,大风肯定是个最不稀罕却总撵不走的穷亲戚。我被父亲牵着,拖着,进了一个宽敞的砖墩门。这地方,听说叫学校。学校虽说被大黄风裹着,那会儿却有很多和我一样的臭泥娃,熙来攘去。一开始,我有点不适应,心里惶惶的。父亲和那个负责接收学生的大人耳语了几句话,就走了。他把我一个小孩撂在碎娃儿群里,好放心。那些祟娃儿,他们指指戳戳,我能不怵?但,不久就不了。我成了他们中间的一个成员,叫学生。

那是“文革”后期了,村里街上,到处张贴着各种颜色的大大的写着字的纸。在我的观念里,还不懂得那叫大字报。村里的羊,大约这些家伙很聪明,它们一定知道了,那些纸是用玉米面糊糊贴上去的。它们就腾起前蹄来,踩着墙面,嘴不停地啃啊啃啊。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羊倌儿,用鞭子抽打它们,可这些羊,就是不听他的话,打下了一只,又上去几只,我行我素,不理睬他。我每天去学校上学,肩膀上斜挎着妈妈用布头缝起来的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跑着,路过这些贴着纸的墙壁时,心里老想笑,可我却不敢笑出声,家里大人不让孩子们在街上乱说话,乱笑。

我虽看到有趣的却不能笑,并不代表我的内心不好玩,因为更热闹的事情还在前边等着我。到了磨面房前面的时候,我就看到了有一路人,敲锣打鼓地走过来。这些人,有一个人手里握着一截绳子,那绳的一头拴着另一个人。我一看,是个女的,头上还有好看的高纸帽子。同时我还注意到了还有一个人,他的手里拿着一条鞭,不住地抽打那个戴着纸高帽子的女人。跟在了这队人的后边,看着这些热闹,看着看着,就看迷了。往往是,等到了学校,早上课了。然而我不管,这样好看热闹的玩意儿,有无穷大的诱惑力,吸引着我老是不由自主地全程看完,除非我没遇到,只要被我给撞上,就从来不会放过的。于是,我成了最能站班的一个学生。这样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就是个顽皮。班老师和我爹说的时候,总是这样评价我。我爹还笑笑,乜斜着我。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这个图村,是个很大的世界。我没有去过太远处,那会儿最远大概到过公社。公社有什么?连我们村大都没有。我因此特别喜欢我们图村,自己心里认为,图村,就是世界的全部了。

我们村总共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总觉得人很多。在图村,村里开会的时候,好家伙,黑压压一大片,只能看到人脑袋,男人的,女人的,老人的,小孩的。就像生产队二大爷看着的那片西瓜地里的西瓜蛋一个成色,黑不溜秋一抹片。

我们图村的有权人,有几个,他们都是魁梧的个头,很彪悍,看着瘆人。我知道他们,是因为我们这些孩子,放了学后偶尔也去看开会。我们挤在大人的腿股之间,像一条条滑溜的泥鳅,在人堆儿滑来滑去。我们就听着台面上那些有权人们在喊话。那些人的那些话,我们不懂。但我们听得很认真,比听学校老师讲台上的课,可是认真多了。不过,我们所以那样认真,是为了看后边的热闹。早有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是开会,后边必有热闹可看。他们大人都叫作“搞批斗”。有一回,我看到一个老汉被批斗,那老汉的头上不知怎么出血了。我天生看不得血,见血就头晕骨颤,我就拔腿跑了。没成想这一跑撞上了父亲。我回头看他的时候,父亲的眼里射出些凶光。晚上,父亲扇了我两个耳光。父亲说:一个孩子家,不好好学习看什么批斗?那耳光不怎么疼,他的力下得轻。我才不管他的训,心说,我就是想看,许你不许我啊?全村的热闹谁都能去看,还不是因为那批斗玩得太新奇太出色?我们从中学会了好多新玩意,比如人坐老虎凳。

这一天,我一直跟一直跟,跟了那些人把那个女的关进了一间黑房里,我才去的学校。站过班,下课了,我就约上几个同学,去看那个被关的女人。

“那女人挺瘦小,像一朵小扫帚花。”我挤着眼说。

“是吗?”有个同学问。

“嗯。”

其实我也不知道扫帚花和她有什么关系,就会那样说出来,一看到她,就想起了那种歪歪扭扭的花,好莫名其妙。天快黑了,我们几个小孩偷偷翻过几堵矮土墙,还有些废弃的水车滑轮要涉过去。我们的脚下,一不小心就会被一块玻璃碴扎破,也许早出血了,鞋子里黏糊糊。不过才不去管这些。终于,我们匍匐着趴在一个小窗口下。那个窗口积下了一指多厚的灰土尘,有几口,我竟将那尘灰吸进鼻腔,差点咳出了声。

