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9300000003

第3章 饿虎之吻

明朝建立初期,洪武帝朱元璋拟定的全国纳税田亩数为八百万亩,田赋为两千七百万担,将此作为纳税的标准确定下来。嘉靖以来,工商业勃兴,商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开始上升,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从业人口都向商业转移。

当时海外贸易的利润率大约是150%~300%,盐业的利润更为300%~700%。有不少商人的资本已经史无前例地突破百万大关。

伴随着财富的剧增,社会变迁的一个重大表现是士与商的界限变得模糊。在晋商、徽商和江浙商帮云集的地区,流行一种“弃儒就贾”的趋势。官僚地主崇尚财货,与富商巨贾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到了万历年间,几乎达到了“无官不商”的地步。商人子弟占到了进士、举人的四分之三,遍布官场。

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张四维,在政治上,依靠舅舅王崇古(兵部尚书、陕西总督);在经济上,父亲张允龄、叔父张遐龄、岳父王恩、大舅子王诲、二弟张四教、四弟张四象都是大商人。王崇古呢?父亲王瑶、哥哥王崇义、从弟王崇勋、伯父王文显、姐夫沈廷珍和外甥沈江均也是大盐商。张家、王家在联姻的同时,还与大学士马自强家联姻,而马自强也是大商人。三家联合,几乎垄断了当时的盐业市场。

盐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自汉代开始,就属于专卖商品。专卖制度形成了盐的暴利,盐税比农业税更为重要,占了国家整个税收的一半以上。万历年间的户部尚书李汝华统计:国家税收四百万两,其中盐税达二百四十多万两。

官僚商人垄断商业、控制朝政,造成大量税收流失。嘉靖名臣庞尚鹏就是因为得罪了盐商而被罢官。

社会财富的分配彻底向三个方向倾斜:官权、特权和土地。

民间的商业经济欣欣向荣,明王朝制定的收税额度是商品售价的三十分之一。就连这样低得可怜的税率都收不上来。奸商偷逃税款已成天性,外贸内贸的巨额利润,尽数落在官商的手中。

仅靠田赋、盐税、人头税的国家财政越来越紧张,朱翊钧更是面临捉襟见肘的钱荒。

万历年间,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宁夏副总兵官哱拜起兵反叛、西南杨应龙叛乱,朱翊钧被迫同时三路出征,史称“万历三大征”。

三征历时十余年,丧师数十万,耗银一千三百万两,终获全胜。而每年的国库收入只有四百万两银子,早就寅吃卯粮,还要修复火灾后的两宫三殿。在这种情况下,朱翊钧只好另辟财源,向蓬蓬勃勃的商税伸手。因为管理外库的户部不接受工商税,只收农业税。他想绕过户部,派宦官去各地开矿榷税,将收取的工商税直接纳入宫中的内承运库,这样既解决了宫中的开支,余者还可以补贴国库。他在跟首辅沈一贯商议此事的时候说:“朕以连年征讨,库藏匮竭,且殿工典礼方殷,若非设处财用,安忍加派小民。”

沈一贯及其他内阁成员均未反对。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六月,朱翊钧派出了第一拨采矿的太监,御马监的鲁坤带着户部郎中戴绍科、锦衣卫杨金吾前往河南开矿,又派承运库太监王亮同锦衣卫官员张懋中前往北直隶的真定、保定、蓟州、永平开矿。

随之,大批矿监税使(即经济钦差)星夜促行,接踵赴任,所到之处,即自行创设衙门。

宦官泛称为内使或中使,中使可有随从百人,又可委任分遣官十人,分遣官也各有随从百人。一名宦官随带近千人驱使。这正是《红楼梦》所形容的“奴才还有奴才”的现象。

这些中使指挥不了地方官,大都是召集当地的市井无赖、亡命贱流以及罪吏,四处掠夺,以拓私囊。

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弊政“矿税使之祸”从此开始,也是百姓噩梦的开始,从而形成了对全国各地的一场“群虎百出,逢人咆哮,寸寸张罗,层层设阱”式的大肆掠夺。遂使三家之村,鸡犬悉尽;五都之市,丝粟皆空。真是矿使出而天下苦,更甚于兵;税使出而天下苦,更甚于矿。这场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灭顶之灾的大浩劫,覆盖了十几个省。

朱翊钧将所有的财政大权,包括事关国家命脉的钱粮赋税,都交由宦官负责监控。事实上,无异于羊入虎口。

因为宦官没有家眷后裔,没有其他指望,对钱财和权势的追求和痴迷超过了普通人。他们在取得一个发财致富的好机会时,就会无所不用其极。宦官奉旨出京,一路上笙歌聒耳、鼓乐震天,所经的地方官吏迎送,略有不如意,不论是知县府尹还是司道巡抚,任性谩骂。强索路金多到十余万,少也要几千。地方官吏不胜供给,只好盘剥小民。人民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全国各行各业各阶层,无不受矿监税使及其爪牙掠夺之害。而这帮阉宦,不择手段地攫得大量财富后,最大限度地挥霍浪费,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因为宦官只是奴才,不是主子,只管享受,不管收入,崽卖爷田不心疼。穷奢极侈,往往比皇帝更无忌惮。

