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600000004

第4章 黑土地上的中国脊梁(2)

历史上“八女投江”的殉难地即为松花江支流牡丹江的乌斯浑河,而松花江作为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是东北地区的大动脉。站在乌斯浑河畔,也许你会惊叹,眼前这条被白雪覆盖的河流竟然如此的宁静,却不曾想,这冰雪覆盖之下急湍不息的河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它对往事的诉说。1938年秋,东北抗联的八位女战士以冷云为首,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到达牡丹江支流的乌斯浑河边,准备与日军背水而战。“乌斯浑河”按满语翻译是“汹涌暴烈”的意思,而此时又正值秋后涨水……当日军得知,与他们一千多人展开殊死搏击的,竟然只是几位抗联的女战士时,便轻蔑地开始劝降。而令敌人瞠目的是,八位女英雄竟毁掉枪械、搀伤相扶,一起步入寒冷刺骨的乌斯浑河,随即消失在汹涌的波涛中……乌斯浑河在呜咽,呜咽的乌斯浑河见证了冷云等八个中华优秀女儿的英勇和悲壮。八位女英雄的事迹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就像这乌斯浑河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流淌。她们中最小的只有13岁,就是王惠敏,最大的也只有23岁,冷云和安顺福。往事并非如烟,现在在牡丹江的江滨公园里坐落着这样一座雕像,它就是为纪念八位抗战女英雄而塑的。雕像临江而立,无论是在一片锦簇花团之中,还是在那滔滔江水的映衬之下,它都备显巍峨壮观。无论是在晨曦中仰望,在落日下回望,还是在风雨中凝望,都会有一种肃穆的心情自心头悄然升起。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余秋雨先生曾用“抽象”来形容这条大河,觉得它与自己心中的那条河特别亲近,他曾幻想自己坐着狗拉雪橇行驶在冰封的黑龙江上。“一条梦中的长河,一个同姓的船长,一番奇异的亲热,加上那次幽默的搁浅后的酣畅沉睡,沉睡在中华大地北端界河的中心,沉睡在天苍苍、水泱泱的彻底寂静中,这一切,我都归因于自己与河流的神秘缘分,尤其是与黑龙江。”黑龙江,这状如游龙的大江,有着奇美的景色。它从恩和哈达开始,自西向东无休止地奔流着。从依西肯开始,由西北向东南奔泻,到萝北后,又变为从西向东北方向流淌,进入俄境后,转为由南向北流,最后汇入大海。这一路九曲回肠,曲折蜿蜒。这样一条源远流长、大气磅礴的黑龙江,似乎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让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无以复加的敬畏、敬爱和敬仰之情。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对一条河模糊而神秘的记忆,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也都有一条难以割舍的大河。实际上,余秋雨先生正是将黑龙江比拟为自己的人生长河,原因在于他既留恋霜冷长河的雄伟长卷,又向往收获后的宁静安详。也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河的特殊理解,余秋雨先生才愿意以霜冷长河的图景为背景,来谈论人生、探讨人性,特别是谈谈饱经风霜而冷峻的中年人生。他在自序的末尾说道:“到今天早已明白,自己一生是来寻找河流的,一旦找到,就等候那个季节。这种寻找和等候,将会一直延续下去,但我已不再心焦,因为我已经一次次地找到、等到,并把找到、等到的图景,描绘给别人,赠送给读者。”

◎东三省“改旗易帜”

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他们为了文化和文明,可以不顾物欲利益,不顾功利得失,义无反顾,一代又一代。

——《流放者的土地》

悠悠的岁月如同滚滚江水,渐渐远逝。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气势磅礴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水域;有风景秀丽的镜泊湖、五大连池;还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有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有绿草如茵的天然牧场,这些无不勾勒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而最壮美的则是黑龙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东北人。

如果和东北人聊天,你肯定会被他们热情、坦诚、敢爱敢恨的性格所折服,很多人都期望着有朝一日可以亲自踏上这片土地,亲身感受一下这片黑土地中蕴藏的激情与神秘。余秋雨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里谈到,他在刚踏上这片著名的土地时,首先带给他的便是惊喜和甘甜,他打量起眼前的土地,觉得这里的天蓝得特别深,因此把白云衬托得银亮而富有立体感。

但在清朝时,这片土地却并不被人看好,翻看清史,我们会发现当时的东北竟是封建统治政权用来流放犯人的地方,这多少给这片土地增添了些冰冷恐怖的气氛,不过,这些惨遭流放的犯人多是因“文字狱”、科场案而入狱,而且大多数都是株连者。流放之路充满艰辛,当他们一路颠簸来到东北之后,男的变为苦力,女的沦为娼寮,往往结局悲惨。清朝诗人丁介曾这样描述道:“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难以想象,这样一片风景优美、充满活力的土地竟然一度和流放地这样的人间炼狱联系在一起,不得不让人感慨。但这片土地所孕育出的坚韧、顽强,或许也正是得益于当时的那些文人在苦难中的决绝。在《流放者的土地》中,余秋雨先生这样评价东北人:“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关吧。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重的精神世界,竟使我们得惠至今。”