我们屏住呼吸先是听。里边有动静。后来不满足,就踮起脚尖来看。一看不打紧,吓了一大跳。原来,屋里有几个男人正在给那个女的往嘴里灌水。那女人一躲一闪地不肯,随即,一个壮汉就给她两耳光。接下来,他们似乎觉得很不好玩,这个女人太难缠了,于是他们就不给她灌水了,而是见一个男的,掏出撒尿的家伙冲那女人的嘴脸撒,嘻嘻哈哈地……

也就是这时候,黑屋子里的一个小民兵碰翻一摞废弃的桌椅,一阵稀里哗啦后,那小民兵缩起来,屋里的所有人也吓一跳,就去骂那个人。随后,他们继续折磨那女的。

我们这些小孩,也感到了不好意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很难堪。屋里那个女的,一双手被一截绳索捆在后背,双膝蜷在地上,头发被一个大汉擎着,脸高高地绷起来。傍晚的余光下,我还是看出了她的一张美丽的脸,虽说苍白憔悴,却没有遮蔽她的俊秀俏丽。而屋里所有人,都在朝着那女人撒野,唯独刚才碰翻了桌椅的小民兵,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立到一个屋角一言不发。这是我感到奇怪的地方。扫帚花!那女的真的要比扫帚花好看许多。她把头甩来甩去,就是不大声喊。

“你怎么不喊?你只是甩头有什么用?”

我觉得她光甩头躲闪一点用没有,那几个大汉鲁莽的姿势,使她像一只待宰的草鸡。他们一个来过一个又来……她的脸湿了,满头原本蓬散的黑发也一片一片地浆着。我就用手肘子磕碰了一下我的几个同学。

“走了,咱们回家吧。”

后来,我们都各自回家去了。

图村西南角,有一个废弃的寺院,叫释能寺,听说早年出过个很能耐的和尚,在寺院建起一座数丈高的砖塔,叫尘缘塔。如今不知过去多少年,塔也有些破败了,但几个角的风铃依然天天敲击着夜色凝重的村庄。

那一夜,我就听了好久“吱棱吱棱”的铃声,碎针刺背一般……听着听着,进入梦里。我梦到傍晚看见的那个女人,她披头散发地来找我,还给我下跪。她说,孩子,我家的小孩要活着,也和你一样大了,可惜,他没活过来,你能不能做我的儿子?你喊我一声娘吧!

她上来要抱我。我不敢让他抱,一直朝着身后撤,可是我怎么也躲不过她。

我后来又看到她正在被几个粗壮的大汉们骑着玩,或揪她的头发,或踢她的屁股……

我终于看到她口吐白沫,死在了一个墙角下。

我腾地惊醒,端坐起来才知道:已经又是一个崭新的日子,我去上学又该迟到了。

同类推荐
  • 林深终有路

    林深终有路

    十六岁,她第一次见到身为国民设计师的他,便口出豪言:“我希望未来不久,我能成为另一个路景凡。”十八岁,她糯声地向他哀求:“师兄,你暂时不要喜欢别人好不好?”二十三岁,他们相识的第七年。她依偎在他的肩头,“其实有一件事我骗了你。”他的手落在她的腰上,“什么事?”她的眼睛弯成月牙状,“当初我的梦想不是成为设计师,嗯,我的梦想是成为路太太。”
  •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忽然天好蓝

    忽然天好蓝

    扎西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拦住了王左的车。王左是一个在川藏线跑了近二十年的货车司机。那时,王左刚从拉萨出发一天。王左出发时,高原上已经下了整整一周的大雪,所有路面都积满了雪,有的甚至有好几尺厚。好多司机都不敢跑川藏线了,整个线路上显得非常的冷清。一路过来,除了自己的车,王左几乎没看到有其它车辆通过。王左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一批货,必须马上送到成都。他不得不和另一个司机陈锋一起开车上路。晚上快到一个小镇时,王左突然看到前方路中央竖立着一根白色的杆子。
  • 嘉陵江记

    嘉陵江记

    嘉陵江几乎是至今可以认定有两个源头、而以草书方式一泻千里的唯一江河。站在重庆朝天门的码头看去,一脉浩荡从左向右,把最后、最为抒情的一笔作为她最优美的收势,插入长江的腹中。这是一幅人文的漫长书卷,一次精神的长途跋涉,经陕、甘、川、渝三省一市,一路惊涛拍岸,一路风花雪月,而这最后的落笔,却是我生命的记忆,是我的永远。我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嘉陵江的涛声。在嘉陵江汇入长江之前一公里处,江水平静、舒缓,偶尔几处急流险滩,也不曾改变她终年修成的婉约和神秘。岸边有一个厂的名字很响亮,它叫长安,一个厂居然可以与唐朝的皇都同名。
  •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大赛优秀作品选集(柒)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大赛优秀作品选集(柒)