仅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矿监税使进奉内库有黄金十二万两,白银五百六十九万多两,此外还有金刚钻、珍珠、水晶、宝石、红青、人参、琥珀、貂皮,不计其数。税使为了多刮钱财,关卡林立,名目繁多,凡舟车、庐舍、米、麦、菽、粟、鸡、豚、牛、马、羊、骡、驴……没有一样不纳税的,而官吏、农工也都成了纳税的对象。当时派出的税使,遍及一百六十多个州县,一年所得的银钱数以千万计,搞得民间百用乏绝,十室九空。

从远古夏商周起,就有大臣劝诫帝王的现象。明人言路嚣张,谁都敢骂,而明朝的传统即不因言获罪。朝中大臣争相暴风骤雨般地抨击皇帝,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强硬,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山西巡按赵文炳痛骂矿监税使的爪牙:“竞攫,如肉入饿虎之吻,民输十倍,无一、二入官者。”

大学士沈鲤指出,矿监税使造成的后果是:“天下之势,如沸鼎同煎,无一片安乐之地,贫富尽倾,商农交困,流离迁徙,卖子抛妻,哭泣道途,萧条巷陌。”

李三才就任漕运总督,掌控国家经济大动脉,特别关注国计民生。在万历朝的高级官员中,他最早意识到滥收矿税将会带来的恶果。国家本来就有一套收税系统,皇帝派出矿税使,无非借矿税之名,行掠夺之实。李三才上奏疏指责皇帝:“自矿税繁兴,万民失业……征榷之使,急于星火;搜括之令,密如牛毛……上下相争,唯利是闻。”

不久,李三才再次上疏:“陛下爱珠玉,民亦慕温饱;陛下爱子孙,民亦恋妻孥。奈何陛下欲崇聚财贿,而不使小民享升斗之需;欲绵祚万年,而不使小民适朝夕之乐。自古未有朝廷之政令、天下之情形一至于斯,而可幸无乱者。”

朱翊钧仍无动于衷。李三才急了,奏章里的火药味更浓:“一旦众畔土崩,小民皆为敌国,风驰尘骛,乱众麻起,陛下块然独处,即黄金盈箱、明珠填屋,谁为守之?”

但李三才这一番慷慨陈词,朱翊钧却置若罔闻,不加理睬。

朱元璋以乞丐之身登上金銮殿,虽然成了富有四海的洪武皇帝,但世世代代遗传的贫民基因早就深入骨髓。为了缩减政府开支,文官很少,俸禄也极低。有限的人手要负责所有的地方行政事务,包括税收、审判、治安、交通、教育、公共工程和社会赈济等。

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帝是政府的唯一决策者。廷臣的奏章送到宫中,必须由“宸躬独断”。皇帝不愿处置但又不授权于别人,内阁的运转就会停顿。

万历中后期,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官荒。

朱翊钧深居后宫,不问国事,不补缺官。南北两京缺尚书三人,侍郎十人,科道官九十四人;全国缺巡抚三人,布政监司六十六人,知府二十五人。不仅衙署皆空,而且大臣纷纷封印,拜疏自去,国家机构陷于瘫痪。地方上的行政管理,只好由一个县的知县兼任邻县的知县。这个二货皇帝,居然认为少一个官,就少一分开销,天下的财富就多一份归他所有。因此,负责政府运转的职能部门无人负责,他故意不派官员接替,使整个明帝国处于典型的无政府状态。

明王朝的宰相不能单独行使职权,他的权力来自他自己的票拟和皇帝的朱批,二者缺一,宰相便等于没有能源的机器,毫无作用。朱翊钧的断头政治使二者全缺,全国行政遂陷于长期的停顿。锦衣卫没有一个法官,囚犯们关在监狱里,有长达二十年之久还没有问过一句话的,他们在狱中用砖头砸自己,辗转在血泊中呼冤。宰相们一再上奏章,请求委派法官或指定其他官员办理,同样没有反应。宰相李廷机有病,连续上了一百二十三次辞呈,都得不到回应,最后他不辞而去,朱诩钧也不追问……

明政府已成了一具断头的僵尸。

同类推荐
  • 地安门之白日梦

    地安门之白日梦

    清宣统三年,隆裕太后在御前会议上颁布了皇帝的退位诏,大清国完了。袁世凯组织了民国临时共和政府,摇身一变,由大清帝国内阁总理大臣成了临时大总统。中国政坛从此开始了五马换六羊的混乱局面。
  • 远东的北回归线