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也发生在这片沃土上。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侵占了东北三省,炸死了被称为“东北王”的张作霖,之后接连犯下滔天罪行:辽宁抚顺平顶山村的三千多居民被无故屠杀;七三一部队拿战俘和百姓做活人生化试验,导致超过三千人死亡;疯狂掠夺东北的煤炭资源,实行野蛮的“人肉开采”政策,致使无数矿工惨死……白色恐怖下的东北被折腾得血痕累累。东北人民抗战14年,终于赢来了胜利,赶走了日本侵略者,结束了这段可怕的生活。

提起这段历史,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在历史上,他备受争议,一生背负了太多骂名,然而骂名背后,他明辨是非,分清敌我,力排众议,尽全力维护着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统一。他是抗战时期的袁崇焕,身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却在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了很多年,重获自由后又流落异乡。时光流转,人们本应逐渐淡忘他,然而时间在这位世纪老人面前似乎失去了效力。他不是背叛者,也不是国家的罪人,他是功臣、是名将,他就是被周恩来称为“千古功臣”的少帅张学良。

东北易帜无疑是张学良对中国作出的最大贡献。1928年,侵华日军发动皇姑屯事件,害死了张作霖,其长子张学良执掌了东北军政大权。面对日本人的咄咄逼迫,张学良毅然决定服从国民政府领导,在东北竖起青天白日旗。从此,中国实现了自辛亥革命以来的首次形式上的统一。尽管这个统一的背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其在民国史上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东北易帜后,张学良积极反抗日本,在他的主持下,东北各省设立了国民党省党部,拒绝延长日本的租借地,严禁当地群众为日本人工作,以制止日本人在东北的森林采伐与矿山开采。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东北有大批日籍朝鲜人失业,山东(尤其是青岛)的日籍朝鲜人则纷纷移民东北,加剧了“南满株式会社”的危机。正是由于这一局势,日本人将“南满株式会社”的危机看成是中国人排日的结果。尤其是日本军队中的极端分子,为了保住他们在东北的侵略权益,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采取的不抵抗政策,是他这一生都难以洗刷的奇耻大辱。可是当时的情况,东北方面没有任何后盾支持,单凭其自身的能力,真的可以和如狼似虎的日本军队作战吗?在这个问题上,张学良决定听从中央的指挥。而当时的中央政府,根本抵抗不住日军的侵略,而且也没有做好抗战的准备。但是不论有什么理由,不抵抗就是民族耻辱。可是如果抵抗失败,也无疑是民族罪人。这种尴尬的处境,令张学良的进退两难。后来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也正是基于此。在关系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甘冒杀身之祸,和杨虎城将军共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为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最后形成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张学良和周恩来在“西安事变”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张学良的魄力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民族大义都被周恩来大为称颂,周恩来对其的思念更是长达40年之久,并三次为张学良流下眼泪。

“西安事变”发动之后,张学良请来周恩来,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没有告知周恩来,就亲自将蒋介石送回南京。得知这一情况的周恩来马上赶到机场,希望阻止张学良的这一举动,然而为时已晚,飞机已经起飞,仰望长空,周恩来泪流满面,不住地呼唤着:“张汉卿、张汉卿!”后来周恩来感叹地告诉别人说:“唉!汉卿是看《连环套》那样的戏看坏了,现在不但要‘摆队送天霸’,而且还要‘负荆请罪’啊!”1946年,国共两党在重庆和平谈判,此时周恩来副主席又提到了被软禁的张学良将军:“只可怜那个远在息烽钓了十年鱼的人,他这十年钓鱼的日子不是容易过呀!……”在场的人听了这番话都十分难过,周恩来更是无法抑制眼眶中的泪花。1961年12月12日,周恩来总理举行招待会,邀请当年参与“西安事变”的东北、西北军的在京同志,席间,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时任解放军海军参谋长)向周总理敬酒,忍不住泣不成声。周恩来向来最重感情,想到张学良这些年的遭遇,也不禁潸然泪下,这时,邓颖超同志举杯说道:“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周恩来说:“我的眼泪代表中国人民,不是我个人的。”

张学良作为现代爱国主义者的典范,尽管在漫长的爱国主义征途中出现过波折,但毕竟瑕不掩瑜。1990年,张学良把自己的旧作《谒延平祠》寄给吕正操,上书: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遵明朝,确保台湾入版图。余秋雨先生在《废墟》中说过“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虽然在“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不幸遭遇软禁,但这并不代表失败,而且他本人也没有就此丧失自我,他借郑成功的例子说明了自己的志向。并且这样评价自己: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为了东北的建设,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为了抗日复土的民族解放事业,张学良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那种坦荡无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世所罕见的自我牺牲精神将永垂不朽。