    生活是人性的修罗场,故事则是在演绎修罗场里的悲欢情仇……而悬疑文学一直是用故事凝练的生活序章,本书收录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入围及获奖的中短篇作品精选集,包括科幻、恐怖、冒险、情感、历史等七类悬疑和泛悬疑题材,让你一次读过瘾!
热门推荐
  • 爱你是段无光的岁月

    爱你是段无光的岁月

    洛如萱以为即使蓝希寒娶她是因为她的心脏是林思瑶的,只要时间长了,他会爱上她的。殊不知这一切是一场安排好的阴谋计划。林思瑶的计划,蓝真真的偏执,蓝希寒的阴狠,让她决定换脸改名,将她所受的折磨全部还给他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篆刻:金石篆刻艺术

    篆刻:金石篆刻艺术

    我国古玺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后经商周时的甲骨文、铭文、石鼓文等雕刻影响,至战国时形成整体形象。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动力来自文字体系的演变和完善,同时体现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审美风尚。随着玺印的使用相对普及,其文字表现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先秦古玺留存于世的大多是战国玺。古玺形状各异,内容有官职、姓名和铭文等,玺文精练,章法生动,传达着远古文明发端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漫漶,显得越发神秘、朦胧和迷幻,让人感受到一种神奇、古朴的气息,令人心驰神往。
  • 我对你有一点动心

    我对你有一点动心

    第一次见面,他见到她就犯了傻。不经意间流露出着迷的神色,却不想对方竟然也对着自己犯花痴。一见钟情后,她忍着心底的羞涩,主动出击。“我请你吃饭?”他眉眼弯弯,欣然前往。她傻兮兮的来了句:我口味重。*他是第一医院的首席医生,为人善良正直,天然自成风韵。她不过是个健康杂志的小记者,短暂相处,就已经为他着迷。然而,她本来以为眼前这男神绅士、浪漫、优雅……呵呵,谁知道真的在一起以后,她才发现……她男人,又浪又man,让她觉得自己都该提前补钙了……
  • 带着红警闯无限

    带着红警闯无限

    一个宅男在玩游戏时,不幸穿越。幸运的是他得到了所玩的游戏系统――红警位面穿梭系统。可是你这只剩下兵营什么鬼,坑爹阿!赵小军无语的心中感叹。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世上没有不转弯的路,人的思路也一样,它需要面对不同的境况和时代不断地进行转换,循规守旧就会停滞不前,最后被时代淘汰出局。在思路上会转弯,是对颓丧、失意的自我否定,不固守旧框架,不封闭新出路,这样才会在生活上、事业上有好的前程。假如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窘迫之路,也不要灰心丧气,在迷茫困惑中及时转弯,会转弯思路才通畅,会转弯才会有出路。
  • 你是我的仙女

    你是我的仙女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那片星辰闪亮的花草路上,母狼妮妮雄赳赳、气昂昂,带领牧羊犬奔回安静的村庄,它雪白的身子像一道闪电,刺亮了拉姆的眼睛。这部10多万字的长篇儿童小说是身为四川省作协会员的南充女作家蒲灵娟新出的力作,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并被列为冰心小桔灯纯美小说系列丛书。
  • 抗战之老兵重生

    抗战之老兵重生

    重历十四年抗战,从东北打到中原,敌人走马换将,我自血热刀冷!军人不惧牺牲,军魂必将永存!(建了个群,喜欢的可以加一下哦728279596)
  • 眼科心法要诀

    眼科心法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人家孩子的治愈史

    别人家孩子的治愈史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藏着一些人或事,伴随着欢欣与悲戚。家人在他们心中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利刃的剑,直刺进心脏,疼痛至消亡。她们三个青梅,他们两个足马,因为感同身受,因为惺惺相惜,因为被伤害过的孩子只能互相舔舐伤口、互相取暖、互相依靠。一路上有报复、有阴谋、有喜怒哀乐,但是他们有幸相遇,携手用爱情、友情、亲情来治愈心底无法抹平的疮疤。爱原本就该是幸福,所以,我们幸福给别人看。
  • 凤司命

    凤司命

    谁预知今生来世,人们只闻轮回可再生,却未想―黄泉囚今生。下一次,望凤凰涅磐重生后,司命,可否再司?已弃坑????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