    远东的北回归线

    这是一个极其隐秘的小圈子,它有相当严格的入伙规则。因为不够年龄的陈于珊违规加入,引起这个小圈子的激烈振荡,乃至最终瓦解。女摄影家秋秋被谋杀身亡之后,女建筑师梁筱薇才意识到杀手的下一个杀人目标就是她。躲避谋杀和调查谋杀是同时进行的。这个小圈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被怀疑的理由,也有被排除的理由。著名心理学教授费衢文替梁筱薇解读已故女哲学家张绪英的英文小说,曲径通幽般地详尽分析杀手的阴暗心理。陈于珊的男朋友叶明杰贸然介入,使事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如官员丘家维面临丑闻被揭露,医生吴承安面临家庭破裂,证券商李楠也因此远走高飞。
  • 定背山之罪

    定背山之罪

    高灵是这个城市里很有名气的作家,她擅长写情感和灵异。女人对于这两类题材,总是有独到的感觉。高灵白天写作时,总是被自己的情感故事感动得泪水涟涟;到了夜晚,她则被自己笔下的恐怖小说吓得魂不附体。然而,最近她陷入了题材的绝境,她觉得自己可能是江郎才尽了。百般沮丧之际,她给自己的男友刘纯打了个电话,诉说自己的种种不如意。刘纯是省晚报社的主编助理,与她相隔六百公里。刘纯接到电话时,下意识地看了看时间,此时,已是午夜十二点过十分了。刘纯静静地听完高灵的诉说,安慰道:“你别往心里去。灵感,不是逼出来的,你需要休息。
  • 罪全书2

    罪全书2

    本书是系列的第二季。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十起变态恐怖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大众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每一个案件都是对你心理承受能力的极大考验。步步追查,步步惊心!
  • 孕期

    孕期

    据说每一名孕妇身边都有一名随时准备采野花的孩子他爹,据说每一名孩子他爹都会随孕妇一起进入孕期的情绪震荡高发期,据说每一个人的十月怀胎其实是一个家庭的孕期……
热门推荐
  • 大明元辅

    大明元辅

    身出名门,既有首辅伯父,又陪太子读书,朝野戏言小阁老;领袖金榜,上承隆庆遗风,下开万历盛世,天下称颂大元辅。县委秘书出身的小小镇长穿越成隆庆第一重臣高拱的侄儿。【承诺的100万字免费章节已完成。】盟主建了个书友Q群,群号:691201920,大家有什么想讨论的可以进群讨论一下,我也会进去潜水,了解大家的看法。
  • 魔道通神

    魔道通神

    盘古开天辟地被洪荒生灵尊为父神!而我人族明明为皇天跟后土所生为何却说女娲捏土造人?我人族完全继承了盘古大神的道体——人形,气运滔天却为何老子、原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娲这些洪荒生灵可以借助人族气运成圣,而我人族却不能诞生出自己的圣人?魔道弟子君莫笑将带领我们一一解开这些谜团!魔又如何?大道三千,我魔道亦可通神!
  • 秦淮传

    秦淮传

    她是乱世中的国郡,南北朝一首被掩埋的吭歌。她的故事,其实纷纷扰扰,绵绵长长,只不过这乱世将她不负责任的卷入,又狠心的抛弃了。
  • Abraham Lincoln

    Abraham Lincol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学治说赘

    学治说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市井财女苏二娘

    市井财女苏二娘

    苏婉言被自己闷死了,然后穿越了。但是,睁开眼睛一看,尼玛!我我我这是穿到哪个国家去了!京华多烟云,竹梦亦清凉。市井出奇人,苏家有二娘。
  • 拔地苍松多远声

    拔地苍松多远声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与王元化先生有一段不平凡的交往经历,也没有想到他在我的学术生命中的重要意义——他让我第一次深刻地反思自己、认识自己,从他那里获得了做人、做学问的力量与信心。我的《审美中介论》一书,于1986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列入第一辑“文艺探索书系”出版,出书之后,责任编辑高国平先生特别嘱咐:凡书中所涉及到的当代名家学者,都应由作者签上名赠送一本。我遵嘱,也送给了王元化先生一本。先生收到后,赶在当年汉学家会议(上海金山)之前夕读完。
  • 最强战士辅助系统

    最强战士辅助系统

    韩岳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发现自己成了一名军人,身上貌似还有一个金手指相助,抽到宗师级的太极拳,近战无敌,宗师级的枪法,鹰的眼睛,射程内,有我无敌!宗师级军姿,不动如山,当然还有其它的生活类技能,琴艺,书法,绘画,唱歌,做饭,陶冶情操,最重要的是还能日常装逼。
  • 史上最牛公务员面试攻略

    史上最牛公务员面试攻略

    这是一本教大家如何考公务员的书。作者是两名80后的省直机关公务员,非常擅长公务员考试,每次笔试面试均是第一名。他们从自身的备考、考试和之后组织公考面试的经历出发,梳理出考生最需要的心得、经验、方法和答题思路,整理出备考最实用的复习笔记,让广大考生在轻松阅读中快速掌握公考的高分秘诀。