同类推荐
  •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一书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辽沈地区老字号的缘起、特色、掌故与传承,并对新时代辽菜菜品的研发进行了探讨。同时,该书也对辽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该书为人们读懂辽菜,并通过辽菜文化理解关东风情提供参考。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300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地球篇,动植物篇,历史篇,军事篇,人体篇,宇宙篇,恐龙篇,信息含量大,内容丰富。谜底层层揭开,真相娓娓道来;零距离接触世界文化和历史,全方位透视人性和历史智慧。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 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迁徙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迁徙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这部史诗是哈尼族传统文学的顶峰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目前发现的系统、完整地记载哈尼族历史沿革的长篇史诗之一。作为哈尼族人民的“史记”,全诗长5000余行,由歌头和以下七章组成:《远古的虎尼虎那高山》、《从什虽湖到嘎鲁嘎则》、《惹罗普楚》、《好地诺马阿美》、《色厄作娘》、《谷哈密查》、《森林密密的红河两岸》。它以现实主义手法记叙了哈尼祖先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迁徙情况,并对其迁徙各地的原因、路线、途程、在各个迁居地的社会生活、生产、风习、宗教,以及与毗邻民族的关系等等,均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辑录,因而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学、社会学及宗教学价值。
热门推荐
  •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016-2017)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016-2017)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倾力打造的“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之一。该丛书严格按照最新的《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必不可少的考前辅导教材。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第二部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第三部分:广播电视常识。
  • 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

    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佳期如梦

    佳期如梦

    欢迎亲们光临小月家!~~~~~~~~我的文字很安静,就像热闹森林里静静流淌的一条小溪,安静的处世,安静的述说……第一部长篇《黑夜中的眼睛》已完稿,网址:http://wkkk.net/a/638961/字数虽不多,但用心所写。不管我的小说结局如何,整体依然是向上的、美好的。愿亲们支持,喜欢!!当然,小月亦会很开心支持你们!!!-------------------------------《佳期如梦》简介:人的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从16岁到40岁……本文以回忆穿插的方式讲述肖如梦的如梦人生,以一段与简浩远的青春校园懵懂恋情为情感主线,陆续展开她短暂一生的情感经历。遇见、相识、离开,又遇见,又离开……到底谁是谁最终一生的依靠和归依?有些人,平平淡淡到你一辈子都说不出“我爱你”,你却一直把他放在心里;而有些人,一见面便可以热烈缠绵厮守拥吻,一口一句“我爱你”却那么轻易就放了手……生命并不是你想像的那么长,一生的回忆也是那么短。既然遇见了你,叫我怎样去爱你?离开你时,又该怎样去爱自己?……一场清梦,一时繁华。人生如梦,爱你如梦……这虽然是一部悲情小说,但里面的故事却时有欢喜时有忧,并非整篇文文都是悲伤的。必竟青春是美好的,人生是美好的……
  • 矿难之后

    矿难之后

    黑心老板谷雨逃到这个山沟已三天三夜。这似乎又到了半夜时分。他抬头看了看天,天阴沉沉的,有零零星星的雨点在飘落。山野显得阴冷而又恐怖,不知什么野兽的叫声从远处一阵阵传来,令人毛骨悚然。三天前的半夜时分,谷雨和同伴正在深巷里采煤,突然发生巷道塌方,前后几分钟时间,三百米长的煤巷就全部坍塌,百十名矿工全被沙石掩埋。在塌方发生的一刹,有石块砸在谷雨身上,当时他只觉得胳膊一阵生疼,就倒在了地上。后来他挣扎着一边从沙石中往出爬,一边大声呼喊着几个同伴的名字。这时候,巷道再次塌陷,谷雨只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井下发生塌方的时候,二狗在地面上接电线。
  • 暗瞳

    暗瞳

    十宗罪之外的战争:情报界的高智商对抗,跨国暗战一触即发。蜘蛛、周浩晖、紫金陈联袂推荐!The Dark Eye全球情报危机管理的入门教程揭秘情报世界的悬疑推理小说媲美“谍影重重”,多家影视公司争相洽谈版权如果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见不到阳光又如何?没有什么是不需要代价就能获得的。我们这种人能体会与众不同的生活,长期冒着危险四处工作,今后的归宿往往是垃圾堆。所以,不妨在活着的时候对自己好一点,别有那么多负担。
  • 进化之危机无限

    进化之危机无限

    公元2020年,外星文明突降地球,展现出了远超地球的科技,却出人意料的造就了一批强大的进化者。数年之后,另一支外星文明降临地球,两大文明大战,而地球,也不可避免的参预其中。败,人类灭绝;胜,人类才能得已延续。大战起,风云乱,地球的未来,需要英雄,而英雄,因时势而起。
  • 明朝时代 上卷

    明朝时代 上卷

    明朝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王朝,这里有成熟完备的政治体制——内阁,这里有颠覆农业文明的商业文明,这里有空前繁华的市井文化,这里有意志决绝的士大夫,这里有激烈辩论开放式的儒学思想,这里有孤独无助的君主,这里有为了命运抗争的底层人物。
  • 范村梅谱

    范村梅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菲茨杰拉德信件选

    菲茨杰拉德信件选

    这本书收录了菲茨杰拉德的部分信件。这些信件多数是关于他的文学活动和文学趣味。其中第一部分是他与朋友的信件,第二部分是他与女儿的信件。
  •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